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灭螨液体外杀螨及治疗人体面部蠕形螨病的临床研究

崔金环;王琛;徐颖;李玉奎;窦蕊

关键词:灭螨液, 蠕形螨病, 中药制剂
摘要:目的 观察灭螨液的体外杀螨效果、治疗蠕形螨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离体活螨成虫分别置于灭螨液、2%甲硝唑溶液及空白基质组中;将面部蠕形螨病患者(168例)随机分为灭螨液组(107例)和2%甲硝唑溶液对照组(61例),两组均于每天早、晚各1次分别将灭螨液及2%甲硝唑溶液涂于整个面部,连续用药3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体外用药4h后,灭螨液组螨虫全部死亡,与2%甲硝唑组(杀螨率62.26%)和空白基质组(杀螨率12.2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91.50,P<0.001);灭螨液组临床治疗的愈显率为63.55%,2%甲硝唑组的愈显率为42.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1,P<0.01).结论 灭螨液具有较强的体外杀螨作用,治疗蠕形螨病安全有效.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对中医药防治抗生素相关苔腻症的思考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临床抗生素相关苔腻症的发生逐年增加.文章通过对抗生素进行剖析,认为其作用类似于中药苦寒、祛邪之品易损伤脾胃,致湿浊内生而引起苔腻相关症状;初步提出其治疗当以芳香运脾化浊为先,辅以调理气机为法,并注重“治未病”和“既病防变”的原则.

    作者:苏玲玲;胡玲;陈万群;陈苇菁;劳绍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内经》“形神”理论对医学院校大学生抑郁倾向的躯体症状研究的启示

    《内经》的形神相关理论对目前精神因素导致躯体症状的诊治仍有指导意义.文章从《内经》论述精神因素导致躯体症状出发,结合目前备受关注的抑郁问题,认为在各类抑郁人群中,医学院校大学生由于学业负担重,就业压力大,且其将来的执业对象为病人,其自身抑郁问题更需重视.许多有抑郁倾向的大学生因躯体的不适掩盖抑郁症状,忽视精神情绪问题,以多种躯体症状就诊于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往往关注躯体疾病,认为情绪是躯体疾病的正常反应,致使多数大学生反复就医,得不到正确的治疗.早期识别抑郁倾向伴有躯体症状的人群对于维持医学院校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加深对疾病和治疗模式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文林;伍海涛;梁培坤;刘伟锋;胡冬蓉;黄瑞莉;李倩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品种陈皮多糖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陈皮多糖简单快速的测定方法,对7种不同品种陈皮的多糖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佳提取条件,于490 nm波长处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陈皮多糖的佳提取方法温度90℃、料液比1∶11、提取时间2.5h,多糖在5~30 μg/ml(r =0.999 2,n=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不同品种陈皮多糖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大红柑中多糖含量高为15.84%.结论 该法对仪器要求不高、快速、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韦媛媛;韦宾;周吴萍;谢兴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脂血症基本病机与证型规律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诱发心脑血管疾患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由于高脂血症之病名、主要病情散见于痰饮(浊)、肥人、胸痹、中风、眩晕、心悸等病证之中,所以病因病机、临床分型繁杂,缺乏统一标准,在临床疗效评价上难以规范.笔者查阅古今文献、现代医家观点结合临床中医药期刊文献所报道的对高脂血症病机、证候证型、证型分布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进行整理,以揭示其辨证规律,从而科学有效地指导中医药对高脂血症的临证治疗.

    作者:冯利民;李立凤;杜武勋;朱明丹;刘长玉;张建平;张少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中医整体观论治虚证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学验俱丰,擅长治疗疑难杂症,每获良效,且临床用药独具特色.周老根据其多年临证经验从中医整体现提出了虚证的新概念,指出临证应脏腑分治,特别要重视整体治疗:首先要辨明原始病变的主要脏器;二是要了解在病变发展过程中,哪几个脏腑乘侮同病;三是注意区别其因果主次和病的特异性,从而更好地从整体治疗着眼.虚证用药有温补、清养、峻补、平补之分,需注意补不可壅,温不宜燥,清不能凉,并强调了虚证当重视食养调治.

