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咳嗽的方法与效果探讨

王秀杰

关键词:中医辨证疗法, 慢性咳嗽,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中,有效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后,其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7.7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后,其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86.67%.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在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明显要高,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地提升疾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得宝松联合自拟鼻炎方治疗过敏性鼻炎150例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评价得宝松联合自拟鼻炎方用于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AR患者随机分为A组(50例)、B组(50例)和C组(50例),分别给予得宝松、自拟鼻炎方及联合治疗.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C组治疗总有效率96.0%,与A组的80.0%和B组的78.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C组患者PEF和PEF昼夜变异率改善情况显著好于A组和C组(P<0.05);C组治疗后Ig-E、TNF-α、IL-4及IL-12优于其余两组(P<0.05);3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得宝松联合自拟鼻炎方可有效提高AR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鸿杰;邹增城;李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洋金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

    洋金花作为治疗用药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它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在中医治疗中被广泛应用,洋金花中具有药用价值的主要为其所含有的生物碱类成分,主要包括如下:阿托品、莨菪碱、东莨菪碱等,本次研究中收集近几年洋金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相关文献,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华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腰痹痛膏外敷配合电磁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腰痹痛膏外敷配合电磁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LDH气滞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电磁波治疗,观察组采用腰痹痛膏外敷配合电磁波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腰腿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痹痛膏外敷配合电磁波治疗能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疼痛,提高疗效.

    作者:徐斌;宋鹏程;朱君莲;马晓刚;陈青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指操在老年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后静脉血管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手指操训练对老年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后静脉血管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按参加手指操训练和未参加手指操训练分成常规组和训练组,每组30例.训练组在治疗间歇期,每天10:00~10:30、15:00~15:30,在护士的带领下做手指操训练,坚持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静脉血管康复的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3个月后,训练组患者的静脉血管可见数量增加(χ2=5.71,P<0.05),静脉血管分级尤其是Ⅱ级、Ⅲ级血管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χ2=4.40,P<0.05,χ2=18.08,P<0.01),训练组老年肿瘤患者对护士静脉输液服务态度及操作技术满意度较常规组高(χ2=8.89,χ2=19.20,P<0.05).结论:手指操训练能提高老年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后静脉血管的可见数量及血管分级,改善老年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后静脉血管的康复,增加了老年肿瘤患者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沙薇薇;杨红旗;王晓媛;蔡玲玲;刘伟娜;孙明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四缝放血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应用中医适宜技术的四缝放血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探讨儿科绿色治疗方法,减少临床抗生素应用给患儿带来的伤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将75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四缝放血和穴位按摩,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临床症状、体征、肺部啰音消散时间,然后继续观察总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肺部啰音消散时间和总疗程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四缝放血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齐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心脏X综合征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近年来心脏X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心脏X综合征在临床上有着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的表现,但心脏X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预后情况与冠状动脉狭窄等引起的心绞痛却大相径庭.目前现代医学对于心脏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现代医学临床上对于心脏X综合征的治疗大多借鉴了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用药,但西医西药的作用机制比较单一,不能对心脏X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进行一个整体的全面调节,所以其临床疗效大多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中医以其独特的临床辨证治疗体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医辨证是中医临床上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首要前提,有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特点,在临床上指导着心脏X综合征的治疗与用药,较好地改善了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一些中医特色疗法在治疗心脏X综合征方面亦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中医疗法在临床上治疗心脏X综合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乾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汉苑良方百消丹祛黄褐斑丸136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汉苑良方百消丹祛黄褐斑丸临床疗效及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136例黄褐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汉苑良方百消丹祛黄褐斑丸观察组(简称观察组,70例)和维生素C、维生素E对照组(简称对照组,66例).分别予以30 d药物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斑块变化、伴随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两组血清(E2)、睾酮(T)、孕酮(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分解产物丙二醛(MDA)及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52%,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斑块面积、色卡颜色、皮损严重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疲劳感、烦躁、失眠等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在治疗后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MD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SOD明显升高(P<0.05),E2升高(P<0.05),T降低(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且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P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苑良方百消丹祛黄褐斑丸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疗效满意,有效缩小皮损面积,减轻色素沉着,缓解临床症状,且服用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激素水平,改善患者氧化与抗氧化失衡及血流变学,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庆胜;李维;司晚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补肾益气疏肝凉血活血方对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益气疏肝凉血活血方对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当作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对照、平均的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复方鳖甲软肝片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中药补肾益气疏肝凉血活血方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气疏肝凉血活血方对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有着积极影响.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腹与经直肠超声在盆腔复原汤治疗女性盆腔疾病临床诊断中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经腹与经直肠超声在盆腔复原汤治疗女性盆腔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临床诊治女性盆腔疾病的有效手段.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女性盆腔疾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进行经腹与经直肠超声诊断,并经临床确诊后给予盆腔复原汤治疗.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女性各种盆腔疾病的准确度,并统计分析盆腔复原汤治疗女性盆腔疾病的临床疗效.结果:70例患者均临床确诊为输卵管积水21例、输卵管卵巢囊肿17例、输卵管囊肿18例、盆腔腹膜炎14例.其中腹超声诊断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囊肿、盆腔腹膜炎的准确度分别为71.4%、76.5%、66.7%、71.4%,而经直肠超声诊断上述不同类型女性盆腔疾病的准确度分别为95.2%、100.0%、94.4%、92.9%.就整体而言,经腹超声检查诊断女性盆腔疾病的准确度为71.4%,明显低于经直肠超声的95.7%,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经超声复查,盆腔复原汤治疗女性盆腔疾病的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效果显著.结论:经直肠超声诊断女性盆腔疾病有助于获取清晰的超声图像,提高诊断准确度,可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另外,采用盆腔复原汤治疗女性盆腔疾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消除肿块,减轻疼痛,是治疗该病的一方良药.

