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增生平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国华;翟惟凯;徐洪兴;葛关通;樊翠萍;卞培金

关键词:增生平, 治疗, 胃癌前期病变, 胃粘膜不典型增生, 电子胃镜检查, 病理活检, 病例资料, 中国科学院, 外科病理学, 肠上皮化生, 肿瘤研究, 胃镜诊断, 缩性胃炎, 三类新药, 平均年龄, 病理确诊, 标准参照, 日本, 男女, 患者
摘要:我院于1998-05~1999-05,采用中国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研制的三类新药增生平,治疗经电子胃镜检查、活检病理确诊为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患者71例,现对服药2个月及2个月以上并进行复查有比较的48例记录完整的病例总结如下:1 病例资料 完整病例48例。其中男39例,女9例,男女之比为4.3∶1;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52岁。胃镜诊断采用日本Ptntax 290P型电子胃镜,对病变部位定点活检,病理活检确诊标准参照《实用外科病理学》。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退热灵口服液的解热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退热灵口服液的解热抗炎作用。方法:给小鼠左耳涂二甲苯,大鼠足后足趾注射角叉菜胶,分别计算其抑制率、肿胀率。结果:退热灵口服液大剂量组效果显著,与蒸馏水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优于阿斯匹林组。结论:退热灵口服液对小鼠耳廓、大鼠足趾肿胀、致热家兔有明显的抗炎、解热作用。

    作者:陈锡芳;张文;邱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健脾开胃饮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健脾开胃饮的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和临床观察结果。方法:用健脾开胃饮治疗小儿厌食症51例,与应用麦芽精水治疗作对照。结果:健脾开胃饮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为79.4%。两组疗效有差异(P<0.01)。结论:健脾开胃饮为治疗小儿厌食症的良药。

    作者:陈伟东;刘仔;林慧菁;黄淑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双黄连口服液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双黄连口服液滤纸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双黄连口服液对以上细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结论:双黄连口服液在体外有明显抑菌作用。

    作者:高法彬;邱世翠;彭启海;李娜;邸大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交泰丸加味治疗失眠76例报道

    失眠亦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寐而易醒不能再睡,或时寐时醒、梦呓、睡不安稳,严重者彻夜不眠,而白天则昏昏沉沉,精神不振,并伴有头晕头痛,心悸健忘,易怒等。笔者临床遇此类病证喜用交泰丸为主加味治之,每获殊效,共统计76例患者,并随机设西药组对照。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志涛;曹秋菊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竹叶石膏汤治疗胆道术后呕吐

    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原为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而设。 胆道手术后患者出现呕吐的情况,临床屡有所见。几年来,我试用竹叶石膏汤治疗12例,疗效很好,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 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均为成年人。其中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引流者7例,胆囊切除者4例,胆总管引流者1例。患者都在术后3~7 d出现频繁呕吐。

    作者:李继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8组商品药材的经验鉴别

    近年来,中药材市场品种混乱,给购者带来不便。笔者对目前一些常见混伪品种药材的经验鉴别方法报道如下,仅供参考。1 地黄与锁阳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Gaertn.) Libosch.的干燥块根,性寒,味甘、苦,具清热养阴、凉血止血的功效。地黄呈不规则团块状,扁长圆形或长条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表面极皱缩,有不规则横曲纹。体重质坚,断面黑色,有粘性。味微甜[1]。 锁阳为锁阳科植物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的干燥肉质茎,性温,味甘,具补肾助阳、润肠通便的功效。锁阳呈扁圆锥形,一端略细而稍弯曲,多较地黄长。表面极皱缩,具明显纵沟,有的残存黑棕色鳞片,质坚,难折断,断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的可见黄色三角状或不规则状的纤维束,单个或2~5个成群。味微甘而涩[2]。

    作者:姚强;潘鲁敏;焦福贵;田永富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易混生药月季花与玫瑰花的鉴别

    月季花又名月月红、四季花、月季红,出自李时珍《本草纲目》。玫瑰花又名徘徊花、笔头花、刺玫花,出自姚可成《食物本草》。两药物为少常用中药。历代本草以及《中国药典》均有记载。二者在生药学诸多特征方面均有较大区别,但在临床应用中常被混用。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二者详加区别。

    作者:姚廷松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川芎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川芎嗪是从川芎(伞形科蒿本属植物)的根茎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其含量仅为0.01%~0.02%,它的化学结构为四甲吡嗪(tetramethy pyrazine)[1,2],现已可人工合成。川芎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较广泛,其机制较复杂,尚未完全弄清。现作一综合介绍,供参考。1 药理作用1.1 与细胞内钙的关系张功寿等[3]在研究川芎嗪对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与钙的关系,进行了实验分析,认为这种松弛作用与细胞外Ca2+内流、细胞内Ca2+释放无关。可是此药能使无钙高钾去极化的气管条明显松弛。

    作者:邓翠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乌蔹莓根茎的显微鉴定研究

    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是葡萄科乌蔹莓属的蔓生草本植物。性寒味苦酸,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治痈肿、疔疮、痄腮、丹毒、风湿痛、黄疸、痢疾、尿血、白浊等,临床应用广泛。全草入药,地上部分的研究已有报道[1],但根茎作为乌蔹莓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未见有报道。为此,本文将乌蔹莓根茎的显微鉴定介绍如下,为今后工作中鉴别药材提供依据。