    作者:周奎龙;史锁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活血化瘀法联合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结核性胸膜炎是我国的常见病之一,结核性胸膜炎占全部胸膜炎的54.8%[1],临床多见于青壮年,约73%的患者年龄小于40岁,且男性发病率更高[2].胸膜受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后易引起渗液,其中含有大量的纤维蛋白、炎性细胞及炎性因子.抗结核治疗时间较长,对于胸腔渗出、积液及炎性反应的效果并不理想,使大量纤维蛋白沉积,临床报道约30%的患者出现胸膜肥厚、粘连,继发性呼吸功能降低,甚至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我科采用活血化瘀汤剂联合抗结核+闭式引流治疗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维;王新卫;刘新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黄连阿胶汤机器煎煮工艺的正交设计法优化

    目的 为黄连阿胶汤及相似质地药方的机器常压及高压煎煮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优化提取方案,RP-HPLC法测定黄芩苷、芍药苷、小檗碱的溶出量.结果 终确定机器常压煎煮方案是浸泡30 min,一煎40min,二煎40 min.机器高压煎煮方案是浸泡30min,一煎30 min,二煎30 min.结论 优化方案的指标成分溶出量明显高于正交设计中所有9个实验的结果,符合医院药房实际工作需要,具有可靠性及可行性.

    作者:孙晓惠;卢崟;刘铭超;丘小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冠心康微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制定冠心康微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制剂中各药材;采用HPLC法分别考察制剂中黄芪甲苷、丹酚酸B、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 三批制剂均出现与对照药材相对应的斑点,阴性制剂无干扰;初步确定三批样品中黄芪甲苷含量不得低于0.30mg·g-1,丹酚酸B含量限度不得低于20.00 mg·g-1,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限度不得低于16.00mg·g-1.结论 研究所得制剂中药材的鉴别方法与指标性成分的检查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可行,可很好的考察制剂内在质量.

    作者:周雨欣;黄淑勤;唐跃年;陶建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药护肝汤干预糖尿病大鼠肝损害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护肝汤对糖尿病肝损害大鼠的影响.方法 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中药组和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12周后检测肝功能、处死后取血及肝组织行相关检查.结果 糖尿病中药组大鼠肝功能、肝病理、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肝汤对糖尿病大鼠肝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陈明;曹泽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天钩降压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天钩降压胶囊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天麻、钩藤、杜仲、黄芩、牡丹皮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天麻素的含量.色谱条件:YMC-Pack ODS-AQ柱(4.6 mm×150 mm,5 μm),以乙腈-0.05%磷酸溶液(3:97)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 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天麻素在0.190 4 ~1.142 4 μg(r =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78%,RSD为1.20%.结论 该方法可准确用来定性、定量检测,具有简便、准确及专属性强的特点,可用于天钩降压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志敏;李凌军;王信;高鹏;代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桔梗配伍清热解毒药的引经增效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桔梗归肺经,在很多传统复方配伍中扮演着“开提肺气,载药上浮”的引经角色,这对于中医药组方治疗胸膈以上疾病,特别是肺部疾病具有重要价值.然而,桔梗的这种肺靶向性作用机制目前尚未明了.课题组在桔梗归经引经理论及中医药组方原理基础上,复制动物模型,综合应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证实桔梗及桔梗配甘草对清热解毒中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引经增效作用,其机制与调节病理状态下肺组织中TFF3、VIP含量有关.

    作者:郑丰杰;李宇航;牛璐芳;黄颖;郭明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肝癌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肝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学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同时也是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的主要方法[1].目前使用的化学治疗方法虽然能够有效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可是其毒副反应大,不仅影响患者的食欲、精神状况及生活质量,而且对患者的继续治疗和康复也会有影响.化疗对机体带来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痛等综合征[2].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行化学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杜仲粕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杜仲粕对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并对其可能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350 mg·kg-1·d-1),杜仲粕组(300 mg· kg-1·d-1),维生素E组(Vit E)(100 mg ·kg-1·d-1).6周后,测定小鼠血清、肝脏组织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衰老模型组相比,杜仲粕组和Vit E组可提高小鼠血清、肝组织和脑组织SOD、GSH-Px、T-AOC活力,降低MDA含量.结论 杜仲粕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过氧化脂质生成,清除体内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袁带秀;袁志忠;李中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金花茶开花与SPAD值和氮素含量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金花茶开花多、开花少和无花的原因和利用SPAD-502叶绿素仪快速判断金花茶开花量和氮素营养.方法 在金花茶花期内测定开花多、开花少和无花植株一年生和二年生叶片的SPAD值和氮素含量.结果 在一定的范围内,叶片的SPAD值越大和氮素含量越高,开花越多;一年生叶片的SPAD值和氮素含量变化趋势差别较大,二年生叶片的SPAD值变化趋势和氮素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开花多、开花少和无花的一年生和二年生叶片SPAD值和氮素含量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适量增加金花茶的氮素营养,有利于提高金花茶的花量;用SPAD值预测金花茶植株花量,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测定时期、部位以及SPAD值的大小和范围.

