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杰
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黄花败酱或白花败酱的干燥全草。我省多以白花败酱为主。一般在小暑(7月上旬)前后采收。质量要求,全草以色绿、梗少、无泥杂为佳[1]。其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排脓破瘀;常用于治疗肠痈、下痢、赤白带下等症。1 影响败酱草质量的因素 目前商品中,所见到的败酱草颜色多为棕色或棕褐色、梗多、叶少、质量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1 采集收购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笔者认为提高败酱草的质量的关键在于人。从前,我们当地有句习语“土箕(装原药材的箩筐)担进,戥子称称出。”就是说,从前有信誉的药店。都是前面是药店,后面是药材加工作坊,每个药店都有实践经验丰富的老药工把关收购药材,以保证药材的质量,提高药材的信誉。80年代以前,每个县药材公司都有自己的收购部门或委托定点的供销部门收购。医药学校有专门培养药材生产收购人员的专业,但现已所存甚少。现在药材收购多以药贩为主,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甚至有目不识丁毫无药材专业知识的农民也加入到收购的队伍之中,这样的生产收购人员,如何能保证药材的质量。1.2 产地加工方法不当败酱草为直立草本药材,茎杆粗壮,叶片纸质,摊晒时叶片先干,茎梗难干燥,晒至全部干燥时,叶片脱落,只剩茎杆。据笔者实践经验,摊晒时不可翻动,以防止叶片脱落;待晒至八成干时,在日落以后捆扎打包,既可防止叶片脱落,又可保证色泽青绿。1.3 采收季节失时由于败酱草为野生药材小品种,采集经济效益不高,为提高经济效益,药农将采收季节推迟至10月份,因这时败酱草将要枯死,折合干品率高,但叶多脱落,茎梗老,质量差。采收败酱草的季节应严格按《浙江中药收购手册》所规定的小暑前后。根据笔者多年观察,败酱草的始花期在7月上旬左右(基本与收购手册相符)。众所周知,一般全草类药材的有效成分多在始花期时含量为高。另外,此时进入伏季,雨天减少,如不遇雨,在此季节采收加工的败酱草,色青绿,叶多,质量较好。
作者:金雅尔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通过大黄多种提取工艺的比较(水温浸法,乙醇回流法,水温浸-乙醇回流法),以大黄素为指标成分,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大黄素提取率,寻求生产胆石通胶囊大黄合适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用水温浸-乙醇回流法提取大黄浸膏,能降低胆石通胶囊对大黄生药内控含量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大批量生产。
作者:林宗玲;李倚岳;黄树亮;陈卡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确保洁阴液的质量及临床疗效的稳定。方法:对洁阴液中的主药大黄、苦参进行薄层定性鉴别,并对其相对密度和 pH 值范围作了相应的规定。结果:应用薄层色谱法对本品中大黄、苦参的定性鉴别,方法简便、图象清晰、斑点圆整、重现性好。结论:为洁阴液洗剂的定性鉴别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闻人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测定蒙药六味安消胶囊中总蒽醌及游离蒽醌的含量。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结果:游离蒽醌回收率为(99.306 7±1.605 8)%,CV%=1.62;总蒽酯回收率为(102.32±0.130 8)%,CV%=0.13。独立测定5次,变异系数分别为CV%=1.28,CV%=3.28。结论:该方法选择性好,准确度高,可有效控制本品质量。
作者:包保全;巴根那;娜仁花;杨明霞;何明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抗癌止痛膏为我院自行研制的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抗癌止痛的功效。主要应用于癌性疼痛,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安全。现将该药的制备工艺及临床治疗肺癌疼痛的应用情况介绍如下:1 处方组成 鼠妇、马钱子、血竭、生草乌、生南星、地鳖虫、五灵脂、皂角刺、冰片。2 制备方法 按一定比例称取上述药物。取鼠妇、血竭、生草乌、生南星、地鳖虫、五灵脂、皂角刺,研末过200目筛;残渣部分按煎煮法煮2次,滤液后浓缩至60 ml,将马钱子研末过200目筛。将凡士林加温熔化,加入上述各药粉及月桂氮卓酮、尼泊金乙脂,边加边搅拌,待凝时(35℃)加入冰片(过200目筛)搅匀即得。分装、贴签,20 g/盒,密闭,凉处保存。3 质量标准3.1 性状本品外观为血红色,质地细腻,稀稠适中,易于涂敷,稳定性好,基本达到1990版《中国药典》有关软膏剂下的各项要求。3.2 pH值 5.5~6.5。3.3 刺激性试验给自愿受试者上臂和大腿内侧涂敷本药,24 h内未见任何红肿、皮疹、发泡等刺激性症状。
作者:花海兵;沈伟生;费燕华;陈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中药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的疗效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否,因而中药质量的优劣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目前药品市场上的中药质量每况愈下,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 掺假、造假现象严重 一些人为了谋取高额利润,在药物中掺假充真,严重影响中药的质量。例如:用苦楝子外果皮经染色掺入枣皮中;用枣皮的果核染成黑色掺入制香附中;用形似的树枝切片染成黄色掺入桑寄生中。又如:胆草中掺入细当归;用白矾、砂粒或其它粉末掺入金银花中以增加其重量等等。所有这些掺假药物从表面看好象没有问题,只要仔细观察每一个药品的形态,并品尝其味道,就不难发现伪品的存在。由此,就要求中药采购人员要有高度的职业道德,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2 药物净度不达标 近年来因药品市场管理混乱,销售经营环节复杂,许多药物在采收、运输,保管过程中,常混有砂土、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例如:金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含砂土杂质在20%左右;蝉蜕、地龙内含大量泥砂;枣皮、山楂中含有大量的果核;巴戟天、丹皮等木心未抽尽;麻黄茎根不分;叶类药物的非药用部分的枝梗未除净。由于这些药物未能完全通过净选处理,造成剂量不准和非药用部分产生的副作用而直接影响药品的疗效以及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所以笔者认为药物必须依法净制,才能确保药品的疗效和用药的安全。
