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汝梅;苏醒;蔡少芳
目的 通过对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膏Ⅰ号、Ⅱ号、Ⅲ号3个制剂处方水提、醇提物体外抗HSV-1病毒作用的研究,优选出一个佳组方提取工艺,为进一步将其开发成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单纯性疱疹病毒的中药新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细胞培养法,采用观察细胞病变(CPE)和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观察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膏提取物抗HSv-Ⅰ病毒感染的作用;以治疗指数(TI)为评价指标,比较各处方的抗病毒活性强弱.结果 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膏Ⅰ号,Ⅱ号,Ⅲ号三个处方其水煎液及醇提液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HSV-1在Hep-2细胞中增殖的作用;其中Ⅱ号处方的水提取物作用强.结论 选用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膏Ⅱ号处方采用水煎提取作为制剂研究的优处方工艺.
作者:杨佃志;张永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马齿苋提取物对肝癌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观察马齿苋提取物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马齿苋对HepG-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 马齿苋提取物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可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多数细胞阻滞于S期,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马齿苋提取物可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作者:崔香淑;金元哲;张学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以青蒿幼嫩叶片再生植株的方法.方法 以青蒿幼嫩叶片为外植体,接种于附加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结果 以6-BA0.1 mg/L+2,4-D0.3 mg/L诱导愈伤组织,在含6-BA0.1 mg/L+IAA0.3 mg/L的培养基上分化,用含IAA0.1 mg/L+NAA0.3 mg/L的培养基生根.结论 用以上方法可以在较短周期内从幼嫩叶片得到再生青蒿植株.
作者:伍晓丽;刘飞;李隆云;钟国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愈眩汤加按摩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内径及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的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愈眩汤加按摩手法可以扩张血管、解除动脉痉挛、增加椎动脉供血改善大脑循环和代谢,从而控制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发作.
作者:刘奎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益母草药材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对药材资源进行初步考察.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样品经聚酰胺柱分离纯化,三氯化铝试剂显色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12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芦丁在4.8~29.0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2%,RSD=3%.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作为益母草药材的质量分析方法.
作者:余丹妮;徐德生;冯怡;卫洪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药熏洗疗法主要是利用物理热量与中药结合产生大量的药物蒸气作用于肌肤,使皮肤毛孔开放,加速血液循环,促进骨内伸张机制的活化,有利于减轻关节囊韧带退变进程,加速神经肌肉功能恢复,以达到温经通络、疏通腠理、活血止痛为目的的一种中医护理操作方法.
作者:陈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在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接受胃镜检查的2 520例患者中挑出主诉为不同程度吞咽不适的全部患者74例进行临床分析,其占同期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2.9%,其中男性42例,女性32例,年龄为18~80 岁.74例患者主诉为吞咽困难、吞咽受阻、吞咽不利、食道异物感或吞咽时胸骨后疼痛、憋等.全部患者均进行胃镜常规检查,按统一标准作出诊断,疑有恶变者嵌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大部分患者在近幽门2 cm处取黏膜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检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作者:李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预防门诊注射室不安全因素的方法,以减少医院门诊注射室差错纠纷的发生.方法 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监控规定,加强规范化培训.结果与结论 提高预防意识,强化监控措施是确保医疗安全,减少护理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宗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桑枝中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对桑枝中的多糖进行提取,用Sevag法等进行纯化,蒽酮-浓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 回归方程:A=0.024 94C+0.057 1,r=0.999 5,线性范围为0.08~0.4 μg·L-1.桑枝多糖的含量为18.74%(RSD=2.1%),平均回收率为98.6%,RSD=1.4%.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为桑枝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作者:孙莲;杨文菊;王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优化HB-Ⅰa脂质体的工艺处方,提高包封率.方法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HB-Ⅰa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对工艺处方进行了优化研究,用HPLC法测定其包封率.用透射电镜扫描观察其外观形态和测定平均粒径.结果 佳的处方比例为卵磷脂∶胆固醇∶HB-Ⅰa=400∶200∶60,平均包封率为(85.92±0.61)%,平均粒径为11.25μm.结论 优化的处方工艺合理,包封率显著提高.
作者:刘娟;胡水根;汪国华;柯乾坤;蔡定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历代医家对于胸痹心痛多从寒凝、气滞、淤血、痰浊来论治.后世之人也多效仿,多有轻辨证而依赖经验之嫌,虽然历代名家所论都大多正确,但也有不效之时.文章从阴虚来对胸痹心痛进行探讨,以明其机理与论治.
作者:陈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各科室抢救药品的管理,确保抢救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对该院临床各科抢救室、抢救车的抢救药品的检查、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抢救药品在管理中存在过期、失效、字迹模糊不清等诸多问题.结论 需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规范抢救药品管理.
作者:朱祝华;曹茂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瑶山甜茶和百色甜茶主要含甜味成分、抗过敏成分等,都具有抗过敏作用.瑶山甜茶还具有控糖、降血脂等作用,百色甜茶的其它药理作用研究尚少.
作者:丰杰;辛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随月份和空间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紫丁香叶及其制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甲醇-水(30∶70)等度洗脱,测定了紫丁香在不同生长发育期、同一生长期的不同空间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结果 不同生长期和不同空间的紫丁香叶中的丁香苦苷含量动态变化具有一定规律.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紫丁香叶药材的生产、质量标准研究和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海鹏;王振月;唐先明;候素云;王宗权;门敬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溃疡性结肠炎(UC)主要与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其治疗药物有氨基水杨酸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抗感染药与益生菌、生物制剂、中药等.目前UC的治疗以抗炎和调节免疫反应为主.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白介素等)与UC的发生密切相关,因而生物制剂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侯彩云;陈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白豆蔻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红外分析法(GC-MS,GC-IR)结合计算机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并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白豆蔻挥发油中鉴定了64个化合物,占馏出峰峰面积的95%以上.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白豆蔻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作者:苏德民;姚发业;石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通过查阅近年来大量文献,文章针对中药不良反应的严重性和中药治疗药物监测(TDM)发展滞后的现状,对如何借鉴西药TDM开展中药TDM进行了探讨,以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各类中药为突破口,总结归纳了中药TDM的研究思路并分析了其研究方法,且在方法中提到无创伤性样品(如尿液、唾液等)的应用.
作者:冯宇飞;刘佩莉;李秋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GBE对模型大鼠神经损伤症状、脑梗塞范围及血清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GBE能显著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症状,降低脑梗塞范围及血清MDA含量,提高血清SOD活性.结论 GB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王光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有针对性对CT增强扫描的患者运用心理暗示、行为矫正、示范脱敏等心理技术,帮助患者认识问题、改善心境、增强信心,以消除顾虑,达到减轻反应、配合检查的目的.方法 ①术前采取劝导、说明、启发、鼓励等交流方式,针对不同心理状况的患者进行沟通,营造一个平静舒适的环境,使病人心理状态处于佳水平;②术中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穿刺技术,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帮助患者与扫描医生密切配合,使之获得佳的扫描图像;③术后告知病人检查后注意事项,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通过对126例患者实施全程心理干预,均能配合医生顺利完成CT增强扫描检查.结论 CT增强扫描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惧怕心理,影响CT增强扫描的顺利进行,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作者:李丽亚;胡玉华;王燕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优选重楼皂苷的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以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含量,采用正交实验法对重楼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重楼药材粗粉加8倍量85%的乙醇回流2次,1.5 h/次.结论 优化得到的工艺简便易行,稳定性好.
作者:卢汝梅;苏醒;蔡少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