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丝桃素对HepG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的研究

王晓利;张俊松;刘金钏;杨汝德

关键词:金丝桃素, 光动力治疗, 肝癌, 发光二极管
摘要:目的 研究金丝桃素及贯叶金丝桃中金丝桃素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 通过测定胞内荧光强度以确定细胞对金丝桃素的吸收,用显微镜观察和MTT法研究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光活化的金丝桃素对HepG2细胞有显著的体外杀伤效应,其抑制细胞生长的能力与金丝桃素的浓度、给药与光照的时间间隔以及光照能量密切相关.结论 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预示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在癌症治疗中有良好的开发研究前景.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

    随着医学教育全球化的发展,教学质量已成为医学教育的生命线.通过重视职业道德与人文教育、重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习、应用多媒体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通过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病例分析、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课程的知识点、难点与要求.

    作者:杨立明;赵华;马岩;吴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金丝桃素对HepG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的研究

    目的 研究金丝桃素及贯叶金丝桃中金丝桃素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 通过测定胞内荧光强度以确定细胞对金丝桃素的吸收,用显微镜观察和MTT法研究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光活化的金丝桃素对HepG2细胞有显著的体外杀伤效应,其抑制细胞生长的能力与金丝桃素的浓度、给药与光照的时间间隔以及光照能量密切相关.结论 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预示金丝桃素及其提取物在癌症治疗中有良好的开发研究前景.

    作者:王晓利;张俊松;刘金钏;杨汝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川黄柏中微量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及生长年限川黄柏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ICP-AES法,对不同产地(巴中、宜宾与荥经)的川黄柏中1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川黄柏不同生长年限元素含量的变化(荥经)进行测定,以微量元素含量为指标,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川黄柏中的特征元素进行分析.结果 川黄柏的特征元素为Al,Ca,S,Fe,Mn,Ni,Pb,Cd,不同产地川黄柏的微量元素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差异.结论 为川黄柏药材道地性研究及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徐敏;万德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79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79例异位妊娠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肌注甲氨喋呤,并配合中药宫外孕Ⅱ号方,观察疗效.结果 79例异位妊娠患者中17例转行手术治疗,62例保守治疗成功,治愈率78.5%.结论 中西药联用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满意,用法方便,减轻了患者痛苦,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超;冯晓玲;侯丽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贵州青蒿精油成分研究

    利用GC-MS分析方法,对生长在贵州金沙县3个产地的青蒿叶中青蒿精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了29个化合物,其中,萜类化合物[单萜(52.45%~75.32%)和倍半萜(24.68%~47.55%)]是青蒿精油的主要成分,它们分别是樟脑,L-龙脑,古杷烯,β-石竹烯,红没药烯,大根香叶烯D,大根香叶烯B,(-)-新丁子香烯-(Ⅱ),异香树烯过氧化物和顺式-澳白檩醇等.3个青蒿精油样品的化学成分相一致,但是各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有不同,这些信息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青蒿中青蒿素与其他萜类物质之间生物合成途径的相关性.

    作者:杨占南;余正文;罗世琼;彭全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正交实验优选地黄叶中梓醇的提取工艺

    目的 对干地黄叶中梓醇的提取方法进行优选,确定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表L8(2)7安排实验.结果 提取方法对梓醇提取率影响大.结论 确定地黄叶中梓醇的佳提取工艺,即加水煎煮提取,提取次数为2次,1h/次.

    作者:孙利伟;李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五味子属萜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对五味子属植物的分布、萜类成分、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作了综述;并根据萜类成分的结构按其所属的基本骨架进行了分类整理,为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有价值的化学依据,并为全面评价该科植物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作者:赵利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护肝康片中水飞蓟素纯化工艺

    目的 优选护肝康片中水飞蓟总黄酮佳纯化工艺.方法 在考察纯化方法的前提下,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提取物中总黄酮量和水飞蓟宾的量为考察指标,考察影响水飞蓟素纯化因素.结果 水飞蓟总黄酮佳纯化工艺为采用8%浓缩液,3倍量体积醋酸乙酯萃取2次,10 min/次.结论 优选的水飞蓟总黄酮纯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张良;许沛虎;张雪琼;许可;高媛;张双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花锚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藏药花锚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组织培养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状况.方法 参阅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 花锚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口山)酮及(口山)酮苷类、裂环烯醚萜类、三萜类、黄酮类以及一些生物碱类化合物等.而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口山)酮及(口山)酮苷、裂环烯醚萜类、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它黄酮苷等,具有抗肝炎、抗氧化活性、降血糖和调节免疫等功效.椭圆叶花锚人工引种栽培技术的开发已经成功,而组织培养技术至今尚未见成功的报道.结论 进一步从该属植物中筛选抗肝炎和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以及研究采用人工的方法达到该药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目前及今后对该属植物重点研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作者:覃筱燕;严莉;唐丽;蓝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淡渗利湿法治泄泻的药理学探讨

