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娟;杨杏;何婷;高如宏
目的 探讨加味柴芍六君颗粒对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0例原发性胆汁反流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服中药制剂加味柴芍六君颗粒,2次/d;对照组给予吗丁啉片10 mg,3次/d,饭前30 min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和随访调查复发情况.结果 加味柴芍六君颗粒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症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症状(上腹部疼痛,饱胀,食欲减退,烧心,嗳气或呕吐)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其中以上腹部疼痛,饱胀,嗳气或呕吐等症状改善明显(P<0.01),且HP阳性与HP阴性患者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加味柴芍六君颗粒能有效缓解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症状,HP对其疗效可能无干扰作用.
作者:何慧;王伟;彭卓嵛;卢杰夫;黄勇华;李桂贤;陈国忠;梁雪;黄雪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痰浊衰老相关性学说源远流长,其渊源于《黄帝内经》.宋金元时期经许多医家的理论阐述和临床验证,逐步发展成熟起来,于明清时期得以进一步完善演化,在近现代有了更广泛深入的研究.文章通过对痰浊衰老相关性学说进行文献整理,认为痰浊是导致人体衰老的重要因素,临床上注重预防痰浊对于抗衰防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萍;王平;陈刚;刘松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脂肪组织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产生众多的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广泛影响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参与炎性反应、引起以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为代表的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发生.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着较大的进展,其中通过调节脂肪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是诸多中医方药治疗相关疾病的机制之一.文章针对新的研究概况加以分析和总结.
作者:张红霞;赵娟;潘扬;尚文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以田间栽培的红花为林料,对红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的光合速率等光合性能进行了研究.方法 利用CI-301PS光合测定系测定光合参数,相应方法测定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红花全生育期中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在生长初期较低,营养生长旺盛期含量提高,现蕾开花以后又逐渐降低.生育期中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E)呈单峰曲线变化,量高值在6月中旬;水分利用效率(WUE)在全生育期中起伏变化较小,两次高值出现在莲座期和现蕾开花末期;C/N比在成熟期高,现蕾开花期其次,营养生长期间则较低.结论 该研究可为红花光合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白岩;李慧玲;李雁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蒙药用植物耧斗菜的体内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80%乙醇对耧斗菜进行超声波提取.检测提取物对黑腹果蝇寿命及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各浓度组耧斗菜提取物使雌雄果蝇SOD活性上升,且浓度越大,促进作用越强(P<0.05);雄蝇MDA含量降低,CAT活性升高(P< 0.01或P<0.05),而对雌蝇MDA含量和CAT活性无显著影响.给药组雌雄果蝇与对照组比较可延长平均寿命(P<0.01或P< 0.05),并能提高平均高寿命.结论 耧斗菜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内抗氧化活性,能延长果蝇寿命,增强黑腹果蝇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并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
作者:敖恩宝力格;张园园;乌达巴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系统评价清热解毒方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按照以方测证,验证病机的思路,根据系统评价的结果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热毒伤络”病机假说的科学性予以探讨.方法 电子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搜集清热解毒方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5.1软件完成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倒漏斗图分析等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5项合格研究,共计1 129例患者,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清热解毒方药与其他疗法相比可改善临床症状(RR=1.23,95% CI[1.15,1.31]),改善中医证候表现(RR =1.31,95% CI[1.21,1.43]),改善心电图表现(RR=1.35,95% CI[1.22,1.50]),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清热解毒方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可靠,不稳定性心绞痛“热毒伤络”的病机假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探索其病机本质.
