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叶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酶活性的影响

尹美珍;胡岗;李仲娟;喻昕;喻格书;王静晖

关键词:艾叶, 多糖, 巨噬细胞, 细胞内酶
摘要:目的 研究艾叶多糖对体外巨噬细胞内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制备艾叶多糖,灌洗法提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并对其进行纯化,用不同浓度的艾叶多糖与巨噬细胞共孵育48 h后行酸性磷酸酶(ACP)、非特异性酯酶(NSE)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酶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直观地观察各组巨噬细胞胞内酶的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艾叶多糖中浓度组巨噬细胞的ACP和NSE活性均明显增强,高浓度组巨噬细胞的ACP、NSE和SDH活性均明显增强.结论 一定浓度的艾叶多糖能增强体外培养巨噬细胞胞内酶活性.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穿蛭透皮贴剂抗炎及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穿蛭透皮贴剂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腹腔注射乙酸法造成小鼠疼痛模型;用二甲苯造成小鼠急性炎症模型;将角叉菜胶包埋入大鼠右后足跖部位,造成慢性炎症模型;于大鼠后背包埋棉球法造成肉芽肿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等剂量的赋形剂、蒸馏水),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复方穿蛭透皮贴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各组相应药物,以考察复方穿蛭透皮贴剂的镇痛、抗炎效果.结果 复方穿蛭透皮贴剂大、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小鼠的扭体次数,均能提高热板法引起疼痛的域值.复方穿蛭透皮贴剂大、中、低剂量组还能明显抑制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廊急性炎性肿胀及抑制角叉菜胶、皮下包埋棉球法引起的慢性炎症肿胀及肉芽肿.结论 复方穿蛭透皮贴剂有明显镇痛、抗炎作用,对慢性炎症的效果更显著.

    作者:王新成;唐锐先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可转形穴位注射药线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区MMP-9和TIMP-1的影响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区的表达变化和可转形穴位注射药线的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川芎嗪羊肠线对照组,可转形穴位注射药线(川芎嗪)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双侧内关、大椎穴埋植药线,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皮质区MMP-9和TIMP-1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脑皮质区MMP-9表达明显升高,TIMP-1有少量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可转形穴位注射药线组、川芎嗪羊肠线对照组MMP-9的表达明显降低,而TIMP-1的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较显著(P<0.05),而可转形穴位注射药线组的作用明显优于川芎嗪药物羊肠线组(P<0.05).结论 穴位埋植可转形川芎嗪注射药线,可明显降低MMP-9,从而减少MMP-9对脑血管基底膜的降解,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明显升高TIMP-1,抑制MMP-9的活性或者阻断MMP-9的合成,可能是其保护脑的作用机制之一,其作用优于川芎嗪羊肠线组.

    作者:孔立红;杨荣美;孟培燕;王洋岗;周华;徐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鼻中隔偏曲对慢性鼻窦炎转归的影响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对慢性鼻窦炎转归的影响.方法 通过前鼻镜、鼻内镜、鼻窦CT等检查方法,观察鼻中隔、鼻腔和鼻窦等情况.记录双侧中鼻甲肥大、钩突肥大、下鼻甲肥大、筛泡过度气化的解剖变异情况.结果 组1鼻中隔偏曲全部矫正治愈,慢性鼻窦炎临床治愈71例(71%),好转26例(26%),无效3例(3%).术后术腔不同程度黏连9例,其中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黏连2例,与鼻中隔黏连2例;下鼻甲与鼻中隔黏连5例.组2鼻中隔偏曲全部矫正治愈,慢性鼻窦炎临床治愈76例(76%),好转24例(24%).术后术腔不同程度黏连17例,其中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黏连6例,与鼻中隔黏连6例;下鼻甲与鼻中隔黏连5例.结论 鼻中隔偏曲在鼻窦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鼻中隔偏曲长期妨碍鼻腔引流是慢性鼻窦炎发生的重要因素,窦口鼻道复合体充分引流后,单纯鼻窦炎可自愈.因此鼻中隔偏曲患者应尽早手术,防止鼻炎、鼻窦炎的发生.矫正鼻中隔有时可被看做是治疗单纯鼻窦炎有效的选择之一.

