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景天苷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研究

刘敏;朱静;曾莉萍;左爱仁

关键词:红景天苷, HepG2细胞,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 研究红景天药用植物中主要抗癌活性成分红景天苷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 通过MTT法、凝胶电泳检测基因组DNA方法研究了红景天苷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红景天苷能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随红景天苷浓度的增加,抑制率增加,即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红景天苷能选择性降解HepG2细胞染色体核小体间的DNA,促进细胞凋亡.结论 红景天苷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双花黄栀露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根据方剂的组方原则,对可作为食品保健品的中草药进行组方,制备出“双花黄栀露”,实验验证其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的炎症模型,检测该制剂的抗炎作用;测定足肿胀大鼠血清炎症因子PGE2和炎症组织中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研究该制剂的抗炎机制.结果 双花黄栀露能够有效抑制大鼠的足肿胀率,减少炎性介质PGE2的生成,抑制炎性部位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 双花黄栀露具有抗炎作用,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作者:罗音久;张法仁;曾忠良;付爱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芎麻汤不同提取物对利血平致小鼠偏头痛模型血浆中5-HT和5-HIAA的影响

    目的 研究芎麻汤及其不同提取物对利血平所致低5-HT型偏头痛小鼠血浆中5-HT、5-HIAA的影响.方法 将110只雌雄各半小鼠随机分为11组,分别为空白组(A)、模型组(B)、挥发油组(C)、石油醚提取物组(D)、乙酸乙酯提取物组(E)、正丁醇提取物组(F)、乙酸乙酯加正丁醇提取物组(G)、萃取后剩余水液组(H)、水提醇沉组(Ⅰ)、水提液组(J)、布洛芬组(K).采用皮下注射利血平(1 mg/kg)14 d复制偏头痛模型,观察芎麻汤及其提取物对利血平偏头痛小鼠血浆中5-HT、5-HIAA含量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浆5-HT含量较正常组降低;水提液组、醇沉组、乙酸乙酯加正丁醇组、乙酸乙酯组、正丁醇组5-HT含量较模型组增加;模型组大鼠血浆5-HIAA含量较正常组降低;水提液组、乙酸乙酯加正丁醇组、乙酸乙酯组5-HT含量较模型组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芎麻汤各提取物对偏头痛小鼠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建生;郭倩瑶;潘星星;马丽;李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芜菁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芜菁为十字花科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是维族的常见药材.近年来对芜菁有效成分的研究逐渐增多.该文综述了目前对芜菁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旨在为芜菁的研究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李雅双;连路宁;阿西娜;刘杰;刘春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黄芪中黄芪多糖的提取富集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黄芪中黄芪多糖的提取富集工艺.方法 以粗多糖提取率和葡萄糖计总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设计法L9(34)(四因素:温度、时间、次数和固液比)考察黄芪中黄芪多糖的水提取工艺,再运用单因素考察黄芪多糖的醇沉工艺条件(乙醇浓度、醇沉时间).结果 确定佳水提取工艺条件:在70℃恒温中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3h,加纯化水量40ml;确定醇沉的条件:加95%乙醇至终浓度90%进行醇沉静置4h,收集沉淀物.结论 水提醇沉工艺收率稳定,方法简便、快速,为黄芪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崔红花;赵英日;王淑美;罗兰;尹永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牡丹皮及牡丹皮炭紫外谱线组法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牡丹皮及其不同炮制品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方法 利用紫外谱线组法对牡丹皮和牡丹皮炭不同炮制程度及其不同极性部位的紫外谱线图谱进行研究,采用紫外谱线组的吸收峰数及峰位置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鉴别.结果 牡丹皮及其炮制品的紫外谱线组的吸收峰、峰位及吸收度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紫外谱线组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鉴别区分牡丹皮及其炮制品.

    作者:朱琼花;付腾飞;周立艳;孟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中药治疗稽留流产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中药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分析.方法 治疗稽留流产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给予联合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联合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中药治疗稽留流产是一种安全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作者:冯艳萍;刘芳;张红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大黄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研究

    目的 对大黄种子内源抑制物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用甲醇和蒸馏水分别制备大黄种子的浸提液,并测定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和根长来测定其抑制活性.结果 大黄种子含有一定的内源抑制物质,对发芽率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对胚根的生长却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水浸提液对胚根的抑制作用大于醇浸提液.结论 大黄播种前用水浸泡种子,可降低其抑制物质对胚根的抑制作用,提高出苗率.

