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翻白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刘普;李军波;李立英;余华宁;秦琳琳;尹卫平

关键词:翻白草, 化学成分, 三萜, 黄酮
摘要:目的 研究翻白草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多种柱色谱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用各种有机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鉴定为坡模酸(pomolic acid,1),3-O-乙酰坡模醇(3-O-acetyl-pomolic acid, 2),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3),2α-羟基白桦酯酸(2α-hydroxyl betulinic acid, 4), 槲皮素-3-O-β-D-葡萄糖(quercetin-3-O-β- D-glucoside,5),山萘酚-3-O-β-D-葡萄糖(kaempferol-3-O-β-D-glucoside,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翻白草中分离得到.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汉前中国古代解剖学对于肺脏之认识

    通过查阅国内汉前各类著作中有关肺脏解剖方面的文献资料,参阅后人的有关论述,并与当时的中医学理论相联系、对照,可以推断:早在两汉之前中国古代解剖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其对于中医学有关肺脏理论的形成具重要影响作用.

    作者:丁雨;张俊川;董尚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良姜中二苯基庚烷A的含量

    目的 测定高良姜中活性成分二苯基庚烷A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Elite,Hypersil ODS 25 μm (4.6 mm×250 mm);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40∶60);流速1 ml/min.结果二苯基庚烷A的线性范围0.45~3.6 μg,r=0.999 93,回收率99.62%,RSD 1.53%.结论该方法简便,线性关系良好,可作为高良姜中二苯基庚烷A分离检测的一种依据.

    作者:周改莲;姜建萍;刘凡凡;辛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叠鞘石斛茎段组织培养与花芽诱导

    目的 研究叠鞘石斛的快速繁殖及离体开花的培养体系.方法选用野生的叠鞘石斛带侧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培养在附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结果MS培养基附加6-BA(1.0 mg·L-1),NAA(0.5 mg·L-1)对侧芽的诱导效果佳.而MS培养基附加6-BA(2.0 mg·L-1),NAA(0.4 mg·L-1)适合丛生芽的增殖.把无菌苗培养在附加6-BA(2.0 mg·L-1)的MS培养基中,少数植株被诱导开花,诱导率为10.0%.结论用带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附加一定的6-BA和NAA可以诱导丛生芽的产生.

    作者:关萍;石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牛膝提取物神经再生素促小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牛膝提取物神经再生素(NRF)对小鼠损伤坐骨神经的修复作用.方法ICR小鼠50只,雌雄各半,行坐骨神经夹伤术,随机分成5组:NRF高、中、低剂量组,弥可保组(阳性对照),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术后每日腹腔注射给药.采用小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 index, SFI)、组织形态学及电镜检查,观察NRF对损伤坐骨神经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RF可显著改善小鼠的坐骨神经功能.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实验组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态、厚度、成熟度均优于对照组,而变性纤维的数目少于对照组.结论NRF能促进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及其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小君;程琼;丁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天山岩黄芪根中芒柄花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薄层-紫外分光光度(TLC-UV)法测定天山岩黄芪根中芒柄花素的含量.方法在25℃,大吸收波长248 nm 处测定芒柄花素的吸收度.结果此法线性范围1.6~9.6 μg/ml内,r=0.999 6,平均回收率96.68%,RSD=2.6%(n=6).结论用此方法可测定天山岩黄芪根中芒柄花素的含量.方法简便,灵敏和准确,结果可靠.

    作者:海力茜·陶尔大洪;何坚;艾尼娃尔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加味四逆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的影响效果,从而探讨该方抗肝纤维化的机理.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加味四逆散灌胃给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各组大鼠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的含量.结果加味四逆散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的含量,与病理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可有效的减少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的沉积,对肝纤维化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郑旭锐;孙守才;李长秦;胡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贵州不同产地的细叶桉精油化学成分及代谢特征研究

    目的 研究贵州两个不同种植基地的细叶桉精油的化学成分变化特征.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利用GC-MS进行分析,采用相对保留指数对化合物进行定性,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结果56个化合物被鉴定,主要成分为蒎烯、樟脑萜、百里香素、柠檬烯、松香芹醇、松油醇、龙脑、蓝桉醇.结论两个基地细叶桉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这些化合物的含量有差异.

    作者:罗世琼;余正文;赵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验方祛斑汤对A375人黑素瘤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

    目的 研究验方祛斑汤对A375人黑素瘤细胞株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的影响,探讨验方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测定验方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酶学方法测定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475nm比色法测定验方对黑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验方祛斑汤对体外培养的A375人黑素瘤细胞具有抑制细胞增殖,降低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作用.结论该方能抑制黑素细胞黑素合成,这可能是其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邦民;张涓;陶春蓉;苏咏梅;艾儒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注射剂的售后调研

    中药注射剂(TCMI)的问世,改变了中药以口服给药为主的传统给药方式,突出了速效和高效的特点,为临床医生用药增加了更多的选择.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表明,TCMI 存在的问题较多,认真总结而不是回避这些问题的存在,将有助于TCMI 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杨兴海;吴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江苏连钱草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研究建立连钱草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材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反相Symmetry C18柱 (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体积20 μl.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确定18个峰构成连钱草药材的指纹特征,各批次药材均具有上述特征,但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分布差异导致色谱概貌存在一定差异.确定了连钱草药材HPLC 中绿原酸、木犀草素二个黄酮成分所对应的保留时间一致;10个批次的连钱草药材HPLC 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3.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稳定,其色谱指纹图谱可用于连钱草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作者:朱玲英;钱大玮;段金廒;钱士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黄姜皂素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

