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然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患,在妇科就诊病人中占很大比例.我院自1990-01~2001-05共收治慢性盆腔炎132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32例中门诊病人87例,住院病人45例;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2.6岁;其中附件炎性包块41例,宫旁结缔组织炎91例;病史短1 a,长12 a.
作者:陈清蓉;陈默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疾病,其中黄带又是带下病中发病率高的证型.笔者自1995-05以来,采用四逆四妙散加减治疗黄带90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0例中,年龄大者50岁,小者18岁,以20~45岁者多;病程长者4 a,短者3 d.2 治疗方法方药组成:苍术15 g,黄柏15 g,川牛膝10 g,苡仁20 g,柴胡10 g,白芍20 g,枳实10 g,甘草6 g,鸡血藤20 g,土茯苓30 g,败酱草30 g,椿根皮20 g.加减:带中夹血者加小蓟20 g,地榆炭30 g;少腹痛甚者加玄胡12 g,川楝子12 g;阴部瘙痒者加苦参30 g,蛇床子20 g.煎服法:1剂/d,头煎、二煎混合后分2次口服,3煎加水煮沸后薰洗患处.
作者:李庆武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为了制定复方丹皮清肝胶囊质量标准,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其中丹皮酚的含量.结果:此方法干扰少,重现性较好,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结论:该方法作为该药的含量测定质控指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江俊;刘超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黄疸是由于湿热或寒热侵渍肝胆,使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肌肤、眼目而致、以身黄、目黄及小便黄为主证的病证.1 病因病机1.1 疫毒外袭时邪疫毒,由口而入,内阻中焦,交蒸于肝胆,以致肝失疏泄,湿热迫胆汁外溢,使面目、小便俱黄.1.2 饮食不节嗜食厚味,饥饱失常,或嗜酒过度,皆能损伤脾胃,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熬汁煎液,凝结为石,阻于肝胆,胆汁逆溢而发黄.1.3 内伤不足脾胃虚寒或病后脾阳受伤,湿从寒化,寒湿郁滞中焦,胆液被阻,溢于肌肤而发黄;或因脾虚血亏,血不华色而色败发黄.1.4 瘀血内阻黄疸日久,湿邪蕴结不散,由气分而入血分;或因积聚不消,瘀血阻滞胆道,胆汁外溢,均可导致瘀血发黄.
作者:黄干喜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已广泛用于临床,但药物流产后存在阴道流血时间长,清宫率较高等问题.我院近期药物流产后用中药加减生化汤联合缩宫素,大大缩短了阴道流血时间,降低了清宫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为我院2000-01~2001-03均妊娠在49 d内的早孕妇女120例,B超确定宫内妊娠,妊囊直径小于25 mm,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5岁.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均服用北京三厂生产的米非司酮25 mg,2次/d,共3 d.第4 d上午服米索前列醇60 μg.
作者:张祖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中药材在防病治病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与合成药相比,具有副作用小(多数并无副作用)的优点.滋补类中药的滋补作用更是合成药所无法比较的.这就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服用中药.在中药材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缓解供需矛盾,就有必要充分合理利用中药,做到药尽其用.本文从几方面阐述如何充分合理利用中药.1 中药材加工炮制过程中药材的充分利用1.1 炮制一些药材加工成饮片,便于提取,像马前子、半夏等,通过加工炮制使药性改变,易于煎取有效成分,能更好地发挥药物作用.显而易见,炮炙后的药材是明显优于未经炮炙的药材,但炮炙过程中存在某些浪费现象,减少或克服这一现象,在充分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平勃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痔疮、肛瘘等一些肛门周围疾病手术后,由于麻醉、手术刺激、肛管内填塞纱布过多,肛门局部水肿等引起膀胱颈部尿道肌肉痉挛,容易产生潴留.出现这一症状时,病人表现出极度的情绪烦躁.不仅增加了其痛苦,更不利于术后创面的修复.传统的留置尿管法不仅使患者产生不适感,而且增加尿道感染机会,故不得已而采取此法.笔者在肛肠中心长期的临床护理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赵红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中药炮制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笔者从事中药炮制工作多年,曾对许多中药的传统加工炮制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新方法实用性强,操作简便,成品率显著提高.现将枯矾的煅制方法改进情况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
作者:刘永;孟雯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索炎痛宁痔疮栓中西药结合的组方设计、提取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临床应用.方法:根据中西医药理论,设计了中西药结合新处方.采用了油脂性基质与中西药物制备复方外用栓剂,同时采用化学鉴别法和规格检验法制定质量标准.应用自制炎痛宁痔疮栓临床治疗肛裂、内痔、混合痔306人.结果:痊愈280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处方独特,制剂安全,消炎作用好,止痛功能强,疗效显著,具有开发应用价值.
