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归补血汤及其加味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高晓兰;王强;陈彦文;黄继锋;郭超;刘润;朱增强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生长因子, 当归补血汤加味方, 海马, 大鼠
摘要:目的 探讨当归补血汤及其加味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NGF阳性细胞的表达,TTC染色法体现大鼠脑组织梗死体积的改变,观察当归补血汤及其加味方对其结果的影响.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及生理盐水灌胃组大鼠海马区NGF阳性细胞分布稀疏,数目较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后当归补血汤灌胃组及当归补血汤加味方灌胃组明显减少(P<0.05);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当归补血汤灌胃组及当归补血汤加味方灌胃组相对生理盐水灌胃组均能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组织梗死体积(P<0.05).结论 当归补血汤及其加味方能增加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NGF阳性细胞的表达,同时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脑组织梗死体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香薷药材的薄层色谱研究

    目的 建立香薷药材的定性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检查药材中的低极性成分、中极性成分、高极性成分.结果 低极性成分、中极性成分、高极性成分分别在以环己烷-乙酸乙酯(20∶0.1)、氯仿-甲醇(40∶1)、丙酮-冰醋酸(2∶1)为展开剂的条件下获得理想分离.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香薷药材的定性控制方法.

    作者:喻志标;李晶;余良忠;虞金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山东产虎掌南星与市售天南星浸出物的含量测定

    目的 测定并比较山东产虎掌南星与市售天南星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和氯仿浸出物的含量.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附录中浸出物含量测定法.结果 山东产虎掌南星与市售品的浸出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以山东产虎掌南星质量为佳.结论 不同溶剂浸出物含量测定结果为天南星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积累了参考数据.

    作者:孙稚颖;周凤琴;张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痰热清雾化吸入在老年腹部术后患者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对老年上腹部术后患者呼吸道炎症的治疗作用以及临床护理.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者均给与常规的抗生素治疗和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氧气雾化(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吸入,一天两次,每次雾化时间20min,观察术后第一天至术后第五天两组患者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的缓解情况,以及用药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缓解咽部疼痛、声音嘶哑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缓解咳嗽咳痰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咽部疼痛、声音嘶哑的缓解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咳嗽咳痰的缓解情况两组接近(P>0.05).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呼吸道症状加重的病例.结论

    作者:邹瑞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裸花紫珠中总酚、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裸花紫珠不同提取物及不同洗脱部位中总酚、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水和80%乙醇作提取剂得不同提取物;用HP-20大孔树脂对裸花紫珠干浸膏划段得不同洗脱部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结果 建立了总酚、总黄酮和总皂苷的标准曲线,测得裸花紫珠不同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和总皂苷的百分含量分别为:14.41,25.56,6.81和14.78,28.01,13.39;测得其不同洗脱部位中总酚、总黄酮和总皂苷的百分含量分别为:9.67,17.09,11.98;35.85,72.24,15.64;20.80,32.44,23.89和10.50,15.14,62.79.结论 裸花紫珠水提取物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材料;测定总酚含量作为下一步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

    作者:颜小捷;谷陟欣;卢凤来;黄胜;李典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宁夏社区回族与汉族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对宁夏五市社区回族与汉族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以对比和分析回族和汉族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构成状况和特点,为本地区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社区所在市进行分层,按照人口总体构成比,以社区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于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对宁夏地区五市10个社区常住≥35岁的4200名常住、回族和汉族居民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和分析调查资料,对回族和汉族人群社区脑卒中现患率和危险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回族居民脑卒中现患率较汉族显著降低;回族居民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尿酸、吸烟、饮酒率均较汉族明显减低(P<0.05);回族居民糖尿病的现患率较汉族增高(P<0.05).结论 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可能分别是汉族和回族居民脑卒中主要的危险因素;提倡回族居民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对降低脑卒中发病具有重要意义;但回族居民需要控制多糖饮食,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进而预防脑卒中.

    作者:刘敬霞;李建生;牛阳;杜小利;楚国庆;王孟妍;刘会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远志复方不同萃取部位抗氧化及安神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远志复方不同萃取部位抗氧化和安神作用的研究.方法 抗衰老实验选用注射D-半乳糖溶液法造模,用远志复方不同萃取部位(复方汤剂组,乙酸乙酯组、正丁醇组、水提组)对此动物模型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取血分离血清,取胸腺、脾、肝脏,并计算脏器系数,将肝匀浆,测定血清、肝组织匀浆的MDA含量.通过研究各组动物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入睡百分率、睡眠延长时间及睡眠潜伏期,观察药物的安神作用.结果 模型组肝脏、血清中M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可提高小鼠胸腺系数,肝脏和血清中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给药组可提高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30 min内入睡百分率,睡眠延长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结论 远志复方具有抗氧化及安神作用.

