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青;樊茂蓉;安喆;张燕萍
目的 探讨交泰丸镇静催眠的作用机理,为交泰丸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交泰丸低、中、高剂量组,安定组,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失眠模型,以高效液相检测大脑r-氨基丁酸(GABA)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r-氨基丁酸受体(GABARa1).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交泰丸组可显著增加下丘脑GABA含量及GABARa1受体表达.结论 交泰丸可增加模型大鼠大脑r-氨基丁酸含量及受体表达,发挥镇静催眠作用,其作用靶点可能在GABARa1受体.
作者:余运龙;全世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RT-PCR、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关节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HIF-1α蛋白在正常大鼠关节组织中不表达,但在RA模型中表达,且表达随模型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HIF-1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织中表达, 并与炎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HIF-1α对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作者:骆耐香;陈森洲;王险峰;侯巧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武陵山血红栓菌菌丝体液体培养的适培养基及培养条件.方法 利用液体深层培养法筛选血红栓菌菌丝体的适培养基和适培养条件.结果 血红栓菌菌丝体液体培养的适培养基为葡萄糖3.0%,牛肉膏0.75%,磷酸二氢钾0.20%,硫酸镁0.05%,维生素B1 0.01 mg/ml;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液初始pH 6.0,装量75 ml/250 ml三角瓶装,摇瓶速度180 r/min,培养温度25℃,发酵周期7 d.结论 用深层培养法生产武陵山血红栓菌菌丝体,菌丝体的产量大为1 276.7 mg/ml.
作者:陈今朝;王新惠;秦家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莪术油及莪术残油(莪术油提取榄香烯后的残余物)的成分差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莪术残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及相关文献对相关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分别鉴定出20,24,26个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论 广西莪术和温莪术莪术油的挥发性成分基本一致,某些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莪术残油与莪术油在化学成分上基本一致,各成分含量略有差别.
作者:孙艳涛;张振秋;李想;刘姝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降香中柚皮素和异甘草素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来源的11批降香药材中的柚皮素和异甘草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以甲醇-0.2%磷酸水(60∶40)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72nm(柚皮素)和290 nm(异甘草素).结果 柚皮素在0.948~4.74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异甘草素在1.432~10.024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降香中的柚皮素含量在2.585~5.429 mg/g之间;异甘草素含量在7.526~28.329 mg/g之间.结论 不同来源的降香药材中的柚皮素和异甘草素含量差异较大.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降香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丽丽;王蕾;郭丽冰;沈志滨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不同体质量指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特点.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在西苑医院2008-08~2009-02住院的、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病史等);中医证候调查问卷;统计COPD不同体质量指数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 低体质量指数组证型分布:肺脾气虚>肺肾阴虚>痰热壅肺=肾阳虚证;正常体质量组证型分布为:肺脾气虚>痰热壅肺>痰湿阻肺=肾阳虚>肺肾阴虚;高体质量组证型分布为:痰湿阻肺>肺脾气虚=痰热壅肺>肾阳虚.多兼有血瘀证.结论 不同体质量指数COPD患者临床表现和中医证候分布存在着明显差异,低体质量指数COPD患者以肺脾气虚证为主,高体质量指数组以痰湿蕴肺证、痰热壅肺证为主,低体质量组以正虚为主,而高体质量组以邪实为主.
作者:苗青;樊茂蓉;安喆;张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生脉饮与黄芩茎叶总黄酮合剂(以下简称生黄合剂)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VMC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Balb/c小鼠1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生黄合剂治疗组、生脉饮组、抗病毒口服液组、病毒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其它各组腹腔接种柯萨奇病毒B组3型(CVB3)建立VMC模型,药物治疗组均灌胃给药,0.2 ml/10g,2次/d.给药10 d后,应用ELISA 检测血清中TNF-α的浓度,同时应用RT-PCR观测心脏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 mRNA表达情况.结果 应用生黄合剂治疗VMC后,血清中TNF-α的浓度可显著降低,心脏组织中TNF-α mRNA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生黄合剂通过调节细胞因子TNF-α mRNA的水平来发挥其对VMC有益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郭亚春;邢恩鸿;赵清策;黄群;石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小承气汤中肉桂酸和大黄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pollo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011%冰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时间20 min,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肉桂酸和大黄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7~0.40 μg和0.48~1.92 μg,精密度为0.22% 和 0.1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3%和96.9%.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小承气汤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康;陈润莉;贲永光;戴京晶;王媛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防风中4种色原酮类化合物.方法 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乙腈和2%的醋酸溶剂体系梯度洗脱,分离防风中色原酮化合物,电喷雾质谱采用正离子模式.结果 分离并检测了防风中4种色酮类化合物,并获得了化合物的液相保留时间、分子量以及化合物结构信息.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联用技术能快速鉴定防风中色原酮类化合物.
作者:李丽;刘质净;桂语歌;闫静;刘春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因肾属水、属坎,心属火、属离.文章从<易经>坎、离二卦的形成谈起,论及其与坎(水)离(火)既济之密切关系,并阐述肾之元阳与心之阳火与机体的重要性,以及坎(水)离(火)既济之与妇科的重要性.
作者:卢燕;姜仪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本草消渴丹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胰腺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复方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造模组24只.造模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3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继续予高糖、高脂饲料4周,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复方中药治疗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本草消渴丹和二甲双胍片灌胃4周,每周末断尾取血检测空腹血糖值.治疗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变化,用RT-PCR检测胰腺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变化.结果 中药复方治疗组糖尿病大鼠的体质量增长明显比模型对照组快,血糖水平、血糖曲线下面积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升高,而Bax表达降低.结论 本草消渴丹治疗糖尿病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胰腺细胞的凋亡来实现的.
