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赵宁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观察方法,将16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用针药并用,取穴风池、率谷、太阳等穴位,同时分型辨证取穴用药;对照组口服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10mg/次.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头痛平均发作次数和平均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单用西药组,P<0.01.结论:针药并用辨证施治的疗效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
作者:李阳;陈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方陈香胃片配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7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取三联疗法治疗(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陈香胃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陈香胃片配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佳,无显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文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环孢素A、小剂量司坦唑醇联合补肾中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及住院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6例)和西医治疗组(44例).西医治疗组:给予环孢素A3 mg·kg-1·d-1,分2次口服,司坦唑醇6mg/d,分3次口服,14岁以下4mg/d,分2次口服.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治疗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肾阴阳两虚型给予不同方剂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 (39/46)和82% (36/44),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肾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21.7% (10/46)、2.2% (1/46),40.9% (18/44)、13.6% (6/44),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环孢素A、小剂量激素治疗慢性再障能达到常规剂量的疗效,节约了资源,降低了副作用的发生率.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补肾中药,进一步降低了副作用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且疗效稳固.
作者:喻争鸣;丁权;高天朋;桂委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桑杏汤合过敏煎加减治疗温燥咳嗽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4月期间本院门诊收治的30例温燥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使用桑杏汤合过敏煎加减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4个疗程的治疗,治愈22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结论:使用桑杏汤合过敏煎治疗秋燥咳嗽患者的疗效确切.
作者:苏有琼;徐玉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胃脘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33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69.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对老百姓的重要性.不过,近年来受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有很多人养成了非常不好的饮食习惯.本文以这一问题为基础,阐述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作者:任翠梅;侯献兵;王丽伟;侯英荣;王玉霞;王海章;孙国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术配合理疗治疗臀中肌损伤的效果.方法:对48例病人用小针刀松解术配合理疗治疗.结果:痊愈30例,显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8%.结论:小针刀松解术配合理疗治疗臀中肌损伤有着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程新胜;王红军;高宇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坐浴法用于肛肠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肛肠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平均分配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高锰酸钾坐浴法,观察组患者行中药熏洗坐浴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肛肠科手术患者运用中药熏洗坐浴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消除水肿,加快创面愈合,可临床推广.
作者:孟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病重要的病理改变,本文从现代医学角度探讨了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方法,亦从中医角度对本病的历史沿革、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进行了论述,对本病的中西医研究概况进行了归纳.
作者:温鑫洋;颜春鲁;金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Ⅰ型和Ⅱa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符合Osserman Ⅰ型、Ⅱa型重症肌无力患者60例,经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溴比斯的明片和强的松治疗,疗程6个月,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临床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症肌无力临床评分表现上,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Ⅰ型和Ⅱa型重症肌无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华伟;杨盼盼;马勇;王宝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胥受天教授治疗闭经经验丰富,选方用药有其独到之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解月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骨质疏松症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患者主要出现骨骼疼痛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多,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药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由于其无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目前已大量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中.本文主要探究了中医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发病原因、相关临床研究、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从而为提高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余东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运用旋覆花汤化裁辨治痰瘀痹阻型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泼尼松口服治之;治疗组患者则给予由旋覆花汤加减而成的汤剂治之,15d为一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计算有效率;观察患者肺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所表现出的胸闷、气短、喘咳、痰多等主要症状经治疗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对照组有效率为66.7%,明显低于治疗组的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肺活量(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观察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花汤化裁能改善痰瘀痹阻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其肺功能的提高,疗效突出,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于国强;石绍顺;付东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刺肺经太渊、孔穴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中风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按传统针刺取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水道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以太渊、孔,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膀胱功能指标、生存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之间日均单次排尿量、残余尿量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膀胱容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疗效比较,愈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太渊、孔穴可有效提高中风后尿潴留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
作者:李虹霖;王玉珏;夏昆鹏;李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LIDH疼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78例LIDH疼痛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两组,每组各39例,应用西医治疗者设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治疗者设研究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时间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其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DH疼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并促进其尽快恢复.
作者:刘俊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四神聪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剔除脱落病例后,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总体疗效(PSQI)、次要结局指标HAMD评分、SAS评分等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采用四神聪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国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反流性食管炎应用健脾理气和胃法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主要和次要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分级和积分均得到改善,对比治疗前的差异明显,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健脾理气和胃法针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玉生;张曙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黛力新治愈1例长期不明原因的咳嗽、低热患者,及此后又治愈2例不明原因长期低热的学生,说明黛力新不仅能够治疗极度消极、情绪低落、不合群,甚至有自杀倾向等明显抑郁症状的患者,还可治疗不明原因的咳嗽、低热等隐匿的抑郁症状.
作者:胡金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研究总结了冯兴华教授中医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医命名为“燥痹”)的经验,制订出“燥痹”的全新辨证论治体系,该体系的疗效和可行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祥民;孙娜;庞秀;刘志华;任鲁颖;王英华;王祥生;贾同祥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