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孟雯
目的:测定明目地黄丸中熊果酸的含量.方法:双波长薄层扫描法.结果:在1.02~5.10 μg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4.8%.RSD为2.7%.结论: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阴性样品无干扰,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作者:孙晓菊;胡军林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 Lysimachia chris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1],具有清利湿热、通淋、消肿之功能.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及肝胆结石、尿路结石等.由于其用量大,供应紧张,并且杂草难以除去,我所近年来市场抽检不合格率达50%.1998-04我所在阳新王英、东源两乡采集药用植物标本时,发现有野生过路黄,决定进行栽培研究.
作者:张清;熊久林;张捷;陈锦生;杨卫;黄国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中药材在防病治病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与合成药相比,具有副作用小(多数并无副作用)的优点.滋补类中药的滋补作用更是合成药所无法比较的.这就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服用中药.在中药材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缓解供需矛盾,就有必要充分合理利用中药,做到药尽其用.本文从几方面阐述如何充分合理利用中药.1 中药材加工炮制过程中药材的充分利用1.1 炮制一些药材加工成饮片,便于提取,像马前子、半夏等,通过加工炮制使药性改变,易于煎取有效成分,能更好地发挥药物作用.显而易见,炮炙后的药材是明显优于未经炮炙的药材,但炮炙过程中存在某些浪费现象,减少或克服这一现象,在充分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平勃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中药炮制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笔者从事中药炮制工作多年,曾对许多中药的传统加工炮制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新方法实用性强,操作简便,成品率显著提高.现将枯矾的煅制方法改进情况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
作者:刘永;孟雯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笔者临床运用津力达治疗Ⅱ型糖尿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就典型病例谈体会如下.1 典型病例李某某,男,46岁,干部.住院号6034.因视物模糊,失眠6个月,于2001-06-16入院.患者4 a前多次多食多尿,体重下降,曾多次在外院住院,诊断为Ⅱ型糖尿病,服中西药治疗,自觉症状尚好,血糖控制不理想.近6个月来,视物模糊,夜不能安睡,多梦,头昏乏力,腰膝酸痛,大便干结,3~4 d一行,夜尿1~2次.
作者:夏元清;李为贵;丁春年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鼻渊合剂是治疗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祛风、清热,宣通鼻窍之功效.经临床190例患者应用,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9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男107例,女83例;年龄小者6岁,大者78岁.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诊断标准参照<耳鼻喉科诊断学>中医辨证标准符合风邪侵袭,肺胃蕴热.临床症见鼻痒,鼻涕稠黄或粘白而量多,间歇或持续性鼻塞,鼻内分泌物异常,嗅觉减退,头昏,头痛,恶风发热,口渴痰黄.
作者:徐春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我院糖尿病科运用刺五加注射液(黑龙江完达山制药厂生产)治疗糖尿病肾病,观察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尿蛋白、肾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选9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52例;年龄大者72岁,小者35岁,其中35~40岁者4例,41~50岁者28例,51~60岁者42例,大于60岁者16例;糖尿病病程5 a以内者11例,5~10 a者53例,10~21 a者21例,20 a以上者5例;本组中合并高血压者48例,合并视网膜病变者49例,合并神经病变者36例,合并糖尿病心脏病者19例.
作者:刘红权;王小超;冯栋年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以巴戟天中蒽醌主要成分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为指标进行巴戟天药材及其商品的含量测定,初步制定巴戟天质量控制的标准.方法:以柱层析方法从巴戟天中提取分离得到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用薄层扫描法对栽培巴戟天及商品中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栽培巴戟天及商品中均含有甲基茜草素-1-甲醚,同时测定了不同生长期中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的含量,随着栽培期的增长,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的含量呈上升趋势.结论:以薄层扫描法测定了栽培及商品巴戟天中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的含量,该方法准确、稳定、简便,可作为测定巴戟天中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含量的方法,为制定巴戟天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作者:丁平;詹若挺;徐鸿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病人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往往出血量大,来势猛,死亡率高.我科自1999-01~2000-12共收治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56例,根据其临床特点,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6例中,男性40例,女性16例,年龄大的66岁,小的31岁,平均46岁;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6例(占46.4%),胃粘膜糜烂出血18例(占30.4%),其他12例(占23.2%);经治疗,好转30例,未愈8例,死亡18例.其中8例死于失血性休克,4例死于肝衰竭,4例死于严重感染,2例死于肝肾综合征.
作者:王建飞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中药巴戟天Madix morindal officinalis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用于阳痿遗精、风湿痹痛等证.历代以去心入药居多,也有不去心用的,尚有药汁制、酒制、盐制等多种炮制方法,其中巴戟天肉、盐巴戟天和制巴戟天等饮片规格沿袭至今.笔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记述,从净制、切制、炮制和炮制作用四个方面进行文献改正,深入探讨巴戟天的炮制原意,炮制技术和炮制作用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和特点.现分述于后,以供现代炮制研究参考.
作者:王作明;孙立立;王琦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更年期是妇女自生育旺盛的性成熟期逐渐过渡到老年期的一段岁月.目前国际上已公认更年期是自41岁开始的.妇女的更年期长达20 a.部分妇女在这个过渡时期可以出现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证候群,称为更年期综合征.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治疗46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4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年龄40~46岁13例;47~50岁18例;51~55岁15例.诊断标准:发病年龄一般在40~55岁绝经前后;见有月经紊乱,潮热面红,轰热汗出,情绪激动,情志异常,皮肤感觉异常等症.