作者:鞠建庆;李运伦;李可建;张杉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怀牛膝中总皂苷成分的提取、纯化工艺,确定牛膝总皂苷类成分体内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方法 以齐墩果酸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实验设计确立牛膝总皂苷佳提取工艺,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对牛膝有效成分进行纯化工艺研究.以大鼠足肿胀为指标,对纯化后的牛膝总皂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 牛膝总皂苷佳提取工艺为以70%乙醇作为溶剂,提取两次,每次提取1h,加溶剂量12倍.佳纯化工艺为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装柱,径高比约为1:5,树脂比生药量为1:0.2上样,上样流速为1.5 BV·h-1,4 BV去离子水和50%乙醇洗脱,洗脱速度为1.5 BV·h-1,50%乙醇洗脱液洗脱部分为牛膝总皂苷.牛膝总皂苷提取物灌胃给药(生药剂量8g· kg-1),1次/d,连续给药3d,可明显缓解由弗氏完全佐剂引起的大鼠足趾肿胀.结论 牛膝总皂苷经本工艺提取、纯化后,其含量可达55%以上,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牛膝总皂苷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具有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有效成分治疗湿热痹证提供前期试验基础.
作者:项峥;杨欣欣;朱瑞卿;王帅;孟宪生;包永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藤糖浆中芒柄花素的含量方法.方法 Agilent Ep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mm ×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3∶ 67);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8 nm.结果 芒柄花素在进样量为0.010 25 ~0.512 5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3%,RSD为0.24%.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鸡血藤糖浆的质量控制.
作者:郭希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涤痰汤加味对中轻型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记忆水平的恢复作用.方法 42例中轻型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痰瘀阻络证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以“涤痰汤加味”煎服,对照组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患者症状及临床体征、GCS评分、WMS评分等.结果 治疗28 d后治疗组对WMS评分的改善较对照组开始出现明显差异(P<0.01);治疗时间越长,两组对WMS评分的改善差异越大;对GCS评分的改善二者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涤痰汤加味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中轻型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记忆水平的恢复时间.
作者:薛丽君;杨怡玲;吴曙琳;李芳;伍浪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硒化壳聚糖增强ST1571对多药耐药白血病K562/ADM细胞敏感性的作用,并探讨其逆转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 硒化壳聚糖作用K562/ADM细胞,MTT法检测ST1571对K562/ADM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mdr-1/P-gp表达的改变.结果 单独应用1μmol·L-1 ST1571作用124 h,对K562/ADM的增殖抑制率为(24.35±2.37)%,加入100 mg·L-1或200 mg·L-1硒化壳聚糖后,抑制率则上升为(62.79±4.89)和%(78.63±5.42)%,逆转倍数分别为2.51倍和3.43倍;ST1571与100 mg·L-1或200 mg·L-1硒化壳聚糖联用可使mdr-l mRNA水平分别下调(60.93±5.21)%和(82.61±6.74)%(P<0.01),使P-gp表达水平分别下调(58.35±5.38)%和(81.14±8.96)%(P<0.01).结论 硒化壳聚糖能够增强K562/ADM细胞对ST1571的敏感性,下调其mdr-1 mRNA和P-gp表达水平,从而起到逆转K562/ADM白血病细胞对ST1571的多药耐药作用.
作者:邓守恒;王贤和;李芳;曹风军;蔡晓军;陈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药烫熨加贴敷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入选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及对照组每天烫熨、贴敷1次,1周后进行疗效比较、安全性观测.结果 在中医临床症状分级标准、关节疼痛的VAS评分及Lequene指数评分上,治疗1周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比较P<0.05;治疗组出现3例皮肤过敏反应.结论 中药烫熨加贴敷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
作者:袁长深;梅其杰;段戡;周礼祥;郭锦荣;文浩;甘炳务;李达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左归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建立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peptide 35-55,MOG35-55)诱导C57BL/6小鼠EAE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泼尼松组、左归丸组,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神经功能评分及体重变化,HE染色观察CNS病理损伤程度,ELISA法检测血清IL-4、IL-6、TGF-β、IL-17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IL-17含量升高;IL-4、TGF-β含量降低,泼尼松及左归丸组小鼠IL-6、IL-17含量降低;IL-4、TGF-β含量升高(P<0.05,P<0.01).结论 左归丸能够抑制EAE小鼠Th17细胞分化而起到抗炎治疗作用.
