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Myostatin蛋白成熟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王莉莉;黄丽;刘梅;顾晓松

关键词:Myostatin成熟肽, 原核表达, 融合蛋白, 亲和纯化
摘要:目的:利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蛋白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Myostatin成熟肽.方法:应用RT-PCR从大鼠的腓肠肌mRNA中逆转录扩增Myostatin成熟肽编码序列,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IPTG诱导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采用Western-blot用抗-GST抗体验证融合蛋白表达.融合蛋白经Glutathione-agarose色谱纯化.结果:PCR扩增的Myostatin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一致;30℃,0.1 mmol/L IPTG诱导16小时,GST-Myostatin融合蛋白获得优化表达,表达效率为25%;Western-blot证实融合蛋白的特异性表达.结论:成功构建融合蛋白GST-Myostatin重组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有效表达,为Myostatin抗体的制备及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38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效果.方法:对3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术后随诊3月,根据鼻塞视觉模拟评分.结果:术前7.82±0.93,术后3个月3.78±0.81(P<0.01),绝大多数患者鼻塞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鼻内镜检查所有患者下鼻甲表面红润、光滑、无瘢痕.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安全、微创、恢复快的方法.

    作者:达鹏;吴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脑额叶髓突不对称性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目的:探讨端脑额叶髓突的不对称性,为脑的功能性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随机抽取96例正常颅脑CT图像,选择典型层面进行髓突定位,观测冠状断层的端脑额叶髓突形态和面积,并用SPSS软件分析端脑的侧别和性别差异.结果:男性额中回髓突面积左>右,女性额上回髓突面积左<右,有显著性侧别差异,但均无显著性性别差异;额叶各髓突分支,均无显著性侧别差异,但额下回髓突支数具有显著性性别差异(男性<女性).额上回髓突面积(左<右)和额中回髓突面积(左>右)有极显著侧别差异.结论:在冠状断面上额叶髓突在面积和分支上具有明显不对称性,额下回髓突的分支数具有明显性别差异.

    作者:李炯佾;陈忠恒;刘丰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通心络胶囊联合氢麦角碱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氢麦角碱(喜得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方法:将病程在1年内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喜得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60天后进行智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药合用疗效较好,副作用轻而少.

    作者:徐海波;陈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难治性青光眼28例分析

    目的:评价深层巩膜瓣及Tenon's筋膜切除联合丝裂霉素的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28例(28眼)难治性青光眼行深层巩膜瓣及Tenon's筋膜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的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并发症、眼压、滤过泡功能与形态.结果:术后1月、2月、3月、6月时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0.83±4.38)mmHg、(11.97±4.77)mmHg、(14.65±5.20)mmHg、(18.86±7.79)mmHg,均低于术前的(33.40±10.54)mmHg(t值分别为11.69、10.82、10.00、9.75,均P<0.01).术后6月,19眼(67.86%)形成功能性滤过泡,UBM检查示20眼形成瓣下滤道及结膜下滤过,7眼形成瓣下滤道而无明显结膜下滤过,1眼无明显滤道及结膜下滤过形成.术眼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深层巩膜瓣及Tenon's筋膜切除联合丝裂霉素的小梁切除是难治性青光眼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黄正如;陈海英;徐明;陆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诊疗进展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入院患者中AP患者约占2%.近十年AP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原因之一是诊断手段的敏感性提高.

    作者:周金君;杨大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鼠Myostatin蛋白成熟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目的:利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蛋白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Myostatin成熟肽.方法:应用RT-PCR从大鼠的腓肠肌mRNA中逆转录扩增Myostatin成熟肽编码序列,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IPTG诱导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采用Western-blot用抗-GST抗体验证融合蛋白表达.融合蛋白经Glutathione-agarose色谱纯化.结果:PCR扩增的Myostatin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一致;30℃,0.1 mmol/L IPTG诱导16小时,GST-Myostatin融合蛋白获得优化表达,表达效率为25%;Western-blot证实融合蛋白的特异性表达.结论:成功构建融合蛋白GST-Myostatin重组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有效表达,为Myostatin抗体的制备及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