    作者:修世国;张雪;邢东升;李东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车前草提取物降低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及机理研究

    目的 探讨车前草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及降尿酸作用机理.方法 以车前草不同剂量提取物灌胃,观察氧嗪酸钾盐诱导的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与肌酐含量、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与腺苷脱氨酶(ADA)的活性、肾脏尿酸转运体mURAT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高尿酸血症组相比,车前草提取物不同剂量给药组小鼠血清尿酸与肌酐水平和肝脏XOD及ADA活性均有显著下降,并下调肾脏mURAT1 mRNA的表达.结论 车前草提取物能够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改善高尿酸血症小鼠肾脏功能.抑制XOD与ADA活性并下调肾脏mURAT1 mRNA的表达是其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可能机制.

    作者:曾金祥;毕莹;魏娟;朱玉野;朱继孝;王晓云;罗光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有效成分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研究概况

    易损斑块的破裂是诸多心脑血管事件的触发点,前期及时干预易损斑块的形成与发展,控制病情延续,可以避免恶性事件发生,同时能减少医疗资源的支出,符合中医未病先防的理念.祖国医药种类繁多,历史悠久,疗效确切.近年来对于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在干预易损斑块方面有着潜在优势,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基于此,姑且对既往文献作综述整理,先论述其病机,后辨治其药物,期在继承与发扬祖国医学.

    作者:李冬方;何小丽;都基莎;顾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瓜蒌子黄酮提取方法和参数优化的研究

    目的 优选瓜篓子黄酮的佳提取方法和条件.方法 比较分析超声辅助提取法、加热回流法和索氏提取法下的瓜蒌子黄酮含量,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筛选了瓜蒌子黄酮含量超声辅助提取法的条件.结果 超声辅助提取法为瓜蒌子黄酮的佳提取方法,其优工艺参数为:温度70℃,提取1.0h,料液比1∶40,乙醇质量分数为90%;此条件下瓜蒌子黄酮含量高达0.836 9 mg/g.结论 此工艺合理可行,适用于瓜蒌子中黄酮的提取.

    作者:刘金娜;温春秀;杨太新;谢晓亮;刘铭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知识需求调查及培训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中医执业助理中医知识的需求,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 选择来我院参加培训进修的56名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中医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中医技能运用程度、中医知识需求等内容.结果 56名调查对象中,基本知识掌握方面:完全掌握和基本掌握合计72%,排名前三项的是:五脏六腑(87.5)>望闻问切(83.93%)>辩证论治(82.14%);中医技能运用方面:熟练运用和一般合计53%,排名前三项的是:拔罐(82.14%)>按摩(67.86%)>针刺艾灸(64.29%);中医知识需求方面,35.71%选择中医基础理论,60.71%选择(6~12)月的培训时间,62.5%选择脱产进修培训方式,64.29%希望案例教学法.结论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中医技能运用程度不容乐观,表现出对中医知识的强烈需求,我们应结合中医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现状,开展系统性而又富有个性化的培训教育.

    作者:洪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关于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考

    学科是高校的基本单元,学科建设是高校的基础性建设工程,它以“汇聚学科队伍,凝练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平台”为载体,在传承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新知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科学研究的水平和增强社会服务的能力.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政策支持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如何在这一大好环境下更好地建设中医药重点学科,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文章从中医药自身属性和特点出发,分析学科队伍、学科方向和学科平台等三个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在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孙建中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突触结合蛋白Ⅰ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肌张力及大鼠脑干、脊髓中突触结合蛋白Ⅰ(Syt Ⅰ)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康复组、电针组和综合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成功后分别采用康复训练、电针、康复训练结合电针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每天1次,连续治疗6d.术后第1、3、9天,分别评估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肌张力变化;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Syt Ⅰ的表达.结果 术后1天、各组间无明显差异,术后3d,各组评分分值均有降低的趋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9d,康复组、电针组和综合组于模型组比较,各项指标都有所改善,以综合组较为明显,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复训练、电针、康复训练结合电针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均可改善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肌张力,并可上调脑干、脊髓颈膨大、腰膨大中Syt Ⅰ的表达,而尤以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方案更优.

