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汇;毕晓黎;谭志灿;李素梅;江洁怡
目的 考察金花茶叶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胰腺结构、功能及糖原代谢的影响.方法 利用静脉注射四氧嘧啶造成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金花茶提取物高剂量、中剂量及低剂量组,另取正常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28 d,于末次给药后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取胰腺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结构改变,并测定肝糖原和肌糖原水平.结果 金花茶叶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水平(P<0.05),缓解胰腺病理性损伤,显著增加肝糖原储备(P<0.05).结论 金花茶叶提取物能改善胰腺结构和功能,可能通过这一途径发挥可靠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夏星;潘传燊;黄琳;王志萍;王勤;潘为高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对甘肃不同产地黄芪、红芪共27个居群的样品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方法 采用ISSR分析标记方法,从12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3个多态性引物分别对黄芪、红芪样品进行DNA扩增.结果 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到黄、红芪共扩增出位点数23个,多态性位点数16个,平均多态性比率71.3%.利用UPGMA法构建的聚类分析表明黄、红芪样品遗传距离在0.49 ~0.88,平均为0.530 2.结论 所选3个引物可作为高特异性引物,可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上显示的带型差异准确鉴别黄芪和红芪,该法具有准确、快速的特点.
作者:张蔓;孙红国;吴海燕;宋志学;纪鹏;华永丽;魏彦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住院病人致敏性药物错误发生率的影响,提高安全护理质量.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设制致敏性药物用药错误查检表,对现况问题进行要因分析,确立并落实了5项质量改进措施.结果 致敏性药物用药差错由活动前的28件/周减少到3.25件/周,使住院病人致敏性药物使用安全得到了持续的质量改进.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地降低了住院病人致敏性药物使用过程中的错误发生率.
作者:宋慧英;李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桑杏汤的水提工艺条件.方法 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运用正交试验法对水提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水提佳工艺为:第1次补足吸水量后加10倍量水浸泡2h,其余每次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2h.结论 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孟军华;张盛;黄荣增;丁建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三叶因子1(TFF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病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胃炎(CSG)和消化性溃疡(PU)患者共75例[包括脾气虚证(PQDS) 22例,脾胃湿热证(PWHS) 53例],另招募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标记法检测各组胃粘膜EGF、TFF1、ICAM-1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各组及其亚型EGF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气虚及脾胃湿热证组中,Hp阳性者均高于同证型Hp阴性者(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气虚证、脾胃湿热及其湿热并重、湿重于热亚型Hp阳性者TFF1表达均升高(P<0.05);脾胃湿热证Hp阳性者表达高于同证型Hp阴性者(P<0.01).除脾气虚证Hp阴性者外,各组及其亚型ICAM-1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胃湿热表达高于脾气虚证(P<0.05);脾胃湿热证Hp阳性者表达高于同证型Hp阴性者(P<0.01).结论 EGF、TFF1、ICAM-1在Hp相关胃病脾气虚和脾胃湿热证中蛋白水平的高表达初步提示其“邪正相争”的病理状态;脾气虚证以正气尚能一定程度抗邪为特点;脾胃湿热证则显示邪气亢盛,邪正交争剧烈至“正气”一定程度受损;ICAM-1可能从某种程度反应“湿邪致病”的病理机制;Hp与湿热病邪在致病上互为因果,可一定程度加剧“邪正交争”的亢奋状态.
作者:周建红;胡玲;邢海伦;罗琦;郑晓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文献系统评价定性研究与定量meta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与技术,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国内20年间的相关文献,收集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结果 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高质量的研究论著、提取有效数据,终纳入10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其中有4篇是关于治疗中风后抑郁证),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证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10,95% CI(1.04,1.17)],4篇治疗中风抑郁证的RR=1.12,95% CI(1.04,1.22).结论 meta分析初步提示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证有一定疗效.
