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王德惠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蛇毒降纤酶和曲安奈德治疗外伤性玻璃体出血的效果,同时观察玻璃体腔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方法 建立外伤性玻璃体出血动物模型.实验眼(右眼)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蛇毒降纤酶组、曲安奈德组、联合用药组.直接眼底镜观察玻璃体出血指数、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玻璃体液中细胞因子浓度.结果 联合用药组玻璃体出血指数、PVR程度、玻璃体腔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低于生理盐水组.玻璃体腔基质金属蛋白9、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表皮生长因子浓度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蛇毒降纤酶和曲安奈德可以促进玻璃体腔出血的吸收及降低外伤性PVR程度;同时下调玻璃体腔IL-1β浓度.
作者:招志毅;彭燕一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小承气汤中肉桂酸和大黄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pollo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011%冰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时间20 min,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肉桂酸和大黄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7~0.40 μg和0.48~1.92 μg,精密度为0.22% 和 0.1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3%和96.9%.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小承气汤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康;陈润莉;贲永光;戴京晶;王媛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壳聚糖对参芪水煎液成分纯化的影响.方法 以总多糖含量、固含物的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研究,并结合HPLC指纹图谱法进行分析.结果 壳聚糖用量对参芪水煎液中多糖具有显著影响,由正交法可知佳纯化条件为A3B1C2D3,该工艺总多糖含量为49.26%,固含物的量为55.58%.HPLC指纹分析可知不同工艺纯化液的指纹图谱全貌具有良好的相似性,只在5,6,9,10,12号色谱峰的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壳聚糖对参芪水煎液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纯化作用.
作者:张来华;朱盛山;袁旭江;王博;张志鹏;刘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枸杞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宁夏中卫、内蒙乌拉特前旗和山东3地枸杞中K, Na,Ca,Mg,Fe,Cu,Zn,Mn,Cr 等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表明宁夏中卫、内蒙乌拉特前旗和山东3地枸杞各属一类,总符合率为100%.结论 采用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可以为判别枸杞产地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史秀红;常璇;袁毅;元永波;李淑娟;刘利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分析白玉兰花和紫玉兰花头香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静态顶空法收集白玉兰花和紫玉兰花的头香,并用GC-MS法对其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结果 从白玉兰花中鉴定出26种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4.90%,从紫玉兰花中鉴定出25种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7.62%,两者主要成分均为单萜类化合物.两者共有的化合物有16种,共有的主要萜类化合物有β-侧柏烯、β-蒎烯、β-月桂烯、桉油精、α-蒎烯、β-香叶烯等.在白玉兰花中主要成分依次是β-侧柏烯(21.90%)、β-蒎烯(12.78%)、β-月桂烯(11.89%)、桉油精(10.84%)、α-蒎烯(8.99%)、β-香叶烯(8.76%).在紫玉兰花中主要成分依次是β-侧柏烯(16.06%)、β-香叶烯(13.24%)、十五烷(12.95%)、桉油精(10.18%)、α-崖柏烯(5.87%).结论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白玉兰花和紫玉兰花奠定基础.
作者:孙印石;王建华;程秀珍;毕建杰;刘政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黄连素对体外培养的A549增殖和凋亡作用.方法 利用MTT法观察黄连素对A549的增殖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损伤;半定量RT-PCR法分析Bcl-2,Bax,p53mRNA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阻滞情况;血清药理学观察大鼠含药血清对A549的作用.结果 黄连素能显著抑制A549增殖,并呈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细胞的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出现凋亡小体;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典型的梯状条带;黄连素能够上调Bax、p53,下调Bcl-2的mRNA的表达;大鼠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细胞生长.结论 黄连素能够抑制A549细胞生长 ,诱导凋亡.
作者:史海岭;刘芬;郭晓军;吴国江;朱宝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对珠子参西北主产区的陕西和西南产区的贵州所产的珠子参药材进行生药鉴定研究,为该药材及其同属药用植物的鉴别及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对珠子参药材进行鉴定研究.其中显微鉴别分别对根茎的节和节间横切面、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结果 对两个不同产区珠子参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有相应的组织、粉末的显微彩色图谱.结论 不同产区珠子参药材的性状及显微特征有一定差异.
