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沈蕊;普春霞
目的 优选佛手散佳水煎工艺.方法 以阿魏酸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对各指标的影响,优化佳水煎工艺.结果 佳工艺条件为10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60 min.结论 优选的水煎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贾智若;唐旭东;钟益宁;李玲;赵欣;甄汉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海洋中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随着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越来越受到关注.海洋糖类物质不仅作为结构成分和能量物质存在,如在高盐、高压等逆境条件下,海洋糖类物质还对生物体起着良好的保护性作用.海洋糖类物质具有的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衰老和抗肿瘤等,使它们在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和精细化学方面有着优良的应用潜能.文章对有良好应用潜能的海洋糖类物质的化学结构,性质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和归纳,预示了海洋糖类物质在化妆品中的广阔前景.
作者:于国友;王天琦;吴海歌;姚子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当归补血汤及其加味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NGF阳性细胞的表达,TTC染色法体现大鼠脑组织梗死体积的改变,观察当归补血汤及其加味方对其结果的影响.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及生理盐水灌胃组大鼠海马区NGF阳性细胞分布稀疏,数目较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后当归补血汤灌胃组及当归补血汤加味方灌胃组明显减少(P<0.05);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当归补血汤灌胃组及当归补血汤加味方灌胃组相对生理盐水灌胃组均能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组织梗死体积(P<0.05).结论 当归补血汤及其加味方能增加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NGF阳性细胞的表达,同时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脑组织梗死体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高晓兰;王强;陈彦文;黄继锋;郭超;刘润;朱增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裸花紫珠不同提取物及不同洗脱部位中总酚、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水和80%乙醇作提取剂得不同提取物;用HP-20大孔树脂对裸花紫珠干浸膏划段得不同洗脱部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结果 建立了总酚、总黄酮和总皂苷的标准曲线,测得裸花紫珠不同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和总皂苷的百分含量分别为:14.41,25.56,6.81和14.78,28.01,13.39;测得其不同洗脱部位中总酚、总黄酮和总皂苷的百分含量分别为:9.67,17.09,11.98;35.85,72.24,15.64;20.80,32.44,23.89和10.50,15.14,62.79.结论 裸花紫珠水提取物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材料;测定总酚含量作为下一步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
作者:颜小捷;谷陟欣;卢凤来;黄胜;李典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太阳病(风寒表证)白细胞变化规律.方法 以“小鼠风寒表证”疾病模型制作方法为基础,结合预实验的经验制作动物模型,与对照组比较一周内白细胞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实验组白细胞表现为昼高夜低的变化;在风寒表证7天疾病周期中,实验组白细胞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实验组小鼠体内白细胞的表达于发病第3天达到高峰,实验组白细胞的变化曲线与对照组基本平行.结论 白细胞存在昼夜变化节律;白细胞的高表达出现在太阳病第3天,此后逐渐回落,基本吻合外感表证7天自愈的病程;对照组、实验组白细胞水平昼高夜低的变化.
作者:赵协慧;李杰;吴萍;张发斌;张广梅;陆东明;王仁嫒;陈湘宏;刘占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皮部”理论是中医传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诊疗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关于中医传统“皮部”理论的研究却鲜有开展.文章从“皮部”理论的理论渊源、现代研究进展等方面对“皮部”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指明了“皮部”理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作者:张欣;刘明军;尚坤;吴萌;李亚;王之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拟定小儿咳喘灵滴丸质量标准,使小儿咳喘灵滴丸的质量可控.方法 对麻黄、苦杏仁、板蓝根、甘草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对麻黄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结果 鉴别方法简便,重现性和专属性良好,盐酸麻黄碱在0.282~2.55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试验RSD为1.02%,重现性试验RSD为1.06%,稳定性试验RSD为0.45%,供试品在22 h内基本稳定,回收率试验RSD为0.65%,含量限度为每丸含盐酸麻黄碱(C17H24O10)不得少于71.10 μg/丸.结论 小儿咳喘灵滴丸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重现性和专属性良好,小儿咳喘灵滴丸质量可控.
作者:夏忠玉;孙国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自拟充髓填精方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期间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恶性肿瘤需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化疗期间服用自拟充髓填精方,对照组化疗期间给予鲨肝醇、利血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象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CSF)使用剂量.结果 观察组化疗7d、14d及21d白细胞计数高于同期对照组白细胞计数(P<0.05),观察组重度(Ⅲ~Ⅳ度)白细胞抑制、血小板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及G-CSF平均用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充髓填精方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避免重度白细胞抑制及血小板抑制的发生,并降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使用,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郭一民;贺咏宁;龙生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栽培条件(大棚、地膜覆盖、露地)当归多糖含量.方法 用加热回流法提取样品当归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当归多糖含量.结果 大棚、地膜、露地样品多糖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29%、2.87%、3.89%.结论 不同栽培条件下当归多糖含量不同,露地>大棚>地膜,露地栽培对当归多糖含量的影响程度为明显,大棚次之,且大棚栽培与地膜覆盖对当归多糖含量的影响程度基本相近.
作者:王振恒;晋玲;马毅;崔治家;李应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CIA)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的表达及苗药金乌健骨方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金乌健骨方高、中、低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制备CIA模型,检测各给药组CIA大鼠血清IL-17、IL-23的表达情况.结果 CIA模型大鼠IL-17、IL-23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金乌健骨方各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均能下调IL-17、IL-23的表达(P<0.01或P<0.05),以高剂量金乌健骨方组明显,优于雷公藤多苷对照组(P<0.05).结论 CIA模型大鼠血清IL-17、IL-23呈高表达水平,苗药金乌健骨方能够降低CIA大鼠血清IL-17、IL-23的表达.
