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0例临床分析

孔宁平

关键词: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 视野缺损, 眼底动脉硬化
摘要:目的:总结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疗经验.方法: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0例(34眼),经过针对全身基础病变的治疗及糖皮质激素、扩血管、营养神经药物及降眼压等措施综合治疗.结果:视力提高或改善22眼,无明显改善10眼,下降2眼;神野改善22眼,无明显改善12眼,眼底视盘水肿减轻总有效31眼.结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早期预防和治疗原发病很重要.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体外分离子与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同时研究其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通过常规培养,在体外观察其生长特性、抗原表达等特征;然后通过条件培养基定向诱导,观察其分化潜能.结果: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大量增殖,常规培养条件下,原代培养需要2~3周,转代后生长速度加快;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的表面抗原,CD44、CD29、CD105阳性,CD45、CD06、CD34以及HLA-DR阴性;在相应条件培养基的诱导作用下,MSCs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以及神经细胞.结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从骨髓中分离并在体外培养增殖,同时在体外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成为骨细胞,符合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要求.

    作者:钱寒光;赵基栋;祝建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复方龙葵胶囊对2-乙酰氨基芴诱导大鼠肝癌的影响

    目的:研究复方龙葵胶囊对2-乙酰基芴(2-AFF)诱导大鼠肝癌的影响.方法:肝癌模型以0.05%2-AFF的饲料喂养SD大鼠10周.给予不同剂量复方龙葵灌胃,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检测肝脏指数、ALT、AST、γ-GT及肝组织的病理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龙葵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肝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肝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复方龙葵胶囊对实验性大鼠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玉琴;张伟;李锋;顾锦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46例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46例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术前、术中、术后均用胰岛素控制糖尿病,使尿糖控制在±~+,血糖略高于正常水平.结果:手术切除率100%,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各2例,切口感染、高糖高渗非酮性昏迷、低血糖各1例,经治疗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率.结论:外科治疗仍是食管、贲门癌患者合并糖尿病的首选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是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光成;陈云琦;管宏俊;孙长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非诺贝特致肾功能损害2例报告

    非诺贝特(力平之)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降血脂药物,对高甘油三酯血症疗效确切.近期我们使用该药发生肾功能损害2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温肾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TNF-α的影响

    目的:研究温肾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影响.方法:通过RT-PCR方法对SD大鼠EAT甲状腺组织TNF-α的测定,了解温肾方等对EAT发生的干预机制.结果:EAT大鼠的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温肾方组、雷公藤组、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方可能通过对TNF-α的抑制而对EAT能起到有效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作者:顾志峰;余江毅;秦文浩;崔世维;曹晓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回盲部肿块47例CT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CT对回盲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有完整CT资料的回盲部肿块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炎症24例,以阑尾周围脓肿包裹为多见,CT表现以腔外肿块、模糊境界、周围渗液、不全梗阻、不均匀强化为主;肿瘤23例,以盲肠、升结肠癌为多见,CT表现以腔内肿块、境界局限、周围浸润、明显强化及远处转移为主.结论:CT扫描对回盲部肿块的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为临床确诊及制定手术方案有重要的依据.

    作者:朱玉春;周伟;王建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例

    换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手段之一,起效迅速.过去较多采用脐静脉单通道换血,由于存在管道死腔,其旧血换出率略低,且易感染,插管时可能使脐静脉血栓推入体循环而致栓塞,因而存在较多缺陷.我科自2003年5月以来,采用同步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红;张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成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

    近几年急性白血病(AL)的治疗有很大进展,现就常用方案,结合我院实践体会,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沈志祥;王振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腔镜术后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在外科手术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所开展的手术类别也越来越多,但是术后严重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引起肺栓塞[1],已引起重视.国内对这方面的报道很少,本文就腹腔镜术后DVT发病机制及其预防作一综述.

