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贺惠霞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34例胃癌患者CT检查.结果:34例胃癌均有不同程度的胃壁增厚或隆起,胃底贲门部10例,胃窦部14例,胃小弯侧6例,胃大弯侧1例,弥漫浸润(皮革胃)3例.胃周围间隙侵犯7例,淋巴转移15例,远处脏器转移5例.本组病例中Ⅰ期5例,Ⅱ期11例,Ⅲ期13例,Ⅳ期5例.本组胃癌CT分期正确31例,正确率91.17%.结论:多层CT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重要方法,并有助于临床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价.
作者:倪丰;单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护原则是中医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传统特色疗法是中医院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手段.中医护理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体现辨证施护为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及人们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医护理已成为医疗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武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一般是指屈氏韧带(Treitz)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等部位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现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6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如下.
作者:郑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科84例应用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84例患者NIHSS评分、BI指数均得到显著的改善(P<0.05).患者溶栓治疗的有效率为83.3%.治疗中仅出现牙龈出血2例,自行好转,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率低,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近几年来,由于车祸造成的伤病员人数在我院急诊手术中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多,这种由于突然的致伤,躯体的疼痛或畸形急需手术的患者,由于思想准备,心理上受到了很大刺激,难以接受致伤和急需手术的现实,普遍存在着紧张恐惧心理,待这样的手术患者,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对神志清醒者,根据伤情,不同年龄,进行心理疏导,安全渡过了手术关,具体实施以下项目:
作者:董建萍;宗华;秦悦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锁骨下静脉置管(CVC)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应用效果.以减少因化疗带给患者的不适感及并发症,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120例需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60例做锁骨下静脉置管为A组,60例做PICC置管为B组.分别观察两组方法的一次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留置时间,费用情况.结果: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8%,B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7%;B组留置时间长于A组;B组静脉炎发生率大于A组;B组并发症大于A组,6~8个化疗周期结束B组费用大于A组.结论:在肿瘤患者化疗中选用锁骨下静脉置管优于PICC.
作者:白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256例住院新生儿临床资料,观察分析发生医院感染患儿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关护理对策.结果:1276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43例,感染率为3.5%.其中体重为1000~1500g有18例(占41.9%),1501~2500g有20例(占46.5%),≥2500g有5例(占11.6%).结论:加强对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管理.对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优选黄连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以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和出固率为指标,对黄连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黄连醇提优化工艺为:药材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加药材10倍量醇,提取1h.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可行.
作者:仲珊珊;张颖;杨肖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医院管理中,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模式开始从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人本管理成为了新兴管理理论的前沿,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如何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使之有效的应用而产生良好的工作效果是十分重要的.但就目前的护理管理来看,要发挥护理工作者的创造性,激发他们的潜能,还要做许多的努力.其中,实行人本管理是一种趋势.
作者:张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中医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根据中医理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指导及健康教育,3个月后进行干预效果评价:能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相关治疗,掌握自我管理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技巧,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冯进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剥脱性皮炎是种严重的全身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皮肤潮红、浸润、肿胀、脱屑为特征,累及皮肤大部(超过体表面积的2/3)或全部,除皮肤病变外,机体各系统、各脏器可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发生率约占皮肤病的0.1%,如病情特重或救治不当,其死亡率可达10%~20%.死亡原因多为原发疾病恶化及严重并发症:感染(肺炎、败血症)、心力衰竭、中毒性肝病等.我科2011年5月收治1例左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剥脱性皮炎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X线检查中,外伤患者较常见,尤其四肢外伤,在刚受伤时X线平片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软组织挫伤,经治疗部分患者软组织肿胀消除后数周或数月受伤部位仍有疼痛或压痛,受伤部位关节活动轻微受限或活动不便,可扪及软性包块,行X线复查,其中部分患者X线诊断为骨化性肌炎.现将一组24例肘部外伤患者2010年5月~2011年12月期间肘部伤后6~12个月X线复查所见做一回顾,同时对骨化性肌炎X线诊断进行分析.
作者:李俊;陈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比较利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癌症病人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64例癌症病人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人.观察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具体抽取血清样本进行癌胚抗原(CEA)含量的检测.结果:数据分析显示,ECLIA和ELISA的相关系数是0.96,表明两种检测办法都能较为准确地检测出癌胚抗原的含量;在对血清样本进行均值分析和t检验后,得出P=0.067>0.05,显示ECLIA和ELISA检验CEA的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ECLIA和ELISA都能较为准确地检测出癌胚抗原的含量,结果一致性较高,在检测癌症病人癌胚抗原(CEA)的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小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8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于入院前一天劈柴后出现剧烈头痛、言语不清、行走不稳摔倒,摔倒后出现大小便失禁,于次日入院.查:T36.5℃,BP165/120mmHg,意识模糊,烦躁不安,言语不清,右侧瞳孔2mm,左侧瞳孔1mm,对光反射迟钝,口角向右侧歪斜,颈软,两肺呼吸音粗糙,HR80次/min,律齐,左侧上下肢肌力Ⅱ级,肌张力增强,双侧膝反射亢进,巴氏症(+),腰椎穿刺查脑脊液为血性.诊断:脑出血.给予利血平、复方降压片降压.20甘露醇及50葡萄糖液脱水,并予以半冬眠疗法,吸氧,保留导尿、病情无好转,于第四天出现深昏迷、呼吸急促、喉中痰鸣、高热、持续30~40℃,左侧上下肢肌力0级,双侧瞳孔1mm大小,光反射消失,HR108次/min,律齐,闻早搏,给予青霉素抗炎、降湿,加强脱水治疗,输液保持1700ml,尿素1800ml.,22天后,患者甚神志完全清晰,大小便能自理,脱水治疗减量,27天后停用脱水剂,住院63天,行走出院.
作者:张海先;李爱荣;祁秀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寻求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运用针灸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天,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0例,有效率达100%.结论: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良好.
作者:肖文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近年来文献中有关有机磷中毒误诊为胃炎的报告比较少见,但本病的误诊率较高,是因为早期症状相似,如果病史不明,极易误诊.现将我院1997年至2011年收治的有机磷中毒误诊胃炎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康银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效果观察,探讨中医康复技术介入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2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患者自我随意的锻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的肢体康复训练配合中医康复技术介入.结果:经早期中医康复介入的患者肢体肌力恢复的进展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减轻患者偏瘫肢体的致残程度,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益平;冯莉;杨雪;左晓波;周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医疗事业改革也被提上日程,其中医院药剂的管理问题成为新医改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转变医院药剂管理的模式,使之与新医改的实行相适应,是当前新医改的当务之急.医院药剂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每个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新形势下,必须转变医院药剂管理的模式,加强对医院药剂的管理,保障每个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旨在结合新医改的实行,探究医院药剂管理的转变和发展.
作者:杨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绝经后妇女采用口服乙烯雌酚改善宫颈条件后再行取环术的效果.方法:58例绝经后妇女口服乙烯雌酚药物0.5mg/次,2次/天,连续服药7d后行取环术,随诊3个月,并行B超监测子宫内膜情况.结果:58例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不锈钢单环均1次取环成功,成功率为100%,随诊3个月,B超未发现子宫内膜增厚.结论:乙烯雌酚用绝经后妇女的取环术,效果好、手术成功率高.
作者:李美茹;罗新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讨论扩张性心肌病反复住院患者的原因和护理.方法:对70例扩张性心肌病反复住院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是导致扩张性心肌病反复住院的重要因素,而感染、劳累、药物依从性、饮食是诱发心衰的主要原因.结论:积极控制感染,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生活行为,遵医服药等,能有效降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再住院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志芳;王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