作者:魏琼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血栓性静脉炎是深浅静脉内腔的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目前,临床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笔者自拟化瘀通脉汤加味治疗血栓性静脉炎63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3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3例;年龄小25岁,大70岁,平均年龄46岁;病因起于下肢静脉曲张21例(33.3%),跌打损伤18例(占28.6%),突发性静脉血栓12例(占19%),静脉输液9例(占14.3%),局部感染3例(占4.8%);病程短2周,长15 a.
作者:邬子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临床上对视网膜脱离术后的病人一般较少采用中药治疗.我科利用中西药治疗1例视网膜脱离术后的病人,其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 病例患者汪某某,男,60岁.左眼患白内障于1997-09住我科行左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中顺利,术后给予抗感染,支持等疗法.术后第3 d患者发现术眼视野缺损,经扩瞳检查眼底诊断视网膜脱离.家族史:其母亲有青光眼病史,其弟患有屈光不正.本人患有高度近视.既往史:右眼1993年患视网膜脱离失明.左眼1992年眼外伤收入院,荧光造影确诊黄斑出血,经中西药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郭堂胜;章爱荣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已广泛用于临床,但药物流产后存在阴道流血时间长,清宫率较高等问题.我院近期药物流产后用中药加减生化汤联合缩宫素,大大缩短了阴道流血时间,降低了清宫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为我院2000-01~2001-03均妊娠在49 d内的早孕妇女120例,B超确定宫内妊娠,妊囊直径小于25 mm,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5岁.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均服用北京三厂生产的米非司酮25 mg,2次/d,共3 d.第4 d上午服米索前列醇60 μg.
作者:张祖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白芍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性微寒,味苦酸,有补血、敛阴、柔肝安脾、缓急止痛、平抑肝阳之功.其与它药配对,药少力专,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笔者就白芍几组药对的配伍意义及临床应用谈体会如下.1 白芍与甘草二者相伍,出自<伤寒论>芍药甘草汤.白芍味酸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味甘,甘缓性平,补脾益气,缓气止痛.二药配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现代药理证实白芍、甘草配对应用,对横纹肌、平滑肌的挛急有效,不仅表在的躯体及四肢的平滑肌、深在的平滑肌性的脏器如胃、子宫、膀胱、尿道等也能缓解挛急,制止其疼痛.笔者认为,芍药甘草汤当属第一治痛要方,可广泛用于临床各种痛证.笔者曾重用醋白芍至60 g,甘草30 g,配伍鸡内金、金钱草、醋柴胡、川楝子、滑石、玄胡、大黄治疗胆结石引起的胆绞痛.服本方15剂,症状消失,6个月后胆道造影未见结石.在临床中治肝血不足、筋肉失养,而出现肢体拘挛、关节坚硬,屈伸不利等症,可用白芍、甘草药对配伍伸筋草、鸡血藤、木瓜等,治疗因阴液受伤而致的腓肠肌痉挛以及腿足挛缩难伸,多配伍牛膝、木瓜、穿山甲等.
作者:张朝辉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对中药炮制常用辅料之一醋的性味功能、醋制药材的理论以及醋制法的目的,醋制法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探讨,认为醋制法意义重大,是中药辅料炮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刘焕秋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建立白参菌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对两种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水提醇沉和碱处理后水提醇沉两种方法提取白参菌多糖;以改良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含量.结果:多糖含量分别为8.23%,9.65%;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8%及99.76%;RSD分别为2.39%和2.55%.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白参菌多糖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郭胜伟;蔡宝昌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一种能反映六神丸全部化学组分的X射线衍射鉴别方法.方法:应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法,获得六神丸的X射线衍射图谱及特征标记峰.结果与结论: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法是鉴别与识别中成药的一种可行性方法.
作者:汤迎爽;宋鸿儒;康阿龙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灸法分两大类:一类为火热灸法;另一类为非火热灸法.天灸,是非火热灸法的一种主要方法.而天灸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天灸就是穴位药物贴敷疗法;而狭义的天灸则是其中的发泡疗法.发泡疗法是利用中药中某些有刺激性的药物,捣烂调糊,敷贴穴位,致使穴位发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这种疗法的特点是,多选用有强烈刺激,能使敷药局部皮肤充血,发热及表皮下渗液形成水泡的药物.常用的中药有:毛茛、石龙芮、铁线莲、威灵仙、斑蝥、旱莲草、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蒜泥、生姜等.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关节炎、喉痹等.近十几年来,应用此方法治疗的疾病面越来越广,几乎涉及到内、外、妇、儿、骨伤、五官、传染病等各科多种疾病.本治法简便,疗程亦短,对一些难缠的顽疾有特效.故在此作一介绍.
作者:娄国菁;滕颍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中药材净制即药材的净选加工,它是中药饮片炮制的第一步.对于某些药物,经过净选后就可直接用于调剂.净选的目的就是清除杂质,去除非药用部位,使药物达到净度标准,是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近年来不少药材经营部门或个体经营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这一环节,导致中药饮片质量低劣,损害了患者的利益,应当引起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高度重视.
作者:杨正银 刊期: 200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