作者:徐谦;沈耿;陈新林;莫传伟;李先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平胃散如何影响湿阻中焦证模型动物胃体粘膜层AQPs表达及AC-cAMP-PKA信号转导途径,并揭示其可能存在的机理.方法 采用综合法造模,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胃体粘膜层AQPs的表达,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胃体粘膜层腺苷酸环化酶(AC)、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的表达差异.结果 胃体粘膜层有AQP1,AQP2,AQP3,AQP4,AQP5,AQP7,AQP9这7种水通道蛋白表达,造模后,AQP2的表达下调;经过平胃散治疗后,AQP2,AQP9的表达上升.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体粘膜层cAMP、AC的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平胃散组胃体粘膜层cAMP、AC的含量升高.结论 胃体粘膜层合有AQP1,AQP2,AQP3,AQP4,AQP5,AQP7,AQP9这7种水通道蛋白,AC-cAMP在湿阻中焦证大鼠的胃体粘膜层的表达降低,平胃散可能通过调控水通道蛋白以及AC-cAMP途径防治湿阻中焦证的病变.
作者:张慧慧;陈继兰;黄秀深;刘童婷;徐萌;邓利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推拿疗法是中医传统医疗手段之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推拿手法是产生疗效的关键.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推拿疗法治疗疾病的机制之一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有关.该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推拿手法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报道进行整理,并提出了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吴萌;李亚;尚坤;张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的钩藤中主要化学成分钩藤碱的含量.方法 应用HPLC测定15批不同产地钩藤中钩藤碱的含量,以Phenomenex Gemini C1s(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0.01mol/L三乙胺溶液(体积比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25℃.结果 钩藤碱在0.1~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2767.6X-1.0584(r=0.999 9),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8.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不同产地钩藤中钩藤碱含量有一定差异,以广西融水县产钩藤碱含量高.结论 不同产地钩藤药材质量参差不齐,在制药及临床用药时应引起重视.
作者:付金娥;龙海荣;谷筱玉;李吾来;韦树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当前,随着医学模式正向预防为主的方向转变,疾病预防将成为医学界未来研究的重大命题.文章通过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与现代医学的相关性,继续深入挖掘“治未病”的内涵和外延,阐发对疾病防治及医学模式转变的指导意义,评价“治未病”思想对现代医学作出的贡献.
作者:宋敏;李泽佳;刘彦宏;董万涛;温孝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挥发油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鉴定;应用Kováts保留指数与质谱对化合物定性,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结果 6批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挥发油中共定性、定量51个化合物,总含量97.976% ~ 98.734%.6批样品中含量高的化合物均为d-柠檬烯(49.775% ~59.822%),另有2个含量较高的化合物γ-萜品烯(10.776% ~ 20.121%)与2-甲胺基苯甲酸甲酯(1.209%~5.400%).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挥发油成分动态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结论 不同贮藏期新会陈皮挥发油成分在物质种类上基本一致,4年新会陈皮与另5批贮藏年限更长的新会陈皮在含量上有显著性差异.源于茶枝柑的新会陈皮挥发油属于柠檬烯/γ-萜品烯/2-甲胺基苯甲酸甲酯化学型.
作者:王坚;陈鸿平;刘友平;刘荣;樊丹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远志复方不同萃取部位抗氧化和安神作用的研究.方法 抗衰老实验选用注射D-半乳糖溶液法造模,用远志复方不同萃取部位(复方汤剂组,乙酸乙酯组、正丁醇组、水提组)对此动物模型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取血分离血清,取胸腺、脾、肝脏,并计算脏器系数,将肝匀浆,测定血清、肝组织匀浆的MDA含量.通过研究各组动物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入睡百分率、睡眠延长时间及睡眠潜伏期,观察药物的安神作用.结果 模型组肝脏、血清中M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可提高小鼠胸腺系数,肝脏和血清中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给药组可提高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30 min内入睡百分率,睡眠延长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结论 远志复方具有抗氧化及安神作用.
