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纯瑞芬太尼泵注应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安舟引;施勤

关键词:瑞芬太尼, 微泵注射, 宫腔镜手术
摘要:目的:研究单纯瑞芬太尼泵注用于宫腔镜检查和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分为芬太尼组(F组)与瑞芬太尼组(R组),F组术前缓慢注射芬太尼0.1mg作为负荷量,术中根据患者的镇痛效果、体动反应追加芬太尼0.05~0.1mg,R组术前缓慢注射瑞芬太尼0.1mg作为负荷量,继使用微量输液泵按照2μg/kg·min注入,术中根据患者的镇痛效果、体动反应,可加大至3μg/kg·min.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麻醉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麻醉镇痛效果R组明显优于F组(P<0.05),但是R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单纯瑞芬太尼泵注应用于宫腔镜手术是一种较为快速、可靠、便捷的麻醉方式.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哮喘儿童螨抗原皮肤点刺试验与血清特异性IgE及总IgE测定

    本文对入选脱敏治疗的哮喘儿童进行屋尘螨抗原点刺试验(SPT),血清特异性IgE及血清总IgE的测定,以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应用价值.

    作者:杨晓蕴;陶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PTEN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TEN基因在喉鳞癌L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喉组织,20例癌旁组织和60例喉鳞癌组织中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在LSCC、癌旁喉组织及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95.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CC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在TNM分期Ⅰ-Ⅱ期、高中分化癌、无转移、生存率>3年的患者中表达水平较Ⅲ-Ⅳ期、低分化和有转移、生存率<3年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基因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P>0.05).结论:PTEN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

    作者:张振新;邱晓霞;施公胜;达鹏;王志霞;周维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移植术后早期精神异常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精神异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2例肝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肝移植后早期发生精神异常的原因,总结防治经验.结果:5例患者(22.7%)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均得到治愈.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精神异常的原因有精神因素、内环境紊乱、免疫抑制药物副作用、糖皮质激素兴奋作用、术后感染、环境因素等.加强心理护理,消除致病因素;按精神病学进行治疗,可以控制精神症状.

    作者:葛志华;韩旭东;徐建如;宋建华;李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鼻息肉内镜手术后鼻中隔大穿孔1例

    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引起鼻中隔大穿孔少见,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1典型病例患者女,37岁.因双侧鼻塞伴流涕2年入院,嗅觉减退,无涕中带血.体检:鼻外形正常,双侧鼻腔不通气,双侧总鼻道可见大量半透明赘生物,有粘涕,鼻中隔无偏曲,无穿孔.鼻窦冠状位CT示双侧鼻息肉,前中组鼻窦炎.

    作者:顾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海安县2000-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发展,其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2000年以来疫情有所回升.本文通过对我县近几年来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就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进行探讨.

    作者:张国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22例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肝移植相关方法.结果:22例肝移植患者除1例晚期肝癌于术后15个月死于肝外转移外,其余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治疗手段,严格掌握适应证、重视和规范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远期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蔡卫华;吴建军;胡进勇;王卫兵;卢潮德;蔡邢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继发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16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胰岛素泵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对16例继发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后,改用原先口服药物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后两月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C肽、餐后两小时C肽、血脂、体重、血压等指标.结果:患者的FBG、2hPG、HbA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餐后两小时C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其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血脂、体重指数、血压影响不大.结论:对口服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具有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作者:陈金锋;王雪琴;陈锦云;王耀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对104例心肌梗死组和80例对照组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心肌梗死组颈动脉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斑块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较好指标,与心肌梗死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作者:李军;李丕宝;王少媛;吕玲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无痛苦胃镜检查153例分析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无痛苦胃镜检查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观察组153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294例,均无高血压及心、脑、肝、肾等慢性病.两组检查前均予静注芬太尼和得普利麻,对两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操作时间、患者反应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检查中和检查后心率、血氧饱和度较检查前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检查中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检查前均有所下降,检查后恢复检查前水平.两组操作时间无明显区别.结论:应用芬太尼和得普利麻静注后给高血压患者进行无痛苦胃镜检查,可提高检查耐受性,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许鹏;宗剑;陈亚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4例并发症处理分析

    目的:总结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并发症处理的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经锁骨下静脉安放起搏电极的4例并发症:误入锁骨下动脉、右心房J型电极导管缠绕三尖瓣、双腔起搏术后右心房电极脱落、术中心脏骤停各1例.结果:4例并发症全部处理成功.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并发症的发生与医生的手术技巧、熟练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谢刚;陈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海安县皮炎湿疹类疾病259例斑贴试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苏中地区皮炎湿疹类疾病与变应原的关系.方法:对259例来自海安地区患者进行欧洲标准变应原测试.结果:259例患者中不同程度阳性241例(93%),其中甲醛、松香、对苯类阳性率分别24.5%、18.5%、11.6%.结论:苏中地区皮炎湿疹类疾病的主要过敏原为甲醛、松香、对苯类.

