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齐刺温针治疗棘间韧带损伤80例

邵伟立

关键词:温针治疗, 功能活动, 阿是穴, 症状, 疗效观察, 棘间韧带损伤, 患者, 局部, 常见病, 现报告如下, 总有效率, 治疗结果, 治疗方法, 腰背疼痛, 体力活动, 捻转手法, 临床资料, 疗效标准, 毫针, 复发
摘要:棘间韧带损伤是腰背疼痛的常见病因,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近年来笔者运用齐刺配合温针治疗该病80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其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小26岁,大65岁;病程短1 d,长2 a余;发于胸椎者20例,发于腰椎者60例。2 治疗方法2.1 取穴阿是穴,即病变的棘间韧带上的压痛点,位于棘突间隙;阿是旁穴,阿是穴旁开0.2~0.5寸,左右各1穴。2.2 操作患者侧卧位或俯卧位,以舒适为宜。用1.5寸毫针直刺阿是穴,用1.5寸毫针斜刺阿是旁穴,针尖直对阿是穴;进针后均施提插捻转手法,以患者感到酸胀即可。再将艾条剪切成2 cm左右的艾段,套于阿是穴的针柄上,点燃,让其燃尽。每次点2个艾段后出针。治疗1次/d,5次为1疗程,间隔2 d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2~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症状消失,功能活动正常,局部无压痛,6个月内未复发,为治愈;症状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正常,局部重压以及劳累,受寒后仍有轻微不适感,为显效;症状减轻,功能活动好转,体力活动后复发,再经治疗可缓解,为有效;症状、功能活动、局部压痛均未改善,为无效。3.2 治疗结果 80例患者中,痊愈58例,占72.5%;显效14例,占17.5%;有效10例,占10%。总有效率是100%。4 典型病例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方法:应用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与用川芎嗪治疗42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9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1.4%;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X2=7.285 7,P<0.01)。结论:在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可靠。

    作者:朱玲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滋阴清热煎剂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

    在临床治疗口腔疾患中,一些粘膜病、牙龈炎、牙周炎以及冠周炎,单纯的局部治疗往往效果不理想,我们配合中药滋阴清热煎剂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治疗体会分述如下:1 病例资料 本组75例,男性26例,女性49例。年龄小者13岁,大者77岁。病人以不同程度的牙龈出血、牙周溢脓、冠周红肿、粘膜溃烂、口臭、口舌疼痛等不适感为主。2 滋阴清热煎剂的药物组成及用法2.1 药物组成玄参10 g,熟地10 g,麦冬10 g,何首乌6 g,枸杞子10 g,白芍10 g,女贞子10 g,墨旱莲10 g,桑寄生10 g,沙苑子10 g,地骨皮12 g。2.2 用法制成煎剂,每日早晚服,连服1~2个月。3 疗效判定3.1 显效用药在3~5 d后主诉病情减轻,疼痛消失,急性炎症消退。3.2 好转用药在10 d后病情好转,症状减轻,但局部仍有炎症表现。3.3 较差用药在1个月以上,虽然症状减轻,但仍有新的炎症形成。

    作者:侯燕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半枝莲及其混品鉴别

    中药材的真伪优劣,直接影响用药准确、安全和有效。我国地大物博,中药资源十分丰富,中药材品种繁多。鉴别中药材的真伪是中药人员的任务之一,现介绍鉴别半枝莲及其混品的特征。 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全草,是常用草药之一,主要用于妇科,可代替益母草。而今多用于消肿止痛,抗癌。半枝莲主产在江苏,但在全国名为半枝莲的药材来源有三个科属的植物,现将出现的几种半枝莲原植物形态分别描述如下(见表1)。