    淡渗利湿法是治疗泄泻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文章主要通过对此法常用药物的药理学分析,探讨了淡渗利湿法治疗泄泻的化学基础和药理学效应,以期为中医临床和科研提供更明确、更清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作者:董建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复方珍珠含片制备工艺

    目的 研究复方珍珠含片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浸膏收率、梓醇含量及甘草酸含量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3因素及含醇量及醇沉浓度对浸膏收率和有限成分的影响.结果 优化的提取工艺为加入24倍水量,重复两次,每次煎煮3 h.结论 优化筛选处方工艺具备良好的收率,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许洁;刘扬;曹莉;张学农;阮华君;廖杰;姜笃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苓山葛薏粥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苓山葛薏粥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临床治愈患者3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9例,停止所有治疗,采用苓山葛薏粥方,连续食用6个月,之后随访1年;对照组15例,停止所有治疗及善后措施,观察时间与观察组相同.结果 两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即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苓山葛薏粥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卢训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病证方结合研究的思路

    目的 探讨病证方结合研究的思路.方法 通过研究病证结合与方证相应的历史,分析辨病治疗、辨症治疗与辨证论治各自的优劣,总结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里程,提出病证方结合研究的基本思路.结果 复制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方测证、方证相应的研究方法和为病证方结合的临床诊疗标准提供参考是病证方结合研究的主要思路.结论 通过病证结合复制动物模型、通过以方测证的应用,可以把中医学中的病、证、方、药密切结合起来.有助于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和提高临床的辨证治疗水平.

    作者:苗明三;张玉林;杨保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萍主任医师辨治恶性淋巴瘤经验

    高萍是河南省中医学院一附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从事肿瘤临床数十年,运用中药治疗肿瘤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淋巴瘤的辨治颇有独到之处,疗效显著.本文拟就高教授临治辨证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大鹏;彭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豆苷元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大豆苷元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生长抑制实验(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观察SH-SY5Y细胞的形态变化、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10.0~80.0 μg/ml的大豆苷元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且有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大豆苷元处理24 h后,各组SH-SY5Y细胞均出现亚二倍体峰(Sub-G1),细胞凋亡率与大豆苷元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大豆苷元可诱导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凋亡,对SH-SY5Y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徐鹰;朱恒英;李舒梅;赖日勇;唐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山花楸中的绿原酸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天山花楸叶与果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ZORBAS ODS C18(4.6 mm×15 cm,5 μm)色谱柱,甲醇-0.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6 nm.结果 绿原酸线性范围为3.952~19.76 μg/ml,叶中绿原酸含量1.982%(RSD=0.58%,n=3),平均回收率为99.42%;果中绿原酸含量2.259%(RSD=1.2%,n=3),平均回收率为99.32.结论 该方法经济、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芹;李鹏;唐辉;王鲁石;李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川芎贴膏体外经皮渗透实验中接受液的选择研究

    目的 筛选川芎贴膏体外透皮实验中的佳接受液.方法 利用TP-5型智能透皮扩散仪,以川芎贴膏中亲水性成分盐酸川芎嗪为考察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比较不同溶媒系统对川芎贴膏的经皮渗透参数的影响以选择佳接受液,为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的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结果 生理盐水和pH 7.4磷酸盐缓冲液的透皮速率常数J大;10%乙醇/生理盐水、10%丙二醇/生理盐水、10%PEG 400/10%乙醇/生理盐水、10%PEG 400/生理盐水的J值依次减少.10%PEG 400/生理盐水透皮时滞长,pH 7.4磷酸盐缓冲液透皮时滞短.结论 对亲水性成分盐酸川芎嗪而言,生理盐水或pH 7.4磷酸盐缓冲液均可作为其佳接受液.

    作者:李锦;赵晓莉;祖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生药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生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教学课程,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药学专业主干课,其内容多,易混淆,易学难记.近年来,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自制生药学辅助教学课件,合理安排和充实教学内容,变枯燥内容生动化,分散内容系统化,抽象内容具体化,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了药学生综合素质和对传统生药真伪优劣的鉴定能力.

    作者:高春华;戚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五倍子醇提液对假单胞铜绿杆菌生物膜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五倍子醇提液对假单胞铜绿杆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 采用试管对倍稀释法测定五倍子醇提液对假单胞铜绿杆菌的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采用平板改良体外复制假单胞铜绿杆菌生物膜模型,并检测五倍子醇提液的不同MIC浓度对假单胞铜绿杆菌生物膜的影响作用.结果 五倍子醇提液对假单胞铜绿杆菌的MIC为31.25 mg/ml,1.5倍的MIC(46.8 mg/ml)能使生物膜活菌数明显减少,但不能完全清除生物膜上的细菌,2倍的MIC(62.5 mg/ml)对细菌生物膜有完全清除作用.结论 五倍子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有清除效应,但还需要进行临床用药研究.

    作者:黄晓敏;简润好;余晓铃;曾穗红;简笑欢;黄伟雄;吴中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三七总皂苷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干燥根,主产于云南、广西及四川等地.

    作者:李霁;王阶;何庆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