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杞菊地黄丸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研究

刘婷

关键词:杞菊地黄丸, 慢性肾盂肾炎, 治疗效果, 肝肾功能,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杞菊地黄丸对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128例慢性肾盂肾炎(肝肾阴虚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杞菊地黄丸,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清免疫球蛋白改善情况、尿液中ALB、β2-MG及NAG水平及肝肾功能等.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8%(60/64);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3% (61/6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18.8%(12/64),实验组患者复发率3.1%(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尿液中ALB、β2-MG及NAG水平及肝肾功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杞菊地黄丸对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改善肾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溃疡性结肠炎常用中药性味归经研究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常用药物性味和归经的规律和特点,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100篇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文献中的用药和药物归类,用SPSS17.0软件对其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所涉及的“性”进行描述统计发现溃疡性结肠炎用药主要是温性(占31.8%),其次是微寒(占21.2%)、寒性(占15.1%)、平性(占15.1%),此4性占到了全部用药药性的83.2%,其它药性使用较少;味则以苦味(32.2%)为先,其次为甘(30%)、辛(27.3%),此3味占到了全部用药药味的89.5%,其它药味则使用较少;“归经”以归脾经(22.36%)的药物为,其次是归胃经(18.63%)、肺经(13.66%)、肝经(13.04%)、大肠经(11.8%)的药物.结论 苦寒入脾经药物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具有清热燥湿、健脾和胃功能是溃疡性结肠炎中药治疗的重要作用.

    作者:刘萍;王平;田代志;刘军锋;刘松林;陈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四逆散加味对肝纤维化大鼠RhoamRNA和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四逆散加味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80只Wister大鼠机分为8组:正常组,模型组,四逆散组,四逆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四逆散加味预防组,秋水仙碱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猪血清ip诱发肝纤维化,0.5 ml/只,2次/周,连续10周,5周后即可形成肝纤维化.四逆散加味预防组于造模同时给药(以四逆散加味7g· kg-1),各治疗组于造模第6周给药,连续4周.四逆散组4g·kg-1,四逆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14,7,3.5g·kg-1).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Rhoa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正常组大鼠组肝组织中RhoamRNA和蛋白少量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组肝组织中RhoamRNA和蛋白大量表达(P<0.01);经四逆散加味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组肝组织中Rhoa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四逆散加味中剂量组、四逆散加味预防组Rhoa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更为显著(P<0.01).结论 四逆散加味治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下调RhoA基因和蛋白表达,对RhoA/ROCK通路的产生调控作用,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与迁移,而起到保护肝细胞,进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王剑锋;王付;苗小玲;石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自拟中药方联合推拿手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作用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方联合推拿手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作用观察.方法 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推拿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口服自拟中药方,14 d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d)、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自拟中药方联合推拿手法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为临床同类治疗开拓思路.

    作者:张立庄;赵保礼;张喜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突触结合蛋白Ⅰ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肌张力及大鼠脑干、脊髓中突触结合蛋白Ⅰ(Syt Ⅰ)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康复组、电针组和综合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成功后分别采用康复训练、电针、康复训练结合电针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每天1次,连续治疗6d.术后第1、3、9天,分别评估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肌张力变化;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Syt Ⅰ的表达.结果 术后1天、各组间无明显差异,术后3d,各组评分分值均有降低的趋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9d,康复组、电针组和综合组于模型组比较,各项指标都有所改善,以综合组较为明显,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复训练、电针、康复训练结合电针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均可改善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肌张力,并可上调脑干、脊髓颈膨大、腰膨大中Syt Ⅰ的表达,而尤以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方案更优.

    作者:杨慎峭;冯丽娟;毛雪莲;马红彦;金荣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人工周期联用枸橼酸氯米芬对3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并评价中药人工周期联用枸橼酸氯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5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女性随机分成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枸橼酸氯米芬西药组)23例,经测定各内分泌激素、观察临床症状、检查B超、测定基础体温等评价患者是否妊娠,以评定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各激素水平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周期排卵率相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人工周期联用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的临床疗效确切,存在较大的应用价值,提倡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茹秀丽;冯艳萍;孟亚丽;李义飞;张红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香砂六君丸有害元素检测与限度评估

    建立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检测香砂六君丸中铬、铅、砷、镉、铜、汞六种有害元素的方法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香砂六君丸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香砂六君丸中汞和铬的区域污染程度较高,探讨了香砂六君丸中有害元素限量标准,为其进行风险监控提供了技术参数.