作者:杨波;朱盼;王艳;王颖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作为生命科学和医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学多个分支学科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医药院校学生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对于中医药院校科研专业学生来说,优化生物学相关课程的设置、改革教学模式应针对其专业需求,切实为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富有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中医药人才服务,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赵丕文;胡秀华;李亚东;杨向竹;黄春芳;赵俊云;陈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CIA)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的表达及苗药金乌健骨方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金乌健骨方高、中、低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制备CIA模型,检测各给药组CIA大鼠血清IL-17、IL-23的表达情况.结果 CIA模型大鼠IL-17、IL-23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金乌健骨方各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均能下调IL-17、IL-23的表达(P<0.01或P<0.05),以高剂量金乌健骨方组明显,优于雷公藤多苷对照组(P<0.05).结论 CIA模型大鼠血清IL-17、IL-23呈高表达水平,苗药金乌健骨方能够降低CIA大鼠血清IL-17、IL-23的表达.
作者:马武开;陆道敏;姚血明;龙小琴;黄颖;唐芳;王莹;周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梅花鹿鹿茸Ⅰ型胶原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选择诱导分化和促成骨的佳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ALP活性,并用改良Gomori法进行ALP染色,采用茜素红法进行钙化结节染色.采用RT-PCR法检测成骨分化的关键因子RunX2 mRNA的表达,成骨标志物ALP mRNA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2.5g·L-1的鹿茸Ⅰ型胶原促进BMSCs的增殖使ALP活性降低,5~40 g·L-1的鹿茸Ⅰ型胶原抑制BMSCs的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5g·L-1的鹿茸Ⅰ型胶原使ALP活性增加显著且促进钙化结节的形成.RT-PCR检测5g·L-1的鹿茸Ⅰ型胶原上调RunX2、ALP基因的表达,而2.5g·L-1的鹿茸Ⅰ型胶原则下调RunX2、ALP基因的表达.结论 梅花鹿鹿茸Ⅰ型胶原可以通过上调RunX2基因的表达诱导BMSCs向OB分化,且与浓度密切相关.
作者:王艳双;罗速;张大方;曲晓波;李娜;谭寅凤;李枫;王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和胃汤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动力及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被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胃汤组及西药组.静脉注射STZ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只注射等量蒸馏水,和胃汤组及西药组分别用中药和胃汤及多潘立酮灌胃.用酚红灌胃实验测定胃排空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窦肌间c-kit阳性ICC的含量.结果 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的胃排空率、胃血流量、胃窦ICC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表明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各给药组大鼠的胃排空率、胃血流量、胃窦ICC含量均优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其中,和胃汤组大鼠的胃排空率、胃血流量、胃窦ICC含量较多潘立酮组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和胃汤通过调节ICC的数量,进而改善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的胃肠起搏功能,促进胃动力,且与吗丁啉作用相当.
作者:李慧;魏兰福;张伟;夏军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凉燥对小鼠呼吸膜超微结构与功能和黏液素基因5ac(MUC5ac)与核转录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 84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A)、常温燥组(B)、凉燥组(C),每组28只.按文献造模后第6天、12天检测各组Ⅱ型肺泡细胞(ATⅡ)超微结构、二棕榈酰卵磷酯(DPPC)含量、肺MUC5ac基因表达、NF-κB活性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 与A组比较,电镜观察显示B组、C组第6、第12天肺泡隔增宽、ATⅡ微绒毛减少,肺组织MUC5a mRNA表达上调;C组ATⅡ线粒体肿胀、嗜锇板层小体“平均面积”减少,伴DPPC含量、NF-κB与TNF-α下降(P<0.05).结论 凉燥袭肺致ATⅡ能量代谢障碍和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受损,受邪部位津液骤伤与肺泡病变抑制NF-κB活性与TNF-α的调节作用并刺激MUC5ac基因表达上调;凉燥之凉可伤肺阳而致肺津不化,病邪之物滞凝成痰而使肺呼吸膜增厚并损“肺通天气”之功,为阐析凉燥伤肺分子机制提供了实验证据.
