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酶学与心肌组织学的影响

刘胤敏;吴红兵;周银;邱明丰;王晓贤;陆静冉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 心肌缺血, 心肌酶学, 心肌组织
摘要:目的 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酶学及心肌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作5组,结扎冠状动脉造成大鼠心肌缺血,给药4周,观察给药过程中各组血浆肌酸激酶(CK)及给药结束后心肌组织中超氧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心肌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能明显降低血浆CK、心肌组织MDA,提高心肌组织SOD活性,减小脏器比,减轻缺血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脉结扎引起的心肌缺血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与抗氧化应激损伤机制有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5-氮胞苷诱导大鼠B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过程中相关受体的表达及黄芪甲苷协同作用的研究

    目的 在成功以黄芪甲苷协同5 -氮胞苷体外诱导BMSC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诱导过程中心肌相关功能受体的表达规律.方法 选用生长良好的第3代BMSC,分为4组.Ⅰ组:仅更换L-DMEM培养液;Ⅱ组:100mg/l AST+5μmol/L 5 - Aza诱导24 h后,更换L-DMEM培养液;Ⅲ组:10 μmol/L 5 - Aza孵育24 h后,更换L-DMEM培养液;Ⅳ:5 μmol/L 5 - Aza孵育24 h后,更换L-DMEM培养液.各组均每3天换液1次.分别在诱导后2周、4周采用RT - PCR方法检测诱导后细胞能否表达肾上腺素受体a1A - AR和肾上腺素受体β1- AR.结果与结论 根据RT-PCR产物电泳结果可知,Ⅳ组诱导后,a1A-AR在诱导前后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Ⅱ组或Ⅲ组诱导可使a1A-AR、β1- AR表达出现相应的上调或下调,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意义(P <0.05,P<0.01).其中,Ⅱ组诱导2周后,细胞中β1- AR的下降,与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作者:秦佳佳;冼绍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解毒降浊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进展

    中医解毒降浊法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章从抗缺血缺氧、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对超微结构的影响、抗自由基损伤和抗氧化作用、抑制炎症反应、对明胶酶系和纤溶酶系的影响、对神经元营养因子的影响、对分子生物学某些指标的影响等8个方面就中医解毒降浊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现状予以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鲁红伟;刘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甘草酸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方法建立

    目的 制备甘草酸多克隆抗体及建立甘草酸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方法 通过碳化二亚胺法活化甘草酸与载体蛋白BSA联结制备免疫抗原,并免疫Balb/c小鼠,获得了甘草酸多克隆抗体并建立了甘草酸ELISA检测方法.用所建立的甘草酸ELISA检测方法对4个甘草样品进行了检测并用HPLC法加以验证.结果 抗体效价>3.2×106,与甘草次酸的交叉反应率为24.2%.ELISA检测范围为3~ 120 ng/ml,IC5o为20 ng/ml.添加实验的回收率为103.5%~108%.结论 ELISA方法测定的数据与HPLC方法测定的数据有很好的相关性(R2 =0.9901).

    作者:李刚;赵静;何素平;邓艾兴;李召虎;何钟佩;赵环环;王保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黄芩中黄芩苷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黄芩中黄芩苷的微波提取工艺.方法 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微波提取黄芩苷的佳工艺.结果 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15,乙醇体积分数为70%,提取时间5 min,提取温度90℃.结论 采用微波技术提取黄芩中黄芩苷,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可较好地用于黄芩苷的提取.

