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时期医院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与对策

何咸兵;张鑫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优化资源配置, 人才建设, 医疗质量, 科研创新
摘要:为打造新时期的医院核心竞争力,分析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对医院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阐述。文章通过文献回顾、现状调查、Delphi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了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标准。在如何提升医院新时期核心竞争力方面,提出管理创新、加强人才建设、提升医疗质量、加强科研创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强文化建设等策略。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对缓解肛肠术后患者换药疼痛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减轻肛肠术后患者换药疼痛的效果。方法:肛肠科手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实施人性化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两组患者换药方法相同,通过5次换药前后的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时的疼痛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换药后即刻疼痛评分(2.23±1.57)分明显低于换药前(6.12±1.57)分,也低于对照组换药后即刻疼痛评分(5.76±2.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性化优质护理的内涵是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提升护士自身价值,充分调动工作热情,增进护患沟通与交流,增加护患信任度,有利于减轻肛肠术后患者换药时的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作者:朱建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放疗前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对比普通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中晚期宫颈癌60例患者按化疗方案不同分为紫杉醇脂质体组及普通紫杉醇组。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近期有效分别为26例(86.7%)、25例(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脂质体组脱发、肌肉酸痛、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紫杉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是一种既安全有效又能够被患者临床耐受的化疗药物。

    作者:季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磁敏感加权成像术对外伤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脑损伤采用1.5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98例,采用不同的影像学方法检查,观察其头颅螺旋CT、常规MRI(T1WI、T2WI、FLAIR)、DWI、SWI影像表现。统计各种检查方式所示的颅脑出血灶的数量、位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共检出出血灶265个,其中SWI共检出出血灶249个,DWI检出173个,常规MRI检出184个,CT检出138个,SWI检出病灶数明显高于其他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I对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可更准确地检出颅脑病灶的数量和位置,对临床评估颅脑损伤及预后的程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春锋;杨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近来我国医学院校相继进行了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并获得一定的效果,然而仍未形成完善的、操作性强的、师生都能接受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传统的医学临床实践模式以老师为主导,一味强调知识的讲解,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忽略了临床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培养,缺少人文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的有效整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临床实践教学的发展与医学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重点探究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改革传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符合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并运用于实践。

    作者:黄庆锋;苏星;陈建国;高宜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凝血、纤溶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凝血、纤溶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AS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活性(AT-Ⅲ)、D-二聚体(D-D)等凝血、纤溶相关指标,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AS组D-二聚体,FIB高于对照组(均P<0.05),AS组与对照组其他凝血、纤溶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及FIB升高AS组ESR、CRP明显高于D-二聚体及FIB正常AS组(均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D-二聚体、FIB与ESR、CRP存在相关性。结论:AS患者血中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有升高,且与炎症活动密切相关。

    作者:李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模式动物斑马鱼在肝脏发育、肝癌及肝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斑马鱼和人类的肝脏在发育过程与生理病理改变中都有着非常类似的分子机制。斑马鱼在发育遗传学及组织胚胎学上的特性,决定它可作为研究肝脏发育、肝癌形成及肝再生的理想模式动物。同时,随着斑马鱼肝组织特异性疾病模型的建立,它将成为抗肝癌类药物高通量筛选的工具之一。近年来由于众多原因使肝功能疾病呈上升趋势。因此研究肝脏发育、肝癌形成及肝再生分子机制,成为现在肝脏生理医学研究的热点。

    作者:张悠然;杨振国;张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儿喘憋性肺炎46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儿憋喘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婴儿喘憋性肺炎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与头罩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气管插管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42例(91.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32例(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血氧饱和度:观察组为(95.25±5.12)%,对照组为(89.55±6.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气管插管:观察组5例(10.9%),对照组14例(3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2例、气道损伤1例;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3例,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婴儿喘憋性肺炎有明显疗效,减少气管插管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临床价值。

    作者:侯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选择性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41例

    目的:探讨选择性断流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57例患者,其中观察组为选择性断流加脾切除术41例,对照组门-奇断流加脾切除术16例。结果:(1)肝功能减退:观察组3例(7.3%),对照组6例(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出院随访6个月~2年,再出血:观察组2例(4.9%),对照组4例(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少量腹水或中等量腹水:观察组5例(12.2%),对照组7例(4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术后白细胞都升高,血小板计数超过300×109/L 57例,其中42例血小板计数超过500×109/L,予以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的治疗,2周后逐步恢复正常。结论:选择性断流术是在断流的基础上保留机体自发性分流,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更有效手术方式。

