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锦明;孙秀梅;张兆旺;荆汉卫
目的 探讨敦煌前列宝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消痔灵注射法复制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不加处理的空白对照组.造模各组以高、中、低剂量敦煌前列宝煎剂、前列泰胶囊混悬液和蒸馏水进行干预,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改变,以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白细胞介素2和8(IL-2、IL-8)的含量.结果 病理观察显示,模型组动物前列腺组织形态及结构明显受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IL-2、IL-8高表达(P﹤0.01).治疗后,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动物前列腺腺体病理变化有不同程度减轻;局部前列腺组织细胞因子IL-2、IL-8表达显著减轻(P﹤0.05).结论 敦煌前列宝可明显改善实验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炎症状态及病理损伤,降低局部相关细胞因子IL-2、IL-8的表达.
作者:陈宏;朱向东;吴丽丽;程畅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降香中柚皮素和异甘草素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来源的11批降香药材中的柚皮素和异甘草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以甲醇-0.2%磷酸水(60∶40)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72nm(柚皮素)和290 nm(异甘草素).结果 柚皮素在0.948~4.74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异甘草素在1.432~10.024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降香中的柚皮素含量在2.585~5.429 mg/g之间;异甘草素含量在7.526~28.329 mg/g之间.结论 不同来源的降香药材中的柚皮素和异甘草素含量差异较大.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降香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丽丽;王蕾;郭丽冰;沈志滨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比较广西产圆茎何首乌与方茎何首乌的形态、显微特征.方法 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方法对广西产何首乌进行鉴定研究.结果 两种何首乌植物形态与显微结构有较大的区别:圆茎何首乌小枝表面圆滑;块根横断面棱脊处可见较大的云锦状花纹,多为一轮.方茎何首乌小枝呈四方形,具纵棱,棱上具密集小乳突体;块根皮部散在多数云锦状花纹,多形成数轮或杂乱,中央木部较大,呈一木心;嫩茎表皮有高度隆起且表面平滑的大形细胞向外突出形成乳突;表皮4个棱脊处有2~3列纤维.结论 根、茎形态及横切面组织特征对圆茎何首乌与方茎何首乌具有鉴别意义.
作者:黄权芳;朱华;周燕华;伍小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希罗达)与卡培他滨单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诊断明确的7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例随机分为联合组38例和单药组37例,两组皆采用卡培他滨1 250 mg/m2,口服,2次/d,连用14 d为一周期,其中联合组在口服希罗达的同时配合用康莱特注射液200ml/d,1次/d.所有患者至少接受两周期治疗后评价客观疗效、临床受益反应及毒副反应,并至少随诊1年.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44.7%(17/38),临床受益率(CBR)为78.9%(28/38),疾病进展时间(TTP)为(5.7±2.6)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1.8±6.4)个月;单药组总有效率24.3%(9/37),CBR为51.2%(19/37),TTP为(4.4±2.3)个月,平均生存期为(8.8±5.7)个月,两组总有效率、CBR、TTP与平均生存期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共有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恶心及手足症状,但均能耐受.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肝癌可获得较高临床受益率,并能延长TTP和平均生存期,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新华;苏进;付向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草药干品和鲜品总DNA的提取方法,并比较干、鲜品总DNA质量之间的差别,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分别采用SDS法和改良的CTAB法提取6种中草药干品和鲜品总DNA,并对其进行核酸含量测定、电泳检测和酶切反应检测. 结果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质量要高于SDS法,在干品和鲜品样品间,干品提取的DNA质量要高于鲜品.利用CTAB法提取鲜品和干品的各6种DNA样品,进行酶切反应得到了清晰的酶切条带.结论 改良的CTAB法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中草药总DNA,且该方法得到的干品DNA比鲜品DNA质量更高,酶切验证二者都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实验分析.
作者:姚庆收;刘秀珍;武玉永;蒋继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10例HIV/AIDS患者中医症状体征临床信息进行降维分析,探讨HIV/AIDS临床症状体征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病案回顾的方法,抽取某县2个乡镇接受中医药救治项目的 全部HIV/AIDS患者病历,采集中医症状体征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库中医症状体征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主成分分析将中医症状体征信息中25个指标降维,特征值大于1.0的因子共计10个,其中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18.31%,前10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67.39%.结论 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对25个HIV/AIDS中医症状体征信息指标进行降维、综合.HIV/AIDS患者临床常见中医代表症状第一主成分代表的症状体征为腹泻、发热、咳嗽、盗汗等,有助于今后进一步对HIV/AIDS中医病因病机、证候规律及临床疗效评价等的研究.
