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改进

张春艳;郭浩生

关键词:脑康口服液, 工艺改进, 大孔树脂, 澄明度
摘要:目的:改进脑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提高产品的澄明度。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法精制脑康口服液,并与醇沉法制得的脑康口服液进行工艺质量及薄层层析图谱鉴别比较。结果:经大孔树脂法精制的脑康口服液澄明度明显提高。结论:大孔树脂法精制脑康口服液的质量明显优于醇沉法制得的脑康口服液,而且可缩短生产周期,唯一不足是成本略高。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金疮止血消炎药抗炎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金疮止血消炎药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药物抑菌试验和药物诱导试验小鼠及细胞,观察抑菌结果和其炎症指标抑制及减少能力。结果:能减少小鼠气囊内的细胞游出以及炎症坏死因子(PGE2)的产生;同时还抑制了刀豆球蛋白A(ConA)所导致的内毒素血症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并可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生成白细胞介素-1(IL-1)和一氧化氮(NO)。结论:金疮止血消炎药的抗炎作用主要与抑制细胞生长,并抑制IL-1、NO和PGE2等炎症坏死因子的产生有关。

    作者:刘大基;刘解生;徐继勋;徐维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复方阿胶致严重过敏性皮疹1例

    患者,女,58岁,因发热,头昏乏力3 d于2000-12-02“发贫血待诊”收入院。体检:贫血貌,神志清,精神不振,体温37.1℃,脉搏8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为15/10 kPa。听诊:双肺呼吸音清,肝脾未触及。血常规示WBC 1.92×109/L,RBC 1.93×1012/L,Hb 56 g/L,尿常规示EKY(+)。遵医嘱给予5%GS 250 ml,参附20 ml静滴,1次/d,阿胶补浆10 ml口服,3次/d以刺激骨髓造血药物。第2日,病人自觉皮肤瘙痒,继而全身皮肤出现粟粒样红色丘疹,高出皮肤,压之褪色,以四肢和躯干为著,考虑药物过敏所致,立即给予NS 10 ml,氟美松10 mg静推,敏迪60 mg,2次/d,酮替芬1 mg,3次/d,停用参附和阿胶。次日,皮疹渐消退,瘙痒减轻。2 d后全部消退。为排除静滴参附引起的过敏反应,第3日又遵医嘱给予阿胶30 ml口服,次日又出现上述症状,因而可以确诊病人对阿胶补浆过敏所致。 讨论:复方阿胶内含阿胶、党参、山楂等成分,具有补气益血的作用。用于气血两虚,头晕目眩,心悟失眠,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等症,疗效可靠,用药方便,但临床上出现过敏反应的病例未曾有报道。此例引起过敏性皮疹的原因可能是:阿胶(我们使用的是山东东阿阿胶集团生产的,批号为20000823)主要是驴皮制成的,可能患者属特异过敏体质,对此种蛋白质过敏所致。此例报告的目的是:提醒我们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在临床用药中,即使是应用中药制剂也应谨慎,防止过敏反应发生。

    作者:王昌荣;刘新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小剂量贮存贵重药材的新方法

    由于贵重药材不易贮存、保管,很多药房不愿保存此类药材,使患者买不到这类药材而延误治疗。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冬虫夏草为例,介绍一种贵重药材贮存、保管的新方法。1 材料和仪器1.1 药品冬虫夏草原药材均购自各级药材公司,经鉴定为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寄生在鳞翅目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子实体)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作者:刘国;张荣;田蕾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天冬及其混伪品羊齿天门冬的比较鉴别

    天冬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商品主要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 in chinensis (Lour.) Merr.的块根,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作用。因其不常用,其正品与混伪品常在一些医院被混为一体。笔者近日发现一种其混伪品,与正品性状相似,经鉴定为同科植物羊齿天门冬Asparagus filicinus Ham. ex D. Don的块根,药材习称羊齿天门冬。为保证药用品种正确,本文从性状,显微等方面作了比较鉴别。

    作者:孙晓菊;肖英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叶下珠胶囊治疗36例慢性乙型肝炎并与灭澳灵治疗12例作对照。结果:叶下珠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灭澳灵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曾振东;俸曙光;韦金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痔疮的药浴治疗及护理

