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见证候证候要素及治法方药研究

陆姣姣;许黎敏;徐佳;何建成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 证候, 证候要素, 治法, 中药
摘要: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证候分布特点和证候内部特征,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以及临床治法、方药,为今后临床诊治充血性心力衰竭提供依据.方法 分回顾性和前瞻性两部分,对符合条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整理其治法和方药的应用,运用Excel软件进行频率统计.结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见的证候依次为心血瘀阻证、心气亏虚证、痰阻心脉证、心阳亏虚证、心肾阳虚证;病位类证候要素在回顾性和前瞻性病例中分布一致,从高到低依次为心、肾、肺、脾、肝;病性类证候要素中,回顾性病例中前5位的依次是血瘀、气虚、痰浊、阳虚、阴虚,前瞻性病例中前5位的依次是气虚、阴虚、痰浊、血瘀、阳虚.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温阳、补脾、补肾、养阴、化痰是临床上常用的治法.常用中药有甘草、茯苓、黄芪、白术、白芍、半夏、当归、桂枝、丹参、附子、党参、柴胡、大枣、陈皮、川芎、杏仁、麦冬、葶苈子等.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主要在心,与其他各脏密切相关;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本虚以阳虚、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水停为主.该研究结果也显示,从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入手,结合相应治法、方药的研究能够对中医辨证论治充血性心力衰竭提供一定依据.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许建中教授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学术经验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问题,哮喘的发病和病死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增加趋势,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减少哮喘急性发作,延长缓解时间,为哮喘治疗期望达到的目标.故对于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是丰富中医药在哮喘缓解期治疗宝库的一支奇葩.

    作者:樊茂蓉;张燕萍;苗青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HIV/AIDS患者中医症状体征特点

    目的 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10例HIV/AIDS患者中医症状体征临床信息进行降维分析,探讨HIV/AIDS临床症状体征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病案回顾的方法,抽取某县2个乡镇接受中医药救治项目的 全部HIV/AIDS患者病历,采集中医症状体征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库中医症状体征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主成分分析将中医症状体征信息中25个指标降维,特征值大于1.0的因子共计10个,其中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18.31%,前10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67.39%.结论 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对25个HIV/AIDS中医症状体征信息指标进行降维、综合.HIV/AIDS患者临床常见中医代表症状第一主成分代表的症状体征为腹泻、发热、咳嗽、盗汗等,有助于今后进一步对HIV/AIDS中医病因病机、证候规律及临床疗效评价等的研究.

    作者:刘志斌;杨冀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扁枝石松中石杉型三萜成分研究

    目的 对扁枝石松全草80 %乙醇提取物中的石杉型三萜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MS, 1H-NMR, 13C-NMR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扁枝石松共分离得到7个石杉型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errat-14-en-3β, 21α-diol ①;serrat-14-en-3β, 21β-diol ②;3β-hydroxy-21α-acetoxy-14-serraten③;3β, 21β-dihydroxy-14-serraten-24-oic acid (lycernuic acid A, ④;14-serraten-3α, 21β, 24-triol (lycoclavanol, ⑤, 3α, 20β, 21β-trihydroxy-14-serraten- 24-oic acid ⑥;21-episerratenediol-3-α-L-arabinopyranoside (inundoside E, ⑦.结论 化合物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到.

    作者:张荣祥;都姣娇;杨娟;杨小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比较莪术油和莪术残油成分

    目的 研究莪术油及莪术残油(莪术油提取榄香烯后的残余物)的成分差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莪术残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及相关文献对相关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分别鉴定出20,24,26个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论 广西莪术和温莪术莪术油的挥发性成分基本一致,某些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莪术残油与莪术油在化学成分上基本一致,各成分含量略有差别.

    作者:孙艳涛;张振秋;李想;刘姝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针刺居髎穴治疗腕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腕关节扭伤是常见的筋伤病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此病虽小,但如果失治误治,往往导致后期腕关节不稳,运动或负重后反复肿胀疼痛及其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现代中医临床上以毫针针刺、推拿手法、外敷药物作为治疗本病为常用且行之有效的三大疗法.

    作者:朱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沙苑子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沙苑子黄酮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碱水、碱醇和乙醇提取,考察提取溶媒对沙苑子总黄酮提取的影响;采用石油醚脱脂后乙醇提取和直接乙醇提取,比较脱脂对沙苑子总黄酮提取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乙醇提取工艺.结果 以乙醇为溶媒,提取所得总黄酮含量高;脱脂对提取有较大影响,脱脂后乙醇提取所得沙苑子总黄酮含量较高;乙醇提取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为1∶16,提取时间为1.5 h,沙苑子粒度为40目.结论 优选出的提取工艺具有操作简便,可行性等特点.

