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胃炎临证用药体会

寇建新

关键词:慢性胃炎, 临床治疗, 祖国医学, 用药体会, 饮食所伤, 选择药物, 生化之源, 经验体会, 后天之本, 辨证论治, 胃脘痛, 清胃热, 多发病, 常见病, 气血, 脾胃, 疗效, 疾病, 范畴
摘要: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笔者依临床经验体会到,临床治疗慢性胃炎时,辨证论治合理选择药物对于临床提高疗效、防止疾病逆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兹谈慢性胃炎的临证用药体会如下。1 清胃热忌克伐过度 饮食所伤是临床上导致慢性胃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金疮止血消炎药抗炎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金疮止血消炎药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药物抑菌试验和药物诱导试验小鼠及细胞,观察抑菌结果和其炎症指标抑制及减少能力。结果:能减少小鼠气囊内的细胞游出以及炎症坏死因子(PGE2)的产生;同时还抑制了刀豆球蛋白A(ConA)所导致的内毒素血症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并可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生成白细胞介素-1(IL-1)和一氧化氮(NO)。结论:金疮止血消炎药的抗炎作用主要与抑制细胞生长,并抑制IL-1、NO和PGE2等炎症坏死因子的产生有关。

    作者:刘大基;刘解生;徐继勋;徐维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抗肝炎Ⅱ号合门冬氨酸钾镁治黄疸型肝炎50例

    笔者临床运用自拟抗肝炎Ⅱ号结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黄疸型肝炎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1997~2000-03收治住院的病毒性黄疸型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黄疸者)。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年龄15~45岁,平均年龄29岁;血清总胆红素(TB)34.5~200 μmol/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80~650 u/L;其中有乙肝病史60例,甲肝病史40例。随机分成2组,自拟抗肝炎Ⅱ号结合门冬氨酸钾镁针组为(治疗组)、门冬氨酸钾镁针组为(对照组)各50例。

    作者:吴思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竹叶石膏汤治疗胆道术后呕吐

    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原为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而设。 胆道手术后患者出现呕吐的情况,临床屡有所见。几年来,我试用竹叶石膏汤治疗12例,疗效很好,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 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均为成年人。其中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引流者7例,胆囊切除者4例,胆总管引流者1例。患者都在术后3~7 d出现频繁呕吐。

    作者:李继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肩周炎32例观察

    肩周炎是以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其好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故常称为“五十肩”,有自愈倾向。又因其疼痛较剧,肩部(肩关节)多处于被动冻结状态,有些教科书又称之为“冻结肩”。对肩周炎的治疗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在治疗的同时,配合积极的功能锻炼,加之局部的理疗、热敷等,多能治愈,治愈后也可能再复发。我院外科近四年来,陆续收治肩周炎患者32例,年龄44~54岁,采用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德庆;张兴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8种中草药的抗肿瘤作用实验

    目的:了解8种中草药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S180瘤株接种于小鼠右前肢腋下,给药1次/d,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12 h脱臼处死,剥离肿瘤块,称重。结果与结论:肿节风,美味猕猴桃有良好抗肿瘤作用。

    作者:李延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热淋清颗粒治疗尿路感染疗效观察

    热淋清颗粒是贵州威门药业公司研制的一种治疗尿路感染的中成药。自2000-03~2001-01,本院对60例尿路感染病人进行热淋清颗粒加氟哌酸与单用氟哌酸两种方式对比治疗。总结如下:1 病例选择 60例患者均为诸暨市红十字医院门诊病人,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37.5岁。病人均有典型尿路刺激症状和(或)伴有腰痛、血尿,发热及肾区叩击痛,尿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5个/HP,并进行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

    作者:徐文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云南白药治疗口腔溃疡26例

    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云南白药外敷治疗口腔溃疡2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此法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男17例(65.4%),女9例(34.6%);年龄5~70岁;病程6 d~10 a;其中口腔单发溃疡16例(61.5%),多发溃疡10例(38.5%);溃疡面积大者1.1 cm×1.0 cm,小者0.2 cm×0.3 cm。

    作者:林兆青;侯孝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泽泻与芋的生药鉴别

    泽泻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中国药典》2000年版Ⅰ部规定本品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 (Sam.) Juzep.的干燥块茎。日常检验中很少发现伪品,近我们在药品检验工作中发现一伪品泽泻,经作者鉴定系天南星科植物芋Colocasia esculenta (L.) Schott的块茎,其原植物差异较大,但块茎外形与泽泻极其相似,易于混淆。为澄清真假,确保质量,我们参照文献[1,2]项下,从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比较鉴别。现报道如下,仅供参考。

    作者:石世贵;龚山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紫花烧伤膏治疗烧伤500例体会

    1995年以来,我科采用由第三军医大学烧伤研究所监制的华润康紫花烧伤膏治疗烧伤500例。通过临床观察,对照SD-Ag组300例,取得了理想效果,未发现毒副作用,现将临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应用紫花烧伤膏组500例,男298例,女202例;年龄在2个月~87岁;创面大小0.5%~98%,大Ⅲ度80%;对照组300例,男185例,女115例;创面面积及深度与观察组无差别。