    作者:徐万帮;肖钧;蒋忠军;杨立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艾叶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艾叶多糖对体外巨噬细胞内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制备艾叶多糖,灌洗法提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并对其进行纯化,用不同浓度的艾叶多糖与巨噬细胞共孵育48 h后行酸性磷酸酶(ACP)、非特异性酯酶(NSE)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酶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直观地观察各组巨噬细胞胞内酶的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艾叶多糖中浓度组巨噬细胞的ACP和NSE活性均明显增强,高浓度组巨噬细胞的ACP、NSE和SDH活性均明显增强.结论 一定浓度的艾叶多糖能增强体外培养巨噬细胞胞内酶活性.

    作者:尹美珍;胡岗;李仲娟;喻昕;喻格书;王静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与实验室检测特点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检测指标的特点.方法 收集住院或门诊病历238例,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对各中医证型的肝功能、HBV-DNA、HBeAg等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多、占73.1%,其次为肝胆湿热证(19.8%)和脾肾阳虚证(5.0%);肝胆湿热证患者HBeAg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各中医证型(P<0.05);各中医证型HBV-DNA水平分布多者均在大于107 copies/ml区间;肝胆湿热证患者ALT、AST水平高(P<0.05),而TBIL水平以肝肾阴虚证患者高(P<0.05),PT水平以瘀血阻络证患者高(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证常见,且各中医证型的HBeAg阳性率、HBV-DNA水平及肝功能指标有其不同特点.

    作者:王若飞;李伟;丁天鹏;孙庆明;何永林;施根林;李定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疏肝解郁化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6例

    目的 观察疏肝解郁化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作用.方法 服用疏肝解郁化瘀汤治疗NASH患者46例,并与同期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46例NASH患者做对比,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肝功能、腹部B超、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46例治疗后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显效+有效)率84.8%;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52.2%,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HA、LN、IV-C显著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疏肝解郁化瘀方治疗NASH临床疗效较显著,并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刘三都;龙燕;杨庆坤;孙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院校高等专业设置原则以及与社会对接的良性运行机制初探

    教育受制于经济,经济的变革必然影响教育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必然要求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业设置既要遵守教育的发展规律,又要遵守市场的发展规律.针对高等中医院校专业设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中医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对接应遵循的三个原则,从而建立高等中医院校与社会对接的良性运行机制.

    作者:王思民;元伟靖;张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基于自拟健脾降逆汤进行穴位贴敷干预化疗延迟性呕吐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基于自拟健脾降逆汤进行穴位贴敷防治化疗延迟性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为A组,64例,给予盐酸格拉司琼3 mg、地塞米松10 mg化疗前30 min静脉滴注,观察1个化疗周期;观察组设为B组,共66例,连续观察2个化疗周期,第1个周期应用A组自拟健脾降逆汤制成巴布贴穴位贴敷,24h更换贴剂1次,时间为化疗第1~5天,贴敷穴位共包括:神阙、双侧足三里以及内关,共5处,第2周期止吐方案与对照组相同.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延迟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为72.73%;对照组用药后延迟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为46.88%.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第1周期化疗后延迟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为72.73%;第2周期用药后完全缓解率为48.48%.两组对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腹胀、便秘情况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2.5%、25%,停药后可自行缓解;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分别为3.03%、9.0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第2周期腹胀、便秘情况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5.15%、17.27%,较第1周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锥体外系反应.结论 基于自拟健脾降逆汤制成的降逆巴布贴穴位贴敷能够提高化疗延迟性呕吐的缓解率,并能降低止吐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栾祖鹏;张化芝;赵世义;黎晓鹃;张圣村;马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肛周皮下游离术联合乌梅丸熏洗对肛门瘙痒症患者PAR-2靶点的研究

    目的 观察肛周皮下游离术联合乌梅丸熏洗对肛门瘙痒症患者致敏皮肤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肛周皮下游离术联合乌梅丸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应用免疫组化观察患者术后第1、3、7天肛周皮损中PAR-2的表达,将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第1、3、7天肛周皮肤中PAR-2的表达逐渐下降.结论 使用肛周皮下游离术联合乌梅丸治疗肛门瘙痒症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靶点可能抑制PAR-2的表达.

    作者:黄文武;廖莉萍;杨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吴茱萸生物碱类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比较

    目的 比较吴茱萸总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作用.方法 采用SD大鼠胸主动脉贴壁法,培养VSMCs并传代,通过特异性抗体SM α-actin进行免疫组化细胞学鉴定;MTT比色法检测VSMCs的增殖,制作各生物碱抑制VSMCs增殖的量效曲线,并依照改良寇式法计算吴茱萸各生物碱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比较三种生物碱的效应.结果 当质量浓度小于3×10-6g·L-1时,吴茱萸总碱的抑制作用低于等量的吴茱萸碱和次碱;高于此浓度,吴茱萸总碱抑制效应强于吴茱萸碱和次减,三种生物碱的IC50分别是1.72×10-5g·L-1、2.56×10-4g·L-1和3.42 ×10-4g·L-1.但总碱浓度高于3×10-5 g·L-1时,则呈细胞毒作用.结论 吴茱萸碱、次减和总碱均有抑制VSMCs增殖作用,吴茱萸碱的抑制作用略高于次减,总碱浓度过高可产生细胞毒作用.

