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颈痛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张海翠

关键词:颈痛平,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颈痛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颈痛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率(65.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检测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药物过敏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痛平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与治疗高危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讨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与治疗高危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接收高危冠心病患者共计134例,以随机分配法则为依据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患者接受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观察组67例患者接受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穿刺时间、造影剂使用量分别为(58.2±4.30)min、(13.2±1.73)min、(153.0±12.85)ml,观察组患者分别为(32.8±6.11)min、(6.7±1.49)min、(186.8±17.84)ml;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87%、1.49%,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危冠心病患者,临床应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方式进行诊断与治疗,可节省治疗时间,降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推广.

    作者:代聚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采用聚类分析法对颈性心律失常中医证型规律的研究

    目的:研究颈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类型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德州市中医院名医堂诊疗的颈性心律失常病例共计132例,填写《颈性心律失常临床资料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患者症状,采用系统聚类法分析,将症状条目作为变量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确定证型名称,并对证型进行分析.结果:瘀阻经络、心神失养型55例,痰浊阻滞、心神不安型46例,肝肾亏虚、心肾不交型21例,风寒阻络、心阳不足型10例,证型按比例由低至高依次为风寒阻络证,肝肾亏虚证,痰浊阻滞证,瘀阻经络证,各证型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性心律失常有多种发病因素,但以血瘀、痰浊阻滞为主要证型,均以心虚胆怯、心神失养为辅,可为临床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曹旺波;秦俊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糖复康方药对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应用糖复康方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根据平均分组原则将本院接收的7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住院及门诊患者分为对照组(n=37)和实验组(n=37),经中医诊断确诊是脾虚痰湿型,两组患者都采用基础治疗,其中实验组基于此再用糖复康方药进行进一步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较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更高(91.9%),组间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应用糖复康方药,效果确切,应用价值高.

    作者:辛俊平;黄杏芬;杨从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值分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归巢缺血脑组织的作用.方法:将2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正常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制作脑梗死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处理,于术后1、3、7、14、21、28天6个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情况和梗死区域及相对应区域的NeuN标记的阳性细胞情况.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海马区可见到少量的BrdU标记阳性细胞,与模型组脑缺血区域相对应区域可见大量的NeuN标记阳性细胞,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BrdU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增多,Neu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BrdU、Neu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多,且第7天时BrdU标记阳性细胞数目达到高峰,第14天时NeuN标记阳性细胞数目达到高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诱导脑梗死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作者:陈晓锋;何尉娜;韦柳艳;邱莉芳;吴世嫦;毛嘉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李廷荃教授应用柴胡桂枝汤治疗胃病二则

    柴胡桂枝汤是治疗太少合病的经典方剂,李廷荃教授常用柴胡桂枝汤治疗胃痛、胃胀等胃病,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作者:孙超楠;李廷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吴耀南主任医师运用经方治疗胃肠疾病的临床思路

    吴耀南主任医师善于古方今用,运用经方治疗胃肠疾病,常获奇效.现将吴师运用经方治疗胃肠疾病两例进行阐述,以便共勉.

    作者:俞晓芳;徐国山;吴昦辰;吴耀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应用于老年眼整形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应用于老年眼整形中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原则选取100例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整形外科治疗的老年眼整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去除眼袋时选择下睑皮肤入路法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去除眼袋时则选用四步眼袋整形术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更高,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眼整形患者过程中应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去除眼袋,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且未明显延长治疗时间,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程相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联合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联合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IBS-D病例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用护理干预联合中医药治疗,对照组58例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联合中医药治疗IBS-D可很好地改善患者症状,临床疗效良好,突显了护理干预和中医药特色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小玲;樊春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张茂平教授从络脉、玄府论糖尿病肾病

    张师梳理历代医家观点,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心得体会,从玄府、络病理论的视角论治糖尿病肾病.提出玄府是肾脏组织结构学物质基础,作为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治的指导思想.

    作者:赵庆;张茂平;王明杰;唐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比较小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性.方法:选取70例原发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铝碳酸镁片,配合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80.0%.结论:小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可起到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韩亚楠;孙晓娜;于悦;李琪微;李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硫辛酸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以期丰富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88例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均予硫辛酸,对照组44例,加用甲钴胺针治疗,观察组44例,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观察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显效率为27.27%,总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显效率为45.45%,总有效率为88.6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含高切和低切)、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和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以及VA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而在空腹血糖方面,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效果确切.

    作者:李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丹红注射液加骨肽针治疗四肢骨折5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丹红注射液加骨肽针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用丹红注射液加骨肽针治疗四肢骨折50例,与营养支持治疗50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显著好转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2%、96%,明显高于对照组(64%、84%),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加骨肽针对四肢骨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一定的影响,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肖春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解郁丸联合黛力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解郁丸联合黛力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病例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活菌制剂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黛力新联合解郁丸,对照组加用黛力新,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优于对照组的69.5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解郁丸联合黛力新能减轻腹泻型IB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于悦;史海立;孙晓娜;韩亚楠;李琪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合欢花水提物对抑郁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及HPA轴的影响

    目的:观察合欢花水提物对抑郁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及HPA轴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合欢花组,每组10只.采用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的方法构建抑郁模型,同时每天给予生理盐水、氟西汀或合欢花水提物灌胃治疗21d.用药结束后,采用敞箱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抑郁情况.跳台实验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ACTH及CORT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病理形态的改变.结果:应激处理21d后,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组和合欢花组能改善抑郁模型大鼠敞箱试验水平穿越格数和竖立次数(P<0.01).跳台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反应期明显延长,潜伏期明显缩短,错误次数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组和合欢花组大鼠反应期显著缩短,潜伏期明显延长,错误次数减少(P<0.05或P<0.01);而氟西汀组和合欢花组比较,以上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血清CORT和ACTH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CORT和ACTH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组和合欢花组大鼠血清CORT和ACTH含量降低(P<0.01);而合欢花组和氟西汀组相比两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氟西汀组和合欢花组大鼠海马CA1区病理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合欢花水提物可以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提高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HPA轴的功能有关.

    作者:李旻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十三味和中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

    目的:分析十三味和中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接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十三味和中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胃排空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9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胃排空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三味和中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动力,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黄连汤加减辨证治疗慢性胃炎

    目的:探讨黄连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12月6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采取黄连汤治疗,根据症状加减,30例采取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治疗,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同时治疗4周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心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毫火针治疗浅层腰背肌肉疼痛的临床疗效对照观察

    目的:文中探讨毫火针对浅层腰背肌肉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观察毫火针、推拿、常规体针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浅层腰背肌肉疼痛患者的疗效,分析毫火针治疗浅层腰背肌肉疼痛的优异之处.结果:毫火针治疗浅层腰背肌肉疼痛在治疗时间和次数上较推拿、常规体针有显著优异性,在进针点的选取、操作的简便性、镇痛效果也有其独到之处.结论:毫火针对浅层腰背肌肉疼痛的治疗操作过程不拘于穴,只是通过按压寻找痛点,简单易学,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张院宝;周月倾;王家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五灵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本文简述五灵脂的来历、性味、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特性和剂量选择,以期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雍玉琴;高军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探究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7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66例,按照患者的入院就诊时间奇偶顺序,归入为参照组与治疗组,各83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行常规西药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尿白蛋白/尿肌酐、收缩压、舒张压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各项疗效判定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常规西药联合中医辨证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情况、肾损害情况,还能促进患者血压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肖姗;梁菁;蔡志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参芪四物汤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3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四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β-受体阻滞剂、硝酸脂类制剂以及他汀类药物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四物汤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两组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以及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78.1%,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四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怀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