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痛风定冲剂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张玉祥;王希;黄少斌

关键词:痛风定冲剂, 抗炎, 镇痛
摘要:目的 研究痛风定冲剂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小鼠耳廓肿胀、大鼠足跖肿胀、大鼠踝关节肿胀等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通过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 痛风定冲剂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怂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尿酸钠致大鼠踝关节肿胀;提高热板法疼痛模型小鼠痛阈值,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痛反应.结论 痛风定冲剂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张锡纯脑病学术思想探析

    张锡纯对脑病诸候,以虚实为纲分为脑充血之实证和脑贫血之虚证.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法则、预后转归、预防禁忌等诸方面精辟论述,并立传世名方建瓴汤,对指导现代临床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兴全;刘福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紫胡止咳液治疗咳嗽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 评价紫胡止咳液的止咳作用.方法 通过豚鼠枸缘酸引咳、小鼠氨水引咳、肺酚红排泄等试验,并将紫胡止咳液与止咳枇杷冲剂进行对比,验证紫胡止咳液的止咳作用.结果 紫胡止咳液使豚鼠的咳嗽潜伏期延长,咳嗽次数减少;对氨水致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和咳嗽次数的影响非常明显,能明显增大小鼠肺酚红排泄量.结论 紫胡止咳液能抑制枸椽酸引起的豚鼠咳嗽反应,增加小鼠肺酚红排泄量,抑制氨水引起小鼠咳嗽的发生,提示紫胡止咳液有镇咳的功效.

    作者:郭江;张凤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消炎膏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 探索消炎膏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消炎膏用于疖、痈等红肿初期的患者.结果 显效486例,占88.3%;有效56例,占10.2%;无效8例,占1.4%;总有效率98.5%.结论 该制剂处方合理,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便于临床应用.

    作者:张明旆;张宝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消宫瘤颗粒对大鼠子宫肌瘤抑制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评价消宫瘤颗粒的药效,并探讨消宫瘤颗粒抑瘤作用的机理.方法 50只SD未孕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消宫瘤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建立成大鼠子宫肌瘤模型,消宫瘤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30 d;末次给药后,取子宫称重,计算子宫脏器系数,并采用一氧化氮合酶试剂盒测定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 消宫瘤颗粒抑瘤作用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用药组的子宫系数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均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 消宫瘤颗粒对子宫肌瘤有一定治疗作用,尤以高剂量作用为明显;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来实现的.

    作者:朱雪莲;陈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100种中药粉末的粒度测定

    目的 研究微米中药的粒度与粒度分布.方法 采用Winner3001干粉激光粒度仪对100种中药粉末的粒度进行测定.结果 100种中药粉末中,77种微粉的粒度分布为0.1~75μm,D50≤33μm,<75μm的颗粒累积不少于95%,23种中药细粉的粒度分布为1~150μm.<150μm的颗粒累积不少于95%.结论 建议中药微粉的概念定义为:中药微粉的粒度分布为0.1~75μm,D50≤33μm,<75μm的颗粒累积不少于95%.

    作者:杨瑛;杨永华;蔡光先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重楼种苗繁殖试验

    目的 寻找重楼种菌繁殖的佳方法.方法 无性繁殖:根状茎不同部位;有性繁殖:种子两次低温处理.结果 无性繁殖带顶芽比中、下部出苗率高;有性繁殖发芽率为51.8%,且繁殖系数大.结论 重楼种苗繁殖宜采用有性繁殖.

    作者:李荣英;段立胜;唐德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各种损伤

    笔者近年来使用处方下肢骨关节洗剂,对膝关节损伤进行熏洗,并配合按摩、功能锻炼,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龄大80岁,小24岁,平均38岁;其中骨折51例(股骨间骨折10例、髌骨骨折21例、胫骨平台凹陷性骨折6例、胫骨隆突骨折4例、股骨远端骨折5例、胫骨近端骨折3例、股骨踝间粉碎并髌骨骨折2例),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占19例(髌韧带撕裂伤1例,内侧副韧带撕裂伤10例,膝关节慢性创伤性滑膜炎8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创伤史,膝部淤肿,疼痛,甚则膝关节僵硬,屈伸不利.

    作者:汪义兵;汪泳;彭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泌淋清胶囊中槲皮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泌淋清胶囊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Dalian Elite Hypersil ODS 2 5μm(200 mm×4.6 mm)柱,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30℃.结果 在0.020 43~0.204 3μg的检测范围内,对照品的浓度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895 670X-1 754,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0.92%.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黄书燕;易峰;何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西洋参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 建立西洋参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分析不同产地西洋参药材的HPLC,建立西洋参指纹图谱分析指标.结果 确立了国产和进口西洋参指纹图谱的技术参数,确定18个共有峰;不同产地西洋参药材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R)的相似度均大于0.85.结论 该方法建立的西洋参药材HPLC指纹图谱,为药材鉴别和品质评价、质量控制、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周婧;都晓伟;马宏跃;吴军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黄连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黄连乙醇提取液的成分及小檗碱含量,比较黄连和盐酸小檗碱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鉴定黄连乙醇提取液中成分及小檗碱含量,选取盐酸小檗碱做体外对比抑菌实验,观察黄连和盐酸小檗碱的抑菌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结论黄连对H.pylori的体外抗菌活性与小檗碱的相比,黄连较好.