    作者:杨慎峭;冯丽娟;毛雪莲;马红彦;金荣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基于自拟健脾降逆汤进行穴位贴敷干预化疗延迟性呕吐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基于自拟健脾降逆汤进行穴位贴敷防治化疗延迟性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为A组,64例,给予盐酸格拉司琼3 mg、地塞米松10 mg化疗前30 min静脉滴注,观察1个化疗周期;观察组设为B组,共66例,连续观察2个化疗周期,第1个周期应用A组自拟健脾降逆汤制成巴布贴穴位贴敷,24h更换贴剂1次,时间为化疗第1~5天,贴敷穴位共包括:神阙、双侧足三里以及内关,共5处,第2周期止吐方案与对照组相同.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延迟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为72.73%;对照组用药后延迟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为46.88%.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第1周期化疗后延迟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为72.73%;第2周期用药后完全缓解率为48.48%.两组对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腹胀、便秘情况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2.5%、25%,停药后可自行缓解;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分别为3.03%、9.0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第2周期腹胀、便秘情况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5.15%、17.27%,较第1周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锥体外系反应.结论 基于自拟健脾降逆汤制成的降逆巴布贴穴位贴敷能够提高化疗延迟性呕吐的缓解率,并能降低止吐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栾祖鹏;张化芝;赵世义;黎晓鹃;张圣村;马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红景天苷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研究

    目的 研究红景天药用植物中主要抗癌活性成分红景天苷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 通过MTT法、凝胶电泳检测基因组DNA方法研究了红景天苷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红景天苷能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随红景天苷浓度的增加,抑制率增加,即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红景天苷能选择性降解HepG2细胞染色体核小体间的DNA,促进细胞凋亡.结论 红景天苷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

    作者:刘敏;朱静;曾莉萍;左爱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伴有变应性鼻炎的哮喘的中西医治疗述评

    目的 对目前国内外伴有变应性鼻咽的哮喘的中西医治疗现状进行客观的评述,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近五年来有关伴有变应性鼻咽的哮喘的国内外中西医治疗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和评述.结果 目前认为经鼻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变应性鼻鼻炎和哮喘的有效药物和给药方式,但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迄今唯一针对病因治疗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结论 西医在哮喘急性发作和抗气道炎症方面有明显疗效,而中医药在哮喘缓解期具有显著的整体治疗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对变应性鼻炎的早期治疗和佳处理可预防哮喘的发生,有利于改善其共有的哮喘症状.

    作者:周奎龙;史锁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溃疡性结肠炎常用中药性味归经研究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常用药物性味和归经的规律和特点,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100篇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文献中的用药和药物归类,用SPSS17.0软件对其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所涉及的“性”进行描述统计发现溃疡性结肠炎用药主要是温性(占31.8%),其次是微寒(占21.2%)、寒性(占15.1%)、平性(占15.1%),此4性占到了全部用药药性的83.2%,其它药性使用较少;味则以苦味(32.2%)为先,其次为甘(30%)、辛(27.3%),此3味占到了全部用药药味的89.5%,其它药味则使用较少;“归经”以归脾经(22.36%)的药物为,其次是归胃经(18.63%)、肺经(13.66%)、肝经(13.04%)、大肠经(11.8%)的药物.结论 苦寒入脾经药物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具有清热燥湿、健脾和胃功能是溃疡性结肠炎中药治疗的重要作用.

    作者:刘萍;王平;田代志;刘军锋;刘松林;陈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论针灸临床的整体性思维

    着重从道和术、经络系统、体质与穴性、天时和生理、个体化诊疗、机体自愈力、针灸者素质等方面论述了针灸临床上的整体性思维,以转变中医针灸者的视角,拓展针灸临床的思路.

