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峰;王卫东;许炳烈;刘进波;丛旭滋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收集非呼吸系统疾病继发肺部感染3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药物治疗组和多种护理干预组.两组均使用抗生素治疗,记录开始出现肺部感染体征和肺部感染持续的天数.结果:使用多种护理方法干预,出现肺部体征的时间延长,肺部感染持续的时间缩短,两组差异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卧床的重症患者的肺部感染,在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护理,能够缩短肺部感染时间,增强肺部感染治疗效果.
作者:何川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TEN基因在喉鳞癌L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喉组织,20例癌旁组织和60例喉鳞癌组织中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在LSCC、癌旁喉组织及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95.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CC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在TNM分期Ⅰ-Ⅱ期、高中分化癌、无转移、生存率>3年的患者中表达水平较Ⅲ-Ⅳ期、低分化和有转移、生存率<3年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基因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P>0.05).结论:PTEN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
作者:张振新;邱晓霞;施公胜;达鹏;王志霞;周维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当口腔出现疾病或损伤时,防御功能下降,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感染甚至其他严重的合并症.笔者在甲硝唑漱口液基础上,重新组方制备复方甲硝唑漱口液,用于防治口腔感染,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成李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无痛苦胃镜检查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观察组153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294例,均无高血压及心、脑、肝、肾等慢性病.两组检查前均予静注芬太尼和得普利麻,对两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操作时间、患者反应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检查中和检查后心率、血氧饱和度较检查前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检查中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检查前均有所下降,检查后恢复检查前水平.两组操作时间无明显区别.结论:应用芬太尼和得普利麻静注后给高血压患者进行无痛苦胃镜检查,可提高检查耐受性,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许鹏;宗剑;陈亚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 Barrett食管的治疗2.1手术治疗手术适应证:(1)食管深溃疡;(2)食管瘘管、穿孔合并出血;(3)难以控制的胃食管反流症状;(4)食管进行性狭窄;(5)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6)腺癌.对于(1)~(4)者,手术目的主要是重构通道,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LESP),减轻胃食管反流.手术方法有:Nissen胃底反折术、Hill胃后方固定术和Belsey食管胃成形术.其中Nissen术式是控制胃食管反流适宜的方式,可使部分患者的BE上皮完全逆转.
作者:黄介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发展,其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2000年以来疫情有所回升.本文通过对我县近几年来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就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进行探讨.
作者:张国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腓肠肌失神经肌萎缩的影响.方法:制备SD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损伤模型,实验组又分为3个组,分别给于高、中、低3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另设正常对照组.术后36天,灌流、固定、取腓肠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运动终板染色.光镜下观察,形态学分析.结果:正常骨骼肌纤维横截面积较大,形态规则,肌细胞核紧贴于肌纤维的边缘;空白对照组肌纤维截面积显著减小,结构紊乱,肌细胞核向肌纤维内迁移,结缔组织明显增生;用药组肌纤维截面积减小,形态较规则,肌细胞核仍位于肌纤维的周边,可见结缔组织增生.结论:补阳还五汤有显著地延缓失神经肌萎缩的作用.
作者:梅晓云;陈雪梅;吴坚;张沛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引起鼻中隔大穿孔少见,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1典型病例患者女,37岁.因双侧鼻塞伴流涕2年入院,嗅觉减退,无涕中带血.体检:鼻外形正常,双侧鼻腔不通气,双侧总鼻道可见大量半透明赘生物,有粘涕,鼻中隔无偏曲,无穿孔.鼻窦冠状位CT示双侧鼻息肉,前中组鼻窦炎.
作者:顾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按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伦敦会议的统一认识,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是指胃粘膜异型增生(dysplasia);胃癌癌前疾病(precancerous condjtion)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或不伴有肠化及恶性贫血、慢性胃溃疡、手术后残胃、胃息肉和胃粘膜巨大皱襞症(Ménétriér病)等.其后发现有更多的疾病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其中以幽门螺杆菌感染受重视.