作者:刘志斌;杨冀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黄丝郁金氮、磷、钾吸收与积累特性,为黄丝郁金高产栽培、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 定期定点采集黄丝郁金样品,采用凯氏定氮法、钒钼酸比色法、火焰光度法分别测定各器官氮、磷、钾含量.结果 黄丝郁金不同生育时期养分含量不同,同一生育时期不同器官养分含量也不同.三种养分比较来看,钾含量高,其次是氮,磷含量低;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多以器官形成初期含量高,而后逐渐降低.植株氮、磷、钾的积累前期主要集中于地上部,生长中后期主要集中到地下部的根茎和块根部分;8~9月为氮和磷素积累速度快时期,钾有两个快速积累阶段,分别是出苗至9月底和10月底至12月中旬.结论 在黄丝郁金生产中,应及时追肥,尤其是钾肥的补充,生长前期可适量追施,中后期应重施.追施氮肥时,苗期追施量不宜过多.
作者:李青苗;张美;周先建;王三山;舒光明;杨文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以人参、西洋参、三七中的皂苷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抗氧化性能.方法 采用Photochemi-luminescence (PCL)抗氧化活性体外评价体系为分析平台系统考察皂苷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并利用DPPH法进行对照评价.结果 人参、西洋参和三七95%乙醇提取的皂苷类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并且随着皂苷含量的增加,其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强.结论 PCL法成功应用于皂苷类化合物的清除自由基能力研究.
作者:王晶;刘春明;白鹤龙;李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分析岭南地区COPD稳定期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对岭南地区9所医院进行了前瞻性临床证候信息横断面调研.通过聚类分析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证候规律探讨.结果 聚类证候可聚为合理且较符合临床的四分类:肺脾气虚、痰淤阻肺(36.2%),肺肾两虚、痰瘀阻肺(35.9%),肺脾气虚、肝郁化火、痰瘀阻肺(14.5%),肺脾肾虚、痰浊阻肺(13.4%).结论 岭南地区COPD稳定期证候均为复合兼夹证型,虚证中以肺虚和脾虚多,其次为肾虚,实证以痰淤为主,部分还可见肝郁化火.
作者:吴蕾;林琳;许银姬;黄振炎;惠萍;李俊雄;高雪;孙志佳;潘俊辉;陈宁;张艳玲;李硕;关炜;马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证候分布特点和证候内部特征,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以及临床治法、方药,为今后临床诊治充血性心力衰竭提供依据.方法 分回顾性和前瞻性两部分,对符合条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整理其治法和方药的应用,运用Excel软件进行频率统计.结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见的证候依次为心血瘀阻证、心气亏虚证、痰阻心脉证、心阳亏虚证、心肾阳虚证;病位类证候要素在回顾性和前瞻性病例中分布一致,从高到低依次为心、肾、肺、脾、肝;病性类证候要素中,回顾性病例中前5位的依次是血瘀、气虚、痰浊、阳虚、阴虚,前瞻性病例中前5位的依次是气虚、阴虚、痰浊、血瘀、阳虚.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温阳、补脾、补肾、养阴、化痰是临床上常用的治法.常用中药有甘草、茯苓、黄芪、白术、白芍、半夏、当归、桂枝、丹参、附子、党参、柴胡、大枣、陈皮、川芎、杏仁、麦冬、葶苈子等.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主要在心,与其他各脏密切相关;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本虚以阳虚、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水停为主.该研究结果也显示,从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入手,结合相应治法、方药的研究能够对中医辨证论治充血性心力衰竭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陆姣姣;许黎敏;徐佳;何建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对珠子参西北主产区的陕西和西南产区的贵州所产的珠子参药材进行生药鉴定研究,为该药材及其同属药用植物的鉴别及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对珠子参药材进行鉴定研究.其中显微鉴别分别对根茎的节和节间横切面、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结果 对两个不同产区珠子参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有相应的组织、粉末的显微彩色图谱.结论 不同产区珠子参药材的性状及显微特征有一定差异.