    作者:吴永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喘息定药效学研究

    目的:观察喘息定的抗炎平喘作用。方法:选用小鼠耳廓肿胀,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豚鼠喷雾引喘法,豚鼠肺支气管灌流实验。结果:88 g/kg对耳廓肿胀有显著的抗炎作用(P<0.05);88 g/kg对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44 g/kg对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34.4 g/kg,17.2 g/kg对整体豚鼠引喘可极明显地延长潜伏期(P<0.01);8.6 g/kg可明显地延长潜伏期(P<0.05)。3个剂量组对豚鼠肺支气管灌流都具有明显的增加作用(除小剂量第8分钟由于离散度太大而没有明显差异,但从均数上仍可看出差异)。结论:喘息定具有抗炎平喘作用

    作者:沈祥春;陶玲;方泰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妇血康冲剂治疗妇产科血证疗效观察

    妇产科血证是妇产科的常见病。由各种原因引起,如人流术及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过多、产后恶露不绝、上环后出血、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等所致出血。我院采用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滇桂艾纳香的妇血康冲剂治疗妇产科血证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我院自1999-10~2000-05-80例门诊病例用药后情况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 80例患者年龄小21岁,大56岁,平均年龄38.5岁。其中人流术及药物流产后出血过多12例,产后子宫出血6例,产后恶露不绝16例,上环后出血10例,月经过多或月经期延长2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例,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炎等引起的出血8例。将上述各种疾病各取2例为对照组,其他为治疗组。即治疗组66例,对照组14例。2 治疗方法 治疗组66例给予妇血康冲剂冲服,3次/d,10 g/次。有炎症患者加服氟哌酸,3次/d,0.2 g/次。对照组14例,给予止血芳酸片口服3次/d,0.5 g/次。有炎症者加服氟哌酸3次/d,0.2 g/次。7 d 为1个疗程。3 效果 治疗组66例,完全止血56例,占84.8%;出血量明显减少8例,占12%;出血量无明显变化2例,占32%;总有效率96.8%。对照组14例,完全止血10例,占71.4%,出血量明显减少2例,占14.3%;出血量无明显变化2例,占14.3%;总有效率85.9%。显然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

    作者:傅红专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山东4种菟丝子及其混淆品鉴别研究

    目的:通过实验为菟丝子类药材的鉴别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在对山东菟丝子资源及药材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该省分布的4种菟丝子及其混淆品进行了鉴别研究,并给出了主要性状特征的鉴别检索表。结果与结论:山东4种菟丝子及其混淆品在性状特征方面均有差异

    作者:林慧彬;林建群;张传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徐长卿及其伪品白薇鉴别

    徐长卿为萝(艹)/(摩)科植物徐长卿Cynanchun paniculatum(Bge.)Kitag的干燥根或根茎[1]。近年来,由于临床用量大,资源紧,价格高,一些经营者为谋取暴利,用价格低廉的萝(艹)/(摩)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anchum versicolor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1],充当徐长卿或掺入徐长卿中,笔者在入库检验中就发现过2起,现将二者比较鉴别如下:1 性状鉴别1.1 徐长卿根茎呈不规则柱形,有盘节,长0.5~3 cm,直径0.2~0.4 cm,四周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呈圆柱形,弯曲,长10~16 cm,直径0.1~0.15 cm;表面淡褐色或淡棕黄色,具微细的皱纹,并有纤细的须根;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细小,黄棕色,有粉性。气香,味辛。1.2 白薇根茎呈圆柱形,有结节,长1.5~5 cm,直径0.5~1.2 cm,上面可见数个圆形凹陷的茎痕,直径0.2~0.8 cm,有时可见茎基,下面及两侧簇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长5~20 cm,直径0.1~0.2 cm,表面黄棕色至棕色,平滑或具有细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黄白色,中央木部黄色。气微,味微苦。

