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满药赤雹果挥发油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张兴;邓淑华;佟继铭

关键词:赤雹果, 挥发油,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摘要:目的 研究赤雹果挥发油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测定赤雹果挥发油的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赤雹果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两株)、粪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和伤寒杆菌标准株的MIC为0.66 mg/ml,MBC为1.32 mg/ml;对大肠杆菌44102-3a3的MIC为0.33 mg/ml,MBC为0.33 mg/ml;对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的MIC为0.33 mg/ml,MBC为0.66 mg/ml;对金葡菌26001-26和白葡菌的MIC均为0.17 mg/ml,MBC分别为0.17 mg/ml和0.33 mg/ml;对金葡菌26002-6和奇异变形杆菌的MIC为0.083 mg/ml,MBC分别为0.17 mg/ml和0.083 mg/ml;对肺炎链球菌的MIC为1.32 mg/ml,MBC为2.64 mg/ml.结论 赤雹果挥发油在体外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治疗组82例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78例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C-反应蛋白(CRP)、血脂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比较.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2%(74/82例),对照组为78.2%(61/78例),差别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NFDS评分和Barthel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脂各项指标、血清CRP、NO和E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改变方向(P<0.05或P<0.01).用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适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促进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机理可能与其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轻缺血组织的炎症反应、调节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等有关.

    作者:陈红燕;彭绍蓉;杨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贵州产灯盏细辛药材超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灯盏细辛药材的超高效液相(U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快速、科学的方法.方法 采用BEHC<,18>色谱柱(2.1 mm×150 mm,1.7 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5 ml·min<'-1>,进样量1μl,柱温40℃,检测波长290 nm.结果 在16 min内得到灯盏细辛药材的指纹图谱,对其中8个色谱峰进行了初步归属,并对贵州不同产地的12批药材样品进行了分析,其相似度达到0.97以上.结论 相对于HPLC指纹图谱,UPLC指纹图谱方法具有更好的分离效率、灵敏度,并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适合于灯盏细辛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林;乔希;黄勇;王永林;官志忠;王爱民;兰燕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喀西茄AFLP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目的 研究建立一套适合于喀西茄的AFLP技术体系.方法 比较CTAB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DNA的效果;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引物、dNTPs和Mg<'2+>,优化选择性扩增体系.结果 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质量优于CTAB法,加入50 ng/μl的两种引物各1.0 μl,2 mmol/L dNTPs 2.4μl和25 mmol/L Mg<'2+>1.6 μl的选择性扩增体系优.结论 建立了适合于喀西茄的AFLP技术体系.

    作者:池小妹;庄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威灵仙对兔膝骨关节炎IL-1β、TNF-α、PGE2的影响

    目的 探讨威灵仙对兔膝骨关节炎(OA)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影响.方法 白兔30只,随机分为OA模型威灵仙治疗组、OA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正常空白对照组.用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家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治疗组每天肌肉注威灵仙水提取液(1:1)1 ml/(kg·d),每周5次,16周后抽取关节滑液进行IL-1β、TNF-α、PGE<,2>检测.结果 OA模型威灵仙治疗组关节滑液IL-1β、TNF-α、PGE<,2>的含量低于OA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关节滑液IL-1β、TNF-α、PGE<,2>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A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关节滑液IL-1β、TNF-α、PGE<,2>的含量与正常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威灵仙水提取液可降低兔膝骨关节炎局部IL-1β、TNF-α、PGE<,2>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周效思;周凯;封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黄酮类化合物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

    目的 预测黄酮类化合物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方法 基于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13)表征22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应用佳子集回归与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化合物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相关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结果 所建立模型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灵敏及L00(leave-one-out)检验相关系数.结论 模型具有良好估计能力与稳定性,可用于高效黄嘌呤氧化酶拟制剂的设计和开发.

    作者:陈艳;堵锡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了哥王脂溶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研究瑞香科植物了哥王的脂溶性成分.方法 用石油醚萃取了哥王的95%乙醇提取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共分离鉴定出50种化合物,其中所鉴定成分占总流出峰面积的85.3%.结论 为进一步研究哥王的毒性提供了实验数据及理论依据.