    作者:李敏;敬勇;刘薇;林秋霞;夏琴;齐景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红景天苷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研究

    目的 研究红景天药用植物中主要抗癌活性成分红景天苷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 通过MTT法、凝胶电泳检测基因组DNA方法研究了红景天苷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红景天苷能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随红景天苷浓度的增加,抑制率增加,即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红景天苷能选择性降解HepG2细胞染色体核小体间的DNA,促进细胞凋亡.结论 红景天苷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

    作者:刘敏;朱静;曾莉萍;左爱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风寒表证模型小鼠体重及脾脏和胸腺脏器系数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风寒表证模型小鼠体重及脾脏和胸腺脏器系数的变化.方法 200只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动物在18~21℃室温环境中饲养.实验组动物放置温度2~5℃,湿度60%,风速4~5级,自然光线环境中饲养.于实验开始第7天(造模成功)、第10天和第14天分三批次,分别先称体重然后处死,采集脏器称重并计算脾脏和胸腺脏器系数.结果 对照组体重、脾和胸腺重量均随饲养天数增加而增加,脾脏系数上升,胸腺系数较恒定;实验组普遍出现风寒表证状况,小鼠体重先减后增,脾脏重量增加,而系数变化不明显,且系数均高于对照组,胸腺质量变化不大,但系数下降明显.结论 风寒表证模型小鼠造模期及恢复期体重变化较大,脾脏和胸腺系数受体重影响较大,也与脏器代偿性增大有一定关系.

    作者:王树林;张发斌;李杰;陆东明;吴萍;刘占厚;张广梅;赵协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同光质对穿心莲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光质对穿心莲生长情况、品质的影响.方法 在穿心莲栽培试验田,搭简易大棚,以不同颜色的薄膜覆盖得到不同光质,观察穿心莲生长情况,以TLC、HPLC法评价其品质.结果 穿心莲的叶片数、分蘖数从多到少依次为CK>白膜>红膜>蓝膜>黄膜;株高从高到低依次为红膜>白膜>CK>蓝膜>黄膜;不同光质下穿心莲药材的化学成分组成无明显差异,穿心莲总内酯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红膜>CK>白膜>蓝膜>黄膜.结论 不同光质对穿心莲的生长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白膜处理有利于穿心莲的生长,红膜处理有利于穿心莲品质的提高.

    作者:褚晨亮;曾令杰;罗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白花丹醌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及端粒酶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白花丹醌(plumbagin)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Annexin V/PI双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以Tca-8113细胞株作为靶细胞,采用原位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8 μmol/L白花丹醌作用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24 h和48 h后,凋亡细胞显著增加,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白花丹醌对人舌鳞癌细胞Tca-8113作用72 h后,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且随药物浓度增大,抑制端粒酶活性的作用增强,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进一步证实了白花丹醌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它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发挥抗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陈新华;杜泽乡;白法睿;罗朝晖;雷鹏;肖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提升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中效果的应用方法.方法 通过对案例教学法认识的深化、古今案例的遴选、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等环节,使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课程中充分得到有效的应用.结果 对近几年学习本课程的历届学生及同行专家的问卷调查显示,案例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的积极性,并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结论 案例教学法对提高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和提升老师教学水平有积极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唐利龙;梁岩;陈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逍遥散对雌性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与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逍遥散降低雌性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0只新西兰兔通过手术方法进行膝关节失稳型造模,1周后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混合组和对照组各10只,驱赶行走4周,分别灌药或灌生理盐水8周.造模后12周末处理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与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 中药组、西药组和混合组Caspase-3与细胞色素的C表达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西药组和混合组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逍遥散可明显下调Caspase-3与细胞色素的C的表达,可能是逍遥散降低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作者:戴七一;黎强;郑铁牛;阮萍;林宗汉;覃学流;谈驰;罗胤;冯彦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白术的本草考证