    作者:韩忠明;郭洪丽;常波;胡顺波;韩梅;杨利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葛根素磺酸钠与葛根素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葛根素磺酸钠和葛根素对异丙肾上腺素( ISO)诱导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ISO方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监测葛根素磺酸钠和葛根素对大鼠心电图、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葛根素磺酸钠和葛根素均能有效对抗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J值的升高,降低血清中LDH、CK和MDA的含量,升高血清中SOD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P <0.01).但葛根素磺酸钠的影响更大,与葛根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葛根素磺酸钠比葛根素对ISO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袁叶飞;胡祥宇;欧贤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四君子汤抑制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四君子汤对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30只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5 - FU组及四君子汤组(简称四君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四君组小鼠分别给予蒸馏水和四君子汤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10 d;5 -FU组隔天给予5- FU腹腔注射.观察各组小鼠的体质量、瘤重、脾重、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表观扩散系数( ADC)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 小鼠体质量和去瘤体质量比较,四君组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1).比较瘤重和肿瘤指数,四君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抑瘤率比较,5 - FU组(54.67%)>四君组(17.81%).脾脏重量及脾脏指数比较,四君组显著高于模型组和5 - FU组(P<0.01).细胞凋亡比较,四君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比较S期细胞,5 - FU组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1).G0 - G1期比较,四君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低于5 - FU组(P<0.05).G2 -M期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ADC及血清VEGF比较,四君组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5 - FU组(P<0.01).小鼠肿瘤ADC值与血清VEGF水平呈正相关(r=0.873,P<0.01),与细胞凋亡呈负相关(r=-0.284,P<0.05).结论 四君子汤对小鼠移植性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在于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影响细胞周期,抑制血清VEGF的表达;肿瘤实质的ADC值与实验室检查存在一定相关性,对于小鼠肝癌模型肿瘤生长情况的评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罗春蕾;钟薏;顾怡中;周荣耀;赵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家兔顺铂肾损害保护作用的动态观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顺铂所致肾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家兔耳缘静脉单次注射顺铂,建立肾损伤模型.连续5d用EGb干预,于注射顺铂前、注射顺铂后1d、3d、5d及7d分别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等.结果 顺铂组SCr和BUN水平于3d、5d及7d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EGb高组、EGb低组的SCr、BUN水平于5d、7d与空白对照组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组织的病理学损伤减轻;各组家兔的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Gb对顺铂所致肾功能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是否与抗氧化损伤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玉芳;劳山;罗明;曾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从“肺病”模型大鼠肠道形态学改变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目的 通过肺病(过敏性哮喘)模型大鼠肠组织形态学的观察探讨肺和大肠之间可能存在的影响关系.方法 制备大鼠肺病(过敏性哮喘)模型,利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肠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病组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组织病理切片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较为显著.结论 初步提示了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影响及大肠,出现大肠的组织形态病理学改变,似可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提供组织形态学实验依据.

    作者:郑旭锐;杨宇;叶建红;周新颖;郑秀丽;惠毅;刘旺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艾叶水提物的分离提取及其抗肝癌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艾叶水提物的抗肝癌活性.方法 采用水浴回流法获得艾叶总水提物,采用乙醇沉淀法,从总水提物中获得去多糖提取物和多糖2种粗提物,分别以不同的浓度作用肝癌HepG2细胞48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 不同浓度的总水提物和去多糖提取物处理肝癌细胞12h均可使细胞明显皱缩,48 h大量细胞死亡,细胞OD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小(P<0.01);高浓度多糖处理肝癌细胞24 h也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细胞皱缩,OD值减小(P<0.05),但12 ~24 h OD值显示活细胞数量有增加的趋势,低、中浓度多糖对肝癌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艾叶水提物具有抗肝癌作用,去多糖提取物和总水提物均能使肝癌细胞形态改变而死亡,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多糖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抗肝癌活性较弱.

    作者:尹美珍;阮启刚;肖安菊;鲁争;喻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健脾补肾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健脾补肾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治疗作用.方法 8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健脾补肾方,对照组采用洛丁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及BUN、Scr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5%,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治疗组在改善脾肾症候、降低Scr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脾补肾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疗效可靠.

    作者:元艺兰;金香淑;孙虎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顾胃气思想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呼吸衰竭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痰浊、痰热、淤血、水饮是主要致病因素,此为标实;本虚以肺脾肾虚损为主,而脾胃虚损首当其冲.因此,在呼吸衰竭的诊治中,应时时注意顾护脾胃之气.在临床上,应用顾护胃气的学术思想,对促进化痰、抗感染、调节胃肠道功能、早期脱离机械通气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疗效.

    作者:温敏勇;钟相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引经药醋柴胡对大鼠肝细胞pH值影响

    目的 考察肝经引经药醋柴胡水提液对大鼠肝细胞内pH值的影响,探讨引经药影响药物体内分布的可能机理.方法 利用BCECF/AM和FITC - Dextran两种荧光探针,以空白细胞为参比,考察不同浓度药物在不同时间对细胞内pH的影响.结果 药物对细胞质内pH值影响随时间、浓度不同而不同,24,48 h各药物剂量组细胞质中pH与空白组细胞相比有统计意义,其P<0.05,中浓度组作用3,18h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差异,3h高浓度组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加药组囊泡膜内pH值呈现下降的趋势,药物作用18,48 h囊泡膜内pH值与空白相比有统计意义,其P<0.01,高浓度组作用3,6,24 h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差异,3h低浓度组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各组细胞内及囊泡膜内pH值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浓度组间无统计意义.结论 醋柴胡可能通过改变大鼠肝细胞内pH值来影响药物体内分布.