    作者:杨波;朱盼;王艳;王颖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唇形科香薷属植物的叶表皮毛被特征研究

    目的 通过对唇形科香薷属植物的叶表皮毛被特征进行分类鉴别研究,为研究和开发利用唇形科香薷属种类提供生药学理论基础.方法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唇形科香薷属30种植物的叶表毛被形态.结果 通过对上下叶表皮毛被的观察,在香薷属植物中共发现7种类型的毛被,其中非腺毛有5种,腺毛有2种.结论 非腺毛、近无柄腺毛形态在属内组的划分上不具有明显的系统学意义,但可作为种鉴别上的辅助证据.叶表皮毛被特征研究可用于香薷属植物种间分类鉴别研究.

    作者:张洁;沈蕊;普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从血瘀论肥胖的基本病理因素

    肥胖以脾虚为本,痰淤互结为标,本虚标实.多食少动是肥胖的主要原因,精气郁滞是肥胖的基本病机.精不化气则气虚,气不为用则气郁,血不为用则为血淤,津液不用则为痰饮水湿,精不为用则化为膏脂,血淤是肥胖的基本病理因素之一.治疗肥胖配伍活血化淤药物,既是辨证论治的必然,也是“治未病”的要求.

    作者:陈贵海;杨仕权;邓魏;曾晓艳;陈焕新;吕莎;武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甘肃不同产地黄芪与红芪的ISSR指纹图谱鉴别研究

    目的 对甘肃不同产地黄芪、红芪共27个居群的样品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方法 采用ISSR分析标记方法,从12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3个多态性引物分别对黄芪、红芪样品进行DNA扩增.结果 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到黄、红芪共扩增出位点数23个,多态性位点数16个,平均多态性比率71.3%.利用UPGMA法构建的聚类分析表明黄、红芪样品遗传距离在0.49 ~0.88,平均为0.530 2.结论 所选3个引物可作为高特异性引物,可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上显示的带型差异准确鉴别黄芪和红芪,该法具有准确、快速的特点.

    作者:张蔓;孙红国;吴海燕;宋志学;纪鹏;华永丽;魏彦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方格星虫多糖分子量的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

    目的 建立方格星虫多糖的分子量测定分析方法.方法 应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PolySep-GFC-P 4000(300×7.8 mm),流动相为0.71%硫酸钠溶液(内含0.02%叠氮钠),柱温:35℃,RID-10A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器温度35℃),流速0.5 ml·min-1.结果 根据建立的方法测定,得到方格星虫多糖的高效凝胶色谱图,并计算出其重均分子量.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方格星虫多糖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玉明;李家春;钱甜甜;何颖;江叔奇;沈先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当归补血汤及其加味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当归补血汤及其加味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NGF阳性细胞的表达,TTC染色法体现大鼠脑组织梗死体积的改变,观察当归补血汤及其加味方对其结果的影响.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及生理盐水灌胃组大鼠海马区NGF阳性细胞分布稀疏,数目较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后当归补血汤灌胃组及当归补血汤加味方灌胃组明显减少(P<0.05);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当归补血汤灌胃组及当归补血汤加味方灌胃组相对生理盐水灌胃组均能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组织梗死体积(P<0.05).结论 当归补血汤及其加味方能增加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NGF阳性细胞的表达,同时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脑组织梗死体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高晓兰;王强;陈彦文;黄继锋;郭超;刘润;朱增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梅花鹿鹿茸Ⅰ型胶原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梅花鹿鹿茸Ⅰ型胶原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选择诱导分化和促成骨的佳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ALP活性,并用改良Gomori法进行ALP染色,采用茜素红法进行钙化结节染色.采用RT-PCR法检测成骨分化的关键因子RunX2 mRNA的表达,成骨标志物ALP mRNA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2.5g·L-1的鹿茸Ⅰ型胶原促进BMSCs的增殖使ALP活性降低,5~40 g·L-1的鹿茸Ⅰ型胶原抑制BMSCs的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5g·L-1的鹿茸Ⅰ型胶原使ALP活性增加显著且促进钙化结节的形成.RT-PCR检测5g·L-1的鹿茸Ⅰ型胶原上调RunX2、ALP基因的表达,而2.5g·L-1的鹿茸Ⅰ型胶原则下调RunX2、ALP基因的表达.结论 梅花鹿鹿茸Ⅰ型胶原可以通过上调RunX2基因的表达诱导BMSCs向OB分化,且与浓度密切相关.