    作者:刘银芳;吴文倩;刘春宇;顾振纶;郭次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大黄(虫)虫丸对肺纤维化模型肺泡灌洗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黄虫丸防治肺纤维化作用及机理.方法 用平阳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大鼠后,用药组每天灌胃大黄虫丸,分别于第7天,14天后处死各组大鼠,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肺部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肺泡灌洗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表达.结果 第14天模型对照组出现一定程度的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肺纤维化程度显著重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黄虫丸组肺纤维化程度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第7天、第14天模型对照组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黄虫丸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第7天模型对照组LPO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第14天模型对照组LPO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黄虫丸组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大黄虫丸能明显减轻平阳霉素所致的大鼠纤维化程度,并能显著降低LPO的表达.

    作者:李瑞琴;李伟;宋建平;张瑞;张现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体质量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分布的影响

    目的 调查不同体质量指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特点.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在西苑医院2008-08~2009-02住院的、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病史等);中医证候调查问卷;统计COPD不同体质量指数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 低体质量指数组证型分布:肺脾气虚>肺肾阴虚>痰热壅肺=肾阳虚证;正常体质量组证型分布为:肺脾气虚>痰热壅肺>痰湿阻肺=肾阳虚>肺肾阴虚;高体质量组证型分布为:痰湿阻肺>肺脾气虚=痰热壅肺>肾阳虚.多兼有血瘀证.结论 不同体质量指数COPD患者临床表现和中医证候分布存在着明显差异,低体质量指数COPD患者以肺脾气虚证为主,高体质量指数组以痰湿蕴肺证、痰热壅肺证为主,低体质量组以正虚为主,而高体质量组以邪实为主.

    作者:苗青;樊茂蓉;安喆;张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壮药饭汤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饭汤子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对饭汤子中的总黄酮成分进行定量研究.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饭汤子总黄酮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 采用50%乙醇热回流提取饭汤子中的总黄酮,以NaNO2-Al(NO3)3-NaOH为显色系统进行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23.5~116.5 μg/ml,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RSD=1.08%(n=5),饭汤子药材中平均总黄酮含量为11.83%,不同产地的饭汤子药材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结论 此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好,为饭汤子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韦松基;蒙万香;戴忠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苯酚-硫酸法测定油松花粉多糖含量研究

    目的 优选苯酚-硫酸法测定油松花粉多糖含量的显色条件,建立测定油松花粉多糖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以葡萄糖为对照,采用苯酚-硫酸法.结果 佳显色条件为:取待测油松花粉多糖2 ml,加入浓度为5%的苯酚1 ml,迅速滴加浓硫酸6.0 ml,摇匀后于沸水中放置10 min,在483 nm处测定吸光度值.结论 此测定方法简单灵敏,显色稳定,不受蛋白质干扰.

    作者:刘敏;郭丽梅;张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药特征与神经免疫效应的关系分析及其Logistic回归模型

    目的 神经免疫网络是机体内多维立体网络调控体系.文章根据已发表的有关中药神经免疫调节作用的现代医学研究文献为基础,分析中药特征与神经免疫调节作用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收集、筛选1980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2005年版<中国药典>所载中药神经免疫研究的文献,根据检索结果统计不同传统功能分类、不同药性、药味、归经的中药和其中具有神经免疫效应的中药味数;用多元判别分析建立回归数学模型.结果 表明,同时具有神经免疫效应的中药有62味;补气药、补(肾)阳药、补血药、平肝熄风药以及归肾经中药的神经免疫效应研究比较活跃,同时具有神经免疫效应的比例高,与合计率比较,均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判别分析预测结果与原判定结果总符合率为89.3%.提示中药的传统功能分类、归经与神经免疫效应关系密切,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作为中药神经免疫网络效应研究及临床用药的参考.

    作者:刘永琦;吴晓晶;范萍;陈丽;颜春鲁;张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凤花洁阴栓对小鼠阴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凤花洁阴栓对小鼠阴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环磷酰胺造成BALb/C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经阴道感染白色念珠菌,用凤花洁阴栓的高剂量(0.66 g生药/kg)、中剂量(0.495 g生药/kg)、低剂量(0.33 g生药/kg)局部治疗2 d后,定量取阴道冲洗液做细菌学培养和阴道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凤花洁阴栓高、中、低剂量组小鼠阴道冲洗液的菌落形成单位(CFU)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P <0.05或P <0.01).阴道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凤花洁阴栓能明显改善阴道感染白色念珠菌小鼠的局部组织病理变化.结论 凤花洁阴栓对小鼠阴道白色念珠菌感染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付晶晶;李沙;傅颖媛;况南珍;付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蜂胶总黄酮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目的 观察蜂胶总黄酮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 将筛选后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蜂胶总黄酮低、中、高(30,60,90 mg/kg)3个剂量组.除空白组外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复制衰老模型.各组动物以Y型迷宫试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Y型迷宫结束后取脑组织测定乙酰胆碱酯酶(Ach -E)、单胺氧化酶(MAO-B)、丙二醛(MDA)、脂褐素(L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 蜂胶总黄酮能明显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使Y型迷宫测试错误次数减少.蜂胶总黄酮能明显提高衰老小鼠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单胺氧化酶水平,并且使过氧化产物丙二醛、脂褐素含量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结论 蜂胶总黄酮具有抗衰老及促进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及影响神经介质有关.

