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孙泽民治银屑病验方桑根汤临证治验

贾遇春

关键词:银屑病, 验方, 中医皮肤科, 名老中医, 方剂组成, 中医院, 桑白皮, 江阴市, 江苏省, 地肤子, 板蓝根, 白鲜皮, 治疗, 试用, 名家, 临床, 疗效, 进修, 红花, 防风
摘要:吾早年在江阴市中医院进修,幸获江苏省首批名老中医孙泽民(当时年届八旬余,为中医皮肤科名家)秘笈治疗银屑病验方桑根汤(自拟)。笔者曾试用于临床,获满意疗效。今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1 方剂组成 桑白皮12 g,板蓝根15~20 g,丹皮6~15 g,地肤子10 g,白鲜皮10 g,赤芍10~15 g,丹参10~15 g,红花6 g,防风6 g。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藤碱片中青藤碱的含量

    目的:制订青藤碱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藤碱的含量,以氯霉素为内标。结果:线性范围2.5~25 μg/ml。方法回收率99.8%,RSD1.3%。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结果可靠。

    作者:潘细贵;罗顺德;张先洲;罗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小儿腹泻糖浆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目的:结合临床研制小儿腹泻糖浆,治疗小儿腹泻。方法:利用现代中药制剂设备,将传统汤剂研制成糖浆剂,确定制备工艺,制订质量标准,并通过临床使用,观察疗效。结果:研制的小儿腹泻糖浆,经检验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Ⅰ部有关项下的各项规定,质量稳定。结论:小儿腹泻糖浆便于小儿服用,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丁显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祛风通络丸治贝尔氏面瘫的疗效观察

    贝尔氏面瘫是周围性面瘫中多见者,病变始于颈乳孔处,多因凉风吹袭后,局部血管收缩,面神经局部缺血,致神经及神经鞘水肿而致。常为单侧突然发病,多先有耳后钝痛、压痛及压迫感,尔后出现完全性或部分性面瘫。本病属中医学的“口僻”“口眼斜”等范围,为风邪中络,络脉不通所致。自1997-08以来,我们采用自制祛风通络丸(下简称“本方”)治疗本病126例,收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作者:孙振国;牛玉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参苓白术散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68例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好发于中青年男性的常见眼底疾病。本病病程常达数月,易反复发作,影响视力。可单眼亦可双眼受累。过去认为是由视网膜血管痉挛引起通透增加造成血管渗漏而发病。然而近年来大量文献和研究对本病的发生、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提出免疫反应及代谢障碍等学说[1],但对其发病的真正原因和病机仍未明了。因此在治疗上缺乏针对性的有效方法。激光光凝封闭渗漏点可缩短疗程,但因光凝后残留有永久性暗点和可能发生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等并发症而使这一疗法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2]。我们应用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丽珍;金忠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当归及其混伪品白术的鉴别

    当归为常用中药,系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的干燥根,它具有补血活血,通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1]。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人以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混入当归饮片中冒充正品销售。此混伪品非《中国药典》规定所采收的生长期2~3 a的正品白术,可能是生长期很短或质量很差的白术,仅从外观很难将两者区别开。本人通过性状、显微、紫外光谱对两者鉴别比较如下:

    作者:倪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文登西洋参的质量特征与产地自然条件

    目的:探讨自然条件对文登西洋参质量特征的影响。方法:对文登西洋参种植情况,药材质量特征及该地区自然条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调研。结果与结论:在吸收国外、国内种植西洋参先进经验的前提下,该地区地球纬度、地理、气候与西洋参原产地相近,其受海洋性气候调节的温带湿润地区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土壤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宜西洋参生长,是形成西洋参特色药材的先决条件。

    作者:孙守祥;王晓光;刘其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药巴布剂研究思路探讨

    根据国内外巴布剂的研制现状,提出中药巴布剂的研究开发思路。认为中药巴布剂的研究应考虑以下五个方面:巴布剂的基质原料研究;巴布剂基质配方研究;透皮促进剂的筛选及从中药中开发透皮吸收促进剂;制备工艺研究;质量评价。

    作者:楼步青;何伟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易混生药月季花与玫瑰花的鉴别

    月季花又名月月红、四季花、月季红,出自李时珍《本草纲目》。玫瑰花又名徘徊花、笔头花、刺玫花,出自姚可成《食物本草》。两药物为少常用中药。历代本草以及《中国药典》均有记载。二者在生药学诸多特征方面均有较大区别,但在临床应用中常被混用。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二者详加区别。

    作者:姚廷松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地奥心血康的不良反应

    地奥心血康系从薯蓣科植物黄山药Dioscorea anthaica Prain et Burkill的根茎中提取的甾体总皂苷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疗效显著。随着临床应用的日趋广泛,其不良反应渐有报道。现综述如下:1 腹胀、头痛、头晕及面部发热 周正质报道[1],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13例;口服地奥心血康200 mg/次,3次/d,共2个月。结果有腹部不适9例,头痛2例,头晕5例,面部发热1例。