    作者:吴静;王克霞;胡联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芩栀胶囊中黄芩总黄酮和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芩栀胶囊中黄芩总黄酮和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样品与三氯化铝反应,形成络合物,检测黄芩总黄酮含量,波长290 nm.采用背景消除法,检测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含量,波长:238 nm.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样品与三氯化铝反应,形成络合物,检测黄芩总黄酮含量,波长290nm.采用背景消除法,检测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含量,波长:238 nm.结果 黄芩总黄酮在5.28~10.56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3%,RSD=1.05%.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在19.96~31.94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0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0%,RSD=0.94%.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芩栀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姚干;何宗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三峡隔山牛皮消中C21甾体酯苷的分离提取研究

    目的 大量的提取三峡隔山牛皮消的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微波萃取技术对隔山牛皮消的活性成分C21甾体酯苷进行提取,通过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三峡隔山牛皮消中的C21甾体酯苷含量.结果 后确定佳微波萃取的工艺条件是:62℃时,用25倍量的含乙酸和水各1.5%的甲醇溶液微波辐射萃取6次,每次辐射萃取50s.结论 辐射萃取法的得率比普通乙醇(95%)提取法提高了4 mg·g-1.

    作者:贺艳;董玲玲;方丽;李于善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泻心汤不同煎液中黄芩苷的含量及体外抗菌作用比较

    目的 考察用合煎、分煎方法制备的泻心汤汤剂中黄芩苷含量差异及体外抗菌作用比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Agilent Hypersil ODS-C18色谱柱(5μm,4.6×125 mm),以甲醇-水-磷酸(35∶65∶0.2)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8 nm,分别测定泻心汤和煎液和分煎液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采用稀释法体外测试泻心汤不同煎液对常见菌种的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泻心汤和煎液中黄芩苷的平均含量显著小于分煎液中黄芩苷的平均含量;泻心汤和煎液对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大于分煎液、分煎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大于合煎液.结论 与合煎液比较,分煎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显著偏高;体外抗菌作用差异不显著.

    作者:秦亚东;席先蓉;梁光义;曹佩雪;田维毅;柴立;罗东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风消积合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41例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中风消积合剂治疗急性期中风的疗效.方法 将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对照组患者20例,给予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21例,再加用中风消积合剂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 说明中风消积合剂治疗急性期中风疗效确切.

    作者:承颖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翻白草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翻白草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粗多糖得率和总糖含量为评价指标,对翻白草中多糖提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 综合考虑,佳提取工艺为煎煮2次,温度70℃,加水12倍量,煎煮时间1 h.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经济、简单、稳定、可行.

    作者:李瑞;沈鸿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白及对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和白细胞介素-2产生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及对小鼠骨髓的造血功能和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的影响.方法 用100%白及浸出液对小鼠连续灌胃10 d,1次/d,MTT法检测灌胃前后小鼠骨髓细胞以及IL-2水平的不同.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白及组以上两项免疫学指标均明显增强,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白及可促进小鼠骨髓细胞增殖以及IL-2的分泌.

    作者:邸大琳;陈蕾;李法庆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129例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9例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实检查、X线胸片和治疗.结果 本组病人显示老年人肺部感染以典型呼吸道症状为临床表现占66.7%,以原有基础病临床症状加重、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微或缺如者占33.3%.结论 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呈多样化表现.

    作者:王绪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张琪教授治疗急症经验介绍

    介绍了张洪教授治疗急症的经验.具体介绍了治疗急腹症、血证、中风、高热的临床辨治并附验案举证.

    作者:孙元莹;郭茂松;王暴魁;姜德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大黄和生首乌鞣质含量对小鼠小肠推进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大黄和生首乌70%乙醇提取物中鞣质含量对小鼠在体小肠推进的影响.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法测定浸膏中鞣质含量,小鼠小肠炭末推进法测定大黄及生首乌醇提物去除鞣质前后小肠的推进率.结果 大黄和生首乌醇提物对小鼠小肠炭末的推进无明显影响,但去除鞣质后则呈现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 鞣质的存在明显抑制了小鼠小肠炭末的推进率,且其含量与抑制的强度呈正相关.

    作者:钟华玉;张勉;戴岳;张朝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李建新运用血府逐淤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经验

    通过李建新分析血府逐淤汤的出处、药物组成、功效及主治,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指出消化系统疾病多有血淤病理基础,即久病多淤,从而提出运用血府逐淤汤加减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但见血淤证即可应用,同时结合季节、体质、现代药理研究等灵活加减应用.

    作者:杜艳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