作者:郑子安;钟相根;贾旭;王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医英语在中医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该研究旨在探讨运用名词化来提高中医英译的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名词化可以简化中医四字结构、简化中医英语的句子结构,实现中医翻译的功能.在翻译中成药名、方剂名和中医临床症状的描述用语时,可以合理地使用名词化,而在翻译中医功效语时则应尽量少用名词化.
作者:罗海燕;邓海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哮喘是小儿时期的常见肺系疾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病.初发年龄以1~6岁多见.大多数病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在正确的治疗和调护下,随年龄的增长,大都可以治愈.但如长时间的反复发作,会影响到肺的功能,甚至造成肺脾肾虚,喘息持续,难以缓解,或反复发作,甚至终身不愈.本病发作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以冬季及气候多变时易于发作.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喘促气急,喉间痰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唇口青紫为特征,故病位主脏在肺.《东医寿世保元》[1]曰:“太阴人喜性广张而乐情促急,喜性广张则气注肝而肝益盛,乐情促急则气激肺而肺益削,太阴之脏局,所以成形於肝大肺小也.”,四象人中太阴人肺的功能弱,且太阴人在人群中占50%,所以本文选择太阴人哮喘为论述对象,具体如下.
作者:韩雪华;郑明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天麻素配合前庭康复训练对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80例眩晕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天麻素配合前庭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眩晕改善状况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UCLA眩晕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UCLA眩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结束时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素配合前庭康复训练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预防病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艳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风邪是引发肺系病的始发和首要病因,而肺为“娇脏”,在五脏六腑中位置高,所以,风邪犯肺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风邪独特的致病特点,使其成为引发感冒、风咳、哮病、喘证、肺胀的重要因素.明确风邪在多种呼吸道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更有利于临床遣方用药.
作者:李雯雯;朱雪;郭梦倩;马鹏飞;张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测定九种燕窝中唾液酸含量,探索燕窝中唾液酸的范围值.方法 利用燕窝中唾液酸与酸性茚三酮形成稳定的物质,在470 nm处有大吸收峰的特点进行测定.结果 唾液酸浓度在0~ 70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得血燕、白燕、黄燕唾液酸百分含量分别为11.036 7%,6.810 0%,10.173 3%,但UV-Vis法测得值比HPLC法稍低.结论 该方法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良好,回收率满意,但操作步骤繁琐,燕窝中唾液酸含量测定方法需进一步改善.
作者:王羚郦;吴国洪;邱子博;麦玮倩;赖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明代江西名医龚廷贤学验俱丰,著作等身,是我国历史上著作多的医家之一.其中富盛名者当属《万病回春》.该书以“凡疾者疗之,沉病顿起,如草木之逢春”而名.该书刊出后,不仅国内梨枣再易,一版再版,名声大噪,17世纪中叶还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多次付梓,并形成巨大影响.鉴于此,现代中医学者对其现代学者对该书的发掘研究方兴未艾,并取得初步成绩.文章对《万病回春》现代研究概况予以全面的评析.
作者:徐春娟;何晓晖;陈荣;许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虎眼万年青提取物虎眼万年青皂苷(OSW-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 利用MTT细胞毒性实验检测OSW-1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人永生化肝细胞Chang-liver增殖的影响,并采用透射电镜实验进行验证;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在蛋白水平检测OSW-1作用下,人肝癌细胞HepG2中常见的凋亡指标Bax、c-Myc、Bcl-2变化情况.结果 MTT与透射电镜实验证实OSW-1可以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诱导凋亡,但对正常肝细胞Chang-liver毒性较小,c-Myc、Bcl-2可随OSW-1作用剂量增加而表达下降,Bax随OSW-1作用剂量增加而表达升高.结论 OSW-1可能通过上调Bax蛋白表达,抑制c-Myc、Bcl-2蛋白的表达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小,可能开发为新型毒副作用较小的肝癌药物.
作者:刘超;刘双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从男科疾病与脾胃相关的历史源流,病因病理,男科相关内脏与脾胃的关系,分证型论治,经验方,以及相关案例等多个方面来总结徐福松教授男科临证的脾胃观.
作者:唐志安;景涛;孙志兴;王庆;章茂森;金保方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