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晏
我院药剂科协助妇产科根据中医理论研制的纯中药制剂二黄消炎片,经临床应用表明,治疗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疗效确切.现将该制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介绍如下.
作者:段锦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作者:赵玉侠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天麻是兰科植物Gastradia elata Bl.的地下块茎.主产于云、贵、川、陕等省,具有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等功效,常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证.虽然天麻人工栽培比较成功,但由于价格较贵,一些不法商贩以假乱真,扰乱药材市场.常见伪品有茄科马铃薯Solamum tuberosum L.的干燥茎、紫茉莉科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的干燥根、菊科大丽菊Dahbiai Pinnata Cav.的干燥块根、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的干燥根.
作者:施忠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对防感口服液在贮藏过程中出现的浑浊或沉淀现象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生产过程中醇沉方法、蔗糖的沸腾时间、 pH值、搅拌时间、成品灭菌的温度和时间是影响口服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源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带状疱疹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祖国医学称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其常见后遗症为神经疼痛.治疗后遗神经痛临床上大多给予解热镇痛药及安定剂,但这些药物均存在明显的或潜在性的副反应,而且治疗效果也不够恒定.近年来临床采用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现简介如下.
作者:盛国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五味子曾经是风行一时的降酶药,究竟疗效如何,值得研讨.某些医生对急性病毒性肝炎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患者,甚至企图用大剂量五味子以达降酶之效.
作者:徐晓晏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作者:朱杨彪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介绍了对清咽润喉含片的制备工艺,并观察其治疗咽喉炎症的临床疗效.与草珊瑚含片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均在85%以上,两者对咽喉炎症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曲彩虹;陈茂礼;刘雪芬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对如何开发利用小兴安岭植物药材资源优势提出对策建议,为振兴林区经济提出新的设想.
作者:计桂香;李萍;李建勋 刊期: 1999年第04期
15%氧化锌软膏是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及接触性皮炎等常见病的药物,我们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湿疹软膏,具有消炎、抗过敏、收敛、止痒之功效,主要用于皮肤湿疹、瘙痒、及各种过敏性皮肤病,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
作者:王文森;孙洁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对阿胶的化学成分、药理、炮制与制剂研究进行了概述,为中药阿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信息和借鉴.
作者:杜中惠;宋健;刘东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刺五加又称五加参,它在中国民间很早就供药用,是中药五加皮的一种.具有扶正固本、益智安神,补肾健脾等功效.
作者:刘起华;朱礼;李文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的多发病.以下腹隐痛,坠胀,腰骶酸痛,白带多,月经紊乱等为主要症状.妇科检查:子宫活动受限,压痛,附件增粗或可扪及索条状或包块,压痛等体征.其病因多由于产后、流产、经期等调理不当,胞脉空虚,湿热之邪乘虚而入,蕴结胞宫,阻滞气机,气滞血瘀而发病.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病情顽固,恢复较慢.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取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针对本病以劳累后,月经前后或性生活后症状加重的特点,对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中药为主,西药为辅,并做好预防保健宣传工作.下面谈谈几点体会.
作者:游月春;林英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作者:夏前琪;石志乔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作者:杨顺祥;王正富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上的复合体.别名:冬虫草、虫草、夏草冬虫.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的功效.笔者在检验工作中发现,有一种外形与正品冬虫夏草相似的品种常混作正品使用,后经鉴定为亚香棒虫草菌Cordyceps hawkesii Gray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实体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俗称:霍克斯虫草,为冬虫夏草的伪品.本文从二者的性状、显微、理化作对比鉴别,以供参考.
作者:秦伟华;李建民;徐春玲;李学斌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综述了红景天的抗衰老、抗缺氧、对肌体双向调节、抗不良刺激、抗病毒、抗肿瘤、抗疲劳作用,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毒性及致突变性致畸的研究.
作者:王亮;游冬青;陈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由于中药汤剂具有可根据病情灵活加减化裁药物以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及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的特点,因而是中医临床应用为广泛的一种剂型.由于受溶媒水的限制,有些药物必须进行待殊处理,才能发挥更大的药效.因此,中药的合理应用与否直接影响着中医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春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双黄连是由中药金银花、连翘、黄芩提取物制成的中药制剂.笔者选择了双黄连与利巴韦林分别静滴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程晓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补骨胶囊中的人参、黄芪、血竭进行了定性鉴别.方法简便,具重现性和专属性,且无阴性干扰,对样品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其敏;朱忠庆;赵汉华;卢源通;刘明惠 刊期: 1999年第04期