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华;陈晓岚;郝传铮;俞燕;曹英杰;郭乃凤
目的:观察种植钛钉与传统牙弓夹板行颌间牵引术后的口腔护理效果。方法:颌骨骨折患者100例中,随机选择50例采用种植钛钉行颌间牵引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牙弓夹板牵引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口臭及清洁度情况。结果:(1)口臭情况比较:观察组有效39例,无效11例,对照组有效27例,无效2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2,P<0.01)。(2)软垢指数、牙龈指数比较:观察组分别为1.48±0.12,1.67±0.08;对照组分别为1.89±0.16,1.84±0.21,两组软垢指数(t=51.8,P<0.01)、牙龈指数(t=52.0,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种植钛钉行颌间牵引能有效减少术后口臭的发生及软垢生成,有利于口腔卫生的保持,减少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钱静悟;程红;孙振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Twist1基因对膀胱癌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的影响。方法:上调Twist1基因的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膀胱癌细胞中EMT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Twist1基因成功转染进膀胱癌T24细胞,转染Twist1的细胞中Twist1 mRNA表达量是转染空载细胞中的11920倍。转染Twist1组表达量为空载组snail11.2倍,snail21.2倍,E-cadherin 0.8倍,Fibronectin 3.2倍,N-caderin 1.5倍和Vimentin mRNA 1.2倍。结论:Twist1在膀胱癌细胞EMT过程中起到一个正性调控作用,能够促进膀胱癌细胞EMT过程。
作者:王小林;曹广鑫;侯建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南通地区遗传咨询患儿的发病因素及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对105例临床诊断为精神发育迟缓、先天畸形、特殊面容、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外生殖器异常的患儿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G显带分析。结果:在105例遗传咨询患儿中,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50例(47.62%)。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38例;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染色体多态性6例;诊断不明2例。异常核型中21三体综合征36例(72.00%)。患儿母亲妊娠年龄20~29岁66例(62.86%);孕前或孕早期有害物质接触史51例(48.57%);父母职业工人和农民72例(68.57%)。结论:父母生殖细胞因环境致突变因素的增加而导致异常,使患儿染色体异常成为遗传咨询主要原因。有效控制及预防染色体病的发生对提高人口质量十分必要。
作者:王珊珊;张建林;张玉泉;杨益梅;张俊荣;姚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技术(CVVH)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治疗机制。方法:SIRS患者80例随机分为CVVH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实行CVVH治疗和常规治疗。监测治疗前后SIRS激活物质内毒素(ET)及与SIRS病程发展密切相关炎症因子及抗炎因子水平;对两组临床指标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 CVVH对SIRS患者主要致病因素-内毒素及相关因子降钙素原的清除作用较为显著,内毒素6h时即已清除40%,24h清除率达到80%以上。(2)CVVH组患者血清各炎症因子水平在6小时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2h、24h及48h各炎症因子水平持续下降。(3)CVVH组患者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指标总体改善率达92.50%,对照组的5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0,P<0.01)。(4)CVVH组MOD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7.64,P<0.01)。发生MODS患者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CVVH组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清除患者体内与SIRS激活、级联放大效应以及免疫失衡等环节相关的物质是CVVH治疗SIRS的作用机制,CVVH可以有效阻断SIRS向MODS发展的进程。
作者:王林华;赵宏胜;高建军;许惠芬;崔晓莉;刘向新;陆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两组患者进行30天的治疗观察。观察组给予1次/天的经颅磁刺激,并服用氟西汀治疗。对照组只接受氟西汀治疗。研究基线期、15天时、30天时指导所有受试者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for depression,HAMD)24项版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治疗15天时,联合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数减分率高于对照组(χ2=4.246,P=0.039);联合观察组治疗30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高于对照组(χ2=7.542,P=0.006),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t=2.851,P=0.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能改善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马松华;沈晓明;马丹;王兴山;宋新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异维A酸胶丸联合0.05%他扎罗汀凝胶治疗扁平疣效果。方法:将扁平疣162例患者分为3组,A组70例每日外用0.05%他扎罗汀凝胶2次,口服异维A酸胶丸20mg/天,分两次口服。B组46例仅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C组46例仅外用0.05%他扎罗汀凝胶。2周随访1次,总疗程为8周。结果:A组:痊愈51例(72.86%),显效6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81.4%。B组:痊愈19例(41.30%),显效9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60.9%。C组:痊愈14例(30.4%),显效7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45.7%。A组和B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P<0.05);A组和C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5,P<0.05);B组和C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P>0.05)。