    作者:王莉莉;黄丽;刘梅;顾晓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丙泊酚静脉与安氟烷吸入复合麻醉苏醒期观察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和安氟烷吸入复合麻醉苏醒期情况.方法:将128例腹部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组(P组)和安氟烷吸入复合麻醉组(E组)各64例.两组均先用咪哒唑仑0.05mg/kg静脉注射,3min后依次给予芬太尼3~4μg/kg、维库溴铵0.1mg/kg、利多卡因0.5~1mg/kg和丙泊酚2mg/kg静脉注射诱导,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P组用丙泊酚4~6mg/kg·h、芬太尼1μg/kg·h持续泵注,E组用安氟烷1MAC吸入.根据循环情况分别调整丙泊酚和芬太尼的泵注速度或安氟烷吸入浓度.术毕前40min停止泵注芬太尼,术毕时停止全部麻醉药.记录术中循环变化、术后苏醒时间、躁动例数和评分.结果:E组发生恢复期躁动28例(43.75%),躁动评分1.28±0.46分.Ramsay镇静评分1.78±0.39分,躁动程度评级:Ⅰ级9例,Ⅱ级11例,Ⅲ级8例;P组发生恢复期躁动8例(12.5%),躁动评分0.85±0.41分,Ramsay镇静评分2.63±0.48分,躁动程度评级:Ⅰ级6例,Ⅱ级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维持期复合应用丙泊酚-芬太尼可缩短清醒时间,可有效地防止麻醉苏醒期患者的躁动.

    作者:是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19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BMI指数,CRP,TNF-α,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等指标,并检测眼底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98例,单纯性视网膜病变组(SDR)52例,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PDR)44例,比较各组检测指标.结果:3组患者年龄、病程、BMI指数均相似,血糖、尿白蛋白(UALb)、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化血红蛋白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TNF-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作者:钱铁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鼠脊髓发育候选基因Wnt7b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Wnt7b基因及Wnt信号系统分子对小鼠脊髓发育的作用.方法:基因测序比较A/J和C57BL/6J两种小鼠Wnt7b基因开放阅读框架序列差异;以RT-PCR方法测定Wnt7b基因在两种小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免疫组化法测定Frizzled在2种孕14天胎鼠脊髓上的表达和分布.结果:测序结果中发现两种小鼠Wnt7b开放阅读框架序列结构具有差异;在2种小鼠8种组织中,脊髓、肌肉、脾和肾中的Wnt7b基因表达具有明显差异;免疫组化的测定表明,发育14天的胎鼠脊髓上的Frizzled表达强度和分布范围具有显著差异,尤其是A/J小鼠在神经管周围表达明显强于C57BL/6J.结论:基因表达差异和基因结构差异提示,Wnt7b基因与脊髓发育具有一定的关联,应为一脊髓发育候选基因;Frizzled的强表达与脊髓发育的抑制相关,Wnt7b的信号转导途径介导了控制脊髓发育的过程.

    作者:季俐俐;钱晓伟;谭湘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6的动态监测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动态变化对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对32例AP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18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14例;对照组10例,均为健康志愿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1)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后MAP组逐渐下降,第7天降至正常;SAP组血清TNF-α水平则持续升高,第3天达峰值;第3、7、14天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2)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入院第3天两组血清IL-6水平均显著升高并达峰值,并分别于第7和14天降至正常;第3、7天血清IL-6水平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结论: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变化与A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入院第3天两者的水平可作为AP病情程度判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叶平;刘锦涛;徐克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手汗症患者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分析手汗症患者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麻醉处理,总结其特殊性.方法:对手汗症患者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12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中丙泊酚、芬太尼维持麻醉深度.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进行单肺通气,并进行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监测.结果:手术时间30~60min,单肺通气时间15~45min,术中SpO2保持在98%以上.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只有在膨肺时出现一过性平均动脉压下降.结论:双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作者:姜琳;谢红;王琛;孙灿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巨大胎儿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巨大胎儿的产妇,对其年龄、孕周、孕产次、身高、体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随机选择同一时期单胎正常体重儿的产妇112例进行比较.结果:巨大胎儿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周、身高、体重有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男婴大于女婴,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年龄、孕周、身高、体重是巨大胎儿发生的相关因素,针对这些相关因素予以健康指导,可以预防巨大胎儿的发生.