    作者:王艳双;罗速;张大方;曲晓波;李娜;谭寅凤;李枫;王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职教学院《中医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研究

    《中医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各学科护理的基础,它突出了中医护理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思想,在护理学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1].我院五年制高职中医护理专业招收的是应届初中毕业生,《中医内科护理学》课程一般在第二学年下学期开设,他们年龄大多在17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大部分学生还不能使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判断和解决问题.加上近年来五年制高职中医护理专业录取分数偏低,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而中医内容抽象、枯燥,中医课时又少,学生临床实践机会少,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笔者从事《中医内科护理学》教学多年,体会到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科学的教学方法是通往高质量教学效果的桥梁.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采用了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冯俊志;徐雪华;韩桂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模型胃体粘膜层AC-cAMP-PKA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平胃散如何影响湿阻中焦证模型动物胃体粘膜层AQPs表达及AC-cAMP-PKA信号转导途径,并揭示其可能存在的机理.方法 采用综合法造模,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胃体粘膜层AQPs的表达,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胃体粘膜层腺苷酸环化酶(AC)、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的表达差异.结果 胃体粘膜层有AQP1,AQP2,AQP3,AQP4,AQP5,AQP7,AQP9这7种水通道蛋白表达,造模后,AQP2的表达下调;经过平胃散治疗后,AQP2,AQP9的表达上升.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体粘膜层cAMP、AC的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平胃散组胃体粘膜层cAMP、AC的含量升高.结论 胃体粘膜层合有AQP1,AQP2,AQP3,AQP4,AQP5,AQP7,AQP9这7种水通道蛋白,AC-cAMP在湿阻中焦证大鼠的胃体粘膜层的表达降低,平胃散可能通过调控水通道蛋白以及AC-cAMP途径防治湿阻中焦证的病变.

    作者:张慧慧;陈继兰;黄秀深;刘童婷;徐萌;邓利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李丽芸教授论痰浊与不孕

    痰浊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原因之一.其病理是痰湿壅阻胞宫,胞脉闭塞而致不孕.痰湿不孕大多虚实夹杂,而尤以本虚标实证型为多见.李教授精读《傅青主女科》,宗易水学派,根据岭南湿热毒的气候地域特点总结临床所见,认为痰浊不孕主要有阳虚痰湿、阴虚痰湿以及痰瘀交结型,并总结辨证论治思想及方药.

    作者:徐珉;温丹婷;黄健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丹参提取过程中酚酸类物质溶出情况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监测

    目的 建立起用UPLC检测丹参提取过程中酚酸类物质含量测定.方法 水提丹参,定时采样,使用UPLC测定不同时间中酚酸类物质的溶出量.结果 该方法稳定,线性好,精密度佳.结论 可用该方法监测丹参提取过程中酚酸类物质的溶出量.

    作者:王晓毅;章顺楠;周立红;叶正良;范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缺血区MVD计数和脑梗死体积比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电针“百会”“水沟”“足三里”穴对大鼠脑缺血区CD34+标识的微血管密度(MVD)计数、脑梗死体积比的影响,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电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本实验采用改良线栓大鼠大脑中动脉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免疫组化SP法和TTC染色,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缺血区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和脑梗死体积比.结果 早期电针治疗能有效减少大鼠脑I/R后脑梗死体积比.同时,电针治疗的早期介入明显增强了脑内缺血区MVD增加趋势,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电针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比与MVD计数呈负性相关,尤其在I/R 48~ 72 h时间段内明显.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电针治疗可能是通过增加脑缺血区MVD、减少脑梗死体积,对抗缺血缺氧,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樊云;张晓明;左朝;丁玲;余玲玲;陈邦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健脾补肾泄浊方药联合灌肠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健脾补肾泄浊方药内服联合泻浊排毒中药灌肠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痛风性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健脾补肾泄浊方药内服联合泻浊排毒中药灌肠治疗组40例及别嘌呤醇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疗程为2个月.结果 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尿酸、增加尿尿酸排泄、改善肾功能、降低高血脂等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补肾泄浊方药内服联合泻浊排毒中药灌肠治疗痛风性肾病疗效显著.

    作者:杨同广;郑宝林;李婷;刘奔流;余俊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八段锦联合康复锻炼对中风病患者临床疗效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八段锦联合康复锻炼对中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24例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增加八段锦疗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0min.6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 八段锦联合康复训练能降低中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作者:郭健;张铭;白艳杰;冯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和胃汤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和胃汤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动力及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被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胃汤组及西药组.静脉注射STZ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只注射等量蒸馏水,和胃汤组及西药组分别用中药和胃汤及多潘立酮灌胃.用酚红灌胃实验测定胃排空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窦肌间c-kit阳性ICC的含量.结果 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的胃排空率、胃血流量、胃窦ICC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表明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各给药组大鼠的胃排空率、胃血流量、胃窦ICC含量均优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其中,和胃汤组大鼠的胃排空率、胃血流量、胃窦ICC含量较多潘立酮组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和胃汤通过调节ICC的数量,进而改善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的胃肠起搏功能,促进胃动力,且与吗丁啉作用相当.

    作者:李慧;魏兰福;张伟;夏军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