结论:口服异维A酸胶丸联合外用0.05%他扎罗汀凝胶治疗扁平疣,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患者依从性好,治疗费用合理,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作者:丁琦;曹双林;傅琳玲;符梅;刘安齐;顾黎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椎管内麻醉时的镇静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子宫切除患者4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异丙酚组(B组)各20例,手术开始前A组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持续10min后维持剂量为0.6μg·kg-1·h-1。对照组B组的患者给予异丙酚负荷量(1.0~1.5)mg·kg-1,泵注10min后维持(2~3)mg·kg-1﹒h-1,记录用药前(T0)、给药后10min(T1)、探查盆腔时(T2)、关闭腹膜时(T3)时的MAP、HR、SpO2和Ramsay评分。结果:两组患者T0、T1、T2,T3各时点Ramsay评分比较:A组分别为1.6±1.7,4.9±0.3,4.0±0.4,4.2±0.3;B组分别为1.7±0.5,5.5±0.4,5.1±0.5,5.2±0.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镇静效果适中,优于B组,A组的呼吸循环的稳定性优于B组。结论:右美托咪定作为椎管内麻醉的辅助用药,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蒋亚欧;孙建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拔牙后利用原有牙槽窝行位点保留,观察拔牙后牙槽窝内填入博纳人工骨粉对牙槽骨的影响。方法:选择前牙外伤或无法保留的残根,微创拔除加充分彻底搔刮牙槽窝后,填入博纳骨粉,表面覆盖可吸收胶原膜,其上明胶海绵或游离腭部粘膜封闭创面。6个月后行种植体植入,3个月后行上部修复,观察牙龈的丰满度及牙槽骨的高度变化。结果:X线显示骨高度吸收少于0.5mm,宽度小于1.5mm.。病例均成功进行了修复,牙槽骨较丰满,牙龈乳头恢复良好。结论:微创拔牙后行拔牙窝内填塞人工骨粉,可以减少拔牙后的自体骨的吸收,提高种植的成功率,降低前牙美学风险的发生率。
作者:陈学军;康春慧;周文清;郭海波;周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使用无针密闭输液接头Safeflow在ICU的应用效果。方法:对ICU 100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患者使用无针密闭输液接头Safeflow进行静脉治疗及护理。结果:平均使用Safeflow 8.4±2.6个。CVC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10.9±2.2天。发热41例给予留取导管血培养,结果均示无细菌生长,无1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导管回血3例,发生输液器接口脱离6例,发生导管堵塞0例。使用单个Safeflow平均操作时间2.8±0.4秒,更换Safeflow平均操作时间3.3±0.8秒,无1例发生针刺伤。结论:应用Safeflow配合规范的导管护理,使其在ICU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蕾;吴念念;叶碧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合并多种血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1例合并多种血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左眼视物模糊入院,查血清水通道蛋白4自身抗体阳性,抗核抗体谱抗SSA(+)、SSB(+)、抗Ro52抗体(+)、类风湿因子(+),MRI检查头颅及脊髓均阴性,结合“视神经炎”病史,诊断为NMOSD,予甲强龙冲击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检测自身免疫抗体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冯美娜;杜远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相关因素,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满意度。方法:选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521例(548眼),其中男219例(227眼),女302例(321眼),采用stop and chop方式乳化吸除晶体核及部分晶体皮质,注吸残留晶体皮质。后囊膜抛光,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于囊袋内。结果:(1)548眼中术前低视力537眼(97.99%),术后1天低视力284眼(51.82%)中,低视力因素首位为角膜水肿97眼(17.70%),其次为糖尿病性视网膜变性15眼(2.74%)、高眼压12眼(2.19%)。而术后3个月低视力64眼(11.68%),术后1天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786,P<0.01)。(2)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后1天低视力的危险因素为患者年龄、晶体核硬度、手术并发症、原发病,而术后3个月为患者年龄和原发病。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不同时间引起患者低视力的因素不同,主要因素为术前原发病。
作者:黄菁;周欣;蔡世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针对性护理及治疗对全麻术后穿刺部位发生静脉炎的影响。方法:Ⅰ级静脉炎者用硫酸镁湿敷,如意金黄散用食醋搅拌敷。Ⅱ~Ⅲ级静脉炎用喜疗妥外涂患处,加红外线灯照射10分钟,每4小时1次,治疗时间2~8天。结果:静脉炎26例中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12例,发生在下肢踝关节穿刺点21例,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血管造成损伤7例,使用20G套管针24例,22G套管针2例,留置针处输注脂肪乳、血必净、杏雪等刺激性强的药物15例。经过平均5天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后静脉炎的发生与静脉推注麻醉药、留置针的使用、术中输血输液、穿刺部位、手术时间长等因素有关,针对发生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分级对症治疗护理,效果好,可临床推广。
作者:刘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治疗混合痔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混合痔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采用保留齿线外切内扎法治疗,对照组120例采用传统外切内扎法治疗。结果:(1)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0.2±8.4天,对照组为28.0±9.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疼痛及坠胀发生32例(26.7%),对照组为102例(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狭窄9例(7.5%),对照组23例(1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齿线外切内扎法治疗混合痔能有效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混合痔的手术方法。
作者:蒋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采用湿法消解法、干灰化法、微波消解法消化样品,通过比较分光光度法测定的铝残留量数据,找出3种方法的优劣。方法:铝含量在0~5.0μg/25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1,低检出限为0.41μg/25mL,样品经湿法消解法、干灰化法和微波消解法处理,纯水定容至50mL后,取1.00mL试样消化液按试验方法和标准系列同时测定。结果:杨树叶标准物质3种消解方法的测定结果:干灰化法0.185%,湿法消解0.194%,微波消解0.204%,参考值(0.20±0.03)%,3种消解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干灰化法8.2%~9.0%;湿法消解6.0%~6.8%;微波消解5.7%~7.5%。结论:3种处理方法测定食品中铝残留量,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比较满意,干灰化法试剂用量少,空白低,湿法消解法可同时处理大批量样品,微波消解法消化样品具有快速、安全和试剂消耗少等优点。
