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蒋林;陈金龙;林乐维;乐敏丽;周雯
目的 研究大孔树脂纯化大米草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 采用静态吸附-解吸方法,以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筛选佳树脂;又以总黄酮质量浓度为指标,考察了佳树脂纯化大米草总黄酮的工艺参数.结果 5种树脂中,Hz-816树脂对大米草总黄酮纯化效果较好,其总黄酮的静态吸附量达26.79mg/g,解吸率为90.10%;用4倍柱体积蒸馏水、2倍柱体积10%乙醇洗脱除去杂质后,换用50%乙醇4倍柱体积洗脱得纯化后的大米草总黄酮溶液,总黄酮质量分数为25.36%.结论 Hz-816型大孔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可较好地纯化大米草总黄酮.
作者:李盈蕾;陈建华;陈丽娟;陶欣;朱佑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黄芪总苷对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探讨作用机理.方法 肝癌BEL-7402细胞与不同浓度的黄芪总苷培养12,24,48 h,应用MTT和流式细胞术分析黄芪总苷对细胞的作用.结果 黄芪总苷对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黄芪总苷对肝癌BEL-7402细胞具有促进凋亡作用,并且上调p53基因表达.结论 黄芪总苷可抑制肝癌BEL-7402的增殖,其抑制肝癌BEL-7402作用与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上调p53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黄熠;胡火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川楝韧皮和川楝子中川楝素含量测定,探讨川楝子作为)ll楝素提取来源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川楝素,再通过HPLC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利用已知工艺得到川楝韧皮和川楝子中川楝素的含量分别为1.774mg·g<'-1>和0.843 mg·g<'-1>.然后优化川楝子中川楝素的索氏提取工艺,所得优组合是85℃,70%乙醇,提取7 h,料液比为1:20,川楝素的平均提取含量为1.349 mg·g<'-1>,RSD为1.9%.结论 川楝子中川楝素含量虽比川楝韧皮较低,但从实验数据上也说明了川楝子有成为川楝素提取来源的可行性.该研究首次对川楝子中川楝素进行提取工艺考察,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为川楝素的提取研究提供进一步数据支持.
作者:胡芳;容伟;周英;李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葡萄糖调节蛋白(glueose regulated Protein,GRP)78在动脉粥样硬化(AS)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葛根素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葛根素诱导培养的兔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组织原位杂交观察凋亡基因GRP78在兔斑块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兔斑块组织原位杂交显示该基因片段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表达水平增高.结论 葡萄糖调节蛋白78在As细胞质中表达增高,可能是葛根素作用靶点之一,如上调该基因,则可促进内皮细胞凋亡,将对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产生一定作用.
作者:赵君玫;魏群;毕红征;沈晓君;张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赤雹果挥发油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测定赤雹果挥发油的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赤雹果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两株)、粪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和伤寒杆菌标准株的MIC为0.66 mg/ml,MBC为1.32 mg/ml;对大肠杆菌44102-3a3的MIC为0.33 mg/ml,MBC为0.33 mg/ml;对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的MIC为0.33 mg/ml,MBC为0.66 mg/ml;对金葡菌26001-26和白葡菌的MIC均为0.17 mg/ml,MBC分别为0.17 mg/ml和0.33 mg/ml;对金葡菌26002-6和奇异变形杆菌的MIC为0.083 mg/ml,MBC分别为0.17 mg/ml和0.083 mg/ml;对肺炎链球菌的MIC为1.32 mg/ml,MBC为2.64 mg/ml.结论 赤雹果挥发油在体外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作者:张兴;邓淑华;佟继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大剂量微溶性药物岩白菜素口服单室渗透泵型控释片,考察其释药影响因素.方法 以聚氧乙烯为悬浮膨胀剂制备渗透泵片,单因素考察影响释药的因素,再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结果 制备了大剂量微溶性药物岩白菜素单室渗透泵型控释片,12 h内的累积释放度可达到80%以上,聚氧乙烯、增塑剂用量及衣膜厚度是影响释药的主要因素.结论 岩白菜素渗透泵片制备简便,12 h内呈现良好的零级释放特征.