    作者:陈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末端回肠造口在超低位直肠癌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末端回肠造口在超低位直肠癌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总结1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Dixon术,临时性末端回肠造口术的临床效果.结果:1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瘘发生.2例吻合口狭窄,经肠镜及手法扩肛后恢复正常排便.结论: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回肠末端造口术,对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作者:王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86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患者均行基础治疗(利尿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治疗12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LVEF明显上升,LVEDd、LVESd、PASP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收缩压(t=1.75)、舒张压(t=2.00)、心率(t=2.13)测定值有轻微下降,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用药前后LVEF上升、LVEDd、LVESd、PASP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SBP、DBP、HR则无显著性改变.12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辅助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琴;薛明华;李军;孟海燕;朱蕾;鞠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药物灌肠联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

    慢性盆腔炎是指感染侵袭内生殖器,发生于子宫及其周围组织、输卵管、卵巢及其盆腔腹的炎症,病程一般超过6个月,是女性盆腔疼痛的主要原因.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我院自1999~2004年采用药物灌注联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剑婷;黄金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输卵管残端妊娠2例报告

    [典型案例]例1患者35岁,因停经46天,下腹坠痛1小时入院.查体:T 36℃,P 92次/分,BP 90/60mmHg.心肺无异常,腹平,下腹部明显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宫颈着色,举痛明显,子宫正常大小,有摇摆痛,双附件区增厚,压痛(+).

    作者:李春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10例产科分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或造血微环境受损,导致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病征.当合并妊娠时,病情更为复杂难治,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可因贫血、出血和感染对母儿造成不利的影响,如何正确处理这类患者,值得探讨.现将我院妇产科自1999年至今收治的10例妊娠合并再障报告如下.

    作者:李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含G-CSF的预激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观察

    近年来白血病的治疗已有显著进展,但对于一些老年患者,过度虚弱者,可由骨髓增生低下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而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者,常规化疗效果差,接受正规联合化疗,并发症多,缓解率低,治疗相关死亡率高.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12月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小剂量阿克拉霉素(Acla)或高三尖杉酯碱(HHT),加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的预激方案治疗1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赵钰;徐茂忠;许忠仁;徐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橄榄体桥脑小脑萎缩1例诊断体会

    橄榄体、桥脑、小脑萎缩(OPCA)是遗传性共济失调(小脑型)中的一种类型,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此病临床较少见.由于临床影像学的发展,MRI、CT的应用,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本文报告1例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典型的OPCA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作者:张炎;王万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磷酸肌酸冷血停搏液在双瓣替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冷血停搏液在双瓣替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0例双瓣替换术随机分为磷酸肌酸(CP)组和对照组(各10例).CP组于主动脉阻断时经左、右冠状动脉灌注加入CP 2.5g/L的冷血停搏液,对照组停搏液不含CP,记录两组临床及心电指标,并于主动脉阻断前、主动脉开放2、6、24、48小时5个点抽动脉血检测LDH、CK、CK-MB,cTnT.结果:主动脉开放后CP组辅助循环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除颤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所需正性肌力药物支持的时间和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主动脉开放后6h LDH对照组与CP组分别为615.12±55.16、478.66±11.12u/L;CK为902.82±60.14、590.32±37.82u/L;CK-MB为124.58±17.12、53.93±4.46u/L;cTnT为4.875±1.532、2.542±1.024ng/ml,均P<0.05.结论:CP组辅助循环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CP冷血停搏液可减少心肌酶漏出,降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革平;徐正安;刘国锋;孙健;施东辉;周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周剂量艾素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老年NSCLC 4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周剂量国产多西紫杉醇(艾素)联合顺铂4周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Ⅲb期或Ⅳ期NSCLC 42例,艾素35mg/m2静脉点滴,第1、8、15天;DDP 25mg/m2静脉点滴,第2、3、4天.28天为一周期,至少治疗2周期.结果:42例均可评价,CR1例,PR 21例,NC 15例.总有效率52.4%;1年生存率45.2%(19/42);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占7.1%(3/42).其它副反应轻微.结论:周剂量艾素联合顺铂4周方案治疗晚期老年NSCLC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葛伯建;卫国华;许春明;谭清和;龚振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胎儿舌部畸胎瘤1例超声表现

    [病例资料]孕妇,27岁,孕1产0,孕28周.超声检查:胎儿头位,双顶径7.2cm,颅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在胎儿口部正前方见一中等回声区漂浮于羊水中,另一端与口腔相连,形态不规则,大小6.2cm×5.2cm,内部不均匀,彩色多普勒示内有少量星点状血流(图1).胎心、胎动正常,脊柱排列整齐,胸、腹腔内部未见异常,四肢结构正常.羊水明显增多,深无回声区为12cm,胎盘位于前壁,成熟度Ⅱ级.超声诊断:(1)单胎头位.(2)胎儿口腔肿瘤.(3)羊水过多.

    作者:陈慧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及治疗进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是一种发生在早期多能造血干细胞水平的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病程发展较缓慢,主要涉及髓系,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并有不成熟性,脾大.在受累的细胞系中,可找到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一般经过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

    作者:刘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