    作者:张新普;童亚男;薛丹;李敏;傅杰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杞菊地黄丸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杞菊地黄丸对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128例慢性肾盂肾炎(肝肾阴虚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杞菊地黄丸,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清免疫球蛋白改善情况、尿液中ALB、β2-MG及NAG水平及肝肾功能等.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8%(60/64);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3% (61/6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18.8%(12/64),实验组患者复发率3.1%(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尿液中ALB、β2-MG及NAG水平及肝肾功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杞菊地黄丸对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改善肾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应用现状及建议

    网络药理学已成为当前中药研究的学科前沿.文章在查阅、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着重阐释了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建议.指出当前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基于网络药理学阐释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中药活性成分;基于网络药理学阐释中药药效作用机制;基于网络药理学诠释中药饮片的主治、功能与归经等属性间相互关系;基于网络药理学诠释中药新的适应症;基于网络药理学阐释中药方剂主成分及配伍关系;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现代研究思路探讨.并进一步就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应用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开展基于网络药理学数据处理分析的培训;加强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学术交流;加强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团队间的科研合作.以期为推动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程提供文献基础和思路启发.

    作者:王君明;苗明三;屈凌波;张月月;崔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生附片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江油附子的切制品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次乌头碱(1);尼奥灵(2);宋果灵(3);附子灵(4);8-乙氧基-14-苯甲酰基中乌头原碱(5);多根乌头碱(6);麦芽酚(7);β-谷甾醇(8);β-胡萝卜苷(9).结论 麦芽酚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

    作者:郭大乐;邓赟;李秀茹;彭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优势人群与非优势人群的比较

    目的 观察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优势人群与非优势人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共纳入晚期NSCLC患者70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其中49例完全符合优势人群的标准,即东方人种、女性、腺癌和非吸烟者;21例不符合者作为非优势人群.均接受扶正抗癌方(250 ml,qd)联合吉非替尼(250 mg,qd)治疗.结果 49例优势人群患者中CR 0例,达到PR 16例(32.7%),SD 30例(61.2%),PD 3例(6.1%),ORR为32.7%,DCR为93.9%;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8.2个月,治疗后中位生存期9.9个月.21例非优势人群患者中CR 0例,达到PR 5例(23.8%),SD 9例(42.9%),PD 7例(33.3%),ORR为23.8%,DCR为66.7%;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4.6个月,治疗后中位生存期7.9个月.二者有统计学差异.一线治疗时,优势人群及非优势人群的客观缓解率一致,均为21.4%.毒副反应较轻,耐受性可,大部分为1~2级,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不影响治疗.结论 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优势人群优于非优势人群.对于非优势人群,扶正抗癌方对吉非替尼可能有一定的增敏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万垠;杨小兵;龙顺钦;邓宏;蔡姣芝;杨昌卫;河文峰;潘宗奇;周宇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中医证候研究新进展

    中医药诊疗体系具有整体观、辨证论治等鲜明的特色,中医学的整体性策略,即对人体状态加以认识、分类和调控的理论和方法正是与现代医学区别所在.而代谢组学这一新近研究方法更近于中医学“司外揣内”的思维方式,更准确和全面地反映患者生理状态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变化.

    作者:徐彬;李泽庚;彭波;王浩;童佳兵;杨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车前草黄酮苷酸水解工艺条件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

    目的 建立检测车前草中黄酮苷元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车前草黄酮苷水解条件.方法 对车前草黄酮进行提取、精制及酸水解,再利用HPLC法测定水解后车前草黄酮苷元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合的方法,对盐酸浓度、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考察水解条件.结果 测得水解后车前草中主要黄酮苷元槲皮素的含量为1.36mg/g,木犀草素的含量为0.35 mg/g,黄芩素的含量为0.89 mg/g,3种苷元的含量之和为2.60 mg/g,黄酮苷元含量明显高于水解前.其佳水解条件为:5mol/L盐酸75℃恒温水解1.5h.结论 建立了水解-HPLC法检测车前草黄酮苷元含量的方法,为建立HPLC法测定车前草总黄酮含量提供依据;探索出水解车前草黄酮苷的佳方案,优化了车前草黄酮苷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方法.

    作者:李明娟;刘磊;傅春燕;李荣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