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美娟;杨东娟;张慧
目的:了解住院死亡病例的基本特征,研究该院的死因疾病顺位.方法:以2004~2013年死亡病例病案首页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以病案首页出院第一诊断作为分类病种,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整理、汇总、分析.结果:近10年来,某院住院病人病死率为0.69%;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61岁以上各年龄段的住院病人病死率居高,其中81岁以上病死率高达1.33%.威胁人群健康的主要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损伤和中毒.结论:提高本院的诊疗水平,进行健康宣教,提倡积极乐观的心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从而降低病死率.
作者:马俊英;王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掌握肺泡蛋白沉积症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分析经肺泡灌洗术证实的4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肺部CT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肺泡蛋白沉积症CT表现为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或肺泡实变影、小叶间隔增厚、病变呈地图样分布及铺路石样改变.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具有CT特征表现,CT在评价病变范围、程度及治疗效果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马关祥;吴兴红 刊期: 2014年第35期
本院对168位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了中药煎剂保留灌肠后强化微波理疗的综合治疗方法,之后本院又对终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进而得出了结论: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中医疗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造成的并发症比较少,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赖炳丽;于妹莲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经络型中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方法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患者69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配到不同的治疗组,试验组的38例患者选用中医辨证治疗,另外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4.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0%.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辨证法下的祛瘀化痰通络方法对临床中风病(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本研究为临床中医药治疗中风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可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苗红 刊期: 2014年第35期
老年人合并症较多,以非心脏病原因入院时,如果心脏超声报告正常或仅有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在各种诱因作用下,出现不典型左心充血性心力衰竭,易被原发病掩盖,延误治疗.笔者总结老年患者隐性心衰38例特点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4年5月间我院住院患者,共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71~94岁(81±6.5岁),人院时以第一诊断的基础疾病有:肺部感染28例,糖尿病3例,急性肠炎2例,腰椎骨折、股骨骨折、心律失常(频发房早)、脑梗塞、脑出血各1例.合并症有: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颈椎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陈旧性肺结核、矽肺、慢性胃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期、冠心病(隐匿性)、骨质疏松等,合并1种合并症者4人,2种11人、3种14人、4种以上者10人.
作者:张建霞;张娜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5mg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过程中的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综合护理干预能否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是否能帮助缓解骨质疏松疼痛.方法:将满足入排标准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接受静脉使用5mg唑来膦酸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常规进行用药指导,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唑来膦酸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中,流感样症状、发热以及肾脏事件的发生率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率在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5mg唑来膦酸在治疗骨质疏松症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有助于疼痛的进一步缓解.
作者:袁铭绩;黄淑纾 刊期: 2014年第35期
在以往的高尿酸血症的治疗过程中,一般都采用西医药物治疗的方式,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高尿酸血症的西药药物的副作用大,故患者长期服用的依从性比较差.为了使此类患者的依从性提高起来,使他们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总结了采用中医治疗方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体会.
作者:张颖;王瑜萍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分析中医药为主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施以中医药为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三大部分:①葛根汤加减内服;②热熨Ⅰ方热熨外治;③颈椎牵引.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71例,好转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以中医药为主,辅以外熨和牵引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以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红才;张素芬;张广强;张红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加减升阳益胃汤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把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口服加减升阳益胃汤药,同时,配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方案),21d为一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对照组30例单纯XELOX方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为33%,高于对照组的27%,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升阳益胃汤用于晚期胃癌化疗的辅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作者:王国庆;顾丽梅;朱晓锋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总结腘动脉损伤保肢后遗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5例腘动脉损伤患者一期修复腘动脉保肢成功,根据患者腘动脉损伤保肢后遗症症状类型采用不同中医综合治疗手段,观察各组治疗效果,总结其后遗症症状及中医中药治疗方法.结果:本组获得随访5~20个月,平均(16.5±0.4)月.疗效评价:优:11例,占44%;良:9例,占36%;差:5例,占20%.优良率占80%.结论:中医中药治疗腘动脉损伤保肢后遗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周群;王志元;王鹏;王义善 刊期: 2014年第35期
肺炎是儿科常见的肺系常见病,因其起病急、进展快和病情重,是严重威胁小儿健康乃至生命的疾病.而中医治疗在化痰止咳、促进肺部啰音吸收方面有优势,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方面具有提高机体免疫、抑制多种病原和改善肺部循环等优势.本文综述了目前小儿肺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谷晓玲;朱利敏;王钐钐;王维宁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八髎穴配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八髎穴配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针刺关元、中极、膀胱俞(双)、三阴交(双)、肾俞(双).1次/d,7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经统计学检验比较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温针灸八髎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显著.
作者:卞永禄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经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肌注维生素B1(对照组)和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干预组)的方法进行处理,观察从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的发生率评价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30.2±3.4)h、肛门排气时间(41.5±4.1)h,均早于对照组的(48.3±4.2)h和(54.6±5.2)h,干预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能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梁育岑;刘虎;王洪涛;刘伟昌;赵龙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配合穴位贴敷预防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将6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分为干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干预组:肿瘤化疗前常规辅助腹部按摩后行贴敷疗法及耳穴埋籽.观察组:单纯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止吐药物.结果: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改善程度、治疗效果优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耳穴埋籽配合穴位贴敷预防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明显.此法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志丽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复合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50例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患者利用常规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复合固定配合中药熏洗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其患者功能表现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是在6~12w,平均骨折愈合时间(8.6±3.1)w,对照组25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是11~20w,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6.6±3.2)w,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效果非常好,能够明显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康复,也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表现状况,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向阳;周晓庆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究二陈汤加味在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提高肋骨骨折并血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平分成两组,一组给予西医治疗,为对照组,一组给予二陈汤加味治疗,为观察组,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受治疗后,患者的血气胸逐渐消失,观察组的血气胸消失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汤加味在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的治疗中能获得良好的疗效,值得在肋骨骨折并血气胸中推广应用.
作者:管宏章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辅助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加用稳心颗粒,比较二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7例和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6例和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0%,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室性早搏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均减少(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减少幅度更大(P<0.05).结论:稳心颗粒辅助治疗室性早搏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早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景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运用传统中医疗法刮痧,促进乳汁分泌增多及乳腺管通畅,从而满足新生儿哺乳的需求.目的:总结刮痧疗法在产后催乳应用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产科于2012年10月~2013年5月的100名产妇,分为治疗组(接受刮痧治疗)和对照组.结果:应用刮痧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根据辨证,运用刮痧促进了乳汁分泌及保持乳腺管通畅,满足了新生儿哺乳的需求,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禚丽梅;陈妮娜;陈志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伤科消肿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伤后24h之内两组均予冰敷治疗,24h后观察组外用伤科消肿散,对照组外用扶他林软膏,连续使用5d.于治疗前、治疗后密切观察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78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愈显率为93%、有效率为100%,显愈率明显优于扶他林组(P<0.05).结论:伤科消肿散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药物.
作者:唐健强;邓振中;韦晨晖;黄献京;王新叶;从军;黎庆标;薛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藿香正气散是经典中药古方,古往今来一直用于暑湿感冒治疗.本文就藿香正气散组方简要进行论述,以期与药界同行共勉.
作者:马洪霞;刘闵 刊期: 2014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