    作者:刘明;李玮;徐丹;周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落地生根叶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落地生根叶抑菌活性成分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其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抑菌圈直径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超声波提取时间、液固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4个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优化出佳工艺条件.结果 提取时间60 min、液固比15:1、乙醇浓度为70%、提取温度50%下对两种菌(番茄早疫、水稻立枯病菌)的抑菌能力好.在此条件下两者的抑菌直径分别为:27.8mm和24.3mm.结论 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抑菌效果较好.

    作者:孙辉;赵成爱;周正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幽门螺杆菌(H.pylori,简称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HP相关性胃炎主要予抑酸、抗HP等治疗.

    作者:高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3种姜黄素类似物对重组人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3种姜黄素类似物对重组人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RL-3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重组人PRL-3酶;通过测定PRL-3酶水解底物DiFMUP中磷酸基团生成DiFMU的荧光强度,探讨姜黄素类似物对重组人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RL-3活性的抑制作用,并采用半数效量概率单位法计算其IC<,50>值.结果 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能明显抑制PRL-3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1.80(7.65~15.32,95%CI),19.92(16.18~23.69,95%CI)和26.19(21.18~31.14,95%CI)μmol/L.结论 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是较强的重组人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PRL-3的抑制剂.

    作者:何太平;莫丽儿;梁念慈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蛇足石杉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比较研究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PAGE)技术,对蛇足石杉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及酯酶(EST)同工酶酶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两种同工酶在蛇足石杉的组织中均有不同的表达程度,在叶中POD检测到8条酶带,EST检测到7条酶带;在茎中POD检测到4条酶带,EST检测到6条酶带;在根中POD检测到5条酶带,EST检测到5条酶带.两种酶同工酶带型在蛇足石杉中存在明显的组织器官特异性.

    作者:袁带秀;钟飞;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木贼对食饵性脂肪肝大鼠肝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木贼水煎剂对食饵性脂肪肝大鼠肝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及木贼水煎剂组.复制食饵性脂肪肝大鼠动物模型,同时给予木贼水煎剂预防性给药,以吉非罗齐为阳性药对照.实验10周,检测血脂,肝细胞增殖周期与凋亡率,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木贼水煎剂组TC,TG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凋亡率较模型组下降(P>0.05),增殖指数下降(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木贼能明显减轻脂肪肝大鼠肝细胞损伤.结论 木贼通过抑制肝细胞凋亡,改善大鼠脂肪性肝损伤.

    作者:姜秀娟;王旭辉;丁晓猛;李奕;甄艳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香菇多糖对荷瘤鼠脾细胞因子和NK活性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香菇多糖对荷瘤鼠脾细胞因子和NK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肿瘤(S180)模型组,环磷酰胺对照组,香菇多糖实验组.MT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脏NK细胞杀伤活性,放免法检测各组小鼠脾组织匀浆TNF-α、IL-2和IL-6含量,ELISA法检测IL-10的含量.结果 香菇多糖能使荷瘤鼠脾组织匀浆中TNF-α、IL-2、IL-6水平升高,使IL-10的水平显著下降,P值均<0.01.荷瘤鼠应用香菇多糖后,脾NK活性恢复接近正常.结论 香菇多糖对脾NK活性具有促进效应,可影响多种脾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林卡莉;张赛男;林卡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三思

    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术界一直致力于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试图揭示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并进行科学的诠释.学者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研究前提不足、层次观念缺失、研究思维异化,是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中比较重要的三个问题,有必要加以审视思考.

    作者:张海鹏;陈润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α-细辛醚对难治性癫痫细胞模型及Laminin β1的影响