作者:杨宏莉;张宏馨;卢淑兰;李军;王燕;张伟伟;蒋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饭汤子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对饭汤子中的总黄酮成分进行定量研究.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饭汤子总黄酮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 采用50%乙醇热回流提取饭汤子中的总黄酮,以NaNO2-Al(NO3)3-NaOH为显色系统进行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23.5~116.5 μg/ml,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RSD=1.08%(n=5),饭汤子药材中平均总黄酮含量为11.83%,不同产地的饭汤子药材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结论 此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好,为饭汤子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韦松基;蒙万香;戴忠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安宫牛黄丸对盲肠结扎穿孔(CLP)法所致脓毒症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取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安宫牛黄丸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组动物于手术前禁食12 h,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复制脓毒症模型,中药组每只大鼠分别于术前0.5 h和术后6 h按1.0,2.0,3.0 g/kg的剂量灌胃安宫牛黄丸,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动物灌胃饮用水.于术后24 h,动物腹腔采血以终点显色鲎试验法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另外取动物肺脏匀浆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果 模型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而安宫牛黄丸低、中剂量组内毒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肺组织MPO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而安宫牛黄丸低、中剂量组肺组织MPO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和P<0.01).结论 安宫牛黄丸具有降低脓毒症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肺脏MPO含量的作用,提示安宫牛黄丸对脓毒症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安宫牛黄丸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理提供了药效学基础.
作者:李俊;张丹;吴清和;黄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碳源、氮源对冬凌草愈伤组织生长及其内迷迭香酸积累的影响.方法 改变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和碳源种类,考察不同碳源及其浓度对愈伤组织生长和迷迭香酸积累的影响.在总氮源不变的情况下改变NO3-/NH4+的比例,考察不同NO3-/NH4+比例对愈伤组织生长和迷迭香酸积累的影响.结果 蔗糖是冬凌草愈伤组织培养中的佳的碳源,其浓度为3%时,有利于冬凌草愈伤组织的生长和迷迭香酸的积累;NO3-/NH4+比例为1∶1时,愈伤增值倍数高;NO3-/NH4+比例2∶1时,迷迭香酸的积累量大.结论 实验确定了冬凌草愈伤组织培养的佳碳源种类、浓度及氮源比例,表明不同碳源、氮源对冬凌草愈伤组织生长和次生代谢物合成有显著影响.
作者:李汉伟;苏秀红;董诚明;王伟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以往的药理学教学主要针对西药药理进行讲述,但结合中医中药的发展,有必要在药理学教学中适当引入中药内容.通过对在药理学教学中引入中药内容的意义、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这种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建议和策略.
作者:王君;胡霞敏;江珍玉;奚瑾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桑寄生及其寄主植物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强心苷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寄生在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寄主植物上的桑寄生与其寄主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强心苷含量.结果 夹竹桃寄主的桑寄生枝的强心苷含量为0.33mg/g,叶的强心苷含量为0.98mg/g,分别是寄主枝、叶强心苷含量的4.3%和15.6%;黄花夹竹桃寄主的桑寄生枝的强心苷含量为0.27mg/g,叶的强心苷含量为0.84mg/g,分别是寄主枝、叶强心苷含量的11.5%和84.0%.结论 寄生植物会以不同量的形式累积其寄主植物的特征性成分.
作者:李永华;卢栋;朱开昕;裴河欢;赵明惠;阮金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复方石菖蒲合剂对吗啡依赖小鼠脑组织和血浆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方法 连续给予吗啡(9 mg·kg·d-1,sc) 6 d,引起小鼠产生吗啡依赖.每天注射吗啡前30 min预先给予复方石菖蒲合剂组3种不同剂量的复方石菖蒲合剂(5,10和15 g·kg-1)灌胃,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及血中单胺类递质含量.结果 吗啡依赖小鼠单胺类递质明显增多;复方石菖蒲合剂高剂量组可降低脑组织和血浆NE、5-HT的含量;几乎所有剂量组均可降低脑组织和血浆DA的含量.结论 单胺类递质在吗啡依赖模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复方石菖蒲合剂可能通过改善吗啡依赖小鼠单胺类物质含量的变化,消除其戒断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
作者:李娜;史小琴;张喆;刘秀平;武变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从整理医学大家学术思想对中医学发展的作用,明代在中医学发展的特殊时期,有关万密斋现代研究的不足以及研究万密斋学说可能的前景四方面探讨了再度研究万密斋学术思想的意义.
作者:文颖娟;潘桂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蛋白激酶C(PKC)-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在血管再狭窄中的表达及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鼠血管再狭窄模型,采用川芎嗪干预,观察颈总动脉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PKCζ与ERK1/2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动脉结构正常、清晰,无明显VSMC增殖,颈总动脉损伤大鼠血管内腔面粗糙,中层VSMC大量增殖,内膜增厚,川芎嗪处理后VSMC增殖程度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血管壁PKCζ与ERK1/2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手术组比较,川芎嗪中、高剂量组PKCζ与ERK1/2表达显著降低(分别P<0.01,P<0.05),川芎嗪中、高剂量组PKCζ与ERK1/2表达较川芎嗪低剂量组相比亦有显著降低.结论 PKCζ-ERK1/2信号通路参与血管再狭窄的形成,川芎嗪可通过抑制该通路实现抗血管再狭窄的作用.
作者:孙银平;李琴;王煜霞;张大伟;王省;郭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和骨折危险频度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由于相应的骨量减少、骨质量的降低及老年人对创伤的易感性等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59.89%,而每年因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者约为9.6%,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作者:刘海全;秦佳佳;赵王林;付海燕;杨海韵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