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春玲;宋吉莲;丁艳;刘传玲;桑媛
龙眼肉、紫草是中药房处方调配的常用中药。因其价格较贵,常有不法商贩采取掺假手段以谋取暴利。现就掺假现象报道如下,以引起大家的注意。1 龙眼肉中掺红糖 龙眼肉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本品为纵向破裂的不规则薄片,常数片粘结。长约1.5 cm,宽2~4 cm,厚约0.1 cm,棕褐色,半透明。一面皱缩不平,一面光亮而有细纵皱纹。质柔润。气微香,味甜。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 掺有红糖的龙眼肉,棕红色,透明度差,粘度大,眼观有砂粒样物质,口嚼有砂粒感。
作者:张丽芝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地奥心血康系从薯蓣科植物黄山药Dioscorea anthaica Prain et Burkill的根茎中提取的甾体总皂苷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疗效显著。随着临床应用的日趋广泛,其不良反应渐有报道。现综述如下:1 腹胀、头痛、头晕及面部发热 周正质报道[1],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13例;口服地奥心血康200 mg/次,3次/d,共2个月。结果有腹部不适9例,头痛2例,头晕5例,面部发热1例。
作者:程艳芹;张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脑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是由于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全脑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认知障碍、痴呆综合征,包括多发梗塞性痴呆(MID)和大面积特定部位梗塞引起的痴呆。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在老年人痴呆中,脑血管性痴呆(VD)占15%;欧美等国家统计资料中,VD占痴呆总数的10%~39%;日本统计资料中,VD占痴呆总数的60%~70%。据近年我国11个城乡的普查,60岁以上老年人中,VD患病率为324/10万人口,老年性痴呆(SDAT)患病率为238/10万人口,前者较高,并呈迅速增长趋势,而临床发现老年性痴呆中以VD为常见。因此,对VD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已成为老年医学领域的重要攻关课题。现据近5 a来中医药对VD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王发渭;仝战旗;姜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芎芷全蝎汤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68例紧张性头痛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芎芷全蝎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阿米替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6.2%,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治愈率为26.7%,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芎芷全蝎汤具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作用,能有效地治疗紧张性头痛。
作者:陆文烈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史记》和《本草纲目》都是不朽的巨著。这两部巨著有许多相似处。二者都是发愤之作,都是内容广博的知识宝库,都在各自领域里开创了新的编纂体例,都详尽地占有了书面记载和实地调查材料,都是家庭中许多人努力的结晶,都达到了语言优美的地步。
作者:章丽华;王旭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症,是呼吸系统疾患的主要症状之一。祖国医学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笔者近几年来采用走罐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咳嗽1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56例,女44例;年龄小6月,大72岁;病程短1 d,长20 d。西医临床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中医辨证为外感咳嗽82例,内伤咳嗽18例。
作者:周一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然条件对文登西洋参质量特征的影响。方法:对文登西洋参种植情况,药材质量特征及该地区自然条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调研。结果与结论:在吸收国外、国内种植西洋参先进经验的前提下,该地区地球纬度、地理、气候与西洋参原产地相近,其受海洋性气候调节的温带湿润地区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土壤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宜西洋参生长,是形成西洋参特色药材的先决条件。
作者:孙守祥;王晓光;刘其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可运用于表现为“心动悸、脉结代”为主症的心脏病证,尤其对诸如病毒性心肌炎、缺血性心肌病等出现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根据不同特点配伍运用,能取得一定疗效。1 病例资料 32例有缓慢性心率失常特征的病例,年龄19~65岁;男性19例,女性13例。心率48~64次/min,室性早搏2~6次/min共24例,其中病毒性心肌炎14例,心律失常早搏8例,心肌缺血4例,冠心病4例。根据病史、体征、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生化酶学检测等明确诊断。
作者:王正值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自1998年以来,我院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加灯盏花素治疗脑梗塞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文60例患者,按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病例选择。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64.5岁;脑CT检查示单灶性脑梗塞22例,多灶性脑梗塞6例,腔隙性脑梗塞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2例,均无尿激酶应用禁忌症,且都是在发病48 h内用药。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65.1岁;脑CT示单灶性脑梗塞20例,多灶性脑梗塞8例,腔隙性脑梗塞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5例。
