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莉娟;成细华;喻嵘;陈伶利
目的 对不同农家品种忍冬开花特性进行了具体统计调查研究.方法 于花期,每日计数各农家品种植株开花数目,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和SAS9.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研究5个农家品种其开花进程各有不同,表现在其始花日期、盛花日期及终花日期各有不同;种群水平上花期持续时间细麻针长(18天),大毛花短(12天).大毛花、小鸡爪的开花振幅曲线基本相同,小毛花、九丰一号的开花振幅曲线基本相同,细麻针与前四者均不同.个体水平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开花振幅、开花数及花期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不同农家品种间的差异,且其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开花特性指数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盛花日期与花期长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盛花时间晚的农家品种其花期持续时间长;始花日期与开花数目间存在负相关,即始花时间晚的农家品种其开花数目少.结论 不同农家品种忍冬开花特性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张芳;张永清;李佳;金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矽肺合并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矽肺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热毒宁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矽肺合并感染疗效满意.
作者:蔡志钢;靳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关于椎间盘突出症,简而言之,即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及脊神经,产生疼痛、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及保守治疗[1].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但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创伤大,可能遗留后遗症[2].介入治疗治疗费用较高,且复发率较高[3].为探究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法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疗效,弘扬中医传统文化,本研究对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市售5个不同产地吴茱萸药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共鉴定了66个成分,其中有13个化合物为被分析的药材共有,共有成分的质量分数之和占药材挥发油总量的60%以上.结论 各产地吴茱萸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有明显差异,有必要建立有关吴茱萸药材挥发油质量控制的标准.
作者:李佐军;周玉婷;邓雪姣;侯雪英;吴淳;谢智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利用两种发根农杆菌A4,R1000诱导狭叶松果菊产生毛状根,建立狭叶松果菊的毛状根培养体系.方法 利用共培养法研究不同外植体、菌株、预培养时间和浸染时间等对狭叶松果菊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和不同液体培养基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佳培养基.结果 利用发根农杆菌R1000,预培养48 h的叶柄为转化材料,浸染10 min的诱导率高,毛状根悬浮培养的佳培养基为1/2MS+ IBA0.5液体培养基.结论 狭叶松果菊毛状根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为狭叶松果菊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作者:闫晓慧;胡世俊;谈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以抗炎药理活性为药效学指标,对苗药追风伞总提物及其各萃取层进行筛选研究,以确定追风伞抗炎活性的有效部位.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结果 追风伞总提物组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水层低剂量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追风伞具有良好的抗炎药理活性,其有效部位为水层.
作者:谢海琴;赵兵;邓璐璐;黄筑艳;张援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人参三醇组皂苷对短波紫外线(UVC)损伤人胚胎纤维芽细胞(RSa)的保护作用,筛选具有显著抗辐射功能的皂苷单体.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酶生化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 强度为5 J/m2、10 J/m2、15J/m2的UVC照射,可造成体外培养的RSa细胞增值率逐级下降、细胞内SOD活性逐级降低;在照射前后给予50 μg/ml浓度的人参三醇组皂苷,能够提高细胞增殖活力,增加细胞内SOD的活性,人参皂苷Re可显著改善15 J/m2 UVC照射RSa细胞的生存率(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5 J/m2 UVC照射,可引起RSa细胞早期的凋亡,人参三醇组皂苷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小于UVC模型组(P<0.01).结论 人参三醇组皂苷对UVC照射引起细胞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它的抗氧化、增强细胞生存活力有关,其中人参皂苷Re的抗辐射活性优于其它三醇组皂苷.