作者:戴志英;杨清华;叶青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小儿扁桃体手术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患儿4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观察组各21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3min静脉缓慢推注氯胺酮0.5mg/kg。对照组推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min(T1)、手术开始后1h(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4个时间点测定末梢血CRP的水平。结果:对照组21例中4个时间点CRP分别为T1<3.00 mg·L-1,T2<3.00 mg·L-1,T368.37±26.43 mg·L-1,T498.05±21.50 mg·L-1;观察组21例中4个时间点CRP分别为T1<3.00 mg·L-1,T2<3.00 mg·L-1,T333.00±21.26 mg·L-1,T450.12±18.28 mg·L-1。两组在T3、T4时间点CRP水平均较同组T1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3、T4时间点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能有效抑制小儿扁桃体手术诱发的CRP水平升高。
作者:杨红飞;吴双;刘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标准化患者的运用为医学生顺利成长为合格医生搭建了良好的培养平台。教学实践发现将标准化患者引入肾脏内科临床教学,有助于学生较好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及临床操作技能。学生对标准化患者方式授课接受程度高、效果评价较好,以标准化患者为媒介可以建立更客观有效的医学考核体系。
作者:吴建华;陈晓岚;郝传铮;俞燕;曹英杰;郭乃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心痛贴穴位贴敷改善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不稳定心绞痛(气虚血瘀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心绞痛发作时可临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选取膻中、内关、虚里、心腧穴给予心痛贴外贴。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结果:观察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14.73±3.56分,治疗后5.56±4.23分,对照组治疗前14.20±5.07分,治疗后7.62±3.99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73.33%,对照组为46.67%,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63.33%,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硝酸甘油停减率90.00%,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痛贴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减少患者的硝酸甘油用量。
作者:沈雪松;张慧;王建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或间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型颅脑外伤120例患者(GCS 3~8分)行标准骨瓣开颅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早期予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观察组)66例,常规腰穿间断脑脊液引流(对照组)54例,分析两组术后病情恢复情况及脑脊液指标、术后10天患者GCS评分及术后6个月脑积水发生率、GOS预后评分。结果:术后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红细胞廓清时间、头痛持续时间,持续引流组均短于间断腰穿组(P<0.05或0.01)。观察组7.10±2.31分及对照组6.91±2.12分,术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0天两组GCS评分均较前有提高,且观察组12.56±3.21分优于对照组10.12±2.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脑积水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4.55%vs 18.52%,P<0.01);GOS预后评定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急诊开颅术后早期行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效果优于间断腰穿。
作者:王海波;管义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胃肠镜联合检查中的麻醉安全性、有效性及满意度,对临床胃肠镜联合检查的麻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麻醉胃肠镜联合检查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单纯使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以及满意度。结果:(1)丙泊酚诱导剂量麻醉药物总用量、胃肠镜总检查时间、指令睁眼时间、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组分别为(18.6±3.2)mg,(148.5±4.6)mg,(12.2±2.7)min,(5.1±0.8)min,(14.5±0.8)min;对照组分别为(19.1±3.8)mg,(176.6±7.8)mg,(15.4±2.9)min,(6.4±0.5)min,(16.4±0.6)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呛咳、呼吸循环抑制、胃肠道反应、头晕头痛、总满意率,观察组分别为1例(2.94%),1例(2.94%),1例(2.94%),2例(5.88%),33例(97.06%);对照组分别为5例(14.71%),6例(17.65%),7例(20.58%),9例(26.47%),29例(85.2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胃肠镜联合检查中的应用安全有效,适宜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雪峰;孙鑫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为防止和处理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偶合癫痫,为今后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预防接种使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患儿癫痫发作与接种疫苗只是时间巧合,按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个案调查。结果:患儿突然发病,双眼上翻、口周青紫、四肢抽动、持续约10秒钟。24小时脑电图监测显示:右枕区、右后颞区棘波、棘慢波、尖波发放等脑电图异常表现。结论:疫苗接种应严格掌握禁忌证,接种时认真核对接种信息,告知存在的不良反应。
作者:顾红;李雪梅;祁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