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庆;李凤英;徐同印
扭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笔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疗效满意。现简述如下。1 方剂组成及用法 红花、栀子、桃仁各10 g,乳香、没药各5 g。将上药共研细末,加入葱白根须4~5枚(打烂)75%酒精(或白酒)适量,面粉少许,微火加温调匀成糊状,再把温热糊状中药摊于纱布块上。使用方法:上肢任何部位扭伤,敷患侧掌心,下肢各部位扭伤,敷患侧足心;胸、腹、腰部位扭伤,敷局部。
作者:何俊;贾春平;吴维智;赵立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不同凉泻针刺手法对致热大鼠血浆内环核苷酸水平及其比值的影响。方法:分别运用提插手法、捻转手法、透天凉手法及提运手法刺激模型大鼠,然后分别测定血浆内cGMP的比值。结果:各项指标的组间数据,对于改善致热大鼠血浆内环核苷酸水平及其比值的作用,以提运手法佳,其次是透天凉手法。结论:提运手法是一种简便效验的手法,对于临床实热证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孙六合;刘轲;董善京;周友龙;张景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是葡萄科乌蔹莓属的蔓生草本植物。性寒味苦酸,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治痈肿、疔疮、痄腮、丹毒、风湿痛、黄疸、痢疾、尿血、白浊等,临床应用广泛。全草入药,地上部分的研究已有报道[1],但根茎作为乌蔹莓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未见有报道。为此,本文将乌蔹莓根茎的显微鉴定介绍如下,为今后工作中鉴别药材提供依据。
作者:肖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药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类、脂类、糖类,有机酸、酚类、苷、单宁、挥发油以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多种成分。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偏重有机成分,而对无机物则仅作为杂质处理。80年代受到金属络合物药物的启发,随着对植物中药理活性物质的深入探讨,无机成分中的微量元素的药理活性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在西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上就记载了金属矿物药与疾病治疗有关。近几十年来,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本文就对中药中微量元素Fe, Zn, Mn, Cu, I等与中药临床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求其内在的联系。
作者:曾白林;陈启霞;居明乔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传统用药或民间单方、验方的基础上,通过口服剂型证明疗效确切,进而在剂型改革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剂型。近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屡有报道,为引起临床重视,现将收集到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资料综述如下:
作者:陶怡君;洪中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桔梗以根入药。适宜凉爽、温和、湿润气候。在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里生长良好。1 整地与施肥 选好地块,施足厩肥30 000 kg/ha及草木灰适量,深翻25 cm。并随深翻撒施硫酸钾高效复合肥1 500 kg/ha。耙细、整平、做1 m宽平畦。2 播种 用种子直播,春秋皆可下种。春播于3月上中旬;冬播于11月上中旬下种。播种前种子用0.5%高锰酸钾液浸泡24 h,可提高发芽率、增产30%以上。在备好的畦内按行距20 cm开1~2 cm的浅沟。将浸泡过的种子稍晾,与5倍的硫酸铵混合均匀撒入沟内。复细土1~2 cm,浇水,复盖农膜或柴草,保持湿润。出苗后将复盖物去掉。苗高4~5 cm时按株距6~8 cm定苗。3 田间管理3.1 松土、除草定苗后浅浅地松土,以除掉草为度。以后有了草及时松土、除草。
作者:杨延庆;李凤英;徐同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失眠亦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寐而易醒不能再睡,或时寐时醒、梦呓、睡不安稳,严重者彻夜不眠,而白天则昏昏沉沉,精神不振,并伴有头晕头痛,心悸健忘,易怒等。笔者临床遇此类病证喜用交泰丸为主加味治之,每获殊效,共统计76例患者,并随机设西药组对照。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志涛;曹秋菊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8种中草药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S180瘤株接种于小鼠右前肢腋下,给药1次/d,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12 h脱臼处死,剥离肿瘤块,称重。结果与结论:肿节风,美味猕猴桃有良好抗肿瘤作用。
作者:李延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部位主要以跖趾关节为主,其次发生在掌指关节、踝、膝关节等处,肘、肩关节较少见。临床主要以局部红、肿、热、痛,发病急骤,血尿酸增高,白细胞增高为特点,沿海地区较为多见。由于应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及非甾体性抗炎剂,易引发消化道疾患,故笔者采用中药白虎加桂枝汤加减治疗,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明;陈孔亮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成药品种繁多,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有些人对中成药的药理作用和中医治病的特点不了解,往往使用不当,治而无效,甚至加重病情。所以正确合理使用中成药,对提高临床疗效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合理使用中成药谈几点肤浅的认识。1 辨证论治,减少盲目性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精髓,中成药的使用也不例外。中成药有其相应的适应证,须在辨证论证治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选用。例如:眩晕证,辨证有虚实之分,证因不同,治疗时要针对不同的病因,选择相应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作者:张思波;杨久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自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以来,我国的药品生产已逐步走上科学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药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中成药的质量仍不容乐观,尤其是中成药的卫生学检查不符合规定的问题还比较严重。现就此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剖析如下:1 抽检结果 我们对本市涉药单位的中成药随机抽样进行卫生学检验发现医院制剂室生产的中成药问题比较严重;生产部门的不合格产品多来自生产环境较差的小型药厂。本市1996~1999年中成药卫生学抽检结果见表1。