    作者:谢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从败酱草质量谈药材采集收购

    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黄花败酱或白花败酱的干燥全草。我省多以白花败酱为主。一般在小暑(7月上旬)前后采收。质量要求,全草以色绿、梗少、无泥杂为佳[1]。其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排脓破瘀;常用于治疗肠痈、下痢、赤白带下等症。1 影响败酱草质量的因素 目前商品中,所见到的败酱草颜色多为棕色或棕褐色、梗多、叶少、质量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1 采集收购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笔者认为提高败酱草的质量的关键在于人。从前,我们当地有句习语“土箕(装原药材的箩筐)担进,戥子称称出。”就是说,从前有信誉的药店。都是前面是药店,后面是药材加工作坊,每个药店都有实践经验丰富的老药工把关收购药材,以保证药材的质量,提高药材的信誉。80年代以前,每个县药材公司都有自己的收购部门或委托定点的供销部门收购。医药学校有专门培养药材生产收购人员的专业,但现已所存甚少。现在药材收购多以药贩为主,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甚至有目不识丁毫无药材专业知识的农民也加入到收购的队伍之中,这样的生产收购人员,如何能保证药材的质量。1.2 产地加工方法不当败酱草为直立草本药材,茎杆粗壮,叶片纸质,摊晒时叶片先干,茎梗难干燥,晒至全部干燥时,叶片脱落,只剩茎杆。据笔者实践经验,摊晒时不可翻动,以防止叶片脱落;待晒至八成干时,在日落以后捆扎打包,既可防止叶片脱落,又可保证色泽青绿。1.3 采收季节失时由于败酱草为野生药材小品种,采集经济效益不高,为提高经济效益,药农将采收季节推迟至10月份,因这时败酱草将要枯死,折合干品率高,但叶多脱落,茎梗老,质量差。采收败酱草的季节应严格按《浙江中药收购手册》所规定的小暑前后。根据笔者多年观察,败酱草的始花期在7月上旬左右(基本与收购手册相符)。众所周知,一般全草类药材的有效成分多在始花期时含量为高。另外,此时进入伏季,雨天减少,如不遇雨,在此季节采收加工的败酱草,色青绿,叶多,质量较好。

    作者:金雅尔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凤仙花研究进展

    凤仙花该药名早见于《救荒本草》。它是凤仙花科中大一个属—凤仙花属的植物凤仙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瓣。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山区,少数产于北温带,在中国主要产于西南地区。在各个地方及不同本草书中的名字各异,如《本草纲目》称“好女儿花”,《江西民间草药》称“金童花”,《草木便方》称“指甲花”等。凤仙花性寒、味甘微苦;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定痛之功效。主治风湿偏废,腰腿疼痛,妇女经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痈疽,鹅掌风,灰指甲等。到目前为止对凤仙花的主要研究在临床运用、药理、化学成分等几个方面。现将国内外学者对凤仙花的研究综述如下。1 临床应用 王庭兆报道取白凤仙花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患部,范围稍大于患面,厚度约0.5 cm,外用油皮纸包裹,换药1次/周。治疗鹅掌风3例,皆1个疗程痊愈[1]。胡素贤等报道白凤仙花适量浸入米醋内备用。用药时将米醋处理过的白凤仙花外敷,并加塑料薄膜包裹灰甲,治愈顽固性足癣伴灰趾甲31例,临床治愈87.1%,好转12.9%[2];邱桂仙报道凤仙花全草、大蒜、白矾各适量,将三药捣成糊状,睡前包甲,次晨取下,治甲癣多例,疗效显著[3];郭笑丽报道凤仙花加盐捣烂如泥,外科常规换药,贴敷于患处,包扎,1次/d。治疗时间长8次,短4次,治疗56例甲沟炎,总有效率98.2%[4];在国外,有学者报道用凤仙花提取物治疗神经性皮肤病、腹背痛、疝气痛、痛风等[5,6]。

    作者:危建安;谢琪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王文洁《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内容及写作特点浅析

