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肺出血20例临床分析

胡新民;李斌;徐美玉

关键词:肺出血, 新生儿, 病因, 机械通气
摘要:新生儿肺出血(neonatal pulmonary hemorrhage)是新生儿中的一种危急症候群,常常是疾病的临终表现,是新生儿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病病因复杂,早期诊断方法缺乏特异性,一旦确诊往往为时已晚,死亡率极高.本文对我院NICU 2005年6月~2007年3月收治的20例肺出血资料分析如下.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及螺旋CT对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0例经手术证实、临床、影像资料完整的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例,对其不同的影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例均作了B超、IVP检查,5例同时作螺旋CT检查.B超、螺旋CT检查均显示不同程度肾盂积水,而输尿管无扩张,肾皮质不同程度变薄.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可见梗阻端形态及输尿管腔外迷走血管和纤维束带影各1例.IVP检查7例显示肾脏不同程度肾盂积水,输尿管无扩张,输尿管内侧成角移位,梗阻端形态显示清晰,其中1例迷走血管、1例纤维束带压迫显示梗阻端呈螺旋状或横贯样充盈缺损,形态具有特征性;3例未见显影.结论:B超是诊断先天性UPJO的筛选手段;IVP既可了解梗阻端形态及肾脏功能状况,是诊断先天性UPJO的重要手段;螺旋CT既可显示梗阻端形态、输尿管壁及腔内外情况及肾脏功能状况,是先天性UPJO的确诊手段.

    作者:刘婷婷;陆晓晨;曹和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7例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4组,A组:血小板<10×109/L,共8例.B组:血小板10~30×109/L,共12例.C组:血小板30~50×109/L,共11例.D组:血小板>50~100×109/L,共6例.治疗原则:临近分娩者如血小板<30×109/L,给予糖皮质激素加丙种球蛋白,产前输血小板悬液.血小板>30×109/L有出血倾向时亦给予上述治疗.孕周<37周者如血小板<30×109/L,或>30×109/L伴有出血倾向,亦给予上述治疗.血小板>30×109/L如无出血倾向不予治疗.结果:A组8例中有3例分娩前血小板<30×109/L,3例分娩过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B组11例中2例分娩前血小板<30×109/L,有3例分娩过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15例经阴道分娩,有2例分娩过程中有出血,22例剖宫产,有4例有不同程度的出血,但出血量均少于1 000ml.结论:妊娠合并ITP如血小板<30×109/L,给予糖皮质激素加丙种球蛋白,能使大多数患者的血小板>30×109/L.分娩过程的出血发生率降低,出血量小.分娩方式与出血无关.

    作者:叶斯木汗;郁进;徐瑞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支气管结核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分析6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结果.结果:主要症状包括咳嗽45例(72.58%),咯血8例、胸闷气促6例、胸痛3例、发热4例.纤支镜示:支气管刷检结核菌阳性率77.41%,组织活检阳性率39.47%,其中43.54%以炎性浸润改变为主,24.19%以溃疡型改变为主,11.31%以肉芽增殖改变为主,20.96%以瘢痕狭窄改变为主.结论:支气管结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确诊主要依靠纤支镜检查.

    作者:李杰红;周志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75例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75例,鼻内窥镜下用双极电凝止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获一次性治愈;4例经二次电凝烧灼后填塞而治愈;3例鼻腔血管瘤及1例鼻腔出血性息肉,术后均未再出血,随访6个月~1年未见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应用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简便、安全、提高了止血的准确性,组织损伤少,痛苦小,见效快,病程短,治愈率高.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鼻腔填塞法.

    作者:殷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通心络胶囊联合氢麦角碱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氢麦角碱(喜得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方法:将病程在1年内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喜得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60天后进行智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药合用疗效较好,副作用轻而少.

    作者:徐海波;陈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头颅降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30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头颅降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头颅降温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头颅降温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头颅降温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7、21、9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比较两组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7天后头顶降温组CSS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头颅降温治疗可以促进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茆华武;丁立东;郭俊华;肖章红;薛桂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诊疗进展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入院患者中AP患者约占2%.近十年AP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原因之一是诊断手段的敏感性提高.