作者:王恩鹏;陈新;许新;王洪鑫;张洪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上中下通用痛风汤对尿酸钠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GA)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取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吲哚美辛组,上中下通用痛风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5组采用尿酸钠晶体溶液踝关节注射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以上中下通用痛风汤与吲哚美辛对比治疗,观察大鼠步态,测定关节肿胀度,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IL-6、TNF-α水平.结果 上中下通用痛风汤高、中、低剂量在致炎后各时间点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尿酸钠所致大鼠踝关节疼痛,减轻肿胀程度,降低步态评分,降低炎性因子IL-1、IL-6、TNF-α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上中下通用痛风汤对尿酸钠所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IL-1、IL-6、TNF-α水平有关.
作者:李欣;邹佳宏;秦昊;周丽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HK-2细胞并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含5.5 mmol/L D-葡萄糖)、高糖组(含25 mmol/L D-葡萄糖)和高糖+PNS组;48h后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测定各组HK-2细胞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HK-2细胞形态为立方形铺路石样,未见α-SMA阳性表达;高糖组细胞变为梭形长条样,α-SMA的表达也明显增多(P<0.05);治疗组细胞大部分仍呈立方形铺路石样,α-SM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高糖组TGF-β1与F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TGF-β11与FN的表达明显低于高糖组(均P<0.01).α-SMA的表达与TGF-β1、FN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NS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分泌,从而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作者:林琳;朱伟平;郑晶;贾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石氏手法”治疗膝关节炎临床资料的回顾并与中成药制剂的比较以观测其有效性.方法 采集自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的膝骨关节炎病例资料.通过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终纳入病例195例,其中手法组98例,中药组97例.在对两组的年龄、患者例数及首次访视的WOMAC评分的统计分析后,显示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观察时程4周.结果 通过治疗前后结果观察显示手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疼痛、功能、WOMAC总分等方面都较治疗前都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比两组间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发现,试验组在疼痛、僵硬、功能、WOMAC总分方面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且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病例未见不良事件反馈.结论 手法治疗可以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僵硬、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
作者:庞坚;曹月龙;郭朝卿;王学宗;石瑛;杜炯;赵文琼;詹红生;陈元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龙眼叶不同提取部位的降血糖的活性.方法 分别采用四氧嘧啶小鼠糖尿病模型、肾上腺素小鼠高血糖模型及正常小鼠,观察龙眼叶的降血糖活性.结果 龙眼叶的正丁醇和95%乙醇部位均能不同程度降低上述不同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空腹血糖,而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无明显影响.结论 龙眼叶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活性,尤以正丁醇和95%乙醇部位疗效较佳.
作者:梁洁;余靓;柳贤福;孙正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从改革大学英语教学、转变医学英语教学模式、开展双语教学三步走的措施入手,提出促进中医药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注重学生参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和提高理论研究,大力促进学生大学英语、医学英语和双语能力的交叉融合,积极探索中医药外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
作者:朱剑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合并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旨在为临床医学提供可靠的临床理论依据.方法 提高护士应急反应能力,克服紧张情绪;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严密观察病情,维持基础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结果 经积极抢救护理,该组5例患者均于2 ~24 h后平稳度过危险期,后全部病情稳定出院.结论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心理特点等,做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合理护理,力求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纪文秀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抑郁症是老年人群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多项研究证实,单一口服抗抑郁药物对老年抑郁症治疗疗效较差,即使有一定疗效,但远期复发率和再发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长期口服西药治疗抑郁症副作用大,疗效差,而中药在治疗老年抑郁症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多项临床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我院近年来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给予解郁丸与氢溴酸西酞普兰片联合治疗,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玉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桂郁金药材中β-榄香烯、莪术呋喃烯和吉马酮的方法.