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消结康胶囊是由莪术、三棱、香附等组成的纯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破血行气,消肿止痛,扶正固本的作用。用于腹部肿块的消肿、食积胀满、肝郁气滞及放化疗后的肿瘤疾病等。1 处方与制备1.1 处方莪术、三棱、香附、瓜蒌、淫羊藿、白术、黄芩、黄柏、菝葜。1.2 工艺以上九味粉碎成粗粉,加水煮3次,1.5 h/次,合并滤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稠膏(50℃),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适量,与上述粉末混匀,装胶囊,制成1 000粒,即得。2 质量控制
作者:林厚文;沈阳;郭澄;张纯;刘明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实验为鉴别前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前胡及其混淆品进行性状、理化和薄层色谱三个方面的对比鉴别。结果及结论:正品及混淆品在性状、理化和薄层色谱方面均有明显区别。
作者:张翠元;朱锦华;陈少龙;陈永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心肌梗塞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病人较正常人更易产生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引起[1]。加强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好转及治愈率,预防其它合并症的发生。1 一般资料 我科自1997-06~2000-11共收治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病人16例。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46~75岁。均被心电图证实。
作者:田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可运用于表现为“心动悸、脉结代”为主症的心脏病证,尤其对诸如病毒性心肌炎、缺血性心肌病等出现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根据不同特点配伍运用,能取得一定疗效。1 病例资料 32例有缓慢性心率失常特征的病例,年龄19~65岁;男性19例,女性13例。心率48~64次/min,室性早搏2~6次/min共24例,其中病毒性心肌炎14例,心律失常早搏8例,心肌缺血4例,冠心病4例。根据病史、体征、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生化酶学检测等明确诊断。
作者:王正值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是葡萄科乌蔹莓属的蔓生草本植物。性寒味苦酸,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治痈肿、疔疮、痄腮、丹毒、风湿痛、黄疸、痢疾、尿血、白浊等,临床应用广泛。全草入药,地上部分的研究已有报道[1],但根茎作为乌蔹莓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未见有报道。为此,本文将乌蔹莓根茎的显微鉴定介绍如下,为今后工作中鉴别药材提供依据。
作者:肖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比较爆压法炮制与不同炮制方法炮制的马钱子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总生物碱,用理化方法,TLC,UV,IR对提取物进行鉴定。结果:马钱子经爆压法、砂烫法和烘烤法炮制后,总生物碱的含量下降甚微,与生品比较仍达92%~95%以上;三种炮制品中主要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定性鉴别结果差异不大。结论:爆压法与砂烫法和烘烤法对马钱子生物碱主要成分的含量分布影响差异不大,爆压法可替代砂烫法和烘烤法。
作者:丁宗华;赵家胜;沈玉杰;丁建江;瞿群威;潘华芝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药复方制剂,是中药配制的尝试,也是中药由传统的炮炙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加工方法的具体体现。但中药成分复杂,配伍后其相互间理化作用或药理反应,有时会造成不良反应。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因其质量要求很高,这一问题更显突出。本文就刺五加注射液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夏宗丽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当归为常用中药,系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的干燥根,它具有补血活血,通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1]。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人以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混入当归饮片中冒充正品销售。此混伪品非《中国药典》规定所采收的生长期2~3 a的正品白术,可能是生长期很短或质量很差的白术,仅从外观很难将两者区别开。本人通过性状、显微、紫外光谱对两者鉴别比较如下:
作者:倪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云南白药外敷治疗口腔溃疡2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此法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男17例(65.4%),女9例(34.6%);年龄5~70岁;病程6 d~10 a;其中口腔单发溃疡16例(61.5%),多发溃疡10例(38.5%);溃疡面积大者1.1 cm×1.0 cm,小者0.2 cm×0.3 cm。
作者:林兆青;侯孝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穿山龙为薯蓣科植物穿山龙薯蓣的根状茎,是合成避孕和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原料。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整地与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能灌溉的砂质壤土地块。施厩肥30 000kg/ha,撒于地内,深耕25 cm。随深翻撒于沟底硫酸钾复合肥1 500 kg。耙细、整平,备用。