作者:李兰梓;霍天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药丸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蜡丸和微丸等,一般以蜜丸、水蜜丸、水丸较多见。笔者在检查中发现,部分中药丸剂存在质量问题。1 存在的问题 蜜丸、水蜜丸易出现水分、卫生学不合格;水丸(包括糖衣丸)易出现霉变及称量、溶散时限不合格。这直接影响质量及疗效,其原因与生产、工艺、原料、包装、贮存等有直接关系。1.1 原料药的粉碎细度不够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后需粉碎过筛,如细度不够,不但影响质量,而且影响疗效。新版《中国药典》规定,供制丸剂用的药粉应为细粉或细粉。即选用国家标准的R40/3系列药筛,细粉全部通过5号筛,细粉全部通过6号筛,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规定制法要求。
作者:金晓玲;崔爱民;孙东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消结康胶囊是由莪术、三棱、香附等组成的纯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破血行气,消肿止痛,扶正固本的作用。用于腹部肿块的消肿、食积胀满、肝郁气滞及放化疗后的肿瘤疾病等。1 处方与制备1.1 处方莪术、三棱、香附、瓜蒌、淫羊藿、白术、黄芩、黄柏、菝葜。1.2 工艺以上九味粉碎成粗粉,加水煮3次,1.5 h/次,合并滤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稠膏(50℃),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适量,与上述粉末混匀,装胶囊,制成1 000粒,即得。2 质量控制
作者:林厚文;沈阳;郭澄;张纯;刘明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川芎嗪是从川芎(伞形科蒿本属植物)的根茎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其含量仅为0.01%~0.02%,它的化学结构为四甲吡嗪(tetramethy pyrazine)[1,2],现已可人工合成。川芎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较广泛,其机制较复杂,尚未完全弄清。现作一综合介绍,供参考。1 药理作用1.1 与细胞内钙的关系张功寿等[3]在研究川芎嗪对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与钙的关系,进行了实验分析,认为这种松弛作用与细胞外Ca2+内流、细胞内Ca2+释放无关。可是此药能使无钙高钾去极化的气管条明显松弛。
作者:邓翠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笔者在2000年全市中药材普查中,重点对易混淆使用、易掺假、掺杂、易以假乱真的中药材进行普查,发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仅对8对常用易混淆的中药材进行鉴别,以供同行参考。1 通草与小通草1.1 通草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的干燥茎髓。本品呈圆柱形,长20~40 cm,直径1~2.5 c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中部有直径0.3~1.5 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呈梯状排列,实心少见。无臭,无味。
作者:毕春玲;宋吉莲;丁艳;刘传玲;桑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健肝茶的保肝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硫化乙酰胺和异硫氰酸萘酯所致的肝损伤动物模型,测定健肝茶的保肝作用;通过细胞吞噬功能、免疫器官重量测定和溶血素生成实验,检查健肝茶的免疫作用。结果:健肝茶对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抑制小鼠血清胆红素升高,促进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溶血素含量。结论:健肝茶具有明显的保肝和提高免疫功能作用。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其大耐受量为762 g生药/kg,本品毒性很小。
作者:钟正贤;周桂芬;陈学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肩周炎是以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其好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故常称为“五十肩”,有自愈倾向。又因其疼痛较剧,肩部(肩关节)多处于被动冻结状态,有些教科书又称之为“冻结肩”。对肩周炎的治疗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在治疗的同时,配合积极的功能锻炼,加之局部的理疗、热敷等,多能治愈,治愈后也可能再复发。我院外科近四年来,陆续收治肩周炎患者32例,年龄44~54岁,采用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德庆;张兴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通过中西医理论的有机结合,使恶性肿瘤的宏观变化(中医的证)与微观变化(生理生化机能和病理变化)达到一致性。临床选择药物时应充分考虑中药的现代研究成果和中药的功效与主治。所用的中药既能对应恶性肿瘤的宏观变化,又能对应其微观变化;既符合现代医学理论和现代中药药理学,又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双符合理论)。按照双符合理论辨证施治、遣药组方,可用较少的药物和较短的时间获得明显的疗效,并能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作者:袁宗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细梗胡枝子Lespedeza virgata (Thunb.) DC.为豆科胡枝子属植物,以全草入药,主治慢性肾炎、疟疾、关节炎、中暑等证。它是配制中成药“肾炎四味片”的主要原料。由于生产上需求量大,而野生资源日益减少,故湖北省在80年代末进行了野生转家种的试验,并已获成功。现将细梗胡枝子的栽培技术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合刚;刘国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茶油枯中茶皂素的分离、提取工艺。方法:用石油醚脱脂,除残油,工业乙醇提取、分离茶皂素。结果:用本法提取茶油枯中茶皂素,收率为14%,残留茶油为6%。结论:我国茶资源十分丰富,对茶皂素进行开发、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明显。
作者:陈兴荣;何正春;李龙星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