    作者:曹立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头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中心2011年11月-2015年11月门诊治疗的60例顽固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头痛积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头痛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至少1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顽固性头痛疗效显著,比单一中药或西药治疗更为有效,且见效快、疗效佳、镇痛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金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舌质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舌质与冠心病存在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冠脉造影术的冠心病患者共219例,将其按照舌色分为A组(n=44)、B组(n=96)和C组(n=79).其中A组患者为淡红舌,B组患者为紫舌,C组患者为暗红舌.根据三组患者造影检查的不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三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三组不同舌质的患者中,紫舌组与暗红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淡红舌,且以暗红舌组阳性率高,在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的患者中,紫舌组高.结论:舌象的各种微妙变化能及时反映心脏各种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对心脏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对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史益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迎穴结合全息经络刮痧疗法对高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人迎穴结合全息经络刮痧疗法对高血压的观察与护理,以评价中医刮痧护理对高血压治疗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人迎穴结合全息经络刮痧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控制率、刮痧前后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控制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刮痧前收缩压为(160.7±15.0)mmHg、舒张压为(112.8±9.1)mmHg,对照组刮痧前收缩压为(161.4±16.3)mmHg、舒张压为(113.5±8.2)mmHg,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刮痧后收缩压为(140.6±12.2)mmHg、舒张压为(98.4±8.2)mmHg,对照组收缩压为(151.4±12.3)mmHg、舒张压为(103.4±8.5)mmHg,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迎穴结合全息经络刮痧疗法配合针对性护理对高血压效果显著,能够疏通经络,排出血液内毒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晓彬;胡卓铭;李启杰;李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分析一例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指基底动脉顶端及分出的两对动脉(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中典型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比较少见,现针对一例典型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其常见并发症,并进行综合讨论,指导临床医师更好工作,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刘光珍教授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举隅

    目的:总结刘光珍教授临床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低血压、前列腺增生的经验.方法:探讨刘光珍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的病例,从辨证论治与遣方用药来总结补中益气汤异病同治之妙用.结果:补中益气汤在治疗上述疾病确有良效.结论:临床见脾气不足,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每获良效,确极大的研究价值.

    作者:闫梦苗;刘光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西医结合降尿酸方辨证法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50例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25例)与对照组(n=25例),对照组给予降压、调脂等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基础上加入降尿酸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两组TC、TG、U-TP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U-TP水平为(1.28±0.65)与对照组(2.01±1.42)存在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68%),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Alb水平分别为(4.460.85)mmol/L、(1.49±0.56)mmol/L、(35.21±4.42)g/L,对照组三项指标依次为(4.691.17)mmol/L、(1.78±0.89)mmol/L、(35.574.29)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给予西医与降尿酸方结合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和血肌酐水平,改善蛋白尿及肾小球滤过率,对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者:罗昭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78例我院所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及血糖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不但可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而且还可对患者血糖水平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当中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刘云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思美泰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思美泰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1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思美泰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肝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乏力、厌食、皮肤瘙痒、恶心、肝区扣痛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STB、SCB、ALP、TB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美泰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效果显著,有利于症状的改善及肝功能的恢复,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咳嗽的方法与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在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中,有效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后,其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7.7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后,其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86.67%.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在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明显要高,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地提升疾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秀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7月-2016年8月到我院及广州市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并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的卒中住院患者中随机性的选择120例,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分别定义为两个不同的组别,试验组为60例,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处理;对照组患者为60例,采取一般的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差异进行护理前及护理后3个月共两次评估.结果:试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在HAMA评分、HAMD评分与NIHSS评分以及Barthe指数评分上进行对比,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的优势,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效果比较明显,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及预后质量的提高均有着明显的意义,与此同时还可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脑外科广泛的推广.

    作者:汪云芳;李日照;王美;谭凤玲;崔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肩周炎患者应用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为了对比分析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选择适宜临床应用的肩周炎疗法.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热敏灸组(60例)和温针灸(60例),分别考察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后的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治疗前后患者JOA和VAS评分及肩关节自由度的情况.结果:治疗后,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热敏灸的临床治愈率要显著高于温针灸,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JOA和VAS评分及肩关节自由度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温针灸治疗组相比,热敏灸组患者JOA和VAS评分及肩关节自由度前屈水平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肩关节自由度外展、外旋、内旋、后伸情况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和温针灸均能有效地治疗肩周炎,但是热敏灸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更好,且具有治愈率高、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等特点,值得各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秦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