作者:罗运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控制质量的方法。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刺五加片中每片总黄酮含量。结果:此法能更准确反映药效指标和产品质量。结论:方法可靠,建议以此法代替甲醇浸出物测定。
作者:王颖;孙捷;邢桂菊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较常见的一种男科疾病,临床表现为尿频、尿痛、尿浊或伴有会阴、小腹、腰等部位疼痛。一般用西药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而中医药疗法有一定优势。笔者运用完带汤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外科学》中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标准。1.2 一般资料本组48例,年龄22~60岁,平均36岁;病程4个月~10 a,平均2 a。2 治疗方法 本次所有病例均采用江阴天江药厂生产的免煎中药饮片。完带汤加减药物组成:山药、白术、苍术、赤芍、党参、车前子、柴胡、荆芥、陈皮、鱼腥草、马鞭草、失笑散、六一散。1剂/d,30 d为1疗程,共观察治疗2个疗程。3 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症状及体征消失,连续2次前列腺液常规白细胞数小于10个/HP,为临床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减轻,前列腺液常规白细胞数大于10个/HP而小于20个/HP,为显效;症状及体征减轻,前列腺液常规白细胞数有减少,卵磷脂小体含量有增加,为有效;症状、体征、前列腺液常规白细胞数、卵磷脂小体含量均无改善,为无效。3.2 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8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
作者:唐志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人类进入新的世纪,在我国即将加入WTO组织,这样的大好形势下,祖国的传统中医药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此,我们有必要加以认真总结研究中药的现状,提出发展方向,采用现代化技术研究开发传统中医药,抢占国际市场。对此笔者谈点这方面的看法。1 中药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古老的中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为我国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祖国宝贵的医药遗产。建国以来在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中药制剂生产发展很快,从原有的汤、膏、丹、丸、散剂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到片、冲、注射、气雾、纸膜、乳滴丸剂等10多种剂型,生产工艺不断革新,年生产品种达几千种之多,像北京同仁堂生产的安宫牛黄丸、乌鸡白凤丸、杭州胡庆余堂的药酒,苏州雷允上的六神丸、山东东阿阿胶、山西太谷定坤丹、龟灵集、云南个旧的云南白药等等,至今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确为临床防病治病工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庆幸之余,我们同时也应看到国际中药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据报道国际中药贸易额一年高达160亿美元之多,而我国仅占5%,且大部分为原药材,而日本竟占90%,这与我国中药大国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为何我国的中药难以冲出国门,我想不外乎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作者:李建雄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医院中药制剂当前概况 长期以来,医院中药制剂在临床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药房将逐渐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被动服务地位。医药分开,单独核算,药房改制成企业性药房;药师面向患者,除提供质量优良的药品外,还要提供优质的服务;药品根据品种、规格、适应证、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医院门诊药房将成为药品零售企业,社会药房、药店进一步规范化管理。面临医药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医院中药制剂室要不断满足患者的需求,提供优良的新药品,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是医院中药制剂的新课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医院中药制剂室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医院对中药制剂室重视,敢于经济投入,使中药制剂室逐步向现代化进展;有的医院中药制剂室发展较缓慢,仍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上,以手工操作为主,为作坊式的生产模式;有的医院不是按中药生产流程要求而建立中药制剂室,而是利用医院的旧房间,既不配套,也不规则,更不成生产流水线,生产设备条件较落后,将医院西药制剂淘汰后的设备用于中药制剂,有的乃是60年代文革期间的生产设备;新技术、新设备不能引进,而使医院中药制剂室处于停滞状态,与现代化制剂生产的要求有很大差距。面临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药品生产、服务市场的竞争机制,医院中药制剂室必须改革,必须要加大经济投入,使中药制剂室的生产水平和设备条件能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求,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不断求得自身的发展,生产优质、高效的药品,服务于临床。