    痔为直肠下端粘膜或肛管皮肤下静脉的扩大和曲张而形成的静脉团。西医治疗多采用手术和内服西药消炎止痛;而中医认为痔疮为湿热下注所致,多采用保守治疗。单纯服用中成药及西药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近2 a我院根据临床需要,研制出消痔煎液,采用局部药浴和配合内服中成药的方法治疗各种痔疮病人201例,深受病人欢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俊芝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慢性胃炎临证用药体会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笔者依临床经验体会到,临床治疗慢性胃炎时,辨证论治合理选择药物对于临床提高疗效、防止疾病逆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兹谈慢性胃炎的临证用药体会如下。1 清胃热忌克伐过度 饮食所伤是临床上导致慢性胃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寇建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泽泻与芋的生药鉴别

    泽泻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中国药典》2000年版Ⅰ部规定本品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 (Sam.) Juzep.的干燥块茎。日常检验中很少发现伪品,近我们在药品检验工作中发现一伪品泽泻,经作者鉴定系天南星科植物芋Colocasia esculenta (L.) Schott的块茎,其原植物差异较大,但块茎外形与泽泻极其相似,易于混淆。为澄清真假,确保质量,我们参照文献[1,2]项下,从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比较鉴别。现报道如下,仅供参考。

    作者:石世贵;龚山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82例

    外伤性前房出血临床较为常见,以往单纯采用止血药物治疗,拖延了疗程,有的遗留严重后遗症。自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 82例中,男68例,女14例;年龄小5岁,大65岁,平均35岁。82例均为单眼发病。出血当天就诊者18例,5 d以内就诊者52例,反复出血5 d以上就诊者12例。致伤原因:拳击伤38例,碰撞伤20例,石块、木棍击伤24例。出血共分Ⅲ度;Ⅰ度出血者占前房1/3,有35只眼;Ⅱ度出血占前房2/3有29只眼,Ⅲ度出血血液充满前房,有18只眼。

    作者:张美洪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竹叶石膏汤治疗胆道术后呕吐

    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原为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而设。 胆道手术后患者出现呕吐的情况,临床屡有所见。几年来,我试用竹叶石膏汤治疗12例,疗效很好,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 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均为成年人。其中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引流者7例,胆囊切除者4例,胆总管引流者1例。患者都在术后3~7 d出现频繁呕吐。

    作者:李继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谈《本草纲目》与《史记》的相似之处

    《史记》和《本草纲目》都是不朽的巨著。这两部巨著有许多相似处。二者都是发愤之作,都是内容广博的知识宝库,都在各自领域里开创了新的编纂体例,都详尽地占有了书面记载和实地调查材料,都是家庭中许多人努力的结晶,都达到了语言优美的地步。

    作者:章丽华;王旭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乌蔹莓根茎的显微鉴定研究

    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是葡萄科乌蔹莓属的蔓生草本植物。性寒味苦酸,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治痈肿、疔疮、痄腮、丹毒、风湿痛、黄疸、痢疾、尿血、白浊等,临床应用广泛。全草入药,地上部分的研究已有报道[1],但根茎作为乌蔹莓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未见有报道。为此,本文将乌蔹莓根茎的显微鉴定介绍如下,为今后工作中鉴别药材提供依据。

    作者:肖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桔梗的高产栽培技术

    桔梗以根入药。适宜凉爽、温和、湿润气候。在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里生长良好。1 整地与施肥 选好地块,施足厩肥30 000 kg/ha及草木灰适量,深翻25 cm。并随深翻撒施硫酸钾高效复合肥1 500 kg/ha。耙细、整平、做1 m宽平畦。2 播种 用种子直播,春秋皆可下种。春播于3月上中旬;冬播于11月上中旬下种。播种前种子用0.5%高锰酸钾液浸泡24 h,可提高发芽率、增产30%以上。在备好的畦内按行距20 cm开1~2 cm的浅沟。将浸泡过的种子稍晾,与5倍的硫酸铵混合均匀撒入沟内。复细土1~2 cm,浇水,复盖农膜或柴草,保持湿润。出苗后将复盖物去掉。苗高4~5 cm时按株距6~8 cm定苗。3 田间管理3.1 松土、除草定苗后浅浅地松土,以除掉草为度。以后有了草及时松土、除草。

