李晓冰;谢忠礼;赵云芳
目的 观察乌梅丸及其拆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从分子层面探讨乌梅丸及其拆方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承气汤灌胃+TNBS灌肠诱导UC形成,通过乌梅丸拆方给药,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TLR4、MYD88和NF-κBmRNA的表达.结果 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TLR4、MYD88、NF-κB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全方组和寒热并用组表达降低(P<0.01),温热组和寒凉组表达降低(P<0.05);与乌梅丸全方组比较,寒热并用组、温热组和寒凉组无差异(P>0.05)结论 乌梅丸全方,寒热并用组、温热组和寒凉组药物均通过对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对UC起治疗作用,寒热配伍是乌梅丸中的重要配伍形式,寒热配伍后表现出协同和增效作用.
作者:闫曙光;惠毅;周永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补肾中药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的疗效.方法 31例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均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补肾中药治疗.每个患者接受脐带血干细胞治疗4次(蛛网膜下腔注射干细胞),每次注射干细胞数量为2 ×107~5×107个,同时辨证给予补肾中药(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方加减)口服,治疗28天.治疗前、后按《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评分,两次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结论 治疗后第28天患者的ICARS积分较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ICARS积分与治疗后28天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但治疗后1年的ICARS积分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结合补肾中药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短期内观察有效,可延缓病情发展,但尚不能逆转疾病的进展.
作者:卢爱丽;刘锐楷;冯梅;高红霞;代喜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余甘子枝叶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柱色谱的方法对广东余甘子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提纯,并通过化学和波谱方法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余甘子枝叶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没食子酸甲脂(1)、槲皮素(2)、槲皮素-3-O-鼠李糖(3)、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4)、3,4,8,9,10-Pentahydroxydibenzo[b,d]pyran-6-one (5)、3,4,3’-三甲基鞣花酸(6)、羽扇豆醇(7)、30-羟基羽扇豆醇(8)、白桦醇(9)、没食子酸(10).结论 其中化合物5、6、8、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5、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玉洁;梁锐君;赵琴;洪爱华;王一飞;岑颖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提取物对小鼠支持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MTT法检测细胞活力、TUN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和Brdu标记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等研究5个不同浓度的六味地黄丸提取物对小鼠支持细胞体外生长和增殖的作用.结果 当用20 mg/L以上的六味地黄丸提取物处理培养的小鼠支持细胞时,TENNEL法获得的细胞凋亡指数、MTT法测得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和Brdu标记法测得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并呈剂量依赖效应;细胞形态观察结果也证实这一现象.结论 六味地黄丸提取物以剂量依赖方式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支持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可能通过促进支持细胞的增殖与活性促进精子发生.
作者:王庆忠;王东方;刘慧莲;冯道俊;王汉海;郭祖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温和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的影响,探讨灸法以温促“通”效应机制.方法 温和灸55例高脂血症患者神阙穴及足三里穴,每次每穴10 min,隔日一次,治疗12周,肘静脉抽血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TC、TG、LDL、Ox-LDL、ET-1、ET-1/NO显著下降,HDL-c、NO显著升高,且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ApoA1升高,ApoB、Lip-a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温和灸对脂质代谢失调有明显调整作用,同时温和灸具有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的作用,说明温和灸对AS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作用.
作者:张会芳;王玲玲;马明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K-CoxB-JN复方新制剂)对CVB3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CVB3感染Balb/c小鼠造成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分别予K-CoxBJN复方新制剂高、中、低剂量,利巴韦林和纯水灌胃十四天.观察小鼠一般状态、记录死亡数,分别在第7、14天每组随机抽取小鼠标号,称体质量,取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含量活性;之后取心,脾,胸腺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取心脏放入10%甲醛中固定,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记录病理积分.结果 K-CoxB-JN复方新制剂能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死亡率和血清中CK、AST含量,给药组和模型对照组相比较P<0.05,并能降低心脏指数和心脏病理积分,但对脾、胸腺指数影响不明显.结论 K-CoxB-JN复方新制剂对CVB3感染的小鼠有治疗作用.
