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晕可平制剂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林萍;刘小东;欧阳强

关键词:晕可平, 总皂苷, 含量测定, 分光光度法
摘要:目的 建立控制晕可平制剂的有效方法.方法 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总皂苷的含量,并对测定波长、香草醛用量、高氯酸用量、显色时间等进行考察.结果 测定制剂中总皂苷含量,以熊果酸为对照品,在0.019 2~0.076 8 mg的质量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结论 测定制剂中总皂苷含量可以作为控制晕可平制剂的有效方法.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白芷对败血症性休克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白芷对脂多糖和D-氨基半乳糖诱导败血症性休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给药组.给药组分别按300,100 mg/kg腹腔注射白芷提取物,阳性对照组按30mg/kg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0 min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脂多糖(36 mg/kg)和D-氨基半乳糖(800 mg/kg)的混合溶液,比较各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同时每d观察小鼠的死亡率至第3天.结果 100 mg/kg剂量给药组存活率达到50%,300 mg/kg剂量给药组存活率达到70%,两个剂量给药组降低脂多糖和D-氨基半乳糖诱导败血症性休克小鼠血清AST和ALT含量的升高(P<0.01),同时显著降低TNF-α含量(P<0.001).结论 白芷提取物是通过减少TNF-α的分泌,对肝损伤起保护作用,终降低脂多糖和D-氨基半乳糖诱导败血症性休克小鼠死亡率.

    作者:姜英子;吕惠子;全哲山;朴虎日;崔炯谟;李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药品退换引发医患纠纷的处理与防范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人们的生命观和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在当前医疗机构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式下,各医院药房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但医院中各类医患纠纷仍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涉及面遍及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在药房,因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所致的医患纠纷有所下降,但如因药品退换等原因所引发的非医疗纠纷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和给医患双方带来的精神创伤也是不容忽视的[1].

    作者:刘紫全;黄群莲;何光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不稳定心绞痛中医药治疗进展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指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种临床心绞痛综合征,极易恶化为急性心肌梗塞和缺血性猝死.包括初发劳累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梗塞后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由于不稳定心绞痛病变复杂,进展迅速,且预后多方向性,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现将近年来中药治疗UA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赵海燕;孙兰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沉香药材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研究国产沉香药材挥发油成分.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气相色谱共分离出20多个峰,鉴定出其中的6个峰.其中有12种成分的相对含量较高,占总成分相对含量的68.13%,且大部分集中在22~29 min出现.结论 Guaiol与α-Copaen-11-ol在沉香挥发油中含量较高,并首次从沉香挥发油中分析得到.

    作者:梁永枢;刘军民;魏刚;徐鸿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各种损伤

    笔者近年来使用处方下肢骨关节洗剂,对膝关节损伤进行熏洗,并配合按摩、功能锻炼,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龄大80岁,小24岁,平均38岁;其中骨折51例(股骨间骨折10例、髌骨骨折21例、胫骨平台凹陷性骨折6例、胫骨隆突骨折4例、股骨远端骨折5例、胫骨近端骨折3例、股骨踝间粉碎并髌骨骨折2例),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占19例(髌韧带撕裂伤1例,内侧副韧带撕裂伤10例,膝关节慢性创伤性滑膜炎8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创伤史,膝部淤肿,疼痛,甚则膝关节僵硬,屈伸不利.

    作者:汪义兵;汪泳;彭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丹参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肾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ET-1)对大鼠梗阻性黄疸肾损伤的作用,以及丹参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正常对照组(CN)、假手术对照组(SO)、梗阻性黄疸组(OJ)、丹参治疗组(OJ+SM).分别于手术后7 d和14 d两个时段检测血浆ET-1,TB,DB,BUN,Cr水平,同时对肾脏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CN组和SO组比较,OJ组大鼠血浆ET-1,TB,DB,BUN,Cr水平明显升高(P<0.01),同时伴有肾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丹参治疗可使血浆ET-1,TB,DB,BUN,Cr水平明显降低,与OJ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肾组织形态学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梗阻性黄疸时大鼠血浆ET-1明显升高,与BUN和Cr呈正相关;丹参通过降低血浆ET-1水平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作者:高卉;阮明凤;龙浩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远志及其不同蜜炙品的镇咳祛痰作用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生远志与不同蜜远志(1,2,3,6号)对小鼠镇咳、祛痰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浓氨水喷雾诱咳法和气管段酚红比色法,探索不同条件蜜炙后,对远志化痰功效有无影响.结果 蜜远志2,3,6号和生远志8,4 g·kg-1组以及蜜远志1号4 g·kg-1组均组能显著减少小鼠的咳嗽次数(P<0.05);而生远志、蜜远志2号8 g·kg-1组又能极显著增加气管酚红的分泌量(P<0.01),蜜远志1,3,6号8 g·kg-1组、蜜远志1,2,3号4 g·kg-1组亦能显著增加气管酚红的分泌量(P<0.05).结论 各蜜远志与生远志均不同程度呈现镇咳、祛痰作用;远志通过不同条件蜜炙后,其祛痰、止咳作用仍然存在,并未受影响.

    作者:刘贤武;吴晖晖;王建;赵海平;田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运动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关于运动病发病机制中的几种主要学说,着重探讨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的感觉冲突理论和神经不匹配学说,以及近年来出现很多新的研究成果的神经递质假说和内分泌异常假说.

    作者:兰艳;金元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重楼种苗繁殖试验

    目的 寻找重楼种菌繁殖的佳方法.方法 无性繁殖:根状茎不同部位;有性繁殖:种子两次低温处理.结果 无性繁殖带顶芽比中、下部出苗率高;有性繁殖发芽率为51.8%,且繁殖系数大.结论 重楼种苗繁殖宜采用有性繁殖.