    作者:刘丽娟;周丹;陈有军;马冬红;赵瑞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评《广东地产药材研究》

    《广东地产药材研究》一书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梅全喜教授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该书是他在总结一系列研究成果基础上,组织有关高校、科研部门、药检部门、医院药学部门及中药生产企业的中药科技人员编写而成的.该书系统介绍了一百七十余种广东地产常用中草药的别名、来源、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药用历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附注等项内容,其中药用历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的介绍尤为详尽,药用历史这项内容是同类书籍中所少见的,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该书的出版得到有关单位和国内著名专家的支持和肯定,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终身教授题写书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肖培根教授题词,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兼中药研究所所长黄璐琦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陈士林教授为本书写序,国家出版基金给予立项资助.其规格级别之高在地方药物学专著的出版史上是少见的,笔者阅读了梅全喜主编的这部著作,认为其确具治学严谨,特色突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作者:姚振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复方雄蚕蛾胶囊抗衰老及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雄蚕蛾胶囊对小鼠抗衰老和改善免疫的作用.方法 通过造模复制小鼠衰老和免疫失调模型,检测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脑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变化及淋巴细胞转化率,初步研究了复方雄蚕蛾胶囊抗衰老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 小鼠在用药后,负重游泳时间延长,自主活动次数增加,脑组织内SOD水平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下降,淋巴细胞转化率也有明显提高.结论 复方雄蚕蛾胶囊有一定的抗衰老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作者:李子阳;马超英;杨超;罗丽勤;耿耘;吴小青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齐墩果酸抗豚鼠巨细胞病毒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齐墩果酸体外抗GPCMV作用.方法 用细胞病变法和MTI法,检测齐墩果酸抗GPCMV的半数细胞毒性浓度和半数有效浓度,并与更昔洛韦和金叶败毒进行比较.结果 更昔洛韦、金叶败毒、齐墩果酸的半数毒性浓度分别为333.8,3 015.6,70.8 μg·ml-1,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48.1,325.5,6.4 μg· ml-1,治疗指数分别为7,9,11.结论 齐墩果酸具有体外抗GPCMV作用,且高于更昔洛韦和金叶败毒;细胞毒性也略高于更昔洛韦和金叶败毒;抗GPCMV治疗指数高.

    作者:赵晶晶;陈素华;方建国;万进;刘涛;李伟;陈娟娟;赵建华;刘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一种防治脓毒症复方的凝血相关计算药理学

    目的 研究一种防治脓毒症中药复方凝血方面的计算机药理学,并在分子层面上阐释了多靶点效应.方法 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相关技术(以分子对接为主),探讨该复方化合物与脓毒症疾病中凝血类靶点间作用关系.结果 共有4个凝血类靶点IXa、TXA2R、PAI -1、Thrombin与之有潜在生物学效应,分别有18、49、106、228个分子与上述靶点发生作用,部分结果与实体实验结果相吻合.结论 该实验从分子层次上阐释了该复方在凝血方面的计算机药理学和化合物多靶点作用效应,为该药的临床应用及寻找脓毒症治疗药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作者:马世堂;冯承涛;张孝林;俞浩;刘汉珍;居文政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医学论文英语结构式摘要写作的文体修辞特征

    英语摘要是医学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供重要信息、便于储存和检索两大功能.坚持准确、简明、客观、规范的摘要写作原则,掌握医学论文英语摘要的文体特征及其在词汇、语法、语篇各个层次的修辞特点有助于提高英语摘要的写作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国际间的医学学术交流.

    作者:赵艺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目的 CCl4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追踪观察模型大鼠血清纤维化指标变化及病理组织学改变,为后期给药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Wistar大鼠予40% CCl4植物油混悬液皮下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每周2次,共计7周.分别于给药3,5,7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清ALT、AST水平,另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切片镜下观察,以明确其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造模7周间,与对照组(A组)比较,各实验组(B、C、D组)血清ALT、AST水平升高,实验B、C、D组均无死亡.随着CCl4造模时间增加,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损伤明显加重.结论 大鼠CCl4油溶液皮下注射可以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作者:文志萍;秦冬梅;曹文江;胡利萍;陈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柞树皮对脂多糖和D-氨基半乳糖诱导败血症休克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柞树皮二氯甲烷提取物对脂多糖(LPS)和D-氨基半乳糖(D- GalN)诱导败血症休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给药组和低剂量给药组.两个剂量给药组分别按300,100 mg/kg腹腔注射柞树皮二氯甲烷提取物;阳性对照组按30 mg/kg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30 min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20 μg/kg LPS和700 mg/kg D -GalN,比较各组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每天观察小鼠的死亡率至第2天.结果 柞树皮二氯甲烷提取物两个剂量给药组明显提高小鼠的存活率,显著抑制小鼠血清AST和ALT含量的升高(P<0.01),降低血清NO含量(P<0.01),同时明显升高小鼠肝组织SOD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5).结论 柞树皮二氯甲烷提取物通过降低NO含量、肝保护作用,从而提高败血症性休克小鼠的存活率.

    作者:袁红艳;张晔;王丹;张昌浩;韩在刚;李镐;崔炯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

    目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妇产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病因病机也是中医产科研究的重点.祖国医学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病机的长期观察,在临床实践中,以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中医中药来协调人体的脏腑机能达到治病的疗效.文章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病机的复杂性来综合中医的辨证施治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作者:雷丹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