    作者:王浩;李玉琴;辛晓明;王桂玲;高允生;朱玉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硫磺熏蒸对菊花中有效成分含量影响研究

    目的 考察硫熏干燥对菊花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影响.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自然干燥和硫磺熏蒸干燥菊花中绿原酸、槲皮素、木犀草素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菊花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测定各菊花中SO2的残留量.结果 与自然干燥的菊花相比,硫熏菊花中的槲皮素、木犀草素和总黄酮含量低于前者,而绿原酸含量高于前者, SO2的残留量远远高于前者.结论 硫磺熏蒸对菊花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建议产地加工时应限制使用硫熏干燥法.

    作者:赵清;马晓莉;郝丽静;陈玮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松果菊苷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松果菊苷(ECH)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组、ECH大剂量组、ECH小剂量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各组造模后24 h处死,取脑.应用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后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结果 脑缺血后,海马区神经细胞正常组织结构消失、胞核碎裂、溶解坏死等形态学改变,凋亡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组、ECH大剂量组和ECH小剂量组海马区凋亡神经细胞表达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 ECH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作者:杜娟;陈虹;姜勇;屠鹏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冬凌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 考察冬凌草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比较超临界提取产物与乙醇回流提取物的抑制效果.方法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冬凌草,管碟法证明萃取产物的抑菌能力,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敏感菌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冬凌草提取物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生长平板上有很明显的抑菌圈,超临界提取物的小抑菌浓度为(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0.031 75,藤黄八叠球菌0.015 875,枯草芽孢杆菌0.031 75,大肠杆菌0.125,产气杆菌0.125,绿脓杆菌0.062 5,变形杆菌0.062 5.结论 冬凌草提取物对大多数的细菌生长有抑制作用,而且超临界提取物抑制效果明显优于乙醇回流提取物.

    作者:礼彤;阎韵;翟增伟;范立敏;周丽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糖利平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肺通气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糖利平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肺通气功能变化的影响,为建立2型糖尿病整体防治方案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收集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西药降糖常规治疗加用中药糖利平胶囊,对照组给予西药降糖常规治疗,疗程6个月.于治疗前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并测定肺功能.结果 ①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HbA1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数均高于对照组,其中VC、 FVC 、FEV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西药降糖常规治疗和西药降糖常规治疗加用中药糖利平胶囊,均可很好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改善患者肺功能;加用中药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可以更好地延缓患者肺功能损伤的发展,显示了中药多途径、多靶点的整体调节优势,为糖尿病临床整体防治方案的建立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作者:王海英;王德惠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希罗达)与卡培他滨单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诊断明确的7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例随机分为联合组38例和单药组37例,两组皆采用卡培他滨1 250 mg/m2,口服,2次/d,连用14 d为一周期,其中联合组在口服希罗达的同时配合用康莱特注射液200ml/d,1次/d.所有患者至少接受两周期治疗后评价客观疗效、临床受益反应及毒副反应,并至少随诊1年.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44.7%(17/38),临床受益率(CBR)为78.9%(28/38),疾病进展时间(TTP)为(5.7±2.6)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1.8±6.4)个月;单药组总有效率24.3%(9/37),CBR为51.2%(19/37),TTP为(4.4±2.3)个月,平均生存期为(8.8±5.7)个月,两组总有效率、CBR、TTP与平均生存期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共有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恶心及手足症状,但均能耐受.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肝癌可获得较高临床受益率,并能延长TTP和平均生存期,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新华;苏进;付向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桔皮中总黄酮的微波-超声辅助协同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对微波-超声辅助提取桔皮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进行优化.方法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 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桔皮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探讨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佳提取工艺参数为: 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60 min、乙醇浓度φ=60 %、料液比1∶40.结论 采用微波-超声辅助协同提取桔皮中总黄酮工艺简单可行,是提取桔皮中总黄酮的有效工艺之一.用于提取桔皮中的总黄酮,结果满意,回收率为98.6 %~102.3 %, RSD为1.6 %.

    作者:张丽珍;周之荣;王群;章淑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心脑苏提取物对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的影响实验

    目的 通过对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的影响实验,考察心脑苏提取物(有效部位群)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 按常规调节恒温灌流装置,制备豚鼠离体心脏,通过对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的影响试验,观察并比较各组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心率和心搏幅度.结果 该品能显著提高冠脉流量,并能明显降低心率,而对心搏幅度无明显影响,因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这与硫酸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明显不同.结论 该品对冠心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潘金火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