方法 HP-5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方式为80℃保持5 min,以4℃/min升至140℃,保持5 min,再以20℃/min升至250 ℃;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280℃.结果 β-榄香烯、莪术呋喃烯和吉马酮分别在10.12~ 151.8 μg/ml,41.11 ~ 616.5μg/ml,180.62~2 709.3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9%(RSD=1.57%),98.47%(RSD=1.82%),98.54%(RSD=2.0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作为桂郁金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麦海燕;黄际薇;肖佩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抗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姜黄素对Eca-109细胞的抑制作用;琼脂糖凝胶技术检测有无Ladder状条带形成、电镜技术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及全自动荧光酶标仪观察姜黄素对Eca-109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随浓度增加时间延长各组生长抑制率有明显增高,且呈剂量浓度依赖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Caspase-3活性检测发现:姜黄素20 μmol·L-1、40μmol·L-1作用24 h后OD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显示姜黄素可破坏细胞的超微结构.结论 姜黄素可破坏细胞超微结构,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作者:武欣;李坤;张林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延迟整流钾电流(delayed rectifier K+ current,Ik)和内向整流钾电流(inward rectifier K+current,Ik1)的影响,探讨甘松挥发油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离子机制.方法 用急性酶解分离法获得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膜延迟整钾钾电流(Ik)和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结果 (1)浓度为1,3,5,10,20 μg/g甘松挥发油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Ik,使Ik+的电流密度-电压关系曲线(current density-voltage curve,Ⅰ-V曲线)下移,但激活电位,失活电位及翻转电位无影响.在-90 mV时,5μg/g甘松挥发油使Ik峰电流在给药后电流密度减小约45%,甘松挥发油对Ik激活和失活曲线的影响:甘松挥发油使激活曲线右移,给药前后半数失活电压(V1/2):(23.65±0.65) mV vs (28.19±0.57) mV (P<0.05,n=6),使失活曲线左移,给药前后V1/2:(-64.46±1.02)mVvs(-82.84±1.27)mV (n =6,P<0.05);(2)浓度为1,3,5,10,20,50 μg/g甘松挥发油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Ik1.在-60 mV时,5μg/g甘松挥发油使Ik1峰电流在给药后电流密度减小约50%.结论 (1)甘松挥发油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Ik,使Ⅰ-V曲线下移,使激活曲线右移、失活曲线左移;(2)甘松挥发油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Ik1.甘松挥发油对两者的效应可使心肌细胞复极化减慢,这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李翔宇;罗骏;葛郁芝;王云霞;张淑华;吴志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b1对环磷酰胺(CTX)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S180实体瘤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单用CTX组(20 mg/kg,ip)、CTX联合人参皂苷Rb1组(人参皂苷Rb1设高、中、低三个剂量,分别以80,40,20 mg/kg灌胃给药).另设一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连续给药10 d后,处死小鼠,剥离完整瘤组织、脾及胸腺并称重,计算抑瘤率和脏器指数.另外采用鸡红细胞吞噬实验评价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采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评价荷瘤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 人参皂苷Rb1与CTX联用具有协同作用,不仅降低瘤重,提高抑瘤率,还可增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与单用CTX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另外,人参皂苷Rb1可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结论 与人参皂苷Rb1合用可提高CTX的抑瘤作用,并减轻其毒副作用,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蔡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赤雹根总皂苷(SRTD)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足跖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SRTD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取10大鼠作为正常对照,其余大鼠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佐剂性关节炎,将造摸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赤雹根总皂苷160,80,40 mg/(kg.d)组和雷公藤多苷12 mg/(kg.d)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ig蒸馏水,连续21 d.计算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给药后第22天,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足跖组织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赤雹根总皂苷能明显降低RA大鼠的关节炎指数(P<0.01,P<0.05),显著下调NF-κB p65蛋白的表达(P <0.01,P<0.05).结论 SRTD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治疗作用,下调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顾士栋;阎昊;佟继铭;曹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伤寒论》的翻译对于中医的对外传播意义重大.由于《伤寒论》条文简约,又深奥难懂所以合适的翻译方法的选用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词法角度出发,选取了《伤寒论》英译中较为常用的增词译法、省词译法、具体译法和抽象译法,并以罗希文和黄海的译本为例证,探讨《伤寒论》翻译时的有效英译方法,旨在探索有效的中医典籍英译方法以应用于今后的实践中.
作者:杨乐;周春祥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