作者:马武开;陆道敏;姚血明;龙小琴;黄颖;唐芳;王莹;周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28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研究,为中医药干预CIN提供依据.方法 回答《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中的全部问题,每一问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标准判定体质类型.结果 281例CIN患者CINI 109例,CINII 77例,CINIII 95例.CINI患者体质频数由高到低是: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CINII患者: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阴虚质,瘀血质;CINIII患者:湿热质,阳虚质,痰湿质.结论 CIN不同级别患者的主要体质都与湿邪为患有关,体质调理应以化痰祛湿为主.
作者:朱丽红;杜冬青;董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牛蒡子药材中牛蒡苷的薄层荧光分析法.方法 以甲醇为溶剂制备牛蒡子药材提取液,在硅胶G板上以氯仿∶甲醇(5∶1)为展开剂进行分离,以荧光激发波长280 nm线性扫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在0.27 ~ 1.35 μg范围内,牛蒡苷的积分荧光强度A与质量m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加标回收率为98%.测得牛蒡子样品中牛蒡苷的含量为6.01%.结论 实验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牛蒡子药材中牛蒡苷的定量分析.
作者:王淑静;魏永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大蒜联合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产后尿潴留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相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尿潴留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62.79%,观察组尿潴留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大蒜联合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明显,能有效缩短产妇自解小便的时间,为尿潴留患者解除痛苦的同时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大蒜联合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方便、价廉、安全,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及评价唐山地区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深入各代表性样地进行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定量评价唐山地区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结果 初步调查及评价结果显示唐山地区急需保护的药用植物资源有12种,需要保护的药用植物资源有37种.结论 应制定保护规划、采取引种栽培、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保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
作者:田春雨;薄海美;朱亮;许静;白静;魏勃;吴范武;李继安;张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慢性荨麻疹的致病原因不明确,一般认为与皮肤黏膜血管的暂时性充血有关,主要表现为皮肤局限性水肿,会引起瘙痒和风疹块,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肥大细胞的活化在该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是一种卡介菌提取物,具有稳定肥大细胞及减少脱颗粒细胞释放活性物质的作用,常用作慢性荨麻疹的基础治疗[2].临床研究发现单纯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不如联合方案,如联合西药方案(依匹斯汀、左西替利嗪和曲尼司特)或中药方案(定痒汤)治疗等[3,4].中医认为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应以益气解表,养血祛风为主,而养阴消荨汤中的成分具有解毒活血、清热透邪及解毒的作用,故可用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5].因此,本研究采用养阴消荨汤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培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文章介绍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运用饮食调养辅助治疗妇科病的学术思想.班老倡导药食同疗,以辨证施膳为首要原则,善用古方,并注重患者的饮食宜忌;以调血为本,顾护气阴;以病机为纲,执简驭繁;因地制宜,弘民族之特色.临床效果受到患者肯定.
作者:刘玉筠;员晓云;戴铭;董岚;张璐砾;覃灿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抢救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急诊患者往往发病急、病情重,且需要紧急救治,其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有的放矢做好心理护理,可以增加患者就诊时的安全感,以帮助患者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有助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中医认为人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感反应.在情志过激,超过人体本身正常的耐受限度,会使人气机紊乱、脏腑阴阳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1].笔者通过学习中医学关于情志方面的论述,并将其运用于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刘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凉燥对小鼠呼吸膜超微结构与功能和黏液素基因5ac(MUC5ac)与核转录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 84只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A)、常温燥组(B)、凉燥组(C),每组28只.按文献造模后第6天、12天检测各组Ⅱ型肺泡细胞(ATⅡ)超微结构、二棕榈酰卵磷酯(DPPC)含量、肺MUC5ac基因表达、NF-κB活性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 与A组比较,电镜观察显示B组、C组第6、第12天肺泡隔增宽、ATⅡ微绒毛减少,肺组织MUC5a mRNA表达上调;C组ATⅡ线粒体肿胀、嗜锇板层小体“平均面积”减少,伴DPPC含量、NF-κB与TNF-α下降(P<0.05).结论 凉燥袭肺致ATⅡ能量代谢障碍和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受损,受邪部位津液骤伤与肺泡病变抑制NF-κB活性与TNF-α的调节作用并刺激MUC5ac基因表达上调;凉燥之凉可伤肺阳而致肺津不化,病邪之物滞凝成痰而使肺呼吸膜增厚并损“肺通天气”之功,为阐析凉燥伤肺分子机制提供了实验证据.
作者:倪圣;丁建中;张六通;向光盛;黄江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指导下,从中医宏观与辨证的角度切入,对比中西医学科思想的差异与优劣,阐述在中医现代化、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将中医辨证论治思想融入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等理论精髓指导蛋白质组学研究,构建独具中医特色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新体系,试图解决蛋白质研究中出现表浅化等问题,进一步深化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药研究的结合.
作者:祝美珍;曾石森;齐玉洁;苏春寿;朱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医药进社区是新医改的要求,采用以三甲综合医院中医科为支撑的中医药下社区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中医药工作均由中医科派遣医生完成,中医科下社区的医生均为晋副高职称前下社区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和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下社区医生,定期轮换,开具的草药药方统一由中医科的中药房调剂配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决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人才缺乏的问题,保障了草药的供应,方便了患者就医.中医的“治未病”理论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的功能和理念相吻合,是社区“三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发挥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优势,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和中医药的大发展.
作者:王凌峰;李兆友;孙飞;赵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