作者:邵云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为金银花两品系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采用RAPD标记方法对金银花两品系的DNA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脱氧核糖核酸序列分析可有效地用于金银花品种的分类与鉴别。
作者:于燕莉;石俊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2年来我们采用育阴法治疗鼻衄,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小20岁,大52岁,平均年龄40.5岁;病程1个月至1 a,平均为6个月。2 药物组成与用法 仙鹤草25 g,血余炭10 g,南沙参10 g,北沙参10 g,干地黄12 g,白芍10 g,当归10 g,旱莲草10 g,藕节25 g。上药水煎30 min取汁,约200 ml,2次/d,病情严重者口服3~4次/d。3 疗效判定与结果3.1 疗效判定临床症状消失,鼻出血停止为治愈;用药后症状改善,鼻出血大为减少为好转。3.2 结果本组治疗20例,治愈16例,好转4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4 典型病例 王某某,女,27岁,农民,1999-10-12初诊。2个月前始有断续性鼻出血伴有头昏耳鸣,目眩心悸,体疲乏力,诊见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面色苍白。诊断为鼻衄。按上述方药治疗(用药6剂)而告愈。随访1 a未再复发。
作者:马淑芹;王翠莲;李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表明,世界癌症每年发病1 000万人,死亡700万人,是仅次于心血管病的人类第2杀手。化学合成抗癌药物不仅费用昂贵,且毒副作用大,因此,在癌症的综合治疗中,天然药物的治疗地位显得日益重要。 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中药在治疗癌症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根据其基本药理作用,可以分为五大类。1 清热解毒类 主要对恶性肿瘤病人的热证、实证有消炎、杀菌、抑癌、退热、解毒、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例如苦参生物碱具有抗癌活性。实验表明,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脱氢苦参碱及其不同比例混合的A、B、C碱对S-180实体瘤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含白花蛇草素和三萜酸类成分,半枝莲含有黄酮类成分及生物碱,均直接杀灭癌细胞;茜草提取物PA对小鼠白血病、腹水瘤、大肠癌的转移有预防作用;青黛中靛玉红抑制肿瘤组织的DNA合成,影响细胞的核酸代谢直接杀伤癌细胞。此类中药有:黄芩、穿心莲、金银花、鱼腥草、贯众、金荞麦、蒲公英、藤梨根、山豆根、蚤休、凤尾草、水杨梅根、天葵子、龙葵、青黛、牛黄、苦参、马勃、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上柏、白英(即白毛藤)、苍耳草、草河车、猪殃殃、蛇莓、紫草根、墓头回、木芙蓉、八月扎、柘木、冬凌草[1]、白头翁、茜草等。
作者:徐群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简述了中药发药交待中应正确指导患者服药、服量、正确的煎煮方法、服药与饮食、日常工作的关系,强调中药调剂人员在工作中应加强和重视中药发药交待。
作者:曾洪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青木香之名首见于《名医别录》,列于木香项下作为别名,《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的青木香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的干燥根,为历代本草记载的土青木香。由于木香与青木香药名相近,容易混淆,加上《名医别录》把青木香列于木香项下作为别名,历代本草所称的青木香均指菊科的木香,以致在个别地区出现混称的现象,现将木香与青木香的性状鉴别介绍如下。1 木香 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5~10 cm,直径0.5~5 cm。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周边灰黄色或浅棕黄色,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气香特异,味微苦。2 青木香 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略弯曲,长3~15 cm,直径0.5~1.5 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粗糙不平,有纵皱纹及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淡黄色,木部宽广,射线类白色,放射状排列,形成层环明显,黄棕色。气香特异,味苦。 综上所述,青木香并非是木香之别名,青木香有乃是历代本草所称的土青木香。