作者:李恒森;徐同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我院从1998-01~2000-10,采用自制肝泰欣康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文观察组50例,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HBV DNA)均阳性,e抗原(HBeAg)阳性41例。对照组40例,HBsAg及HBV DNA均阳性,HBeAg阳性36例。病例取自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诊断符合1990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
作者:孙建中;李惠娟;张月华;赵中谦;刘运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茶油枯中茶皂素的分离、提取工艺。方法:用石油醚脱脂,除残油,工业乙醇提取、分离茶皂素。结果:用本法提取茶油枯中茶皂素,收率为14%,残留茶油为6%。结论:我国茶资源十分丰富,对茶皂素进行开发、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明显。
作者:陈兴荣;何正春;李龙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自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以来,我国的药品生产已逐步走上科学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药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中成药的质量仍不容乐观,尤其是中成药的卫生学检查不符合规定的问题还比较严重。现就此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剖析如下:1 抽检结果 我们对本市涉药单位的中成药随机抽样进行卫生学检验发现医院制剂室生产的中成药问题比较严重;生产部门的不合格产品多来自生产环境较差的小型药厂。本市1996~1999年中成药卫生学抽检结果见表1。
作者:李兰梓;霍天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脉络宁注射液是由中药玄参、石斛、牛膝、金银花等药物经化学提取后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抗凝和溶血栓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它的一些新作用不断发现,如临床用于某些非心脑血管疾病、硬皮病、糖尿病足、肝硬化、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色素性紫癜性皮炎等。但切不可忽视它的不良反应。本文收集了一些有关脉络宁的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以供参考。
作者:蔡纪青;高芸;林伟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吾早年在江阴市中医院进修,幸获江苏省首批名老中医孙泽民(当时年届八旬余,为中医皮肤科名家)秘笈治疗银屑病验方桑根汤(自拟)。笔者曾试用于临床,获满意疗效。今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1 方剂组成 桑白皮12 g,板蓝根15~20 g,丹皮6~15 g,地肤子10 g,白鲜皮10 g,赤芍10~15 g,丹参10~15 g,红花6 g,防风6 g。
作者:贾遇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外伤性前房出血临床较为常见,以往单纯采用止血药物治疗,拖延了疗程,有的遗留严重后遗症。自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 82例中,男68例,女14例;年龄小5岁,大65岁,平均35岁。82例均为单眼发病。出血当天就诊者18例,5 d以内就诊者52例,反复出血5 d以上就诊者12例。致伤原因:拳击伤38例,碰撞伤20例,石块、木棍击伤24例。出血共分Ⅲ度;Ⅰ度出血者占前房1/3,有35只眼;Ⅱ度出血占前房2/3有29只眼,Ⅲ度出血血液充满前房,有18只眼。
作者:张美洪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占小儿肺炎的20%。其发病机制与直接侵犯及免疫损伤有关,可致多系统损害。临床采用红霉素治疗效佳,但病程较长。为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该病的辅助治疗作用。笔者自1997-01~1999-12观察了32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红霉素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者,并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国立森;卢典阳;陈相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大黄清胃丸为传统的中药制剂,收载于2000版《中国药典》,并对其作了初步的定性鉴别分析,但对其质量标准的研究仍不完善。大黄为方中主药,占全方的44.8%,大黄酸为其抗菌活性较强的有效成分之一,对于本制剂中大黄酸的定量分析未见报道。本文报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黄清胃丸中大黄酸的含量,为完善大黄清胃丸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1 仪器与试剂 日本岛津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SPD-6AV紫外可见检测器;C-R3A数据处理器;Nucleosil C18柱(4.6×150 mm, 5 μm)。
作者:王金华;周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龙眼肉、紫草是中药房处方调配的常用中药。因其价格较贵,常有不法商贩采取掺假手段以谋取暴利。现就掺假现象报道如下,以引起大家的注意。1 龙眼肉中掺红糖 龙眼肉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本品为纵向破裂的不规则薄片,常数片粘结。长约1.5 cm,宽2~4 cm,厚约0.1 cm,棕褐色,半透明。一面皱缩不平,一面光亮而有细纵皱纹。质柔润。气微香,味甜。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 掺有红糖的龙眼肉,棕红色,透明度差,粘度大,眼观有砂粒样物质,口嚼有砂粒感。
作者:张丽芝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笔者自1999-07~2000-04对就诊的5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直接冲洗,中成药加西药直接阴道上药及配偶共同治疗的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用药对象 50例经阴道直接检查或白带涂片镜检有霉菌患者。主诉:外阴、阴道瘙痒,白带增多;妇检:外阴、阴道充血发红,白带多呈凝乳块状或豆腐渣状;年龄17~46岁;病程2 d~4 a。
作者:吴建荷;周月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