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科译
目的:对比数字化X线摄影与数字胃肠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方法:85例子宫输卵管不孕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患者为44例,乙组患者为41例.甲组通过数字化X线摄影进行检查,而乙组患者通过数字胃肠机X线摄影进行检查,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甲乙两组患者的双角子宫、单角子宫、鞍状子宫、上举、周围静脉回流以及周围淋巴回流等宫腔显示情况上的差异不明显(P>0.05).甲乙两组患者的近端狭窄、积水等输卵管显示情况上的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患者的远端狭窄、远端梗阻、溃疡以及憩室等输卵管显示情况上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同数字胃肠机X线摄影相比较来说,数字化X线摄影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应用得到的图像更加清晰、辐射剂量小以及诊断准确率更高,是输卵管不孕症诊断检查的一种重要方法.
作者:贾敏;李璐;杨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佐匹克隆,治疗组予口服自拟安神方配合佐匹克隆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安神方配合佐匹克隆治疗失眠较单纯服用佐匹克隆具有显著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少岩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十籽药枕循经温按治疗尪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60例尪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口服中药(回药风湿合剂).治疗组疗组30例根据辨证分型采用外用十籽药枕循经温按法.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籽药枕循经温按治疗尪痹有效.
作者:彭莉君;桂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就诊的52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MRI常规序列T1WI、T2WI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灶检出率.结果:MRI常规序列扫描:显示局限性脑肿胀11例,影像表现:境界欠清,斑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脑沟、脑池局部变浅、消失.其余41例有13例陈旧性脑梗死病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所有患者均表现急性脑缺血细胞毒性水肿征,影像表现:境界清楚,结节状、片状高信号病灶,且病灶范围明显大于常规T2WI、FLAIR像,20例脑干病变,23例放射冠、基底核区病变,5例颞顶叶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病变,2例胼胝体区病变,13例合并有多发性病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24h内病灶检出率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脑梗死效果优于MRI常规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玮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正骨推拿联合理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n=43)和乙组(n=37).甲乙两组患者均通过理疗法进行治疗,甲组患者加用正骨推拿进行治疗,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颈部活动指标、VAS评分以及CASCS评分.结果:甲组患者颈部的侧屈度、前屈度、后伸度以及旋转度均优于乙组患者(t=23.778、26.873、25.360、8.583,P=0.000).甲组VAS评分低于乙组患者(t=12.263,P=0.000).甲组患者的CASCS评分高于乙组患者(t=9.956,P=0.000).结论:通过正骨推拿同理疗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颈部的侧屈度、前屈度、后伸度以及旋转度,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并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任永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CRP与PCT检测对肺部感染病原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临床确诊为肺部感染患者60例,进行CRP和PCT检测,根据感染病原体类型将患者主要分成细菌感染组(31例)、真菌感染组(12例)以及病毒感染组(17例).结果:入院时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相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真菌感染组以及病毒感染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PCT水平相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性感染组的PCT水平明显降低,两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真菌感染组相对于治疗后的PCT水平则无明显的好转,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部感染的患者而言,不同感染类型其CRP和PCT的升降幅度不同,通过对患者血浆CRP和PCT水平进行联合监测,并且进行动态监测加以观察水平的变化情况,能够更好的针对感染病原体进行有效鉴别,同时还能够评估抗感染药物的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抗感染相关治疗方案的制定,值得推广.
作者:杨安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分析研究间质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接受补肺活血中药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对患者肺功能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过去两年之内所收治的间质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之上加用补肺活血中药进行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的一氧化碳弥散率、氧分压、肺总量、二氧化碳分压和不良反应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之后的一氧化碳弥散率、氧分压、肺总量、二氧化碳分压和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胃肠不适、肝功能受损、皮疹以及肾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出现几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间质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取补肺活血中药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徐艳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药蒸浴结合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 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蒸浴+推拿)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8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4.21%比较,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僵硬值、疼痛值和功能障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僵硬值、疼痛值和功能障碍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僵硬值、疼痛值和功能障碍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蒸浴结合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锦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张仲景《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其辨证寓八纲,论治创八法,确立随证立法、依法组方的原则.其对呕吐一证散见于各条,其病机可归纳为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真假四方面,只有做到审证求因,随证治之,方能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小艳;鞠梅;刘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视网膜病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教育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其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邱悦;梁彩红;区春蓓;陈俊华;李少群;吴妙珠;唐欣慧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城市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与管理一直是当下研究热点问题,随着农村人口逐渐向城乡结合部迁移,导致城市的外来人口不断增多,流动儿童也在逐渐增加,人口的流动程度较大,导致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本文主要对城市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与管理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15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75名.将骨科护理作为实验课程,其中对照组学生进行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学生则进行体验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学习后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两组学生对骨科教学中教学内容紧扣知识点评分差异不大(P>0.05),但观察组学生对护理专业特点明确以及教学内容与临床紧密结合两个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护理角色的认知评分、对患者的角色认知评分、团队合作意识评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护理工作职业态度的形成,提高学生交流能力和团结写作能力,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杨金凤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缓解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50例恶性肿瘤患者,均为肺癌患者,患者均给予静脉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观察临床疼痛缓解效果.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有45(95.0%)例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缓解疗效,有5(10.0%)例经过治疗后癌痛症状未消失;治疗后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为5 13±0.67(分),低于治疗前7.31±1.15(分)的评分(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治疗中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支持.
作者:彭志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贴片结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9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双氯芬酸钠贴片结合温针灸,对照组I为单纯外用双氯芬酸钠贴片,对照组II为局部阿是穴温针灸.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I和对照组II.结论:双氯芬酸钠贴片结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冯科译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5月到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T影像资料和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并评价CT影像诊断在直肠癌分期中的价值.结果:本研究中的69例患者均经过CT诊断检出,CT诊断临床术前分期T1~T2期的诊断正确率为70%,T3期的诊断正确率为75%,T4期的诊断正确率为80%,整体准确率为77.5%.结论:CT影像诊断能够准确的检出直肠癌,对于临床术前分期的诊断和病理分期的结果相符合率比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俊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加蜂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即口服左旋咪唑以及甲硝唑,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六味地黄丸,并且用棉签沾取适量蜂蜜涂抹患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00 %(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 %(22/30) (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六味地黄丸加蜂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开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骨质增生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方法:选用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救治的16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钙尔奇D片和联合骨质增生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和76.19%,观察组明显更高,统计学存在比较意义(x2=4.5136,P<0.05).结论:骨质增生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相比于传统西药,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君梅;田雯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运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间的200例孕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观察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期全程运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能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张芝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中草药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间在我院治疗失眠的患者80例当中做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41例,实验组患者的采用针灸联合中草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82.93%)(x2=4.675,P=0.000).结论:针灸联合中草药治疗失眠症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
作者:王彦平;成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缓解期儿童哮喘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缓解期哮喘儿童,分为:研究组(接受缓解期中医护理)和对照组(不采取护理干预).对比:(1)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情况.(2)两组小儿护理期间因急性哮喘入院发生率.结果:(1)两组护理前肺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肺功能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小儿护理期间因急性哮喘入院发生率分别为2%、11%,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用于缓解期哮喘儿童后,可以提高患儿肺功能,减少急性哮喘发作次数.
作者:肖俊 刊期: 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