    作者:徐洋;侯化化;李强;张婧怡;孙安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微粉碎对青白散抗炎镇痛作用的影响

    目的 研究超微粉碎对青白散抗炎、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大鼠蛋清性足肿胀和棉球性肉芽肿等多种炎症模型,以及热板法和扭体法比较超微粉碎对青白散药效学的影响.结果 同剂量情况下超微青白散的抗炎、镇痛作用皆明显强于传统青白散.结论 超微粉碎可明显提高青白散的药效活性.

    作者:董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牡丹皮及牡丹皮炭紫外谱线组法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牡丹皮及其不同炮制品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方法 利用紫外谱线组法对牡丹皮和牡丹皮炭不同炮制程度及其不同极性部位的紫外谱线图谱进行研究,采用紫外谱线组的吸收峰数及峰位置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鉴别.结果 牡丹皮及其炮制品的紫外谱线组的吸收峰、峰位及吸收度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紫外谱线组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鉴别区分牡丹皮及其炮制品.

    作者:朱琼花;付腾飞;周立艳;孟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化浊祛瘀消癥通络中药联合西药保守治疗宫外孕76例

    目的 探讨宫外孕(EP)的治疗方法及化浊祛瘀消瘢通络中药联合西药保守治疗对EP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EP患者38例,采用甲氨蝶呤50 mg/m2单次肌肉注射,米非司酮胶囊(Ⅱ)200 mg单次口服,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煎服化浊祛瘀消癥通络中药(甘草、丹参、党参、桃仁、赤芍、连翘、黄芪、延胡索、天花粉、蒲公英、败酱草及紫花地丁各).治疗后观察和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临床疗效、妊娠率、血清癌抗原125和抗子宫内膜抗体水平的变化、血流动力学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及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治愈率达到92.10%和44.7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治疗前和观察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痛经、症瘕和总积分分别为(4.19±2.0 2)分、(4.52±2.62)分和(7.02±3.2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不良反应率18.42%,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该法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陈慧娟;宁英;高惠璞;杜艳玲;边文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0天序贯疗法续施中药制剂用于轻中度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10天序贯疗法结合芪术归胃散用于轻中度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经确诊的轻中度糜烂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2组,每组60例.两组均应用10天序贯疗法,治疗组续用医院新制剂芪术归胃散进行治疗1个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9%,治疗组总有效率94.8%,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天序贯疗法结合医院新制剂芪术归胃散治疗轻中度糜烂性胃炎,既能快速有效对抗症状,根除HP,又能祛除病因,有标本兼治之效,疗效优于单纯中、西药治疗,疗程较短,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密;冯玲华;万富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对难治性高血压的肾脏损害防护以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西药对难治性高血压的肾脏损害的防护以及护理.方法 14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缬沙坦、卡维地洛以及复方盐酸阿米洛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以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20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无明显差异性,而实验组患者其肾功能以及尿蛋白水平、血脂以及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难治性高血压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个性化的护理配合可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刘翠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复方穿蛭透皮贴剂抗炎及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穿蛭透皮贴剂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腹腔注射乙酸法造成小鼠疼痛模型;用二甲苯造成小鼠急性炎症模型;将角叉菜胶包埋入大鼠右后足跖部位,造成慢性炎症模型;于大鼠后背包埋棉球法造成肉芽肿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等剂量的赋形剂、蒸馏水),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复方穿蛭透皮贴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各组相应药物,以考察复方穿蛭透皮贴剂的镇痛、抗炎效果.结果 复方穿蛭透皮贴剂大、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小鼠的扭体次数,均能提高热板法引起疼痛的域值.复方穿蛭透皮贴剂大、中、低剂量组还能明显抑制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廊急性炎性肿胀及抑制角叉菜胶、皮下包埋棉球法引起的慢性炎症肿胀及肉芽肿.结论 复方穿蛭透皮贴剂有明显镇痛、抗炎作用,对慢性炎症的效果更显著.

    作者:王新成;唐锐先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舒筋接骨丸在骨折愈合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制剂舒筋接骨丸对四肢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基线情况、骨折复位固定术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服用舒筋接骨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等至术后6月.结果 观察组术后纵向叩击痛减轻的时间、压痛消失的时间、肿胀减轻和消失的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0%)(P<0.05).结论 骨折患者服用舒筋接骨丸可显著提高骨折的愈合时间与临床疗效,具备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范义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