    作者:高峰;周建华;钱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生儿应用常频呼吸机38例护理体会

    在新生儿呼吸功能衰竭时,呼吸机能有效改善通气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但操作不当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不张、肺气漏、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堵管或脱管、早产儿视网膜病等[1].本组38例新生儿疾病应用呼吸机经过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缪爱梅;茅志娟;杨江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奥沙利铂联合治疗局部进展期大肠癌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5-FU)和甲酰四氢叶酸(CF)联合治疗局部进展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大肠癌患者42例,术前接受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130mg/m2,静滴2h,第1天;5-FU500mg/m2,静滴6h,第1~3天;CF300mg/d,第1~3天.每3周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观察化疗后原发病灶的缓解情况及毒副反应.结果:42例中有38例获得手术切除,其中26例根治性切除,19例原发病灶明显缩小,14例肿瘤TNM分期降低.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腹泻、恶心、呕吐、出血、神经感觉毒性、肝肾功能异常,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结论:该法对化疗局部进展期大肠癌的中近期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

    作者:朱秋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胎儿重复肾2例

    [典型病例]例1孕妇,22岁,G2P0,孕36周.超声检查:单胎头位,胎心律齐,脊柱完整,后壁胎盘,成熟度Ⅱ级,羊水大前后径6.2cm.胎儿左肾盂增宽达2.0cm,其上极见不规则囊样无回声区,与一扭曲管道相连,通往下腹部,宽处约2.3cm,壁薄光滑,透声好,形态无明显改变,其上段与左肾上极密不可分,左肾门处输尿管显示不清.超声提示:胎儿左侧肾积水,巨输尿管畸形?右肾未见明显异常.产后经IVP、CT及手术证实:左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巨输尿管畸形,输尿管开口于膀胱,巨输尿管压迫下位输尿管与肾盂连接处致下位肾积水.右肾正常.

    作者:吴静;龚念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内皮功能障碍与常见心血管疾病

    自1980年Furchgott等发现内皮细胞释放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以来,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研究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热点.近年发现,血管内皮细胞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能感受生理刺激,同时作出调节性反应,以维持血管内环境的平衡.许多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可导致内皮功能损伤,而内皮功能损伤又常伴发和加重心血管疾病.本文就内皮功能及检测方法、内皮功能障碍的病理、内皮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内皮功能保护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葛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右胸单切口治疗老年人中段食管癌32例体会

    我们于1999年6月~2005年12月对32例老年中段、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采用右胸单切口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峰;王卫东;许炳烈;刘进波;丛旭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人体测量指标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人体测量指标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3 437例健康人群体检数据:人体测量指标(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以及反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指标(血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pR)和腰高比(WHtR)后,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指标作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人体测量指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指标间呈显著的典型相关.人体测量指标中,腰高比的标化系数和相关系数大;心血管危险因素中,血压的标化系数和相关系数大.结论:腰高比是该组人群中有价值的人体测量指标,血压是受肥胖影响大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指标.

    作者:邱斌;崔世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CD40、CD40L的检测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CD40、CD40L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CD40、CD40L的表达;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儿童.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CD40为(5.87±0.80)%,较对照组(4.12±1.0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0L为(2.05±0.22)%,较对照组(3.54±0.3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时存在细胞免疫失调和体液免疫失调.

    作者:魏燕;朱国际;冯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复方甲硝唑漱口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当口腔出现疾病或损伤时,防御功能下降,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感染甚至其他严重的合并症.笔者在甲硝唑漱口液基础上,重新组方制备复方甲硝唑漱口液,用于防治口腔感染,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成李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胃癌根治术后腹部肿块4例诊治体会

    我科于2000~2044年共收治4例胃癌根治术后腹部肿块形成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

    作者:陈国学;曲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