作者:陈坤全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内毒素血症的病原体是存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G细菌)菌体细胞壁内的脂多糖(LSP)。它可在细菌死亡,细胞壁崩解时释放,活菌也可以发疱形式将其释出。内毒素分为外源性(G细菌感染)及内源性,内源性内毒素即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由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过多,或经异常途径进入体循环所致。研究表明,肝硬化失代偿并发内毒素血症占70%以上,并与肝功能的状态有明显相关性。内毒素血症一旦出现便可加速肝细胞的死亡,促进肝纤维化并使肝硬化的相关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HRS)、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提早出现。如能及早发现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内毒素血症,可防止肝硬化的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延长病人寿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我们于1995~1996年间,采用益气健脾、化痰活瘀、通腑泻浊,清热解毒之克毒口服液治疗肠源性内毒素血症80例,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1 病例选择 病例选择标准:肝硬化失代偿期者;能坚持长期服药者;愿接受中药治疗者;肝性脑病二级以上者(sherlok五期分法);鲎试验(+)者。据以上标准共80人入选,其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年龄大者60岁,小者33岁;Tipps术后5例,脾切加分流者10例。
作者:王昊;申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为保证牛黄清肺片的质量。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鉴别。结果:对本品处方中的六味药材进行了定性分析。结论:该实验方法能有效控制牛黄清肺征产品的质量。
作者:赵明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实验为菟丝子类药材的鉴别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在对山东菟丝子资源及药材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该省分布的4种菟丝子及其混淆品进行了鉴别研究,并给出了主要性状特征的鉴别检索表。结果与结论:山东4种菟丝子及其混淆品在性状特征方面均有差异
作者:林慧彬;林建群;张传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凤仙花该药名早见于《救荒本草》。它是凤仙花科中大一个属—凤仙花属的植物凤仙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瓣。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山区,少数产于北温带,在中国主要产于西南地区。在各个地方及不同本草书中的名字各异,如《本草纲目》称“好女儿花”,《江西民间草药》称“金童花”,《草木便方》称“指甲花”等。凤仙花性寒、味甘微苦;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定痛之功效。主治风湿偏废,腰腿疼痛,妇女经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痈疽,鹅掌风,灰指甲等。到目前为止对凤仙花的主要研究在临床运用、药理、化学成分等几个方面。现将国内外学者对凤仙花的研究综述如下。1 临床应用 王庭兆报道取白凤仙花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患部,范围稍大于患面,厚度约0.5 cm,外用油皮纸包裹,换药1次/周。治疗鹅掌风3例,皆1个疗程痊愈[1]。胡素贤等报道白凤仙花适量浸入米醋内备用。用药时将米醋处理过的白凤仙花外敷,并加塑料薄膜包裹灰甲,治愈顽固性足癣伴灰趾甲31例,临床治愈87.1%,好转12.9%[2];邱桂仙报道凤仙花全草、大蒜、白矾各适量,将三药捣成糊状,睡前包甲,次晨取下,治甲癣多例,疗效显著[3];郭笑丽报道凤仙花加盐捣烂如泥,外科常规换药,贴敷于患处,包扎,1次/d。治疗时间长8次,短4次,治疗56例甲沟炎,总有效率98.2%[4];在国外,有学者报道用凤仙花提取物治疗神经性皮肤病、腹背痛、疝气痛、痛风等[5,6]。
作者:危建安;谢琪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参麦注射液是在生脉饮的基础上,由中药人参、麦冬经超滤法制成的灭菌水溶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中医急诊科(室)必备中成药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临床应用的扩展,其不良反应逐渐有所报道,应当引起重视。1 过敏性皮疹 李志华[1]报道1例,患者,女,29岁,护士。给病人静推50%葡萄糖+参麦注射液前,在排空气时,少许药液溅到手指上。约30 min后,局部皮肤出现散在丘疹、发痒;在给另一病人注射50%葡萄糖40 ml加参麦注射液6 ml,30 min后,手指片状丘疹,奇痒,丘疹逐渐满布颜面、躯干、腹部和四肢。及时对症治疗,上述症状消失。 杨玲[2]报道1例患者,女,53岁。因跌伤致腰背部疼痛,转侧俯仰不便1 d入院。入院第50天自诉气短,乏力、自汗、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静滴10%葡萄糖250 ml加参麦注射液100 ml。滴入5 min后患者突然胸闷不适,不能言语,呼之不应,全身起散在的红色皮疹,面色潮红。立即停药,给氧,静注25%葡萄糖40 ml加地塞米松5 mg,肌注非那根25 mg。10 min后患者神志清楚,呼之能应,皮疹渐渐消退。2 过敏性休克 罗康[3]报道1例,患者,女,56岁,因颈椎病、脑动脉硬化症入院。入院后中医治疗为主,配合静滴丹参注射液。治疗1个月后症状好转,但时有口燥咽干,夜寐不安等阴液不足之象,为此加用参麦注射液100 ml静滴。用药2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肢麻、头昏、胸闷、汗出、心悸、全身不适、呼吸困难、恐惧濒死感,诊断为参麦注射液所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输氧,静注肾上腺素0.5 mg,5% GS 20 ml+地塞米松5 mg,肌注异丙嗪25 mg,静滴5% GS 500 ml+氢化可的松300 mg。15 min后上述症状减轻,呼吸正常。治疗4 h后恢复正常。
作者:吴平凤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