    作者:杨延庆;李凤英;徐同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杜仲古今炮制浅析

    杜仲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腰背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为常用中药,古今炮制方法较多,现浅述如下,供同道考阅。1 历代医籍记述概况 杜仲在宋代以前多以切制生用为主,如唐*苏敬等著的《新修本草》载:“用之薄削去上甲皮横理切令断丝也。”宋代以后多采用加辅料的炮炙方法。 宋代出现了“去皮姜炒断丝”,“凡使,先去上粗皮令净,以生姜汁涂炙令香熟,令无丝为度,或只坐刂碎以姜汁拌炒,令丝绝亦得”(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去皮,坐刂,姜汁浸,炒去丝”。“去皮、坐刂,炒断丝”(严用和《济生方》)。“去粗皮,盐酒拌炒断丝”,“盐炒,去丝为末”(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

    作者:魏绪刚;徐玉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肝泰欣康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

    我院从1998-01~2000-10,采用自制肝泰欣康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文观察组50例,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HBV DNA)均阳性,e抗原(HBeAg)阳性41例。对照组40例,HBsAg及HBV DNA均阳性,HBeAg阳性36例。病例取自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诊断符合1990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

    作者:孙建中;李惠娟;张月华;赵中谦;刘运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易混生药月季花与玫瑰花的鉴别

    月季花又名月月红、四季花、月季红,出自李时珍《本草纲目》。玫瑰花又名徘徊花、笔头花、刺玫花,出自姚可成《食物本草》。两药物为少常用中药。历代本草以及《中国药典》均有记载。二者在生药学诸多特征方面均有较大区别,但在临床应用中常被混用。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二者详加区别。

    作者:姚廷松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芦荟治疗皮肤感染伤口疗效观察

    芦荟属多年生百合科多肉质草本植物,自古以来就有“急救植物”“无声医师”“万应良药”等美称,在医药、美容、保健以及食品等方面有着神奇的功能。在临床中为加速皮肤感染创口的愈合,我院自1998年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感染伤口采用中药芦荟外敷以促进创面愈合,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施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健肝茶保肝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健肝茶的保肝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硫化乙酰胺和异硫氰酸萘酯所致的肝损伤动物模型,测定健肝茶的保肝作用;通过细胞吞噬功能、免疫器官重量测定和溶血素生成实验,检查健肝茶的免疫作用。结果:健肝茶对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抑制小鼠血清胆红素升高,促进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溶血素含量。结论:健肝茶具有明显的保肝和提高免疫功能作用。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其大耐受量为762 g生药/kg,本品毒性很小。

    作者:钟正贤;周桂芬;陈学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紫花烧伤膏治疗烧伤500例体会

    1995年以来,我科采用由第三军医大学烧伤研究所监制的华润康紫花烧伤膏治疗烧伤500例。通过临床观察,对照SD-Ag组300例,取得了理想效果,未发现毒副作用,现将临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应用紫花烧伤膏组500例,男298例,女202例;年龄在2个月~87岁;创面大小0.5%~98%,大Ⅲ度80%;对照组300例,男185例,女115例;创面面积及深度与观察组无差别。

    作者:高伟;张宝泉;杨新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清胃丸中大黄酸的含量

    大黄清胃丸为传统的中药制剂,收载于2000版《中国药典》,并对其作了初步的定性鉴别分析,但对其质量标准的研究仍不完善。大黄为方中主药,占全方的44.8%,大黄酸为其抗菌活性较强的有效成分之一,对于本制剂中大黄酸的定量分析未见报道。本文报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黄清胃丸中大黄酸的含量,为完善大黄清胃丸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1 仪器与试剂 日本岛津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SPD-6AV紫外可见检测器;C-R3A数据处理器;Nucleosil C18柱(4.6×150 mm, 5 μm)。

    作者:王金华;周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