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兴;杜铁良;赵自明;黄雪君;曾晓会
目的 探讨抗纤灵冲剂防治肾间质纤维化可能的作用靶点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72只SPF级SD大鼠中54只行经典单侧输尿管结扎,制备UUO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抗纤灵组、氯沙坦组.药物干预后分批于14d,21d,28d处死,留取左侧肾组织,运用PCR Array法,检测肾间质纤维化基因CTGF的阳性表达.结果 各时间点模型组CTGF基因水平分别较假手术组上调7.12倍、8.26倍及6.55倍,均>2倍,具有非常显著差异.各时间点抗纤灵组CTGF基因表达分别比模型组下调1.79倍、1.63倍、1.63倍,下调均>1.5倍,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抗纤灵冲剂作用靶点及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是有效诱导CTGF基因表达下调而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效应.
作者:张新志;吴锋;何立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优选仙鹿消癖胶囊佳成型工艺.方法 通过对仙鹿消癖复方提取物粉末及其与不同辅料混合的内容物的吸湿性、流动性、堆密度、临界吸湿百分率等项目比较实验,筛选佳辅料,并确定囊壳及装量.结果 胶囊终选择为浸膏粉:淀粉4:1,选用0号胶囊,装量为0.46 g临界相对湿度为62%.结论该工艺可应用于生产.
作者:王艳宏;赵文静;菅原颖;旺建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抑制剂RG - 14260和阻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的影响.方法 紫杉醇、RG -14260、Rapamycin单独和联合处理Ishikawa细胞后,MTT法和细胞克隆形成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周期分布;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体外侵袭力.结果 紫杉醇、RG -14260与Rapamycin均可抑制Ishikawa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减少S期细胞数量、降低细胞侵袭力,三者联合应用呈协同效应(P<0.01).结论 紫杉醇联合RG-14260及Rapamycin靶向治疗剂能协同性地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降低其侵袭力,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G1期细胞阻滞及凋亡来实现的.
作者:陈萍;周保锋;曹风军;李芳;徐华;邓守恒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首次建立了测定甘草苷的荧光方法.选择了佳激发和荧光发射波长,考察了乙醇浓度、温度、放置时间、pH值和共存离子对测定的影响.甘草苷的荧光光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佳实验条件下,其荧光强度与浓度分别在0.04~8.37 μg· 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9,检测下限为0.017 μg· ml-1.
作者:孙艳涛;毕淑云;赵磊;姜大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国际法视野下的传统医学是指不仅用以预防、诊断、改善或治疗身心疾患,而且指以不同文化所固有的理论、信仰及经验为基础的,用以维护健康的,无论是否具有可解释性的知识、技能及实践的总和,具有传统性、创新性和文化性等特征.传统医学在国际法上的属性对于正确的中医保护理念的树立和恰当的保护工具的选择具有启示性.
作者:苟大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白头翁提取物体外对结核杆菌的作用.方法 采用新鲜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H37Rv)、多药耐药以及速生结核菌株,分别接种于含有不同浓度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的结核菌培养基,观察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情况.结果 空白对照组菌落生长情况正常,白头翁提取物组(1:10~1:20)均对新鲜结核菌和速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白头翁提取物1:10对多药耐药菌株到培养终止期(40 d)仍无细菌生长.将经恢复培养40 d均无结核菌生长.结论 一定浓度的白头翁提取物在体外有抗结核菌的作用,且有不可恢复的杀灭作用.
作者:王淑英;王晓兰;刘萌萌;岳苏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柞树皮二氯甲烷提取物对脂多糖(LPS)和D-氨基半乳糖(D- GalN)诱导败血症休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给药组和低剂量给药组.两个剂量给药组分别按300,100 mg/kg腹腔注射柞树皮二氯甲烷提取物;阳性对照组按30 mg/kg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30 min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20 μg/kg LPS和700 mg/kg D -GalN,比较各组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每天观察小鼠的死亡率至第2天.结果 柞树皮二氯甲烷提取物两个剂量给药组明显提高小鼠的存活率,显著抑制小鼠血清AST和ALT含量的升高(P<0.01),降低血清NO含量(P<0.01),同时明显升高小鼠肝组织SOD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5).结论 柞树皮二氯甲烷提取物通过降低NO含量、肝保护作用,从而提高败血症性休克小鼠的存活率.