    作者:程辉;吕强声;杨开通;高海峰;毛勤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重症中暑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重症中暑患者的退热促醒效果。方法:选取重症中暑患者56例,随机分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8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体温下降速度和意识障碍减轻程度的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意识障碍分级及体温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体温下降3个等级中,其中1h内T<38.5℃为显效,3h内T<38.5℃为有效,显效和有效合并计算有效率,体温下降不明显的为无效。观察组降温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9,P<0.05)。(3)两组患者意识障碍减轻程度比较,观察组意识障碍减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重症中暑患者可以快速降低患者体温、改善意识障碍。

    作者:包玉华;沈浩亮;王霆;沈雁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PICC专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PICC专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门诊PICC维护12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维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PICC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0例(15.62%),对照组40例(62.5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观察组64例(100.00%),对照组45例(70.31%),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降低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季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p40、天门冬氨酸蛋白酶、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肺鳞癌与腺癌表达敏感性和特异性

    目的:探讨肺非小细胞癌组织中鉴别鳞癌和腺癌有意义的免疫组化检测标记。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51例组织中p63、p40、CK5/6、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CK7、天门冬氨酸蛋白酶(Napsin-A)的表达。结果:(1)p40、p63、CK5/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非小细胞肺癌51例中,p40、p63、CK5/6在鳞状细胞癌20例中阳性表达为20例(100.0%),19例(95.0%),18例(90.0%),在腺癌31例组织中阳性表达为0例(0.0%)、6例(19.4%)、3例(9.7%)。p40在31例腺癌中无1例表达,特异性高于p63、CK5/6(χ2=6.424,P<0.05),而p63、CK5/6两组间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TTF-1、CK7、Napsi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非小细胞肺癌51例中,TTF-1、CK7、Napsin-A在肺腺癌31例中阳性为27例(87.1%)、25例(80.6%)、28例(90.3%),在鳞状细胞癌20例组织中阳性表达分别为1例(5.0%)、7例(35.0%)、0例(0.0%),TTF-1和Napsin-A阳性表达特异性高于CK7(χ2=12.197,P<0.01)。结论:p40、NapsinA、TTF-1联合检测可更好地鉴别诊断肺非小细胞癌,为临床进行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仇加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茎乳突孔神经炎致面神经瘫痪34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茎乳突孔神经炎致面神经瘫痪治疗经验以提高疗效。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进行抗病毒、营养神经及短期用泼尼松常规治疗。观察组1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电脑中频冶疗仪、TDP辐射器照射。结果:观察组18例治愈17例,好转1例,无效0例,治愈率94.4%,有效率100%;对照组16例治愈9例,好转3例,无效4例,治愈率56.3%,有效率75.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茎乳突神经炎致面神经瘫痪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电脑中频冶疗仪及TDP辐射器照射治疗,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张国龙;王昌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下睑下缘切口入路治疗鼻骨-上颌骨额突复合骨折11例

    目的:探讨下睑下缘切口入路在治疗鼻骨-上颌骨额突复合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1例鼻骨-上颌骨额突复合骨折的患者,经下睑下缘切口入路行解剖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情况。结果:11例患者均一期愈合,仅1例1月后出现切口感染,经过抗炎引流处理无效,3月后取出内固定材料,获痊愈。其余10例效果良好,无并发症。术后3月症状VAS评分明显优于术前,术后3月外观(2.00±0.89)分低于术前(6.45±0.93)分,术后3月疼痛(2.64±0.67)分低于术前(7.64±0.92)分,术后3月面部感觉(2.36±1.69)分低于术前(6.72±1.10)分,术后3月鼻塞(1.36±0.50)分低于术前(7.82±0.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睑下缘切口入路具有切口隐蔽,面部疤痕不明显,手术视野显露充分,操作过程简单,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鼻骨-上颌骨额突复合骨折的有效手术进路。

    作者:王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持续负压封闭吸引治疗胃肠道术后腹腔感染合并切口感染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吸引技术(VSD)在治疗胃肠道手术后腹腔感染合并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胃肠道手术后腹腔感染合并切口感染15例患者进行切口处理,创面覆盖VSD,粘贴薄膜封闭泡沫及引流管出口,连接电动吸引器,泡沫立即塌陷表明封闭良好,设定负压-60~-80mmHg,连续负压吸引7~10日,保持负压引流通畅,7日后拆除泡沫和薄膜。引流物常规送检病原体检查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15例患者细菌培养10例为大肠杆菌,2例为粪链球菌,1例为克雷白氏菌,2例为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发热患者10例,在切口VSD后体温均有明显下降,2~5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引流液3天后变清亮,有3例在引流6天后重新清理创面,去除线结等异物再次VSD引流,3例引流结束重新缝合。全组患者VSD后切口胀痛的自觉症状都明显改善,出院时切口愈合良好, VSD后7~14天后出院。结论:VSD技术是治疗胃肠道手术后腹腔感染合并切口感染的合理选择。