    作者:程艳芹;张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白虎加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4例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部位主要以跖趾关节为主,其次发生在掌指关节、踝、膝关节等处,肘、肩关节较少见。临床主要以局部红、肿、热、痛,发病急骤,血尿酸增高,白细胞增高为特点,沿海地区较为多见。由于应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及非甾体性抗炎剂,易引发消化道疾患,故笔者采用中药白虎加桂枝汤加减治疗,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明;陈孔亮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枸杞对抗体形成细胞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枸杞对小鼠抗体形成细胞的作用。方法:用100%浓度枸杞浸出液定期给小鼠灌胃,然后检测小鼠抗体产生能力,特异玫瑰花结形成细胞检测(SRFC)、血清IgG检测。结果:用药组以上三项免疫学指标均增高。结论:枸杞有明显促进抗体形成细胞的作用。

    作者:邱世翠;高法彬;彭启海;邸大琳;宫照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穿山龙的栽培技术

    穿山龙为薯蓣科植物穿山龙薯蓣的根状茎,是合成避孕和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原料。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整地与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能灌溉的砂质壤土地块。施厩肥30 000kg/ha,撒于地内,深耕25 cm。随深翻撒于沟底硫酸钾复合肥1 500 kg。耙细、整平,备用。

    作者:李恒森;徐同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清胃丸中大黄酸的含量

    大黄清胃丸为传统的中药制剂,收载于2000版《中国药典》,并对其作了初步的定性鉴别分析,但对其质量标准的研究仍不完善。大黄为方中主药,占全方的44.8%,大黄酸为其抗菌活性较强的有效成分之一,对于本制剂中大黄酸的定量分析未见报道。本文报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黄清胃丸中大黄酸的含量,为完善大黄清胃丸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1 仪器与试剂 日本岛津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SPD-6AV紫外可见检测器;C-R3A数据处理器;Nucleosil C18柱(4.6×150 mm, 5 μm)。

    作者:王金华;周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甘草及其制剂的临床应用体会

    甘草为豆科类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芒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其主要成分为三萜皂苷、黄酮类化合物。制剂有甘草片、甘草粉、甘草浸膏、甘草合剂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咳祛痰、调和诸药等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挛急疼痛,痈疽疮毒,缓解药物毒性。本文就甘草及其制剂在临床的应用谈体会如下。

    作者:葛文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支原体肺炎32例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占小儿肺炎的20%。其发病机制与直接侵犯及免疫损伤有关,可致多系统损害。临床采用红霉素治疗效佳,但病程较长。为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该病的辅助治疗作用。笔者自1997-01~1999-12观察了32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红霉素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者,并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国立森;卢典阳;陈相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退热灵口服液的解热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退热灵口服液的解热抗炎作用。方法:给小鼠左耳涂二甲苯,大鼠足后足趾注射角叉菜胶,分别计算其抑制率、肿胀率。结果:退热灵口服液大剂量组效果显著,与蒸馏水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优于阿斯匹林组。结论:退热灵口服液对小鼠耳廓、大鼠足趾肿胀、致热家兔有明显的抗炎、解热作用。

    作者:陈锡芳;张文;邱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茶皂素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茶油枯中茶皂素的分离、提取工艺。方法:用石油醚脱脂,除残油,工业乙醇提取、分离茶皂素。结果:用本法提取茶油枯中茶皂素,收率为14%,残留茶油为6%。结论:我国茶资源十分丰富,对茶皂素进行开发、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明显。

    作者:陈兴荣;何正春;李龙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芦荟治疗皮肤感染伤口疗效观察

    芦荟属多年生百合科多肉质草本植物,自古以来就有“急救植物”“无声医师”“万应良药”等美称,在医药、美容、保健以及食品等方面有着神奇的功能。在临床中为加速皮肤感染创口的愈合,我院自1998年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感染伤口采用中药芦荟外敷以促进创面愈合,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施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成药卫生学问题剖析

    自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以来,我国的药品生产已逐步走上科学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药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中成药的质量仍不容乐观,尤其是中成药的卫生学检查不符合规定的问题还比较严重。现就此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剖析如下:1 抽检结果 我们对本市涉药单位的中成药随机抽样进行卫生学检验发现医院制剂室生产的中成药问题比较严重;生产部门的不合格产品多来自生产环境较差的小型药厂。本市1996~1999年中成药卫生学抽检结果见表1。

    作者:李兰梓;霍天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灯盏花素与尿激酶联用治疗脑梗塞30例

    自1998年以来,我院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加灯盏花素治疗脑梗塞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文60例患者,按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病例选择。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64.5岁;脑CT检查示单灶性脑梗塞22例,多灶性脑梗塞6例,腔隙性脑梗塞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2例,均无尿激酶应用禁忌症,且都是在发病48 h内用药。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65.1岁;脑CT示单灶性脑梗塞20例,多灶性脑梗塞8例,腔隙性脑梗塞2例。其中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5例。

    作者:李义培;陈书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