作者:袁红艳;张晔;王丹;张昌浩;韩在刚;李镐;崔炯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模型大鼠脑组织中MyD88表达,探讨眼针治疗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PF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CIRI模型组和眼针组.CIRI模型组和眼针组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ACO)再灌注动物模型.RT -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皮层MyD88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层MyD88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示出高表达(P<0.01),眼针组同模型组比较,MyD88 mRNA和蛋白表达则下调(P<0.05).结论 眼针抑制脑皮层组织中MyD88的表达,可能是眼针治疗CIRI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赵丹玉;赵金茹;马贤德;王哲;王守岩;王德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4种广藿香栽培类型的生长发育特性和表型特征的差异及观察“南香”花器结构,为广藿香栽培、优质种源筛选和生药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将“南香”“湛香”“肇香”和“牌香”插条按株行距0.7 m×0.7 m直接扦插于畦上,相同的常规管理后,记录和测试相关的生长发育指标;采用扫描电镜法观察“南香”花器结构.结果 “南香”生长速度略快于其它3种广藿香,表现在主茎上萌枝时间较短、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较重以及主根萌生的分枝数较多,全生育期“牌香”长,“南香”短;“南香”花紫红色,轮伞花序密集成穗状,顶生或腋生,萼圆筒状,被短茸毛,顶端5裂,裂片狭披针形,雌蕊的子房圆球形,花柱细长,雄蕊4枚,2长2短,伸出花冠外,花药圆球形,花丝近基部有多数紫色髯毛.结论 4种广藿香栽培类型的生长发育特性和表型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南香”的花器结构相似于其它3种类型.
作者:吴友根;郭巧生;林尤奋;张军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适于桑叶多糖的工业化生产的提纯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对桑叶进行提取,活性炭脱色,再用醇沉法精制,并对脱色条件进行了考察;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 用该法得桑叶多糖,硫酸蒽酮反应呈阳性,桑叶多糖的平均含量为8.95%(n=3),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为1.6%.结论 此工艺操作简便,重现性好,适合于工业生产;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作为桑叶多糖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曾森;刘虹;张德芹;刘韦鋆;郝或;朱晓月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新疆乌头属植物的种类、分布及资源概况,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查阅文献、标本与实地调查的方法.结果 初步调查了新疆阿勒泰地区乌头属植物种类,仅有白喉乌头1种.结论 新疆阿勒泰地区乌头属植物以白喉乌头为主,品种较单一,但分布量多,值得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
作者:李杰;徐光清;赵翡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尾叶香茶菜地上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KamebacetalA(Ⅰ);GlaucocalyxinA(Ⅱ);ExcisaninB(Ⅲ);Maslinic acid(Ⅳ);β-谷甾醇(β- Sitosterran)(V);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Ⅵ).结论 化合物Ⅱ和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赵敏;王亚男;肖雪宾;钱文辉;王大成;张明军;邓旭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一种防治脓毒症中药复方凝血方面的计算机药理学,并在分子层面上阐释了多靶点效应.方法 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相关技术(以分子对接为主),探讨该复方化合物与脓毒症疾病中凝血类靶点间作用关系.结果 共有4个凝血类靶点IXa、TXA2R、PAI -1、Thrombin与之有潜在生物学效应,分别有18、49、106、228个分子与上述靶点发生作用,部分结果与实体实验结果相吻合.结论 该实验从分子层次上阐释了该复方在凝血方面的计算机药理学和化合物多靶点作用效应,为该药的临床应用及寻找脓毒症治疗药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作者:马世堂;冯承涛;张孝林;俞浩;刘汉珍;居文政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棘豆生物碱部位药物血清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选择10%不同剂量组药物血清作为实验组,10%空白血清为对照组,与HepG2细胞共同孵育不同时间,MTT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分布,荧光比色法测定Caspase -3的活性表达.结果 棘豆生物碱部位药物血清能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活性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以高剂量组药物血清作用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镜观察10%含药血清组细胞出现染色质凝集、核膜破裂等凋亡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高剂量药物血清组作用48 h后G1期细胞比例增多,而其他实验组S期细胞比例增多,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比色法测定显示Caspase -3活性随时间延长而升高,以48 h活性达到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棘豆生物碱部位药物血清体外能通过抑制HepG2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及上调caspase -3表达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
作者:李庆云;杨爱军;刘伟;王晨昱;李敏;邸多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丹黄通络胶囊对D-半乳糖所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D -半乳糖皮下注射6周建立痴呆小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丹黄通络胶囊治疗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采用比色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丹黄通络胶囊不仅能提高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成绩,而且能明显增强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 丹黄通络胶囊对D-半乳糖所致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氧化有关.