    作者:王俊;顾剑峰;顾芯烨;陈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肺癌化疗患者218例护理观察与体会

    目的:护理学角度思考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探讨肺癌化疗住院患者护理方法,总结住院整个过程的护理体会。结果:肺癌患者218例中,鳞癌82例,腺癌87例,小细胞癌31例,其他18例。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49例,晚期肺癌一线化疗169例。全部患者均选择标准的含铂两药联合化疗,7例患者选择放弃化疗,其中Ⅱ级呕吐1例,Ⅲ级呕吐4例,Ⅳ级粒细胞减少2例,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全程化疗。结论:临床应重视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以及心理护理,良好的护理可增加患者接受化疗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徐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病例影像学平扫及CTA检查资料,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急性上腹痛8例患者行平扫和CTA检查,应用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重建血管分析血管病变情况。结果:SISMAD 8例CT平扫见SMA增粗,密度增高,周围模糊。较同一层面肠系膜上静脉密度增高10hu以上提示假腔内血栓形成。Sakamoto分型:I型3例,II型2例,III型1例,IV型2例。横断面图像显示线状撕裂内膜片提示夹层6例,假腔内大量血栓形成2例。夹层第1破口位于近段1.5~3.0cm,大不超过5.5cm。结论:MSCTA可明确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作者:施久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23例分析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复发原因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术后复发疝23例,选取Plug充填式补片19例,Kugel补片4例。补片卷曲移位者重新置入网塞补片;横筋膜薄弱内环较大者采用Kugel补片置入腹膜前间隙展平后再闭合疝环。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23例中,斜疝18例,直疝4例,股疝1例。术后随访0.5~4年,再次复发2例均为采用Plug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式者,再次手术采用Kugel补片后均未复发。术后腹股沟血肿5例,对症处理后2月内消失。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疝复发与手术操作不当,补片材料选择及高腹内压等因素相关。

    作者:李江海;王京立;华玉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卡前列甲酯栓在瘢痕子宫妊娠流产的应用

    目的:总结瘢痕子宫妊娠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应用卡前列甲酯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瘢痕子宫妊娠8~10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无痛人工流产术前2h阴道后穹隆放置卡前列甲酯栓1mg,对照组直接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宫颈软化程度及术中出血情况。结果:(1)宫颈松弛度情况:观察组使用5号以下扩张器者1例,对照组为27例;使用6号以上扩张器观察组37例,对照组6例,观察组尚有7例可使用7号以上扩张器。观察组宫颈松弛度高于对照组(χ2=54.63,P<0.001)。(2)术中术后出血量:观察组术中术后30min内出血>80mL者3例,对照组术中术后30min内出血>80mL者20例。观察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3)人流综合征:观察组人流综合征0例,无子宫穿孔发生;对照组人流综合征3例,疑似子宫穿孔2例。观察组用卡前列甲酯栓后肠蠕动加快7例,出现轻度恶心、腹痛、腹泻等。结论:术前使用卡前列甲酯栓可有效地提高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的质量和安全性。

    作者:徐涛;罗婷婷;秦秀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医务人员(医疗、防疫及输血工作者)在职业环境中暴露于传染性血液和体液的机会增多,处于高危人群的包围之中。本文就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常见疾病和高危人群及预防与控制措施加以分析。

    作者:鲁菊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复心煎对临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复心煎预处理对临床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心脏瓣膜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外服用复心煎10~12天,在麻醉前(T1)、心肌再灌注30min (T2)、1h (T3)、2h (T4)、3h (T5)共5个时间点取桡动脉血及静脉血,分别检测动脉血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及肌钙蛋白I (cTnI)水平,静脉血检测血常规、白介素8(IL-8)浓度,并记录心肌再灌注3h内心电图变化,再灌注3h后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心肌再灌注后观察组中性粒细胞数、CK-MB、cTnI、IL-8及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复心煎预处理降低了临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起到了保护心肌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春战;夏春秋;许一鸣;王旭东;仲崇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