    明代集大成的《本草纲目》将中国本草学推上了一个巅峰。然而《本草纲目》是否将此前丰富的药学资料搜罗无遗了呢?近年的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还有若干成书于《本草纲目》以前的本草书并不为李时珍所知。其中属于孤本、迄今尚未被世人广为知晓的《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就是其中之一。 《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以下简称《仙制药性》)八卷,今国内仅有明万历壬午(公元1582年)陈氏积善堂刻本,原系已故著名医史学家范行准先生栖芬书室所藏,今归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善本库珍藏。 《仙制药性》为二层楼(分上下两层)版式,粗黑口,左右双边。版心书名《仙制药性》。其书无序跋目录。卷末有“万历壬午岁孟秋陈氏积善堂梓行”牌记。据此,该书编成之年的下限是1582年,比李时珍《本草纲目》终问世之年(1593年)还要早11年。该书引用成书年代晚的当数明*陈嘉谟《本草蒙荃》(1565年)。此外还有明*郑宁《药性要略大全》(1545年)。因此,其成书之年当在1565~1582年之间,即嘉靖末至万历初期。 该书卷首署名为:“先师太乙仙人雷雷公炮制/后学江人冰鉴王文洁汇校/书林积善堂少湖陈孙安梓行”。其中首出的“太乙仙人雷雷公”不过是托名(“雷公炮制”在明代颇有声誉),殿后的陈孙安是出版商,中间的王文洁才是本书的编辑者。

    作者:郑金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卡通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对卡通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制定其质量标准。方法:对卡通片中黄芪、人参、葛根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制剂中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甙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加样回收率为97.64%,RSD为2.18%(n=5)。结论:方法灵敏,结果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杨洪元;刘产明;高素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花椒、肉豆蔻防霉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花椒、肉豆蔻对5种霉菌的抑制作用。方法:测定花椒、肉豆蔻挥发油,水提液对5种霉菌的MIC和MFC。结果:花椒、肉豆蔻挥发油成分有明显的抗霉菌作用;其挥发油成分对5种霉菌的低抑菌浓度和低杀菌浓度相等。结论:花椒、肉豆蔻是高效、安全、价廉的天然防霉药物,可广泛用于食物、中药材及其制品等领域的防霉。

    作者:谢小梅;陈资文;陈和利;李大明;叶荷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加味大补阴丸治疗过敏性紫癜42例

    “过敏性紫癜”是因过敏性毛细血管炎引起皮下出血的一种皮肤表现。发生过敏的原因可能为上呼吸道感染、风湿病、食物及药物过敏反应有关。好发于春夏之间,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述本病的资料较为分散,可以归纳在“葡萄疫”范围之内。如《外科正宗》记载:“葡萄疫,其患多生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生遍体。”笔者于1993-03~1998-10以来,运用自拟加味大补阴丸治疗“过敏性紫癜”42例,经临床治疗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42例全部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小者8岁,年龄大者45岁,其中发病时间长的6个月,短的7 d,本组病例30例在治疗前曾接受过西药抗过敏和激素治疗等。1.2 主要症状及体征 42例患者均有发疹、瘀斑,其中17例伴有低热、咽干、便秘等;8例伴有水泡或血泡;16例伴有口腔粘膜,齿龈出血;25例仅见于下肢;17例见于全身。主要体征:局部或全身紫红色出血点,色泽鲜红或融合成片,反复出现新疹,舌质红或舌尖红,少苔或黄苔,脉弦细或细数。

    作者:邱金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牛蒡子高产栽培技术

    牛蒡子,又叫大力子、恶实,为菊科2 a生深根性草本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以果实、根、茎叶入药。果实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之功效,可治风热感冒、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等。根能清热解毒、疏风利咽。主产于山东、河北、吉林、辽宁、浙江等省。现将牛蒡子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技术介绍如下:1 生物学特性 牛蒡适应性强,野生于山区坡地、田边地头、房前屋后、沟边路旁比较肥沃的土壤中,较耐盐碱,在轻盐碱地也能正常生长。耐寒、耐旱、怕涝。喜温暖湿润气候,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近壤土为佳。生长期需水较多,4~5月植株生长迟缓,7~8月温暖湿润的雨季生长迅速。花期6~7月,果期9~10月。2 栽培技术2.1 选地与整地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播种前深耕30 cm左右,耙细整平。