作者:倪圣;丁建中;张六通;向光盛;黄江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中药康肾合剂(KSP)对酒精性肾损害大鼠肾组织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表达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6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酒精组、中药组,每组22只.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酒精组给予乙醇每日2次灌胃,中药组在给予同酒精组等量乙醇基础上,加用康肾合剂水煎剂每日2次灌胃,共12周.于实验第4周、8周、12周末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PDGF-BB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酒精组大鼠肾组织PDGF-BB表达显著增强(P<0.05和P<0.01);中药组大鼠PDGF-BB表达明显低于酒精组(P<0.05和P<0.01).结论 大鼠肾组织PDGF-BB表达增强与酒精性肾损害存在一定关联,KSP干预酒精性肾损害的作用可能与其下调PDGF-BB表达有关.
作者:邱皓;胡晓琴;吕晓云;刘文;李艳芬;滕玉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天舒胶囊(药物治疗)和针灸(非药物治疗)两种方法治疗慢性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及费用.方法 将120例慢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5mg睡前口服,采用假日疗法(每周给药5d、停药2d),同时给予天舒胶囊4粒/次、每日3次;另一组给予针灸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终剔除脱落者,每组随机选取42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慢性偏头痛在治疗前后做出疗效判定,并作不良反应和两种方法发生医疗费用的比较分析.结果 ①在治疗前,药物治疗组与非药物治疗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比较无差异(P>0.05);经过两种方法治疗,所有慢性偏头痛患者的VA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下降(P<0.01),但治疗后两组VAS比较并无差异(P>0.05).②所有入组的慢性偏头痛患者经过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均未见不良反应.③两组方法治疗成本存在着差异(P<0.01);按照成本小化原则,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天舒胶囊的药物治疗手段在经济学上优于针灸的非药物治疗手段.结论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天舒胶囊的药物治疗慢性偏头痛要优于针灸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作者:朱颖;于明;韩薇;高琳;冷闻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健脾祛瘀中药制剂对血脂异常ApoE基因缺失(ApoE-/-)小鼠视网膜血管瘤增殖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小鼠体质量分层随机分组.将36只2月龄ApoE-/-小鼠分为普通饮食组、高脂模型组及健脾祛瘀治疗组.高脂模型组及健脾祛瘀治疗组小鼠均用高脂饲料喂养,健脾祛瘀治疗组小鼠于实验的后1个月给予健脾祛瘀制剂灌胃,每次0.3ml,每日2次,而普通饮食组和高脂模型组小鼠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小鼠7月龄以过量麻醉法处死后制备左眼视网膜组织切片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光学显微镜观察并采用Mias 2000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3组动物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C)内VEGF、视网膜外丛状层(OPL)内VEGFR-2含量、OPL微血管密度(MVD)及微血管腔面积(MVA),提取右眼视网膜组织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3组动物视网膜VEGF蛋白表达.结果 7月龄健脾祛瘀治疗组小鼠视网膜OPL微血管密度、微血管腔面积均比同龄高脂模型组和普通饮食组明显减少(P<0.01-0.001),7月龄健脾祛瘀治疗组小鼠RPE细胞VEGF面积、OPL内VEGFR-2面积均比同龄高脂模型组和普通饮食组显著降低(P <0.05-0.01),7月龄健脾祛瘀治疗组小鼠视网膜VEGF/actin蛋白相对表达量比同龄高脂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比普通饮食组高(P>0.05).结论 健脾祛瘀中药制剂可降低血脂异常ApoE-/-小鼠视网膜VEGF蛋白表达、RPE细胞内VEGF含量及视网膜外丛状层VEGFR-2含量,使视网膜外丛状层微血管密度降低、微血管腔面积缩小,抑制视网膜血管瘤增殖,对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有治疗作用.
作者:王毅;庄利萍;李罗翔;李娟;曾庆华;莫亚;刘小虎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