作者:李生莹;张小毅;潘国聘;詹合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为商陆科植物商陆和垂序商陆的根,又名土人参、野萝卜,常生于林下、路边及宅旁阴湿处,味苦,性寒,有毒,商陆根部及未成熟果实生食毒性较大,其有毒成分主要为商陆皂苷.现查阅文献对商陆中毒病例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胡莹;曾聪彦;梅全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离党参总多糖(CPS)并研究各分离组分的结构及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水提醇沉法提取CPS,DE - 52纤维素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纯化得到CPS分离组分,MTT法、SRB法检测CPS及其分离组分体外抗肿瘤活性.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各分离组分相对分子量.气相色谱法测定多糖分离组分单糖组成及摩尔比.结果 党参总多糖中分离得到两种新的党参多糖,包括CPS -3,分子量为1.24×106,由木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17:0.96,对BGC - 823人胃腺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CPS -4,由分子量为1.96×106、1.51×106的两种多糖组成,可抑制Bel- 7402人肝癌细胞增殖.结论 CPS中的组分CPS -3和CPS -4分别是CPS对BGC - 823人胃腺癌细胞、Bel - 7402人肝癌细胞起抑制作用的关键活性组分.
作者:杨丰榕;李卓敏;高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11味中药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筛选出抑制作用较强的中药.方法 以麦芽糖为底物,采用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观察这11味中药醇提液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 11味中药均对α-葡萄糖苷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山茱萸、桑白皮、葛根3味中药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浓度为1000mg/ml时,抑制率分别为84.3%,97.1%,72.7%.结论 山茱萸、桑白皮和葛根3味中药体外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作者:杨倩;张茜;张德甫;胡巧云;陈姜;徐玉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紫金砂药材中(甜)没药烷吉酮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238.2 nm,对紫金砂中(甜)没药烷吉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采用该方法可以准确测定紫金砂中(甜)没药烷吉酮的含量.(甜)没药烷吉酮在3.4 ~ 17 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r=0.999 7);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0.79%.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高效,可用于紫金砂药材中(甜)没药烷吉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鲁文艳;但飞君;褚立军;肖鹏;姚亮;潘家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广东地产药材研究》一书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梅全喜教授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该书是他在总结一系列研究成果基础上,组织有关高校、科研部门、药检部门、医院药学部门及中药生产企业的中药科技人员编写而成的.该书系统介绍了一百七十余种广东地产常用中草药的别名、来源、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药用历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附注等项内容,其中药用历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的介绍尤为详尽,药用历史这项内容是同类书籍中所少见的,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该书的出版得到有关单位和国内著名专家的支持和肯定,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终身教授题写书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肖培根教授题词,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兼中药研究所所长黄璐琦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陈士林教授为本书写序,国家出版基金给予立项资助.其规格级别之高在地方药物学专著的出版史上是少见的,笔者阅读了梅全喜主编的这部著作,认为其确具治学严谨,特色突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作者:姚振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