    作者:漆小雪;韦霄;史艳才;王熊军;蒋运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草地盐碱化对灰绿碱蓬生物量及其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草地盐碱化对碱蓬生物量及其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3个盐碱化程度不同的人工种植碱蓬样地,测定生长的碱蓬生物量及进行土壤淀粉酶活性、脲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 在土壤可溶性盐含量达0.59%的盐碱化草地上人工种植灰绿碱蓬生长良好,其地上部分生物量达738.7g·m-2.当土壤可溶性盐含量达0.73%时对灰绿碱蓬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只有83.4g·m-2,降幅达88.71%.然而,当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增至1.14%时地上生物量降幅却不是很大,较土壤可溶性盐含量0.73%时下降只有29.8%.随着盐碱化程度加深,生物量显著降低,淀粉酶、脲酶活性受到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有提高.结论 土壤淀粉酶活性与灰绿碱蓬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和土壤pH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脲酶活性与灰绿碱蓬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间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和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可溶性盐含量间相关性不显著;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可溶性盐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其它指标相关性不显著.

    作者:白红霞;斯琴巴特尔;秦树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艾迪联合养阴清肺利湿在肺癌脑转移头痛的疗效观察

    肺癌脑转移是在肺癌的基础上发生的脑部继发性疾病,导致了一系列脑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和神经功能的缺损,甚则发生脑疝死亡.其临床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1].因肺癌脑转移系血行转移的一部分,多属晚期患者,多失去手术指征,且手术是局部治疗,具有局限性,不利于全身性疾病的控制,并且多发和特殊部位的转移,对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困难和危险性.而大多数化疗药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也非一种理想的方法.放疗作为一种局部疗法,其副作用和危险性较大.故临床如何治疗为佳方案,目前仍无明确定论,而中医药治疗有着一定的优势.本课题假想通过现代中医与传统中医相结合,从而达到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永忠;何刘鑫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补血草属植物野生资源多样性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补血草属植物来源广泛,化学成分复杂,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文章从补血草属植物的药理作用、栽培及资源利用、应用前景及物种保护等方面进行概述,旨在为补血草属植物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丁鸽;张代臻;张蓓蓓;赵玲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纤维素酶法提取薤白多糖的研究

    目的 研究纤维素酶法对薤白多糖提取的影响.方法 以薤白为原料,用纤维素酶法提取,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对薤白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酶解温度50C,酶解时间2.5h,酶解pH值5.0,酶添加量0.4%,此条件下薤白粗多糖的提取率为17.27%,较传统水提法提高了34.19%.结论 纤维素酶法能明显提高薤白多糖的提取率.

    作者:徐淼;郑如刚;梁振益;林昭华;邓世明;陈祎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滋补肝肾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

    目的 观察滋补肝肾法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PD患者进行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以及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中第一至四部分的评定,对比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UPDRS的积分变化,并通过中医老年颤证功能障碍记分法计算减分率.结果 30例PD患者治疗前后,改良Webster总积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DRS中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积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PD患者治疗3个月之后,进步4例,稍有进步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结论 滋补肝肾为主的方法治疗帕金森病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对PD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以及治疗并发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作者:葛晶;何建成;袁灿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优化并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法从补骨脂中提取得到补骨脂素,经薄层层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补骨脂素的含量.色谱柱为YWG C1s(250 mm× 4.6 mm,10μm),流动相为甲醇,检测波长246nm,柱温为30C,流速为1ml·min-1.结果 测定补骨脂素线性范围为0.03 ~0.36 μg·ml-1.相关系数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为1.9%(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为补骨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有效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宗淑梅;薛贵平;张翠双;沈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