作者:孟宪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静脉输液是小儿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套管针已广泛应用儿科,但透明敷贴可引起婴幼儿皮肤损害,给患儿及护理人员带来一些问题.我科2003年8月~2004年9月共使用透明敷贴近1000例,致皮肤损害12例(1.2%),现将对婴幼儿皮肤损害的观察和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5-FU)和甲酰四氢叶酸(CF)联合治疗局部进展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大肠癌患者42例,术前接受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130mg/m2,静滴2h,第1天;5-FU500mg/m2,静滴6h,第1~3天;CF300mg/d,第1~3天.每3周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观察化疗后原发病灶的缓解情况及毒副反应.结果:42例中有38例获得手术切除,其中26例根治性切除,19例原发病灶明显缩小,14例肿瘤TNM分期降低.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腹泻、恶心、呕吐、出血、神经感觉毒性、肝肾功能异常,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结论:该法对化疗局部进展期大肠癌的中近期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
作者:朱秋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5年152例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72例患者并发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47.4%,以上腹不适、恶心为主要表现,血淀粉酶以术后3小时升高明显,24小时多数患者的血淀粉酶明显下降,血淀粉酶水平及临床症状均在5天内恢复正常.结论: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较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症状一般较轻,经内科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金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精神异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2例肝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肝移植后早期发生精神异常的原因,总结防治经验.结果:5例患者(22.7%)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均得到治愈.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精神异常的原因有精神因素、内环境紊乱、免疫抑制药物副作用、糖皮质激素兴奋作用、术后感染、环境因素等.加强心理护理,消除致病因素;按精神病学进行治疗,可以控制精神症状.
作者:葛志华;韩旭东;徐建如;宋建华;李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实质海绵状血管瘤(CA)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A的MRI表现.结果:15例CA共检出19个病灶.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多见(13例).CA的MRI平扫表现为T1WI呈等或低信号9个,高信号7个,混杂信号3个;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16个病灶周围伴有低信号环,无占位效应;MRI增强扫描无或轻度增强.15例CA行3D-TOF MRA均未见异常血管影.结论:CA的MRI表现有特征性,MRI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天乐;黄胜;田国才;龚沈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并发症处理的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经锁骨下静脉安放起搏电极的4例并发症:误入锁骨下动脉、右心房J型电极导管缠绕三尖瓣、双腔起搏术后右心房电极脱落、术中心脏骤停各1例.结果:4例并发症全部处理成功.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并发症的发生与医生的手术技巧、熟练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谢刚;陈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肝移植相关方法.结果:22例肝移植患者除1例晚期肝癌于术后15个月死于肝外转移外,其余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治疗手段,严格掌握适应证、重视和规范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远期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蔡卫华;吴建军;胡进勇;王卫兵;卢潮德;蔡邢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在面部皱纹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额横纹、眉间皱纹、鱼尾纹患者128例,一般用2ml生理盐水稀释100单位BTXA,根据不同的患者调整剂量和浓度,定点、定量、注射均匀治疗,对称分布于面部肌肉层.结果:128例患者经BTXA治疗后,显效117例(91.4%),有效10例(7.8%),无效1例(0.78%).结论:BTXA在面部除皱美容应用中有确切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创伤小,有应用前景.
作者:杨军;姚建;季建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以往由于早期异位妊娠不易诊断,发病时常常已经破裂,需行手术治疗.快速而敏感的血HCG检测与B超检查能及时确诊早期异位妊娠,使保守治疗成为有生育要求患者的首选.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2月对接诊符合期待疗法条件患者17例未进行任何治疗,仅进行了随访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反应体系中各种成分的优化,建立检测载脂蛋白CⅢ(Apo CⅢ)T-455C多态性的方法.方法:采用PCR-RFLP检测ApoCⅢ基因T-455C多态性,同时通过对参与反应体系的成分,在一定范围内设置不同的浓度或参数组,进行正交试验和单因素逐项试验,观测各成分在不同条件下对结果的影响.结果:Apo CⅢ基因检测到3种基因型.PCR反应体系中不同模板含量、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dNTP浓度、Mg2+浓度、退火温度和酶切体系中PCR产物量、内切酶量、酶切时间等对反应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该研究建立的PCR-RFLP体系检测Apo CⅢ基因T-455C多态性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简单敏感、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适合常规实验室开展.
作者:俞娟;王惠民;张志泉;黄一红;陈连英;周锦红;鞠少卿;王跃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2002年1月~2006年4月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58例原发性肝癌进行无水乙醇介入性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兵;嵇雪芹;李咏梅;李艳;王守华;蒋从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