作者:徐静;马会霞;李洁;姚荣妹;林清;谢飞;包巨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人参和有氧运动大鼠创面修复过程TNF-α和TGF-β1的影响,探讨其对创面愈合过程中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模型对照组(A)、人参+有氧运动组(B),人参+安静组(C).采用付氏改良造模方法,在动物造模治疗后第5、12天进行断尾取血,ELISA法测TNF-α、TGF-β1.结果 治疗后5d:A组的TNF-α含量高,与B、C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A组仍然处于高度的免疫应激状态;在TGF-β1方面,C组含量较高,与其它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人参对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在治疗后第12天,B组的TGF-β1升高幅度明显,与A、C组比较,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有氧运动促进创面修复后期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方面作用明显.结论 人参和适量有氧运动干预能改善大鼠创面免疫能力低下状态,提高其免疫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均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其中有氧运动在大鼠创面修复后期作用尤为显著,提示后期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创面的修复.
作者:张晓辉;黄治官;谢单洁;李裕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到手香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系统预试法,对到手香的水提液、乙醇提取液、酸性乙醇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进行研究,对其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确定.结果 到手香中可能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糖及其苷类、皂苷、鞣质、酚类、有机酸、甾体类、萜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结论 初步确定到手香可能含有的多种化学成分,为到手香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王玲;管淑玉;梁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145例住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1例,两组均常规给予利巴韦林、α-干扰素抗感染,观察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0.6ml/kg,一天一次,治疗7天.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在热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憋缓解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且副作用没有明显增加,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吴风栋;洪国华;陈坚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干细胞不仅是研究机体发育、组织形成的良好模型,也是用于组织再生和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一些黄酮类化合物对干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起到调控作用.该文就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对干细胞成骨分化、成软骨分化、成心肌分化、成神经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作一综述,为提高干细胞的应用提供思路.
作者:钱力;翁文杰;戴进;史冬泉;李成荫;蒋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产后盆腔血栓性静脉炎是产褥期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诊断标准不同,各家统计的产科发病率为1:2000~1:6000[1].其主要特点是细菌感染和静脉血栓同时存在,静脉应用抗生素和全身肝素是两项重要治疗措施,但肝素的使用目前仍存在分歧.本文对1992年至2009年先后收治的产后盆腔血栓性静脉炎10例,在使用抗生素等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行气止痛中药方剂通过口服、灌肠、局部热敷三种给药途径治疗,未使用肝素,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1],因此,对患者长期的治疗措施必须由患者自己实施.这就要求患者要遵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才能较好的控制本病,但临床工作中发现,患者出院后的遵医率并不高,为了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该院的64名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对该院2010年出院的符合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共64名,其中男性28名,女性36名,年龄28~72岁,1型患者2例,2型患者62例.2 方法
作者:周淑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三叶香茶菜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三叶香茶菜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水平以及肝组织GSH-Px、SOD、MDA、Hyp水平的影响.结果 三叶香茶菜高、中、低剂量能显著降低CC14所致慢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LT活力(P<0.01);高、中剂量能显著降低慢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ST活力(P<0.05),升高肝组织中SOD和GSH-Px(P <0.05),并降低肝组织中MDA、Hyp的含量(P<0.05).结论 三叶香茶菜对慢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覃洪含;夏星;王勤;肖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膝关节粘连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4例膝关节粘连患者,年龄20 ~ 58岁.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松解,CPM机功能锻炼、中药熏洗及针灸治疗综合治疗膝关节粘连.结果 随访时间为4个月~10个月,平均6个月.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平均活动度108°,平均增加71°.根据judet的疗效评定标准:优(屈膝>100°)13例,良(80~ 100°)7例,一般(50 ~80°)4例.无复发粘连者.结论多种治疗方法联合治疗膝关节粘连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且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练;陈崎;周赤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比较闽产玳玳果中有机酸种类及不同生长季节玳玳果中有机酸含量.方法 运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0.01 mol·L-1 (NH4)2HP04,磷酸调pH 2.2]-甲醇(98: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玳玳果中主要含有柠檬酸、L-苹果酸、酒石酸、草酸等有机酸,其中柠檬酸含量高;玳玳果中有机酸的含量随生长成熟期的变化而表现出差异.结论 首次明确了玳玳果中主要有机酸的种类,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玳玳果中主要有机酸含量的方法,比较了不同生长季节玳玳果主要有机酸含量变化,为玳玳果药用价值的深入开发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曾令军;陈丹;任瑞琴;程清;郑利;陈抒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用HPLC法同时测定淫羊藿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及淫羊藿苷的含量,对不同产地淫羊藿进行品质评价.方法 采用Dikma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以乙腈(A)-水(B)梯度洗脱(0~ 35 min,15 %A~27 %A;35~55 min,27%A~35 %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 cC.结果 4种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良好.不同产地淫羊藿中4种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产自甘肃的淫羊藿品质较好.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淫羊藿的品质评价方法.