    作者:李桂兰;袁美升;刘华瑞;毕胜;于崇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牛膝及其伪品比较鉴别

    中药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I的干燥根,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的功效。用于治疗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等,为临床上的常用药。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谓:“今出近道蔡州者,长大柔润。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也。”近年来,笔者在工作中,常碰到同属植物的红牛膝,土牛膝,同科的麻牛膝,石竹科白牛膝以及爵床科植物末膝马蓝的根作为牛膝用。现将牛膝及出现较多的伪品,从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性质方面进行比较鉴别,供参考。1 性状鉴别 见表1。2 显微鉴别 各品种粉末中薄细胞中所含的草酸钙结晶形状的不同,可作为鉴别的方法之一。见表2。3 理化鉴别 苋科植物含有皂甙及甾酮类化合物,可利用牛膝及伪品成分中分子结构不同,对荧光反应,显色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不同,而帮助我们鉴别之。鉴别方法1,取鉴别品的断面置紫外灯(365 nm)下观察,而后再加1%氢氧化钠(牛膝)或加1%的氢氧化铵(伪品)后观察其色泽的变化。鉴别方法2,取鉴别品粉末置白瓷板上,滴加2滴冰醋酸及1~2滴浓硫酸,观察颜色反应,结果见表3。

    作者:朱美莲;王惠萍;桑雅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慢性肾小球肾炎饮食调理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为慢性肾炎,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肾小球免疫性炎症,可发生在不同年龄,以青中年多见。临床典型症状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浮肿、高血压等。病情轻者可自行痊愈,慢性肾炎可持续20~30 a,呈相对稳定和缓慢发展状态,发展恶化迅速的可于数日内进入尿毒症期。肾炎多属于中医“水肿”“虚劳”“腰痛”等证的范畴。如在采用中药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科学合理饮食,并结合食用一些食疗方,可以很好地控制高血压,纠正体内异常代谢,减轻水肿及肾脏的负担,从而延长进入肾功能衰竭的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 饮食原则1.1 热量供给患者足够热量,以维持标准体重为宜,每天约2 000~2 400 Kcal,碳水化物和脂肪为热量主要来源。1.2 蛋白质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确定蛋白质的摄入量。在肾功能代偿期间,肾功能损害尚不严重,对大量蛋白尿者可每天供给蛋白质70~80 g,其中优质蛋白质占50%以上,总量不宜超过1 g/kg/d,因大量蛋白质可造成肾脏的高血流、高灌注,反而会加重肾脏负担;如肾功能减退,出现氮质血症时,应给予低蛋白饮食,每日40 g以下,这样有利于残余肾单位的保留。1.3 碳水化合物宜多吃淀粉类、糖类食物,如麦淀粉、藕粉、山药、蜂蜜、白糖等。这些食物在体内代谢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增加肾脏负担。1.4 无机盐水肿和高血压病人,应限制食盐摄入量,2~3 g/d;水肿严重的给予无盐饮食,同时定期检查血钾、钠水平;有贫血者多补充铁。

    作者:汪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肿瘤放疗病人心理护理

    癌症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这对其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患者得病后的心理活动和需要,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对1997-11月~1998-11月住院的76例放疗病人进行了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和护理。1 一般资料 76例病人均为病理确诊。男60例,年龄25~76岁;鼻咽癌40例,直肠癌17例,食道癌10例,肺癌9例。2 心理分析 患病后的心理表现及对放疗的态度分四型。2.1 顾忌心理患者担心不能继续工作和学习、生产。自费病人担心用钱过多,给家庭造成生活负担和影响;未育妇女担心以后的生育问题,表现为顾虑重重,不安心放疗,精神负担过重。2.2 急躁心理因放疗时间长,患者往往产生急躁情绪,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怀疑治疗效果,表现为紧张,急躁易怒,失眠,乏力,口干,咽痛,对疾病治疗缺乏信心。2.3 焦虑心理对癌症的危害及放疗的知识有所了解(特别是一些曾经化疗过的患者)顾虑多,情感脆弱,情绪忧郁,经常询问病情及治疗效果。出现放疗副反应时,则怀疑自己能否顺利完成放射治疗,甚至想中断放疗。