    目的 研究黄姜皂素清洁生产工艺.方法采用预发酵法、分离法、酶解法、预发酵-黑曲霉发酵法、双分离法等提取黄姜皂素.结果双分离法的纤维素的平均得率为46.36%,淀粉的平均得率为32.75%,黄姜皂素的平均得率为预发酵法的86.47%,但酸用量为预发酵法的8.33%.结论双分离法为黄姜皂素清洁生产工艺,资源利用程度高,且生产周期缩短.

    作者:舒国伟;陈合;李庆娟;王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加味瓜蒌薤白白酒汤抗凝和溶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加味瓜蒌薤白白酒汤抗凝和溶纤作用.方法通过凝血实验、体外溶纤实验,研究加味瓜蒌薤白白酒汤对小鼠凝血时间和体外纤维蛋白重量的影响.结果加味瓜蒌薤白白酒汤能显著延长小鼠凝血时间,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能降低体外纤维蛋白重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味瓜蒌薤白白酒汤有抗凝和溶纤作用.

    作者:吴雪茹;吴启端;符惠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民族药五爪金龙的生药学鉴定

    目的 对多民族常用的植物药五爪金龙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结果五爪金龙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结论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能够很好地鉴定五爪金龙.

    作者:焦涛;刘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短管兔耳草的研究进展

    短管兔耳草具有多种主治功能,广泛应用于中藏药制剂中.该文综述了近二十几年来短管兔耳草的研究状况,包括化学成分研究、提取工艺研究、药理作用研究、生理活性研究及临床应用.

    作者:于瑞涛;陶燕铎;邵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太子参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挥发油提取方法对太子参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提取挥发油采用方法I是乙醚提取,提取物经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方法II是直接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运用GC-MS-DS联用分析技术和气相色谱保留指数法,比较分析方法I和方法II太子参挥发油化学成分,用GC面积归一法分别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方法I和方法II太子参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28%和0.13%.从方法I提取的挥发油中鉴定出9种化合物,有7种化合物出峰的保留时间在30 min后,其中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相对含量高(87.19%);方法II鉴定8种化合物,均在30 min前出峰,其中以2-糠醇相对含量高(79.76%).显然,方法I和方法II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含量和组成有较大的差别;方法I提取的挥发油中未能检出2-糠醇,2-糠醇是太子参在水蒸气蒸馏过程中生成的,重复实验进一步验证该结果.结论不同提取方法对太子参挥发油化学成分含量和组成有明显的影响;2-糠醇不是太子参的天然成分.

    作者:刘义宁;易骏;陈体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黄芪冻干粉对大鼠和狗的长期毒性实验

    目的 考察注射用黄芪冻干粉对大鼠和狗的长期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大鼠和狗随机分为4个组,高、中、低剂量组连续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13周,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停药后观察4周.给药期和停药恢复期,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体重增长、进食量、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等.结果与对照组比,不同剂量的给药组的检查指标统计分析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注射用黄芪冻干粉对大鼠和狗的无毒剂量分别为39.9,19.95 g /kg.

    作者:杨宜华;陈玉祥;欧阳红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葛根素衍生物4ac混悬液及其纳米粒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比较葛根素衍生物4ac混悬液及其纳米粒在Beagle犬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取血,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清中葛根素衍生物4ac的血药浓度,应用3P97药动学统计软件对血药浓度数据拟合.结果葛根素衍生物4ac混悬液及其纳米粒在Beagle犬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结论葛根素衍生物4ac纳米粒较葛根素衍生物4ac混悬液相比能明显提高在Beagle犬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作者:郭东艳;陈士林;杨大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仙方活命胶囊沸腾制粒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仙方活命胶囊沸腾制粒的佳工艺条件.方法应用正交实验法,以16~40目颗粒的重量和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仙方活命胶囊沸腾制粒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正交实验设计的因素中,喷雾速率和进风温度影响显著,确定的佳工艺条件为:雾化速率40 Hz,雾化压力0.4 MPa,进风温度85℃,出风温度65℃.结论该工艺适合于大生产.

    作者:高秀强;李奉勤;赵韶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番石榴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为充分利用番石榴叶资源,优选番石榴叶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提取番石榴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影响番石榴叶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乙醇浓度>回流时间>提取次数>溶剂用量.结论番石榴叶总黄酮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两次,2h/次.

    作者:蔡丹昭;刘华钢;韦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羟基喜树碱半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制备羟基喜树碱的半固体脂质纳米粒(HCPT-SSLN).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HCPT-SSLN纳米溶液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制备的HCPT-SSLN平均粒径为130.5 nm,多分散系数为0.18,载药量为2.51%,包封率为79.19%,ξ电位为-33.1mV;纳米溶液4℃下放置6个月,纳米粒外观、粒径及包封率无明显变化.结论所制备的HCPT-SSLN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粒径分布均匀,稳定性良好,为羟基喜树碱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作者:西娜;侯连兵;西传坡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