作者:王薇;李峰;宋小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黄丝郁金氮、磷、钾吸收与积累特性,为黄丝郁金高产栽培、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 定期定点采集黄丝郁金样品,采用凯氏定氮法、钒钼酸比色法、火焰光度法分别测定各器官氮、磷、钾含量.结果 黄丝郁金不同生育时期养分含量不同,同一生育时期不同器官养分含量也不同.三种养分比较来看,钾含量高,其次是氮,磷含量低;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多以器官形成初期含量高,而后逐渐降低.植株氮、磷、钾的积累前期主要集中于地上部,生长中后期主要集中到地下部的根茎和块根部分;8~9月为氮和磷素积累速度快时期,钾有两个快速积累阶段,分别是出苗至9月底和10月底至12月中旬.结论 在黄丝郁金生产中,应及时追肥,尤其是钾肥的补充,生长前期可适量追施,中后期应重施.追施氮肥时,苗期追施量不宜过多.
作者:李青苗;张美;周先建;王三山;舒光明;杨文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三棱饮片质量标准.方法 测定三棱饮片的醇溶性浸出物及其有效成分总黄酮的含量,并进行性状、薄层鉴别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各指标的质量控制标准.结果 三棱饮片薄层鉴别的条件为环己烷-醋酸乙酯(4∶2)为展开剂;各指标平均值,醇溶性浸出物为9.02%,总黄酮为0.94%.结论 建立三棱饮片薄层鉴别、浸出物及总黄酮等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张先洪;毛春芹;陆兔林;党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DPPH·法测定沙枣花超临界萃取物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沙枣花进行萃取,对萃取物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通过DPPH法测定分离釜I和分离釜II的萃取物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的研究.结果 分离釜II总的萃取物的清除能力明显大于分离釜I总的萃取物的清除能力,但是分离釜I的经石油醚萃取后的水层,醋酸乙酯层,正丁醇层,经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后的水层的清除能力分别大于了分离釜II各组分的清除能力.结论 沙枣花超临界萃取物各组分对DPPH·均具有一定清除作用,且与体积浓度呈量效关系.
作者:张振华;俞维;王基云;王晶霞;王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原百部碱在大鼠体内HPLC测定方法,研究原百部碱静脉注射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点.方法 大鼠静脉注射原百部碱不同时间点眼眶取血,HPLC测定原百部碱的血药浓度,3P87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大鼠血清样品中原百部碱在0.10~12.6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大鼠静脉注射原百部碱后药时曲线符合双室模型,分布速率常数为2.69h-1, 消除速率常数为0.69 h-1 ,AUC为3.82 mg·h·L-1.结论 所建立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原百部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原百部碱静脉注射后分布和消除均较快.
作者:张亚中;张彤;陶建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防风中4种色原酮类化合物.方法 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乙腈和2%的醋酸溶剂体系梯度洗脱,分离防风中色原酮化合物,电喷雾质谱采用正离子模式.结果 分离并检测了防风中4种色酮类化合物,并获得了化合物的液相保留时间、分子量以及化合物结构信息.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联用技术能快速鉴定防风中色原酮类化合物.
作者:李丽;刘质净;桂语歌;闫静;刘春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草药干品和鲜品总DNA的提取方法,并比较干、鲜品总DNA质量之间的差别,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分别采用SDS法和改良的CTAB法提取6种中草药干品和鲜品总DNA,并对其进行核酸含量测定、电泳检测和酶切反应检测. 结果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质量要高于SDS法,在干品和鲜品样品间,干品提取的DNA质量要高于鲜品.利用CTAB法提取鲜品和干品的各6种DNA样品,进行酶切反应得到了清晰的酶切条带.结论 改良的CTAB法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中草药总DNA,且该方法得到的干品DNA比鲜品DNA质量更高,酶切验证二者都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实验分析.