    作者:肖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小儿腹泻糖浆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目的:结合临床研制小儿腹泻糖浆,治疗小儿腹泻。方法:利用现代中药制剂设备,将传统汤剂研制成糖浆剂,确定制备工艺,制订质量标准,并通过临床使用,观察疗效。结果:研制的小儿腹泻糖浆,经检验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Ⅰ部有关项下的各项规定,质量稳定。结论:小儿腹泻糖浆便于小儿服用,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丁显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健肝茶保肝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健肝茶的保肝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硫化乙酰胺和异硫氰酸萘酯所致的肝损伤动物模型,测定健肝茶的保肝作用;通过细胞吞噬功能、免疫器官重量测定和溶血素生成实验,检查健肝茶的免疫作用。结果:健肝茶对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抑制小鼠血清胆红素升高,促进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溶血素含量。结论:健肝茶具有明显的保肝和提高免疫功能作用。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其大耐受量为762 g生药/kg,本品毒性很小。

    作者:钟正贤;周桂芬;陈学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前胡及其一种混淆品的鉴别

    目的:通过实验为鉴别前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前胡及其混淆品进行性状、理化和薄层色谱三个方面的对比鉴别。结果及结论:正品及混淆品在性状、理化和薄层色谱方面均有明显区别。

    作者:张翠元;朱锦华;陈少龙;陈永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谈抗癌中药的临证选择

    通过中西医理论的有机结合,使恶性肿瘤的宏观变化(中医的证)与微观变化(生理生化机能和病理变化)达到一致性。临床选择药物时应充分考虑中药的现代研究成果和中药的功效与主治。所用的中药既能对应恶性肿瘤的宏观变化,又能对应其微观变化;既符合现代医学理论和现代中药药理学,又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双符合理论)。按照双符合理论辨证施治、遣药组方,可用较少的药物和较短的时间获得明显的疗效,并能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作者:袁宗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上颌窦炎35例

    慢性上颌窦炎多由急性转变而来,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易反复发作,病史可达数年之久。我科近一年来采用清热利湿法共治疗35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病例资料 本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大45岁,小12岁;病程长者6 a,短者3个月。患者均有鼻塞,流脓涕,头痛,多数患者有嗅觉减退,鼻粘膜红肿,中下鼻甲肥大,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上颌窦压痛,部分病人有中鼻甲息肉样病变。X线上颌窦拍片,有不同程度云雾状密度增高,部分病人有上颌窦积液。

    作者:王洪英;张奏云;马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谈《本草纲目》与《史记》的相似之处

    《史记》和《本草纲目》都是不朽的巨著。这两部巨著有许多相似处。二者都是发愤之作,都是内容广博的知识宝库,都在各自领域里开创了新的编纂体例,都详尽地占有了书面记载和实地调查材料,都是家庭中许多人努力的结晶,都达到了语言优美的地步。

    作者:章丽华;王旭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复方雷公藤涂膜剂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雷公藤涂膜剂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方法:用Zorbax-ODS (4.6 IDX 250 nm)色谱检测,流动相甲醇-水(40∶60),紫外检测波长218 nm。结果:测定涂膜剂的平均回收率为96.82% (RSD=0.77,n=5)。结论:该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

    作者:李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五加皮与香加皮的鉴别比较

    五加皮、香加皮均具有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一些地区和医疗单位因其作用相似而互为代用。其实两者的科属、性味、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用量均不一样。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现将五加皮、香加皮从以下方面进行鉴别比较:1 来源鉴别[1]1.1 五加皮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 W. Smith的干燥根皮。1.2 香加皮萝(艹)/(()/(摩))科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 Bge.的干燥根皮。

    作者:杨久云;张思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清胃丸中大黄酸的含量

    大黄清胃丸为传统的中药制剂,收载于2000版《中国药典》,并对其作了初步的定性鉴别分析,但对其质量标准的研究仍不完善。大黄为方中主药,占全方的44.8%,大黄酸为其抗菌活性较强的有效成分之一,对于本制剂中大黄酸的定量分析未见报道。本文报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黄清胃丸中大黄酸的含量,为完善大黄清胃丸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1 仪器与试剂 日本岛津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SPD-6AV紫外可见检测器;C-R3A数据处理器;Nucleosil C18柱(4.6×150 mm, 5 μm)。

    作者:王金华;周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关节松动术结合推拿法治疗颈椎病73例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参照 Maitland女士的关节松动术,并加以改进;配合中医传统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7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为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 73例为1998-03~2000-03门诊和病房的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39例;年龄27~70岁;病程短3 d,长17 a。以教师、电脑打字员等长期伏案工作者为主。全部均做颈部X线片检查;16例做颈部CT检查,提示C4-5,C5-6,C6-7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3例做MRI检查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李运友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佩舒华洗颜粉治疗面疮60例护理体会

    《巢氏病源候论》云:夫面上生疮者由内热外虚、风湿所乘则生疮也,肺主气,候于皮毛,脾内气虚则肌肤腠理开,为风湿所乘,内热则脾气温,气温则肌内生热也,湿热相搏,故会面生疮也。面疮患者病程多缠绵,往往此伏彼起,新疹不断继发,可迁延数年或更久。现将我科治疗面疮患者60例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道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