作者:王薇;李峰;宋小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包衣处方对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性质的影响,并优选佳包衣处方.方法 根据不同时间的累积释放度,考察药物的释放情况,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包衣处方.结果 增塑剂、包衣膜厚度、致孔剂对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速率的影响均较大,并能通过正交设计得到控制12 h内稳定释药的包衣处方.结论 通过对包衣处方的调整,可稳定地控释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作者:胡鹏翼;陈青阳;郑琴;岳鹏飞;杨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测定赣南野生枫香树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为进一步研究其药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水煮法提取并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赣南野生枫香树叶中Mg,Mn,Ca,Fe,Cu,Zn的含量.结果 赣南野生枫香树叶中Mg,Mn,Ca,Fe,Cu,Zn的含量分别为125.17,126.42,82.28,0.53,0.21,0.89 μg/g.回收率为98.47%~105.00%,RSD为0.215 3%~1.769 9%.结论 赣南野生枫香树叶中Mg,Mn,Ca含量较高,Fe,Cu,Zn的含量较低.
作者:钟有添;王立;王小丽;孙湘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防风中4种色原酮类化合物.方法 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乙腈和2%的醋酸溶剂体系梯度洗脱,分离防风中色原酮化合物,电喷雾质谱采用正离子模式.结果 分离并检测了防风中4种色酮类化合物,并获得了化合物的液相保留时间、分子量以及化合物结构信息.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联用技术能快速鉴定防风中色原酮类化合物.
作者:李丽;刘质净;桂语歌;闫静;刘春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神经免疫网络是机体内多维立体网络调控体系.文章根据已发表的有关中药神经免疫调节作用的现代医学研究文献为基础,分析中药特征与神经免疫调节作用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收集、筛选1980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2005年版<中国药典>所载中药神经免疫研究的文献,根据检索结果统计不同传统功能分类、不同药性、药味、归经的中药和其中具有神经免疫效应的中药味数;用多元判别分析建立回归数学模型.结果 表明,同时具有神经免疫效应的中药有62味;补气药、补(肾)阳药、补血药、平肝熄风药以及归肾经中药的神经免疫效应研究比较活跃,同时具有神经免疫效应的比例高,与合计率比较,均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判别分析预测结果与原判定结果总符合率为89.3%.提示中药的传统功能分类、归经与神经免疫效应关系密切,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作为中药神经免疫网络效应研究及临床用药的参考.
作者:刘永琦;吴晓晶;范萍;陈丽;颜春鲁;张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小承气汤中肉桂酸和大黄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pollo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011%冰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时间20 min,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肉桂酸和大黄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7~0.40 μg和0.48~1.92 μg,精密度为0.22% 和 0.1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3%和96.9%.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小承气汤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康;陈润莉;贲永光;戴京晶;王媛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优选苯酚-硫酸法测定油松花粉多糖含量的显色条件,建立测定油松花粉多糖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以葡萄糖为对照,采用苯酚-硫酸法.结果 佳显色条件为:取待测油松花粉多糖2 ml,加入浓度为5%的苯酚1 ml,迅速滴加浓硫酸6.0 ml,摇匀后于沸水中放置10 min,在483 nm处测定吸光度值.结论 此测定方法简单灵敏,显色稳定,不受蛋白质干扰.
作者:刘敏;郭丽梅;张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优选沙苑子黄酮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碱水、碱醇和乙醇提取,考察提取溶媒对沙苑子总黄酮提取的影响;采用石油醚脱脂后乙醇提取和直接乙醇提取,比较脱脂对沙苑子总黄酮提取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乙醇提取工艺.结果 以乙醇为溶媒,提取所得总黄酮含量高;脱脂对提取有较大影响,脱脂后乙醇提取所得沙苑子总黄酮含量较高;乙醇提取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为1∶16,提取时间为1.5 h,沙苑子粒度为40目.结论 优选出的提取工艺具有操作简便,可行性等特点.
作者:刘银芳;吴文倩;刘春宇;顾振纶;郭次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饭汤子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对饭汤子中的总黄酮成分进行定量研究.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饭汤子总黄酮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 采用50%乙醇热回流提取饭汤子中的总黄酮,以NaNO2-Al(NO3)3-NaOH为显色系统进行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23.5~116.5 μg/ml,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RSD=1.08%(n=5),饭汤子药材中平均总黄酮含量为11.83%,不同产地的饭汤子药材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结论 此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好,为饭汤子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韦松基;蒙万香;戴忠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连续灌胃给予冬凌草提取物对大鼠产生毒性反应.方法 冬凌草醇提物40,20,10 g/kg连续灌胃给药12周,观察给药期间大鼠的一般状况及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给药结束时测试大鼠血常规及凝血时间,血液生化指标,称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变化.结果 3个给药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大鼠一般状况未见明显异常,各种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组织结构也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冬凌草提取物长期连续灌胃未见毒性反应,长期服用安全.
作者:姚会枝;李吉学;郑海娜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