作者:吴敏;尹蓉莉;周朝森;龙然;郑恩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并比较葛根散等3首方剂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为揭示3首方剂防治酒伤的免疫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各给药大、中、小剂量组,制备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给药组以中药水煎剂灌胃,对照组代以蒸馏水,检测实验小鼠血清TNF-α、IL-1β、IL-6、IL-8水平和肝组织TNF-α mRNA、IL-1βmRNA、IL-6 mRNA、IL-8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散等3首方剂在一定剂量下都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TNF-α、IL-1β、IL-6、IL-8水平及肝脏TNF-α mRNA、IL-1β mRNA、IL-6 mRNA表达(P<0.05或P<0.01,石膏汤对小鼠血清IL-1β的影响除外:P>0.05),只有葛根散大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小鼠肝脏IL-8 mRNA的阳性表达(P<0.05).结论 葛根散等3首方剂能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对减轻细胞因子失调产生的损伤效应有重要作用,这可能与该3首方剂的解酒机制有关.
作者:俞琦;田维毅;杨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跌打止痛微乳喷雾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丁香罗勒油、八角茴香油、桉油、川芎、大黄、蛇床子、独活等7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丁香酚和蛇床子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TLC法能定性检出丁香罗勒油、八角茴香油、桉油、川芎、大黄、蛇床子、独活,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法测定丁香酚在0.051 5~0.927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蛇床子素在5.20~93.6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跌打止痛微乳喷雾剂的质量.
作者:郭丽蓉;刘宏伟;周莉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穿蛭膏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腹腔注射乙酸法造成小鼠疼痛模型;用二甲苯造成小鼠急性炎症模型,角又菜胶、皮下包埋棉球法分别造成大鼠慢性炎症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等剂量的赋形剂、蒸馏水),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穿蛭膏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以考察穿蛭膏的镇痛、抗炎效果.结果 穿蛭膏高、中、低剂量组对热板法的痛闲值提高率分别为32.48%,27.82%和15.49%,(P<0.05);对大鼠足肿胀率分别为14.26%,16.47%,18.34%,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表明穿蛭膏有明显镇痛、抗炎作用,对慢性炎症的效果更显著.
作者:欧阳瑾;曹志友;王新成;王冬梅;雷均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风车子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风车子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三烷醇(Ⅰ),正二十四烷酸(Ⅱ),荭草素(Ⅲ),异荭草素(Ⅳ),异牡荆苷(Ⅴ).结论 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蒋才武;高淑景;黄健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初步考察大头陈的药理作用.方法 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测定药物对小鼠的抗腹泻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测定其对小鼠的抗炎作用;小鼠自主活动实验测定其镇静作用;同时对大头陈的毒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大头陈提取物(40 g·kg<'-1>)对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大头陈提取物(10,40 g·kg<'-1>)给药0.5 h对小鼠自主活动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1h对小鼠自主活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大头陈提取物LD<,50>为81.47 g·kg<'-1>(95%可置信限为54.61~121.55 g·kg<'-1>).结论 大头陈具有明显的抗腹泻、抗炎和镇静等药理作用,同时对小鼠有急性毒性.
作者:张琴;张明明;邵帅;彭文艳;王彩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宾川獐牙菜(Swertia bbwhuanensis)的化学成分,寻找生物活性物质.方法 分别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氯仿和正丁醇依次萃取宾川獐牙莱乙醇提取物,再经MCI、硅胶和D101等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Uv、MS、<'1>H-NMR、<'13>C-NMR等波谱手段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宾川獐牙菜的脂溶性部分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1-hydroxy-3,5-djmethoxyxanthone,Ⅰ),1,5,8-三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bel-lidifodin,Ⅱ),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Ⅲ),獐牙菜苦苷(swertamarin,Ⅳ).结论 4个化合物皆为首次从宾川獐牙菜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兆云;王聪;张桢;肖怀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渍平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增加TLC法鉴别延胡索、白及及RP-HPLC法测定大黄浸膏的含量.含量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440 nm;用外标法定量.结果 鉴别、含量:阴性对照均无干扰;含量:大黄素0.003 824~0.152 96 μg(r=0.999 9)、大黄酚0.007 168~0.286 72μg(r=0.999 7)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n=6).结论 所建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渍平宁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虹;樊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板蓝根制剂中腺苷的含量与其抗炎作用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腺苷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00 mm,5 μm),检测波长:260 nm,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30℃;另将给药后的小鼠,耳廓涂二甲苯致肿胀,比较各组肿胀度差异.结果 腺苷在0.0160~0.160 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7%,RSD%=0.79%(n=9).其中板蓝根颗粒(川药)的腺苷含量高.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抗炎模型中,板蓝根颗粒(哈药)抗炎效果好.结论 所用方法精密度、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5个样品总体上腺苷含量与药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绝对,可能制剂中其他抗炎成分产生了协同作用.