    作者:高伟;张宝泉;杨新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微量元素与中药功效的相关性分析

    中药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类、脂类、糖类,有机酸、酚类、苷、单宁、挥发油以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多种成分。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偏重有机成分,而对无机物则仅作为杂质处理。80年代受到金属络合物药物的启发,随着对植物中药理活性物质的深入探讨,无机成分中的微量元素的药理活性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在西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上就记载了金属矿物药与疾病治疗有关。近几十年来,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本文就对中药中微量元素Fe, Zn, Mn, Cu, I等与中药临床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求其内在的联系。

    作者:曾白林;陈启霞;居明乔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加味百合固金汤治疗子嗽临床体会

    子嗽又名妊娠咳嗽,早见于《诸病源候论》。其是指妊娠期间,久嗽不已,或伴五心烦热者。子嗽之证,总由火热上扰,肺失清肃所致。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以百合固金汤加味治疗该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病人中,年龄22~34岁,病程长者3周,短者4 d,临床表现为妊娠咳嗽,排除因外感而致咳者,即有表证未除的患者。

    作者:叶玲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川芎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川芎嗪是从川芎(伞形科蒿本属植物)的根茎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其含量仅为0.01%~0.02%,它的化学结构为四甲吡嗪(tetramethy pyrazine)[1,2],现已可人工合成。川芎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较广泛,其机制较复杂,尚未完全弄清。现作一综合介绍,供参考。1 药理作用1.1 与细胞内钙的关系张功寿等[3]在研究川芎嗪对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与钙的关系,进行了实验分析,认为这种松弛作用与细胞外Ca2+内流、细胞内Ca2+释放无关。可是此药能使无钙高钾去极化的气管条明显松弛。

    作者:邓翠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茶皂素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茶油枯中茶皂素的分离、提取工艺。方法:用石油醚脱脂,除残油,工业乙醇提取、分离茶皂素。结果:用本法提取茶油枯中茶皂素,收率为14%,残留茶油为6%。结论:我国茶资源十分丰富,对茶皂素进行开发、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明显。

    作者:陈兴荣;何正春;李龙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叶下珠胶囊治疗36例慢性乙型肝炎并与灭澳灵治疗12例作对照。结果:叶下珠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灭澳灵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曾振东;俸曙光;韦金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药丸剂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丸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蜡丸和微丸等,一般以蜜丸、水蜜丸、水丸较多见。笔者在检查中发现,部分中药丸剂存在质量问题。1 存在的问题 蜜丸、水蜜丸易出现水分、卫生学不合格;水丸(包括糖衣丸)易出现霉变及称量、溶散时限不合格。这直接影响质量及疗效,其原因与生产、工艺、原料、包装、贮存等有直接关系。1.1 原料药的粉碎细度不够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后需粉碎过筛,如细度不够,不但影响质量,而且影响疗效。新版《中国药典》规定,供制丸剂用的药粉应为细粉或细粉。即选用国家标准的R40/3系列药筛,细粉全部通过5号筛,细粉全部通过6号筛,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规定制法要求。

    作者:金晓玲;崔爱民;孙东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双黄连口服液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双黄连口服液滤纸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双黄连口服液对以上细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结论:双黄连口服液在体外有明显抑菌作用。

    作者:高法彬;邱世翠;彭启海;李娜;邸大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天冬及其混伪品羊齿天门冬的比较鉴别

    天冬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商品主要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 in chinensis (Lour.) Merr.的块根,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作用。因其不常用,其正品与混伪品常在一些医院被混为一体。笔者近日发现一种其混伪品,与正品性状相似,经鉴定为同科植物羊齿天门冬Asparagus filicinus Ham. ex D. Don的块根,药材习称羊齿天门冬。为保证药用品种正确,本文从性状,显微等方面作了比较鉴别。

    作者:孙晓菊;肖英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药品生产中筛网断裂造成污染的防护

    在目前生产的众多剂型中,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冲剂等都离不开筛网的使用。由于生产强度大,筛网自身质量问题和使用方法不当常出现筛网断裂而造成药品污染的情况。这些药品一经进入社会就直接威胁着人体的健康和安全。对于药品生产企业这一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现在本人结合我公司的生产实践谈谈几点防护措施。

    作者:刘林松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脑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改进

    目的:改进脑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提高产品的澄明度。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法精制脑康口服液,并与醇沉法制得的脑康口服液进行工艺质量及薄层层析图谱鉴别比较。结果:经大孔树脂法精制的脑康口服液澄明度明显提高。结论:大孔树脂法精制脑康口服液的质量明显优于醇沉法制得的脑康口服液,而且可缩短生产周期,唯一不足是成本略高。

    作者:张春艳;郭浩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调摄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痛医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我院妇科近期施行了无痛人工流产术,并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但如何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进行调摄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利于身体的恢复,是我们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们对近期360例患者进行了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柏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