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灯盏花素与尿激酶联用治疗脑梗塞30例

李义培;陈书忠

关键词:灯盏花素, 小剂量尿激酶, 联用治疗, 腔隙性脑梗塞, 合并高血压, 平均年龄, 糖尿病, 冠心病, 多灶性, 现报告如下, 诊断标准, 应用, 脑血管病, 临床资料, 患者, 单灶, 病例选择, 治疗组, 禁忌症, 对照组
摘要:自1998年以来,我院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加灯盏花素治疗脑梗塞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文60例患者,按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病例选择。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64.5岁;脑CT检查示单灶性脑梗塞22例,多灶性脑梗塞6例,腔隙性脑梗塞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2例,均无尿激酶应用禁忌症,且都是在发病48 h内用药。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65.1岁;脑CT示单灶性脑梗塞20例,多灶性脑梗塞8例,腔隙性脑梗塞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5例。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茶皂素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茶油枯中茶皂素的分离、提取工艺。方法:用石油醚脱脂,除残油,工业乙醇提取、分离茶皂素。结果:用本法提取茶油枯中茶皂素,收率为14%,残留茶油为6%。结论:我国茶资源十分丰富,对茶皂素进行开发、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明显。

    作者:陈兴荣;何正春;李龙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叶下珠胶囊治疗36例慢性乙型肝炎并与灭澳灵治疗12例作对照。结果:叶下珠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灭澳灵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叶下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曾振东;俸曙光;韦金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地奥心血康的不良反应

    地奥心血康系从薯蓣科植物黄山药Dioscorea anthaica Prain et Burkill的根茎中提取的甾体总皂苷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疗效显著。随着临床应用的日趋广泛,其不良反应渐有报道。现综述如下:1 腹胀、头痛、头晕及面部发热 周正质报道[1],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13例;口服地奥心血康200 mg/次,3次/d,共2个月。结果有腹部不适9例,头痛2例,头晕5例,面部发热1例。

    作者:程艳芹;张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五黛溃愈药膜的制备与临床观察

    口腔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复发性较强的疾病,临床治疗药物多为散剂,将药物粉末直接敷于创面,或吹散在溃疡面上。这种方法存在着剂量难以掌握、口感不好、患者不易接受、药物与创面接触时间短及治疗效果不理想等缺点。我们在自拟协定处方溃愈散组方的基础上,改变剂型,避免了上述不足,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

    作者:魏绍良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上颌窦炎35例

    慢性上颌窦炎多由急性转变而来,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易反复发作,病史可达数年之久。我科近一年来采用清热利湿法共治疗35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病例资料 本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大45岁,小12岁;病程长者6 a,短者3个月。患者均有鼻塞,流脓涕,头痛,多数患者有嗅觉减退,鼻粘膜红肿,中下鼻甲肥大,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上颌窦压痛,部分病人有中鼻甲息肉样病变。X线上颌窦拍片,有不同程度云雾状密度增高,部分病人有上颌窦积液。

    作者:王洪英;张奏云;马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50例

    笔者自1999-07~2000-04对就诊的5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直接冲洗,中成药加西药直接阴道上药及配偶共同治疗的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用药对象 50例经阴道直接检查或白带涂片镜检有霉菌患者。主诉:外阴、阴道瘙痒,白带增多;妇检:外阴、阴道充血发红,白带多呈凝乳块状或豆腐渣状;年龄17~46岁;病程2 d~4 a。

    作者:吴建荷;周月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药巴布剂研究思路探讨

    根据国内外巴布剂的研制现状,提出中药巴布剂的研究开发思路。认为中药巴布剂的研究应考虑以下五个方面:巴布剂的基质原料研究;巴布剂基质配方研究;透皮促进剂的筛选及从中药中开发透皮吸收促进剂;制备工艺研究;质量评价。

    作者:楼步青;何伟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健肝茶保肝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健肝茶的保肝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硫化乙酰胺和异硫氰酸萘酯所致的肝损伤动物模型,测定健肝茶的保肝作用;通过细胞吞噬功能、免疫器官重量测定和溶血素生成实验,检查健肝茶的免疫作用。结果:健肝茶对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抑制小鼠血清胆红素升高,促进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溶血素含量。结论:健肝茶具有明显的保肝和提高免疫功能作用。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其大耐受量为762 g生药/kg,本品毒性很小。

    作者:钟正贤;周桂芬;陈学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当归及其混伪品白术的鉴别

    当归为常用中药,系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的干燥根,它具有补血活血,通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1]。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人以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混入当归饮片中冒充正品销售。此混伪品非《中国药典》规定所采收的生长期2~3 a的正品白术,可能是生长期很短或质量很差的白术,仅从外观很难将两者区别开。本人通过性状、显微、紫外光谱对两者鉴别比较如下:

    作者:倪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细梗胡枝子的栽培技术

    细梗胡枝子Lespedeza virgata (Thunb.) DC.为豆科胡枝子属植物,以全草入药,主治慢性肾炎、疟疾、关节炎、中暑等证。它是配制中成药“肾炎四味片”的主要原料。由于生产上需求量大,而野生资源日益减少,故湖北省在80年代末进行了野生转家种的试验,并已获成功。现将细梗胡枝子的栽培技术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合刚;刘国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龙眼肉及紫草掺假鉴别