    目的 研究α-细辛醚对难治性癫痫细胞模型的影响及对laminin β<,1>表达的干预作用,探讨α-细辛醚抗癫痫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至第9天,随机将培养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α-细辛醚(7.5 μg/ml)组、模型+α-细辛醚(15 μg/ml)组、模型+α-细辛醚(30 μg/ml)组、模型+2 μl无水乙醇组,观察各组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在12,24,48 h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各组lanaininβ<,1>在处理后24 h的表达变化.结果 ①造模后少数神经元会发生迁移、融合,加α-细辛醚组均能减少神经细胞膜LDH的渗透.②在24 h,模型组laminin β<,1> mRNA表达增加,各浓度α-细辛醚均能抑制laminin β<,1> mRNA的表达(均P<0.05).③免疫组化显示laminin β<,1>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对照组(0.094 7±0.025 86),模型组(0.135 1±0.026 16),模型+30 μg/ml α-细辛醚组(0.097 9±0.032 81).结论 α-细辛醚能减少难治性癫痫细胞模型神经元的细胞膜损伤,抑制laminin β<,1>基因及蛋白的过度表达,这可能是α-细辛醚抗癫痫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马美刚;吴原;吴月娟;苏婕;刘秀颖;唐玉兰;余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润燥灵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涎腺干预作用初步研究

    目的 观察润燥灵方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诱导法建立SS模型小鼠,观察润燥灵方对SS模型小鼠唾液分泌功能和病理学改变.结果 SS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和唾液流量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加用润燥灵治疗后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有明显改善,其疗效与强的松对照组相当(P>0.05).SS模型鼠颌下腺出现明显病理学改变,润燥灵能够改善其病理学指标.结论 润燥灵方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有治疗作用.

    作者:马武开;贾二涛;刘丽敏;姚血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鸦胆子油微囊中油酸与亚油酸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鸦胆子油微囊中油酸、亚油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中等极性的OV-17(苯基甲基硅酮)(30 m×0.32 mm×0.50 μm)毛细管柱,采用恒温检测,柱温220℃,进样器温度230℃,氢火焰检测器温度240℃.结果 油酸甲酯在5.94~380 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990 4X-0.501 2,相关系数R<'2>=0.999 9;亚油酸甲酯在5.37~340 μg/ml范围内,线性方程为:Y=0.837 5X-0.548 5,相关系数R=0.999 9.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RSD=1.5%)和98.0%(RSD=1.8%).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鸦胆子油微囊中油酸、亚油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蔡冰;陈钢;温露;吴晓燕;刘广泉;黄锡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五指毛桃水提液保护胃黏膜及改善微循环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五指毛桃保护胃黏膜及其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探索其治疗胃痛的机理,为临床运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幽门结扎法,观察其对幽门结扎大鼠胃酸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及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选用激光多普勒仪观察其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改善作用.结果 五指毛桃水提液对幽门结扎大鼠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具有一定降低的趋势,病理结果显示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对小鼠耳廓微循环具有显著改善作用.结论 五指毛桃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改善微循环有关.

    作者:王艳;叶木荣;唐立海;周添浓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药用蕨类植物种类研究(Ⅱ)

    14 凤尾蕨科14.1 凤尾蕨又名凤尾草,系凤尾蕨科凤尾蕨植物凤尾蕨Pteriscretica L.的全草,生于海拔2 500 m以下的疏林下、路边、溪边,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利湿,止血生肌,解毒消肿等作用,主治泄泻,痢疾,黄疸,水肿,咳血,尿血,便血,刀伤出血,跌打肿痈,疮痈,水火烫伤[4~10,12,13].

    作者:周涛;赵能武;孙庆文;张敬杰;赵俊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并选取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论文共有25篇,均为中文发表.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的合并OR分别等于4.63和3.53,95%的可信区间(CI值)分别为(3.51,6.11)和(2.71,4.60).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74.56%);银杏达莫注射液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79.90%,显著高于对照组(54.02%).结论 根据Meta分析显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其心绞痛症状疗效和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且无可靠证据显示该药的安全性高.由于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且缺乏一些重要的终点指标和与生活质量相关的指标,目前尚不能就此得出结论,需要设计更加合理、严格执行的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加以证实.

    作者:查勇;李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消积颗粒安全性评价

    目的 对消积颗粒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对医院制剂-消积颗粒从原材料、成品、临床使用及实验室研究进行一系列全面的安全性评价.结果 消积颗粒作为中药复方制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是安全的.结论 中药制剂安全性评价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制定全方位的评价体系.

    作者:丁毅;谈瑄忠;张晓甦;许慧琴;毛春琴;陆兔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