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目的 探讨官腔镜检查诊断官腔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08例妇科疾病宫腔镜检查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335例绝经前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官腔镜下阳性发现者为125例(37.31%),包括子宫内膜息肉59例(17.61%),子宫黏膜下肌瘤15例(4.48%),子宫内膜增殖51例(15.22%);4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有阳性发现者12例,其中子宫内膜癌3例(6.82%);41例不孕症患者中有阳性发现者25例(60.97%),主要是子宫畸形和宫腔粘连.结论 对于绝经前后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应强调官腔镜联合诊断性刮宫;对不孕症及复发性流产,应首选官腔镜检查;宫腔镜是宫腔疾病有效的检查手段.
作者:方月兰;薛白;赵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0.5、1.0、1.5;μmol/L MS-275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24 h,用MTT 法观察不同浓度MS-275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及周期,Western-blotting法检测MS-275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1.0 μmol/L的MS-275对乳腺癌MCF7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在1.0 μxmol/L浓度之上可明显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阻滞,增强p21、p27基因的表达,降低CCNDl、Cdk4D基因的表达.结论 一定剂量MS-275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细胞阻滞的发生与p21、p27基因表达的增加及CCND1、Cdk4D基因表达的减少相关.
作者:陈卫花;李龙飞;刘霞;程慧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转移因子辅助消银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消银颗粒治疗,观察组在消银颗粒治疗的基础上辅用转移因子,观察2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治疗后皮损消退时间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2组PA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PASI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皮损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转移因子辅助消银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起效快,疗效显著.
作者:谭张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带cuff血透导管相关资料,以期更好保护导管,延长使用寿命.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透患者56例,长期留置带cuff血透导管,观察并记录一般实验室检查、血压、肾衰竭病因、置入带cuff长期导管的原因、导管类型、手术入路、导管相关并发症(感染、血栓形成等)、导管使用寿命及退出原因.结果 现阶段应用带cuff血透导管作为血管通路者21例,占同期透析患者的19.23%.长使用时间37.6个月,平均时间(32.2±3.2)个月.血流量200~300 ml/min.并发症情况:出口感染2例,导管相关菌血症9例,导管扭曲、位置不适当2例,血栓性并发症8例,导管完全脱出1例,部分脱出1例.所有并发症均进行适当治疗.结论 带cuff血透导管作为长期血管通路使用安全有效,可以作为等待动静脉内瘘成熟期间较理想的过渡通路.规范化管理、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留置带cuff血透导管管理的重点.
作者:胡军建;徐建华;任月运;杨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棒治疗MasonⅡ型及部分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棒治疗22例成人桡骨头骨折,术中应尽量减少环状韧带的损伤,术后制动2~ 3周,进行屈肘和前臂旋转功能练习.结果 定期随访1~3年,平均1.6年,术后无骨间后神经症状,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根据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优18例,良4例.结论 对于MasonⅡ型及部分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可吸收棒内固定术能获得满意疗效且功能恢复好.
作者:卢文海;周冰;郭开今;辛兵;郑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成年女性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的安全剂量.方法 100例择期全麻手术女性患者,根据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剂量不同,随机均分为F0、F1、F2、F3、F4组(n=20).动、静脉穿刺成功后,F0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10 ml,F1~ F4组分别静脉输注芬太尼1、2、3、4μg/k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注射速度为10μg/s).记录各组注药前(T0)、注药后5 min(T1)、10 min(T2)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氧分压(PaO2).同时观察记录各组注药完毕至10 min SpO2下降到90%的患者例数.结果 ①与F0组相比F1、F2组MAP、HR无显著差异(P>0.05),F3、F4组MAP、HR有明显差异(P<0.05).②与F0组相比F1组SpO2、PaO2无显著差异(P>0.05),F2、F3、F4组SpO2、PaO2有明显差异(P<0.05).③与F0组相比,F1、F2组SpO2下降到90%的患者例数无显著差异F3、F4组SpO2下降到90%的患者例数有明显筹异(P<0.05).结论 成年女性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未见MAP、HR、SpO2、PaO2明显改变,计量达到2 μg/kg可以引起MAP、HR、SpO2、PaO2的改变.