作者:张雪;张桂芝;刘子亮;马士诚;于开红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鳖甲又名上甲,团鱼甲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的功效.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经闭、症瘕、久疟、疟母.近来发现一种形态特征与1995版<中国药典>不相符的品种,在药材市场上常发现,量也大,经查阅为鳖科动物山瑞鳖甲Trionycis steiudachneri Siebenrock的背甲.现从性状方面将二者鉴别如下:
作者:黄锦贵;陈玉谊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我院糖尿病科运用刺五加注射液(黑龙江完达山制药厂生产)治疗糖尿病肾病,观察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尿蛋白、肾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选9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52例;年龄大者72岁,小者35岁,其中35~40岁者4例,41~50岁者28例,51~60岁者42例,大于60岁者16例;糖尿病病程5 a以内者11例,5~10 a者53例,10~21 a者21例,20 a以上者5例;本组中合并高血压者48例,合并视网膜病变者49例,合并神经病变者36例,合并糖尿病心脏病者19例.
作者:刘红权;王小超;冯栋年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对中药炮制常用辅料之一醋的性味功能、醋制药材的理论以及醋制法的目的,醋制法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探讨,认为醋制法意义重大,是中药辅料炮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刘焕秋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建立白参菌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对两种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水提醇沉和碱处理后水提醇沉两种方法提取白参菌多糖;以改良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含量.结果:多糖含量分别为8.23%,9.65%;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8%及99.76%;RSD分别为2.39%和2.55%.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白参菌多糖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郭胜伟;蔡宝昌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笔者临床应用参麦养心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35例,治疗后患者的临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1.42%,治疗前后心率及心功能检查几项主要指标的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病例中,女26例,男9例;年龄35~39岁者3例,40~49岁者5例,50~59岁者10例,60~69岁者12例,70岁以上5例;病程5~10 a者16例,11~15 a者15例,15 a以上者4例;原发病为冠心病者10例,肺心病者3例,高血压心脏病8例,风心病14例.以急性心衰收入院4例,其余以原发病收入院,单纯一种原发病者28例,合并二种或二种以上原发病者7例.入院前均有地高辛服用史,加服利尿剂者19例,服降压药者8例,服扩张血管药者15例,其他药物者5例.
作者:芮国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王某某,女,38岁,无业,1998-08-16初诊.患者无故发笑已3个月,不分场合、地点、无定时嘻笑不休,甚则前俯后仰,大笑不止,心里明白但自控不能.发笑前自觉胸闷似有气阻,笑为快,平素多痰,失眠,二便尚可.诊见舌尖红,脉弦.血压正常,心电图,脑电图无异常.治则:舒肝解郁,泻火化痰,清心安神.
作者:赵医华;赵梦玉;马青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 (Bunge) Hu ex H.F. 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枣仁、山枣仁.性平,味甘酸,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功效.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一种外形与正品酸枣仁相似的品种常混作正品使用,后经鉴定为鼠李科植物滇刺枣Ziziphus mauritiana Lam.的干燥种子,又称理枣仁.据成分分析,同正品酸枣仁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在未得到充分论证之前不应以此混用,本文从二者的性状、显微、理化作对比鉴别,以供参考.
作者:兴宇清;秦伟华;李学彬;颜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笔者临床运用养阴生肌散和复方类固醇粉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86例,并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作疗效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选择门诊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86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48例;年龄14~65岁;病史短3 d,长20 a;患者大部分有反复发作史,间歇期3周至数月不等.溃疡数目为1~3个,溃疡直径约0.2~1.0 cm,病损部位以唇、颊、舌粘膜多见.患者本次发病未用任何全身或局部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
作者:柯华;卫衍加;余澍;胡仕祥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综述近五年来中医药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的有关报道,认为中医对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的主要研究趋势为辨证论治与分型论治.
作者:姚国新;朱燕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对昆明山海棠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等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报道.
作者:姚逸;杨清林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舒肝排石胶囊在临床应用以来,患者反应效果较好.其主要功能为舒肝理气,清热利胆,排石止痛;主要用于胆、肾、膀胱、尿路等结石的治疗.下面介绍一下它的制备工艺及质控标准.1 处方柴胡、鸡内金、海金沙、郁金、白芍、赤芍、黄连、山栀、丹皮、元胡、陈皮等.2 制法以上15味,取柴胡、海金沙混匀,50℃干燥,粉碎,过3号筛,备用.余药分别加水8 000 ml,共煎煮2次,煮沸45 min/次,合并煎煮液,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备用药粉,混匀,制粒,80℃干燥,过2号筛,装入胶囊,包装即得.
作者:骆方莲 刊期: 200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