作者:姚庆收;刘秀珍;武玉永;蒋继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对传统中药胡芦巴的降血脂有效活性部位进行初步分离和筛选,初步确认胡芦巴降血脂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喂饲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大鼠高血脂模型;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分离得到胡芦巴总皂苷供试液;残渣挥干乙醇,加水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得到胡芦巴多糖供试液;以胡芦巴水提液、总皂苷、多糖、辛伐他汀灌胃治疗;各给药组于第21天摘除眼球采血,测定高血脂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胡芦巴水提液组、总皂苷组和多糖组的TG,TC,LDL-C明显降低( P<0.05~0.01) , HDL-C变化不大;胡芦巴水提液组的TG,TC,LDL-C降低更显著(P<0.01).结论 胡芦巴总皂苷和总多糖均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水提液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隋宏;容春娟;王文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测定西归中As,Hg,Cd,Pb的含量.方法 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重金属含量.结果 西归中As,Hg,Cd,Pb含量分别为0.420 4, 0.003 5,0.026 4,0.332 6 (mg/kg),对于所测元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 r> 0.999 3,加标回收率为101.0 %~104.0%,RSD≤3.1%.结论 西归中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且灵敏度高.
作者:周萍;王成军;杨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包衣处方对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性质的影响,并优选佳包衣处方.方法 根据不同时间的累积释放度,考察药物的释放情况,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包衣处方.结果 增塑剂、包衣膜厚度、致孔剂对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速率的影响均较大,并能通过正交设计得到控制12 h内稳定释药的包衣处方.结论 通过对包衣处方的调整,可稳定地控释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作者:胡鹏翼;陈青阳;郑琴;岳鹏飞;杨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选择黄连解毒汤方药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小檗碱、黄芩素、栀子苷、总生物碱、总黄酮、1000D提取物为指标,采用半仿生提取法(SBE法)、醇提取法(AE法)、水提取法(WE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6个指标综合评价Y值为:SBE液>AE法>WE液.结论 黄连解毒汤以采用SBE法提取为佳.
作者:窦锦明;孙秀梅;张兆旺;荆汉卫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优化筛选豆根管食通颗粒制备工艺.方法 以干浸膏的收率及苦参碱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豆根管食通颗粒提取工艺中水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水加入量3个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 以水提取3次(3 h,8倍量;1 h,6倍量;1 h,6倍量),60%乙醇的沉淀浓度为优化工艺.结论 所得到的优化提取工艺保证了制剂中主要有效成分苦参碱的含量.
作者:张雁冰;侯立芬;刘宏民;蒋莹;郑玉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对黄牛木根脂溶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乙醇提取石油醚萃取黄牛木根中的脂溶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所得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共鉴定出30个成分,占脂溶性成分总量的53.139%,其中含量大于1%的是:汉地醇(30.687%),油酸(2.596%),棕榈酸(2.476%),β-豆甾醇(2.335%),棕榈酸乙酯(2.204%),角鲨烯(1.728%),维生素E(1.708%),油酸乙酯(1.490%),亚油酸(1.474%),亚油酸乙酯(1.417%),豆甾醇(1.208%),β-丁香烯(1.025%).结论 黄牛木根的脂溶性成分中,以醇类、倍半萜和酯类成分为主.
作者:李晓霞;王祝年;王茂媛;王建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韭菜是否具有改善性功能及抗疲劳作用.方法 应用韭菜提取液对雄性小鼠连续灌胃15 d,检测小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睾酮含量,以及性器官重量变化;同时应用韭菜粗提液对雄性小鼠连续灌胃15 d,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力竭游泳后小鼠血清中血清尿素氮(BUN)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肌肉中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韭菜提取液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NO和睾酮含量,显著提高小鼠皮包腺重量;韭菜粗提液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影响不明显,降低力竭游泳后小鼠血清中BUN含量、LDH活性,提高肌肉中LDH活性.结论 韭菜粗提液具有显著的改善性功能作用,但是对提高小鼠抗疲劳功能作用不明显.
作者:王向阳;葛丽;周蓉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