    作者:卢震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44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CMV-IgM抗体,FQ-PCR方法检测尿CMV-DNA而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4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患儿中肝功能损害25例(56.8%),肺炎21例(47.7%),神经系统损害4例(9.1%),血液系统损害8例(18.2%),先天性发育异常5例(11.4%).结论: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主要引起肝脏、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损害及先天异常,ELISA法和FQ-PCR法检测巨细胞病毒感染敏感、快捷、方便.

    作者:章承红;张娟;刘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528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明显增加.我院毗邻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我们2003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了528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刚;和宁;章杰斌;徐鹏飞;吴家宝;陈文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甘草甜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原发性肝癌 TACE术后肝功能异常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联合前列地尔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肝功能异常的疗效.方法:将51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7例,应用复方甘草甜素60~100ml静脉滴注、前列地尔10μg加生理盐水20ml缓慢静脉推注,每日1次;对照组24例,应用硫普罗宁0.3g静脉滴注、前列地尔10μg加生理盐水20ml缓慢静脉推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7~14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血清胆红素(S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及SB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甜素联合前列地尔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功能异常疗效确切.

    作者:徐爱兵;彭春雷;苏小琴;倪静怡;张一心;陆美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宫颈癌、卵巢癌致上尿路梗阻23例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癌、卵巢癌致上尿路梗阻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3例宫颈癌、卵巢癌所致上尿路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癌19例(82.6%),FIGO分期:Ⅲ期8例,Ⅳ期11例,卵巢癌4例(17.4%),FIGO分期:Ⅲ期1例,Ⅳ期3例,主要有腰痛、血尿、少尿、下肢水肿,肾功能视梗阻情况而定.影像检查多有肾盂、上段输尿管扩张、肿瘤和腹膜后纤维化证据.经综合治疗后,13例(56.5%)死于肿瘤广泛转移.结论:宫颈癌、卵巢癌致上尿路梗阻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隐蔽,预后差,治疗主要以解除梗阻为原则,以放化疗辅以手术等综合治疗为主.

    作者:孙友红;崔林;刘建军;何学军;陈高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鼻窦镜下腺样体切除术76例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76例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的疗效,疗效评价根据打鼾、分泌性中耳炎、鼻塞的改善及鼻腔、鼻咽部、耳部检查情况确定.结果:术后全部随访1~36个月,治愈66例(86.8%),好转10例(13.2%).无1例发生继发性出血,软腭、咽鼓管口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下切除腺样体手术疗效肯定,具有术野暴露良好,操作方便安全,腺样体切除彻底,损伤小,便于止血等优点.

    作者:王强;周维殚;尤易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发涂阳肺结核发现延误分析

    及时发现肺结核病传染源对于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和掌握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的情况,我们进行专题调研,报告如下.

    作者:平海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顶泌汗腺摘除法治疗腋臭40例

    腋臭是由腋窝皮肤的顶泌汗腺分泌物经细菌作用而产生的臭味,常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造成其心理负担.目前腋臭非手术治疗不能取得持久而满意的效果,彻底根治首选手术治疗.依据病理解剖学选择性摘除顶泌汗腺,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可以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孙青青;方俊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氧氟沙星致过敏性休克1例

    [典型病例]患者,女,40岁,因尿道炎自服氧氟沙星0.2g,约45分钟后,四肢出现团块状皮疹伴剧烈瘙痒,很快波及全身.继之胸闷不适,头晕脑胀,恶心、呕吐2次,随即晕倒在地,神志不清约2分钟.4分钟后医生赶到现场查体: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唇、指发绀,四肢湿冷.胸、腹及四肢皮肤大量风团状皮疹,神志已转清.

    作者:戴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