作者:李义培;陈书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不同凉泻针刺手法对致热大鼠血浆内环核苷酸水平及其比值的影响。方法:分别运用提插手法、捻转手法、透天凉手法及提运手法刺激模型大鼠,然后分别测定血浆内cGMP的比值。结果:各项指标的组间数据,对于改善致热大鼠血浆内环核苷酸水平及其比值的作用,以提运手法佳,其次是透天凉手法。结论:提运手法是一种简便效验的手法,对于临床实热证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孙六合;刘轲;董善京;周友龙;张景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藿香正气水是临床常用的中药酊剂。其主要成分为苍术、茯苓、陈皮、大腹皮、厚朴、生半夏、白芷、广藿香油等;有解热化湿、理气和中的功能;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泻泄、胃肠型感冒等。临床应用中偶见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作者:翟敏;余绍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心通口服液对犬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方法:用电磁流量计分别测量冠脉血流量及心输出量,用载波放大器测定左室内压,用血氧计测定血氧含量。结果:心通口服液可升高左室内压,增加左室作功,外周阻力下降。结论:心通口服液可明显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冠脉阻力,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玉芝;李树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消结康胶囊是由莪术、三棱、香附等组成的纯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破血行气,消肿止痛,扶正固本的作用。用于腹部肿块的消肿、食积胀满、肝郁气滞及放化疗后的肿瘤疾病等。1 处方与制备1.1 处方莪术、三棱、香附、瓜蒌、淫羊藿、白术、黄芩、黄柏、菝葜。1.2 工艺以上九味粉碎成粗粉,加水煮3次,1.5 h/次,合并滤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稠膏(50℃),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适量,与上述粉末混匀,装胶囊,制成1 000粒,即得。2 质量控制
作者:林厚文;沈阳;郭澄;张纯;刘明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笔者在2000年全市中药材普查中,重点对易混淆使用、易掺假、掺杂、易以假乱真的中药材进行普查,发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仅对8对常用易混淆的中药材进行鉴别,以供同行参考。1 通草与小通草1.1 通草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的干燥茎髓。本品呈圆柱形,长20~40 cm,直径1~2.5 c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中部有直径0.3~1.5 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呈梯状排列,实心少见。无臭,无味。
作者:毕春玲;宋吉莲;丁艳;刘传玲;桑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失眠亦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寐而易醒不能再睡,或时寐时醒、梦呓、睡不安稳,严重者彻夜不眠,而白天则昏昏沉沉,精神不振,并伴有头晕头痛,心悸健忘,易怒等。笔者临床遇此类病证喜用交泰丸为主加味治之,每获殊效,共统计76例患者,并随机设西药组对照。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志涛;曹秋菊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是葡萄科乌蔹莓属的蔓生草本植物。性寒味苦酸,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治痈肿、疔疮、痄腮、丹毒、风湿痛、黄疸、痢疾、尿血、白浊等,临床应用广泛。全草入药,地上部分的研究已有报道[1],但根茎作为乌蔹莓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未见有报道。为此,本文将乌蔹莓根茎的显微鉴定介绍如下,为今后工作中鉴别药材提供依据。
作者:肖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穿山龙为薯蓣科植物穿山龙薯蓣的根状茎,是合成避孕和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原料。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整地与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能灌溉的砂质壤土地块。施厩肥30 000kg/ha,撒于地内,深耕25 cm。随深翻撒于沟底硫酸钾复合肥1 500 kg。耙细、整平,备用。
作者:李恒森;徐同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巢氏病源候论》云:夫面上生疮者由内热外虚、风湿所乘则生疮也,肺主气,候于皮毛,脾内气虚则肌肤腠理开,为风湿所乘,内热则脾气温,气温则肌内生热也,湿热相搏,故会面生疮也。面疮患者病程多缠绵,往往此伏彼起,新疹不断继发,可迁延数年或更久。现将我科治疗面疮患者60例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道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痛医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我院妇科近期施行了无痛人工流产术,并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但如何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进行调摄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利于身体的恢复,是我们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们对近期360例患者进行了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柏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笔者临床运用自拟抗肝炎Ⅱ号结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黄疸型肝炎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1997~2000-03收治住院的病毒性黄疸型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黄疸者)。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年龄15~45岁,平均年龄29岁;血清总胆红素(TB)34.5~200 μmol/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80~650 u/L;其中有乙肝病史60例,甲肝病史40例。随机分成2组,自拟抗肝炎Ⅱ号结合门冬氨酸钾镁针组为(治疗组)、门冬氨酸钾镁针组为(对照组)各50例。
作者:吴思君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