作者:王建明;潘晓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胃癌的死亡率占各种恶性肿瘤的第2位[1].每年胃癌新发病例近百万,其中约2/3的患者来自发展中国家,仅中国就占到42%.胃癌在日本、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死亡率更是位居恶性肿瘤之首[2].
作者:南永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复方枸骨阴道泡腾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有效性.方法 选用大鼠进行阴道内接种白色假丝酵母菌构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用复方枸骨阴道泡腾栓进行治疗,阳性对照组用达克宁栓治疗,阴性对照组用复方枸骨阴道泡腾栓基质治疗.接种后第3天开始阴道内局部给药,1次/d,连续7 d.接种后第2,6,11天分别取大鼠阴道灌洗液进行真菌载量分析、涂片镜检,并取其阴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至接种后第11天,实验组大鼠的真菌载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1.02±0.45)×10<'4> VS(12.24±1.61)×10<'4>CFU/ml,P<0.01],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涂片镜检,实验组大鼠的假菌丝量显著少于阴性对照组(P<0.01),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阴道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黏膜水肿较轻,炎性细胞浸润较少,且阴道腔、黏膜层假菌丝消失.结论 复方枸骨阴道泡腾栓新制剂用于治疗大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有效的,研究结果为下一步临床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朱耀魁;张志东;欧云付;张磊;岑颖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慢性氟中毒对大鼠肝肾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龙眼参(LYS)多糖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YLS多糖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给予饮用高氟水([F<'->]=150 mg·L<'-1>)12周复制慢性氟中毒模型.自给予高氟水后的第8周各组开始灌胃给药,YLS多糖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采集肝肾标本,检测各组肝肾组织中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肾MDA、NI显著升高,GSH-Px、SOD活性显著下降,tNOS及iNOS活性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龙眼参多糖给药组肝肾MDA、NO降低,GSH-Px、SOD活性升高(P<0.01),tNOS及iNOS活性升高幅度减小(P<0.01).结论 慢性氟中毒可造成大鼠肝肾抗氧化能力降低,龙眼参多糖对其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林军;李立;刘林;黄仁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建立一套适合于喀西茄的AFLP技术体系.方法 比较CTAB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DNA的效果;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引物、dNTPs和Mg<'2+>,优化选择性扩增体系.结果 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质量优于CTAB法,加入50 ng/μl的两种引物各1.0 μl,2 mmol/L dNTPs 2.4μl和25 mmol/L Mg<'2+>1.6 μl的选择性扩增体系优.结论 建立了适合于喀西茄的AFLP技术体系.
作者:池小妹;庄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香菇多糖对荷瘤鼠脾细胞因子和NK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肿瘤(S180)模型组,环磷酰胺对照组,香菇多糖实验组.MT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脏NK细胞杀伤活性,放免法检测各组小鼠脾组织匀浆TNF-α、IL-2和IL-6含量,ELISA法检测IL-10的含量.结果 香菇多糖能使荷瘤鼠脾组织匀浆中TNF-α、IL-2、IL-6水平升高,使IL-10的水平显著下降,P值均<0.01.荷瘤鼠应用香菇多糖后,脾NK活性恢复接近正常.结论 香菇多糖对脾NK活性具有促进效应,可影响多种脾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林卡莉;张赛男;林卡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治疗组82例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78例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C-反应蛋白(CRP)、血脂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比较.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2%(74/82例),对照组为78.2%(61/78例),差别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NFDS评分和Barthel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脂各项指标、血清CRP、NO和E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改变方向(P<0.05或P<0.01).用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适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促进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机理可能与其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轻缺血组织的炎症反应、调节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等有关.
作者:陈红燕;彭绍蓉;杨柳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