    作者:周金君;杨大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培菲康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8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培菲康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给予培菲康胶囊420mg,每日3次;曲美布汀100mg,每日3次.对照组47例,给予曲美布汀10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1.7%、68.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曲美布汀是治疗IBS的有效方法,疗效优于单纯曲美布汀治疗.

    作者:李明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爱宝疗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近年来,报道认为爱宝疗对其有显著疗效,优于谮其他方法.但我们发现,宫颈糜烂类型不同,其疗效也不一样,为了探讨各型宫颈糜烂的适宜治疗方法,本文对近8年我院妇科门诊接治190例宫颈糜烂患者按分型采用爱宝疗、微波、爱宝疗加微波3种方法治疗的效果和副反应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玉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106例诊治探讨

    目的:总结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的诊治经验和教训.方法:对106例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伤后半年时GOS分级标准,恢复良好59例,中残25例,重残1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9例.其中43例非手术治疗,30例入院时即手术治疗,33例在伤后1~11天,因病情加重而行手术治疗,另3例未及手术死亡.结论:早期开颅清除坏死脑组织及去骨瓣减压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宋张平;陈建均;陶冶飞;任宏清;宋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依那普利联合洛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洛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22例根据血压给予依那普利5~10mg,每日早晚各1次,洛伐他汀20mg,每晚1次顿服,另20例患者未服或短期服用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为82.0%,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为40.0%(P<0.05).结论:联合应用依那普利、洛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低AMI合并房颤的再发率,且明显改善心功能.

    作者:樊留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生儿窒息并发胃肠功能障碍5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症,可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胃肠功能障碍是导致MODS的一个重要启动因素.它的出现常提示病情加重,预后不良.

    作者:孟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SiRNA技术在胰腺癌研究中的应用

    近年来,胰腺癌的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病理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胰腺癌的发生涉及到多种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细胞粘附因子及DNA修复基因等的异常和积累,基因治疗有可能成为胰腺癌治疗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海峰;周国雄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GSHN与DC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GSHN)与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GSHN、DCS治疗49例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GSHN组与DCS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6个月和7.5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按Kolment疗效评定标准评定,GSHN组与DCS组优良率分别为88.9%和72.7%.结论:应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动力髁螺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杨育生;王辉;毕大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巨大胎儿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巨大胎儿的产妇,对其年龄、孕周、孕产次、身高、体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随机选择同一时期单胎正常体重儿的产妇112例进行比较.结果:巨大胎儿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周、身高、体重有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男婴大于女婴,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年龄、孕周、身高、体重是巨大胎儿发生的相关因素,针对这些相关因素予以健康指导,可以预防巨大胎儿的发生.

    作者:卢震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蓝光床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较常见,光疗法具有无创、有效和简便、经济的优势.自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们使用蓝光床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29例,并与普通光疗23例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壮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苯那普利10mg/次·日,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25mg/次,3次/日,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血压、临床疗效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型高血压使用苯那普利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晓兰;陈建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甘草甜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原发性肝癌 TACE术后肝功能异常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联合前列地尔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肝功能异常的疗效.方法:将51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7例,应用复方甘草甜素60~100ml静脉滴注、前列地尔10μg加生理盐水20ml缓慢静脉推注,每日1次;对照组24例,应用硫普罗宁0.3g静脉滴注、前列地尔10μg加生理盐水20ml缓慢静脉推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7~14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血清胆红素(S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及SB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甜素联合前列地尔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功能异常疗效确切.

    作者:徐爱兵;彭春雷;苏小琴;倪静怡;张一心;陆美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18例分析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olitary-rectal ulcer syndrome,SUR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良性非特异性肛肠疾病.临床上较少见,主要表现为血便、粘液便,排便困难,里急后重和肛门疼痛,易与直肠癌及炎性肠病相混淆.我院于2000年1月~2006年12月经电子肠镜共发现SURS 18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龚海;俞一峰;姚勇;胡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可吸收螺钉治疗胫骨棘骨折22例

    可吸收螺钉复位、固定胫骨棘骨折具有复位满意、操作简单、内固定牢固、免去二次手术、可早期活动等优点.我院自2004年以来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胫骨棘骨折22例,经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杜贵夏;袁龙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