    目的 对白术的药用历史沿革及其基源进行本草考证.方法 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并结合现代研究的文献.结果 查清了药用历史沿革及其基原.结论 苍术、白术之分,始于梁代陶弘景,明确于唐代蔺道人,阐明于宋代寇宗奭,发展于金元明清诸医家.历代本草对白术的形态描述和附图与当今的白术原植物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基本相符.该研究可为白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张建逵;窦德强;王冰;康廷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60例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 通过吞咽功能评价量表及相关营养指标研究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康复组.其中针刺组30例,采用头体针结合治疗;康复组30例,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每名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BI指数及营养学指标(MNA、MAMC、TSF)进行临床评估,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头体针结合治疗2周后有效率达56.7%,治疗3月后有效率达83.3%,明显高于康复治疗(P<0.05);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显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饮水试验等级(P<0.05),且治疗3月后效果更明显(P<0.05),同时治疗3月后针刺组疗效明显高于康复组(P <0.05);BI指数显示,治疗后3个月针刺组明显高于康复组(P<0.05);营养学指标(MNA、MAMC、TSF)显示,治疗三月后针刺组与康复组均有改善趋势,但二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头体针结合治疗可明显减轻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适于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周震;张玉莲;袁河;宋宛珊;郭家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西药、放疗综合干预鼻咽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及局部放疗治疗鼻咽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签法)将确诊为鼻咽癌骨转移的患者分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局部放射治疗的综合干预组(简称治疗组),和仅采用唑来膦酸、局部放射治疗的干预组(简称对照组),两组各30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骨痛缓解率、止痛近期疗效、碱性磷酸酶变化、功能状态评分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后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缓解率(X2 =7.685,P=0.034)及总止痛疗效(X2=10.310,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功能状态评分较治疗前改善[(2.40±0.80)、(1.75±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00.P =0.04),对照组治疗前后功能状态评分变化不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12/30)和46.6%(1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X2 =2.730,P=0.768);治疗后两组白细胞数的变化有明显差异(P<O.05)(X2=20.329,P=0.000),肝肾功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碱性磷酸酶下降>100 U/L者达56.7%,远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磷酸及局部放疗治疗鼻咽癌骨转移疼痛有明显协同作用,能提高近期疗效,明显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其作为中西医结合干预肿瘤预后的特色治法,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亚军;邹彦;阮培刚;肖冬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头针配合中药化瘀通络法治疗中风后恢复期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头针配合中药对中风后恢复期生活自理能力、肢体运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103例中风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及针药组组.所有患者均口服中药,针药组同时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FMA评分,Barthel指数,中医疗效评价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结果 针药组在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优于单纯中药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药组中医疗效评价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优于单纯中药组,两组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 头针配合中药对改善中风后恢复期患者的各项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李勇军;孔令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免煎颗粒剂与传统饮片在偏头痛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免煎颗粒剂与传统饮片在偏头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天威桃红四物方饮片和免煎颗粒剂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头痛症状改善情况(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程度)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1个月后的显效率(P<0.01)和总有效率(P<0.05)均高于治疗1周后水平;两组治疗后的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头痛程度均优于治疗前,除治疗1周后的发作频率和头痛程度外(P<0.05),其余均为P<0.01;除治疗1周后的持续时间外,两组治疗后的头痛症状改善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20.59% vs.20.59%,P>0.05).结论 天威桃红四物方中药免煎颗粒剂与传统饮片在偏头痛治疗中的疗效相当,耐受性较好,但前者使用方便,安全卫生,建议在临床上代替传统饮片来治疗偏头痛.

    作者:周琴英;牟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蛹虫草多糖降糖活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蛹虫草多糖对糖尿病小鼠模型的降糖活性.方法 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选出血糖值≥11.0 mmol/L的小鼠60只作为糖尿病小鼠.以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分别给药蛹虫草多糖50 mg·kg-1,100 mg·kg-和150mg·kg-1,分别对小鼠的血糖值、糖耐量、脏器指数、α-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同时对SOD活性和MD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对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蛹虫草多糖具有较好的降糖活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模型小鼠的糖耐量,降低α-葡萄糖苷酶活性,同时能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在服用剂量为100 mg·kg-1呈现较好的降血糖效果.结论 蛹虫草多糖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杨爽;逯城宇;杨雪薇;逯家辉;张丹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稳心颗粒治疗房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使用稳心颗粒治疗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房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抗心律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治疗前后监测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观察心律心律失常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5例,显效率57.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显效率42.5%,总有效率70%.治疗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稳心颗粒治疗房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对肝肾等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彦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