    作者:黄春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活血舒筋膏治疗腕部扭伤36例

    腕部扭挫伤是由于跌仆时手掌或手背着地或用力过猛迫使腕部过度背伸,掌屈及旋转活动引起韧带、筋膜的扭伤或撕裂,伤后腕部肿痛或酸痛无力,功能障碍,X线未见异常,是骨伤科常见病。我们使用自拟活血舒筋膏治疗腕部扭挫伤36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36例患者均为腕部扭挫伤病人,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小者6岁,大者67岁;6~15岁15例,16~49岁18例,50岁以上3例;1 d 内就诊者18例,1~3 d 就诊者15例,4~7 d 内就诊者3例。2 治疗方法2.1 药物(活血舒筋膏) 当归60 g,生地、大黄各120 g,羌活90 g,白芷、赤芍、独活、乳香、没药、木瓜各60 g,血竭40 g,冰片5 g。2.2 用法以上诸药(除血竭、冰片外)粉碎,过120目筛,血竭、冰片单研,过120目筛,混匀,用蜂蜜调成糊状,涂于纱布上,敷于患处,更换1次/3~5 d。2.3 治疗方法依据不同的损伤机理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腕部扭伤分为背伸型及屈曲型两类。治疗时首先在腕部作抚摩、揉、捏等手法,再拿住拇指及第1掌骨自外向里摇晃数次并作拔伸牵引。对于背伸型损伤将该药膏敷于腕背侧,并用胶布固定于稍屈曲位,对于屈曲型损伤,将该药膏敷于腕掌侧并用胶布固定于稍背伸位。

    作者:李祥运;李喜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银黛合剂治疗婴幼儿肺炎54例观察

    肺炎(Pneumonia)是临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笔者研读《王鹏飞儿科临床经验选》[1]一书,以银黛合剂治疗婴幼儿肺炎,每获良效。现总结如下。1 病例资料 86例肺炎患儿均系住院病人,其诊断标准依据文献[2]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银黛合剂)54例;对照组(西药)32例。全部病例均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肺部湿罗音等表现,无并发症、合并症。两组年龄、病因分类、X线检查见表1,表2,表3。

    作者:胡志班;张爱华;叶剑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我市药品零售企业药学技术队伍现状与对策

    药品零售企业是一种特殊的行业。药品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安全。要保证药品零售企业的工作质量(其中包括配方质量、加工质量、服务质量等),必须要有一支合格的药学技术人员的队伍。高素质的药师队伍对保证药品质量,加强药品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起着极其重要作用。为此,笔者近对全市药品零售企业药学技术人员的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其结果如下:1 我市零售企业药学技术人员的现状1.1 职称情况我市是在全国范围内经济较发达的县级市,全市有药品零售企业44家,药品经营人员334名,药师62名(无执业药师),药士71名。药品零售企业按其性质属性可分为两大类,其中属市医药公司系统(以下简称 M)的药品零售企业有28家,占总数的63.6%;药师59名,占全市药品零售企业药师总数的95.2%;药士64名,占全市药品零售企业药师总数的90.1%。全市非 M 零售企业有16家,占总数的36.4%。其中药师3名,仅占全体药师5%;药士7名,仅占全体药士总数的9.8%。1.2 文化程度大专以上2名(1.5%),高中12名(9.0%),中专13名(9.8%),初中106名(79.7%)。1.3 店经理职称情况 M 的28家中有24家(85%)店经理有药师或药剂士职称,而非 M 的16家中只有1家(6.3%)有相关职称。

    作者:陆亚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