    龙眼肉、紫草是中药房处方调配的常用中药。因其价格较贵,常有不法商贩采取掺假手段以谋取暴利。现就掺假现象报道如下,以引起大家的注意。1 龙眼肉中掺红糖 龙眼肉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本品为纵向破裂的不规则薄片,常数片粘结。长约1.5 cm,宽2~4 cm,厚约0.1 cm,棕褐色,半透明。一面皱缩不平,一面光亮而有细纵皱纹。质柔润。气微香,味甜。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 掺有红糖的龙眼肉,棕红色,透明度差,粘度大,眼观有砂粒样物质,口嚼有砂粒感。

    作者:张丽芝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支原体肺炎32例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占小儿肺炎的20%。其发病机制与直接侵犯及免疫损伤有关,可致多系统损害。临床采用红霉素治疗效佳,但病程较长。为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该病的辅助治疗作用。笔者自1997-01~1999-12观察了32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红霉素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者,并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国立森;卢典阳;陈相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黄芪注射液的临床联合应用

    黄芪为豆科植物,作为传统中药,具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拔毒生肌、补中益气、抗病毒、调节免疫等多种功效。黄芪注射液是从中药黄芪中提取的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在临床上,应用黄芪注射液与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其疗效显著增强。1 辅助治疗肺心病 肺心病是临床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有肺心病的患者在缺氧条件下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损伤生物膜结构,使微血管通透性增高,组织细胞受损,而黄芪注射液中含有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超氧自由基的活性,同时,它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功能,增加抗缺氧能力,防止脂质过氧化,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增强机体抵抗力等多种功能[1,2]。

    作者:卢晓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川芎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川芎嗪是从川芎(伞形科蒿本属植物)的根茎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其含量仅为0.01%~0.02%,它的化学结构为四甲吡嗪(tetramethy pyrazine)[1,2],现已可人工合成。川芎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较广泛,其机制较复杂,尚未完全弄清。现作一综合介绍,供参考。1 药理作用1.1 与细胞内钙的关系张功寿等[3]在研究川芎嗪对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与钙的关系,进行了实验分析,认为这种松弛作用与细胞外Ca2+内流、细胞内Ca2+释放无关。可是此药能使无钙高钾去极化的气管条明显松弛。

    作者:邓翠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凉泻针刺手法对内毒素致热大鼠血浆环核苷酸及其比值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凉泻针刺手法对致热大鼠血浆内环核苷酸水平及其比值的影响。方法:分别运用提插手法、捻转手法、透天凉手法及提运手法刺激模型大鼠,然后分别测定血浆内cGMP的比值。结果:各项指标的组间数据,对于改善致热大鼠血浆内环核苷酸水平及其比值的作用,以提运手法佳,其次是透天凉手法。结论:提运手法是一种简便效验的手法,对于临床实热证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孙六合;刘轲;董善京;周友龙;张景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前胡及其一种混淆品的鉴别

    目的:通过实验为鉴别前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前胡及其混淆品进行性状、理化和薄层色谱三个方面的对比鉴别。结果及结论:正品及混淆品在性状、理化和薄层色谱方面均有明显区别。

    作者:张翠元;朱锦华;陈少龙;陈永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灯盏花素与尿激酶联用治疗脑梗塞30例

    自1998年以来,我院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加灯盏花素治疗脑梗塞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文60例患者,按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病例选择。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64.5岁;脑CT检查示单灶性脑梗塞22例,多灶性脑梗塞6例,腔隙性脑梗塞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2例,均无尿激酶应用禁忌症,且都是在发病48 h内用药。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65.1岁;脑CT示单灶性脑梗塞20例,多灶性脑梗塞8例,腔隙性脑梗塞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5例。

    作者:李义培;陈书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双黄连冲剂治疗病毒引起的剧烈咳嗽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双黄连冲剂治疗主要由病毒引起的剧烈咳嗽效果。方法:治疗组均给予双黄连冲剂5~20 g,口服,3次/d,5 d为1疗程;对照组均给予镇咳合剂5~15 ml,口服,3次/d,5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99%明显高于对照组70.71%。结论:该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

    作者:王书杰;王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体会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是临床难治之证,而顽固性乙肝肝硬化腹水更是难中之难。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兹将体会浅述如下。1 中西医药各扬长缓急利水消臌胀 笔者从临床观察到,已经反复使用西药利尿剂及白蛋白而未能控制腹水复发的乙肝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单独使用中药或西药再治疗,疗效均不佳。

    作者:朱庚甫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文登西洋参的质量特征与产地自然条件

    目的:探讨自然条件对文登西洋参质量特征的影响。方法:对文登西洋参种植情况,药材质量特征及该地区自然条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调研。结果与结论:在吸收国外、国内种植西洋参先进经验的前提下,该地区地球纬度、地理、气候与西洋参原产地相近,其受海洋性气候调节的温带湿润地区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土壤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宜西洋参生长,是形成西洋参特色药材的先决条件。

    作者:孙守祥;王晓光;刘其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