    作者:李荣英;段立胜;唐德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掌叶大黄栽培技术

    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为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以根茎入药.有泻实热、下积滞、化瘀、解毒功效.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湿热黄疸、急性阑尾炎、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症.性味苦、寒.1 形态与习性掌叶大黄根粗壮,肉质肥厚,木质化.茎直立,高2 m.圆锥花序,花期6~7个月,果期7~8个月.种子容易萌发,在5~15℃时发芽率85%以上.种子寿命1~2年.喜冷凉气候,忌高温,忌连作,须隔4~5年再种.宜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轮作.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植质的砂壤里生长良好,黑泥土次之.

    作者:张海滨;袁立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东风菜的显微鉴别

    东风菜,又称仙白草、土白前等,为菊科植物东风菜Doellingeria scaber(Thunb.)Nees[Aster scaber Thunb].的全草,分布于全国各地.味辛、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利咽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眩,目赤肿痛,急性肾炎,肺病吐血,跌打损伤,痈肿疖疮,蛇虫咬伤等[1].现代研究表明其内含有多种皂苷[2],并具增强免疫及抗肿瘤的活性[3],但未见有显微结构方面的研究报道.故对东风菜进行如下显微结构的研究,为其开发利用、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蔡毅;朱意麟;艾俊杰;滕建北;王进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蜂胶中柯因、槲皮素、洋芹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蜂胶中柯因、槲皮素、洋芹素的含量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柯因、槲皮素、洋芹素为指标成分测定河南、湖北等地6种蜂胶中相应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ODS(150 mm×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168.75∶44.8∶0.2),流速为0.7 ml/min,检测波长为273 nm,柱温为26.8℃,用外标峰面积法定量.结果 不同产地蜂胶中指标成分的含量不同.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作蜂胶中柯因、槲皮素、洋芹素的含量检测和不同产地蜂胶成分的对比以及真伪优劣的鉴定.

    作者:王东;杨林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青果叶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 对青果叶Folium Canarii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来源、性状、显微、薄层色谱进行鉴别.结果 详细描述了青果叶的生药学特征.结论 为青果叶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订,补充生药学研究资料,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税丕先;庄元春;孙琴;朱烨;余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超声波法提取溪黄草中总二萜的佳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超声波法提取溪黄草中总二萜的佳工艺.方法 以冬凌草甲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溪黄草各提取液中总二萜含量,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超声波法提取溪黄草总二萜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佳工艺条件.结果 超声波法的佳提取条件为:使用60%乙醇,在温度80℃,料液比1∶35条件下提取30 min,连续提取2次,二萜类化合物的总提取率可达99.86%.结论 超声波法提取溪黄草中总二萜的提取率高,效果好,测定方法简单可行.

    作者:段志芳;陈庆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消炎膏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 探索消炎膏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消炎膏用于疖、痈等红肿初期的患者.结果 显效486例,占88.3%;有效56例,占10.2%;无效8例,占1.4%;总有效率98.5%.结论 该制剂处方合理,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便于临床应用.

    作者:张明旆;张宝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肝灵分散片中水飞蓟宾的含量

    目的 建立益肝灵分散片中水飞蓟宾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C18柱;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48∶52∶1);检测波长:288 nm;结果水飞蓟宾的线性范围为10.64~53.20 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5%,RSD=1.40%.结论 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可用于益肝灵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小平;杨银盛;周铁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香青藤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 用气相色谱GC-MS法对香青藤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香青藤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共分离出110个峰,鉴定了其中74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7%.结论 香青藤中主要含α-蒎烯、β-蒎烯、α-水芹烯、p-甲基,异丙基苯、β-水芹烯、α-没药烯和α-桉叶油醇,含量都在4%以上.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香青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莫善列;李战;欧莹;韦松;思秀玲;范冬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银黄注射液体内外抗Ⅰ型疱疹病毒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银黄注射液的体内外抗疱疹病毒Ⅰ型(HSV-Ⅰ)作用.方法 用HSV-Ⅰ Sm44株颅内感染BALB/C小鼠复制动物模型,记录小鼠存活时间;用HSV-Ⅰ Sm44株感染的Vero细胞为实验系统,观察细胞病变程度,从而了解银黄注射液抗HSV-Ⅰ的药效.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先用药后感染病毒,银黄注射液0.22 mg·ml-1以上可抑制HSV-Ⅰ Sm44株对Vero细胞的病理损伤,病毒唑0.25 mg·ml-1以上可抑制HSV-Ⅰ Sm44株对Vero细胞的病理损伤,先感染HSV-Ⅰ后用药,银黄注射液0.22 mg·ml-1不能抑制Vero细胞的病理损伤;动物实验表明,静注66 mg·kg-1·d-1银黄注射液可显著延长感染HSV-Ⅰ Sm44株的小鼠存活天数(P<0.01),作用优于病毒唑,肌注作用差.结论 体外实验,银黄注射液阻断Vero细胞感染HSV-Ⅰ Sm44株作用强于对已感染该病毒的Vero细胞的保护作用;对HSV-Ⅰ Sm44株感染小鼠有保护作用,静注比肌注效果好,静注大剂量保护作用优于病毒唑.

    作者:陈美娟;葛李;章卓;李亮;刘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浅议医学院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档案管理

    随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档案的社会教育作用已日益突出.作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部门,搞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档案管理,发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档案的社会教育作用,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通过几年的实践,形成一些粗浅的体会和认识.

    作者:郭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沈英森教授治疗泌尿系疾病经验

    沈英森教授认为泌尿系疾病的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正虚指肺脾肾不足,邪实则以水湿、湿热、瘀血为主.主张扶正固本、重在脾肾,从上治下、巧在变通,强调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临证疗效卓著.

    作者:黄进;赵长鹰;朱晓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