作者:薛涛;陈华军;周士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及抗凝血因子改变在其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发色底物法检测蛋白C(PC:A)、蛋白S活性(PS:A),对健康对照组、糖尿病无血管病变和伴发血管病变组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血管病变组vWF、PC:A、PS: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血管病变组PC:A、PS: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管病,变组vWF、PC:A、PS:A异常分布率分别为91.4%、85.0%、45.5%,vWF含量与PC:A呈负相关(r=-0.741,P<0.05),与PS:A呈负相关(r=-0.765,P<0.05),PC:A与PS:A含量呈正相关(r=0.844,P<0.01).结论 血浆vWF、PC:A、PS:A检测在糖尿病发病及病程发展的监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侯明良;温海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通过分析骨髓移植病房护理安伞隐患,制定护理安令管理对策,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科知识和技能培训,健全护理安全质控体系,有效落实护理安全措施,终达到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的目标.
作者:胡亭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动脉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62例重度脓毒症患者测定人院时和治疗后6 h动脉血乳酸水平,计算6 h乳酸清除率.根据24 h内差生命体征、生化指标、年龄及是否手术计算APACHEⅡ评分.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一般资料.再按照6 h乳酸清除率高低分为3组,比较病死率,并与APACHEⅡ评分作一致性分析,判断动脉乳酸清除率评价预后的价值.结果 存活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随着6 h乳酸清除率降低,病死率明显升高(P<0.05);在预后判断上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结论 6 h动脉乳酸清除率是预测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早期动态监测严重脓毒症患者动脉乳酸及其清除率是判断预后的良好方法.
作者:崔广清;冒秀宏;孙卫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早期新发心房纤颤(房颤)的相关因素及术前他汀类药物治疗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OPCAB的124例患者资料,选取备选危险因素,以术后新发房颤为终点,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因素,将P<0.25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后退法筛选危险因素.明确与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相关的独立因素.结果 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0.25的指标有术前他汀类药物治疗时间、年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术前他汀类药物治疗时间是术后房颤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OPCAB术后早期新发房颤与年龄及术前他汀类药物治疗时间密切相关,高龄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他汀类药物治疗时间延长可能具有预防作用.
作者:刘宏;张晓膺;占向鸿;钱永祥;狄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时.患者短串联重复(STR)序列的变化.方法 运用ABI公司的ldentifiler复合扩增试剂盒,研究6例CML患者D8S1179、D21S11、D7S820、CSF1PO、D3S1358、TH01、D13S317、D16S539、D2S1338、D19S433、vWA、TPOX、D18S51、D5S818、FGA 15个多态性较高的STR基因座以及Amelogenin基因座急变时的变化.结果 6例CML患者急变时有1个或多个STR或Amelogenin基因座发生了改变.结论 CML急变的发生机制是复杂的,分析CML急变STR基因座的变化能为CML急变的发生机制研究提供某种思路.
作者:唐国建;钱武安;芮星;梁化西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手术疗效.方法 24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畸形矫正和赘生物清除.室间隔缺损(VSD)直接缝合13例,补片修补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采用直视缝合方法.肺动脉瓣成形术3例,法乐四联症根治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手术3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结果 全组经手术及抗生素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随访3~ 18个月,无死亡及心内膜炎复发.结论 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选择有效抗牛索是提高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桂鑫;李庆鹏;张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术前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术中给予病情观察及相应的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发生与治疗及护理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术前给予健康教育及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对微波消融并发症的原冈及特点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处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及配合术中的操作,对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红北;鹿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护理体会及疗效.方法 30例CR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并从心理、饮食和中药灌肠3个方面进行护理.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变化情况.结果 中药灌肠期间通过3个方面的护理,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未发现明显副作用或不良反应.灌肠后患者血肌酐下降19.4%,血尿素氮下降24.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灌肠对CRF具有辅助治疗作用.中药灌肠治疗期间.配合心理和饮食护理,有助于提高疗效.