作者:雷永涛;梁妍;郝小燕;裘璐;胡朝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凋亡及CD14表达变化,探讨清热化湿类方防治人胃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SGC-7901细胞分为空白组、治疗组,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空白组予胎牛血清;治疗组分别予等比稀释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干预体外培养的胃腺癌细胞SGC-7901(24 h),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Real-time PCR技术检测CD14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治疗组SGC-7901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期细胞减少、G1期细胞增多,且与药物浓度有剂量依赖性.治疗组可明显下调CD14表达并促进细胞凋亡率(P<0.05),以中剂量更为明显.结论 清热化湿类方可能通过调控CD14表达,介导SGC-7901细胞S期,诱导细胞凋亡,发挥防治胃癌的效应.
作者:张保静;黄会云;张涛;陈远能;黄适;郑东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以了解绝经综合征患者的病情、教育等相关因素与焦虑、抑郁之间相互影响的内在规律.方法 采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Apfiori算法),通过设置小支持度(10%)和小可信度(60%)对绝经综合征病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用提升率评价规则的相关强度.结果 相关因素与抑郁的关联规则有4条正规则,6条负规则,4条不相关规则.相关因素与抑郁的关联规则有8条正规则,6条负规则.重度病情、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体型偏瘦、中度病情等与焦虑情绪成正向规则.重度病情、FSH> 30U·L-1、中度病情、初中学历、已绝经、体型胖等与抑郁情绪成正向规则.结论 在今后的临床和科研中应注意复合情志的防治.绝经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作者:秦莉花;陈晓阳;李晟;王小云;殷一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结合体外筛选确定黑种草子抑制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增殖的有效组分并进行初步的机制分析.方法 通过有机溶剂萃取和大孔树脂富集获得黑种草子各提取物,结合体外MTT法筛选黑种草子的各提取物中对4T1细胞具增殖抑制作用的有效组分;集落形成法考察有效组分对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Western Blot法考察黑种草子有效组分干预前后4T1细胞中p-JAK2的蛋白表达.结果 黑种草子总黄酮(相对含量为60.19%)抑制4T1细胞增殖的IC50为低,同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4T1细胞的集落形成,并下调细胞中p-JAK2的蛋白表达.结论 黑种草子总黄酮是黑种草子抑制乳腺癌4T1细胞增殖和集落形成的有效组分,部分是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蛋白的磷酸化而发挥抗增殖效果的.
作者:王原来;杨晓露;卞卡;章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瓦楞子膏治疗小面积烧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小面积烧伤患者72例,分治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清创后用瓦楞子膏包扎治疗,对照组清创后用传统油纱包扎治疗.结果 该院中医科应用瓦楞子膏治疗43例小面积烧伤患者,通过较系统观察发现,烧伤早期因创面疼痛、烧伤后期因创面刺瘁而哭闹不安的患儿,经涂布药膏后能安静入睡,成人创面疼痛缓解,大约30分钟后疼痛消失;因烧伤创面感染发烧的患者,涂布药膏后体温下降较快,毒血症得到改善;治疗中无创面继发感染(细菌培养均阴性)及加深现象.浅Ⅱ度烧伤平均治愈天数约6~8d,深Ⅱ度烧伤平均治愈天数约12~ 18 d.结论 瓦楞子膏治疗小面积烧伤总有效率达98%以上,止痛、抗感染、促进创面上皮化功能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操作方便,经济实用,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萍;蒋建纲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