作者:赵淑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147例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77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荚他嗪20 mg,3次/d口服,共4周.观察临床疗效,超声心动图检测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曲美他嗪组临床显效率(61.0%vs.44.3%,P<0.05)、总有效率(93.5%vs.64.3%,P<0.05)均高于对照组;曲美他嗪组LVEDD低于对照组[(56.0±3.3)mm vs.(59.8±4.6)mm,P<0.05],LVEF高于对照组(46.3%±3.2%vs.41.1%±3.4%,P<0.05).结论 曲美他嗪能改善缺血性心肌病CHF患者的心功能,可以作为治疗该病的辅助用药.
作者:李巧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临床各型颈椎病的X线、CT、MRI的影像学表现及特点,探讨各型颈椎病的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 对8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X线、CT和MRI检查,并对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影像学表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压等征象;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椎管狭窄等征象;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以及CTA或MRA显示椎动脉扭曲、狭窄、变形等征象;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但没有其他典型征象,影像诊断尤其困难,主要依赖于临床诊断.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临床各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经济而有效地达到诊断临床各型颈椎病的目的.
作者:余浩;张祖燕;李赛;朱炜炜;刘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经阴道彩超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阴道探查对42例PCOS患者的卵巢间质内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进行检测,并与36例健康女性志愿者进行对照.结果 PCOS患者卵巢间质内血流比对照组丰富,双侧动脉血流R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经阴道彩超检测卵巢问质内血流对PCOS患者的诊断有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徐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顺铂腹腔热化疗对卵巢癌大鼠的疗效,并且从细胞凋亡角度进一步探讨腹腔热化疗治疗卵巢癌的机制,为临床应用腹腔热化疗治疗卵巢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近交系Fischer 344大鼠低分化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NuTu-19,将一定数昔的培养细胞分别注入24只雌性近交系Fischer344大鼠腹腔中,建立卵巢癌腹腔转移瘤动物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组后,应用顺铂及不同加热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提取腹腔积液中游离卵巢癌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PI染色检测其细胞周期比率及细胞凋亡率;取卵巢癌腹腔转移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检测凋亡相关基冈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 ①所有实验动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血性腹腔积液及腹腔转移瘤微小结节病灶;②顺铂或加热治疗均町提高大鼠腹腔积液中卵巢癌细胞的凋亡率(P<0.05),顺铂与微波持续加热同时应用后细胞凋亡率进一步升高(P<0.05);③顺铂或一次性加热治疗可降低大鼠腹腔积液中游离卵巢癌细胞G0/G1期比率(P<0.05);微波持续加热治疗或与顺铂同时应用均可降低腹腔积液中卵巢癌细胞S期细胞比率(P<0.05);④顺铂或微波持续加热治疗的大鼠腹腔转移瘤组织中bcl-2基因表达降低(P<0.05),bax基因表达升高(P<0.05),两种疗法联合治疗具有正向协同作用(P<0.05).结论 ①顺铂及不同加热方式治疗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或抑制细胞进入增殖期从而起到治疗卵巢癌的作用,且顺铂联合微波持续加热治疗效果佳.②顺铂及微波持续加热治疗均可降低卵巢癌组织中bcl-2基因表达,增加bax基因表达,从而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并且两法同时应用效果更佳.
作者:杜凤英;邹忠文;邵淑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初步探讨microRNA-383(miR-383)对IL-2信号介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Foxp3 mRNA转录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14例SLE患者PBMCs中SOCS3蛋白表达水平,通过相关microRNA软件预测和Western blot鉴定靶向SOCS3的microRNA,RT-PCR方法 检测miR-383转染SLE患者的PBMCs中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 发现,SLE患者的PBMCs中SOCS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miR-383抑制SOCS3蛋白表达.SLE患者PBMCs转染miR-383后Foxp3 mRNA的转录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miR-383靶向抑制SOCS3,上调IL-2信号介导的SLE患者的PBMCs中Foxp3 mRNA的转录水平.
作者:史震;张庆;张海清;李小翠;郑葵阳;周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冰帽应用对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神志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9年收治的78例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热程中应用冰帽,观察其对患儿惊厥后神志恢复时间有无影响.结果 78例中首次出现热性惊厥的患儿25例,神志恢复时间(8±1.2)min;应用冰帽后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神志恢复时间较以往未应用时缩短3 min以上者48例,无明显变化者5例.结论 冰帽应用可以缩短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神志恢复时间.
作者:李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